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9|回复: 1

[知识] 美元黄金石油山姆大叔的三套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8 04: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篇:美元婚配黄金
众所周知,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贵重金属,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属性。十九世纪中叶,世界各国贸易实行的是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就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再通俗一点说就是把黄金作为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这使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得到统一。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进行贸易的时侯,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在金本位时期,单位黄金的价格就是其计价商品的价格,因此,金本位时期的黄金价格是恒定的。金本位制实行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后来,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黄金产量有限和资源分布的不平均等因素的影响,使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于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解体。金本位制是在英国霸权主导下,支撑上一波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随着金本位制退出历史舞台,英国也最终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地位。

信用货币制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许多国家被迫脱离金本位,所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黄金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由各国发行的信用货币取而代之。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价格开始出现了波动。马克思说:“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由于黄金具有商品与货币的双重属性,而信用货币却往往具有不足质的性质,因此每当信用货币发行国面临诸如政权变革或经济危机的时侯,黄金的货币属性就更更明显地体现出来,成为人们在特殊时期首选的避险工具。这时,黄金价格就会随着局势的紧张不断得到拉升。所以,时至今日黄金仍然是国际上不可替代的硬通货,而黄金储备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从历史上看,1900年美国开始实行本位金。当时一盎司黄金价值为20.67美元,这种金本位制度一直保持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后来,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1934年罗斯福将金价提高至35美元/盎司。二次大战以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美国最终取代英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宝座,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得到了空前稳固。1944年7月,美国召集44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商讨如何重整国际货币体制的问题。最终达成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这个协议的建立与实施,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到了“可兑换美元的黄金本位”时期。通俗地说就是用美元替代了黄金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流通。由于这种货币体系能给战后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直到1970年金价始终保持在35美元/盎司的水平。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在于: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从这个时候起,美元成为世界贸易的基准货币,获得了金本位时期与黄金相同的国际地位。正因为美元取代黄金在世界流通领域获得了这样一种特殊的身价,所以美国人骄傲地把美元俗称为“美金”。如果把美元与黄金的这次结缘比作是一次婚配,那么,美元这个新娘进了门就当了老公的家。黄金在流通领域里的地位被美元取而代之了。老公退居二线,新娘打点外场,只有当美元遇到应付不了的局面时,才请黄金这个老公出来帮忙。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货币与美元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这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三大职能。

客观地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开创了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这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对美国真正的意义在于:由于用法律手段把美元与黄金强行捆绑到了一起,这就使得美元身价倍增。道理很简单,各国为了实现国际贸易,都必须大量储备美元,而只有美国在生产美元,因此美国是一个没有外汇储备的国家。调侃一点说,美国的外汇储备额度,等同于这个国家印钞机的运转速度。从此,美国通过美元来掠夺世界财富而发起的货币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执行中存在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其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只有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进而使其他国家获得美元供应。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结果,会导致手中美元额度的不足,就会加大美元的发行量。但这样一来,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并引起美元危机,导致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理解,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是应该与该国拥有的商品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确定的。如果超出了这种比例关系,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如果低于这种比例关系,就会导致通货紧缩。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后,在“美元—黄金本位时期”,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发行额度,理应是应按照美国黄金储备的比例来制定的。但架不住“美元就是黄金、美元可以换回一切”的强大诱惑,美国政府逐渐开始滥发纸币,启动了第一波用纸币榨取世界财富的经济侵略浪潮。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到了70年代初终于后继乏力,出现了全球性的“美元过剩”局面,由于世界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在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下,尼克松政府不得不于1971年宣布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标志着美元与黄金联姻关系的结束。随着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政府单方面背弃了当初与全世界订立的协议。至此宣告了“可兑换美元的黄金本位”的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彻底崩溃了。

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黄金价格进入了更加自由浮动的时期,价格的高低取决于黄金的货币属性和商品属性对其产生的均衡影响。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带领美国走出了滞涨局面,世界黄金也开始生产加速。而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的经济腾飞以及各国央行纷纷抛售黄金储备,黄金价格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走势,最低点跌至1999年8月的251美元/盎司。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世界多元化政治经济格局的出现,国际性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金价又开始重拾上升态势。2007年8月以后,由于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黄金所具有的的货币保值属性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随后半年左右的时间里,金价增长幅度超过了36%,这种增长速度是历史罕见的。可以预料,随着美元的进一步贬值,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关指日可待。

上面的几段文字跨越了近200年来黄金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通过笔者的简要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解体后的40多年时间里,黄金一直是美元最忠实的伴侣。而缔结这种姻缘关系的法律保障就是由美国一手策划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全世界各国货币而言,由于黄金赋予了美元一种得天独厚的历史地位和身价,这使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在短短半个世纪就大踏步地超过了英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从而获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的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但美元作为世界基准储备货币的地位没有改变,美元与黄金对世界金融仍然构成两个互为相反的重要支撑点。这就是为什么美元与黄金一般总是逆向涨跌的根本原因。

第二篇:美元改嫁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随着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影响,这使惯于投机专营的美国忧心忡忡。金融形势的逆转使他们预感到,离开了黄金支撑的美元终有一天会世界货币的地位。为了巩固美元的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石油市场,有计划地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行美国的石油战略,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动荡和冲突。美元与黄金的脱钩和与石油的结缘,可以称作是美元的一次“离婚改嫁”。如果说由于美元的“不守妇道”导致黄金为其开出了一纸休书,那么美元与石油的结缘便使美元重新找到了婆家。从此,在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精心策划下,石油开始取代黄金在流通领域里的特殊地位,为美元继续在国际上的畅通无阻鸣锣开道了。

大家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成为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血液。石油对于当代文明的重要性,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而不可轻视。由于石油现有储量的匮乏和这种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身价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高。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和专家预测,以目前探明的储量和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大约仅可供生产40多年,一旦世界石油能源枯竭必将导致人类发展历史大幅度倒退。正是由于石油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才成为美国借以稳固美元地位的首选目标。

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与石油储量水平是很不平衡的,许多工业强国自身的石油储量有限,而许多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却因基础工业落后隶属于第三世界。这种情况构成了饭量大的国家吃不饱,饭量小的国家吃不完的奇特现象。世界上石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大的储量集中在中东地区。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2%。在世界石油储量排位头20名的国家中,中东国家占据了位置靠前的9个席位。而一些工业强国,诸如法国、日本等,却因其国内石油储量的严重匮乏,相当一部分石油消耗依赖进口。即使是石油储量在世界排名第11位的美国也要靠进口石油填饱肚子。中国的石油储量在世界排名第12位,因工业快速发展也导致进口原油呈逐年递增态势。据2006年统计数字,中国进口石油贸易占当年国际石油贸易总额的6%,达到1.36亿吨,约占中国全年石油消耗量的42%,这一数字超过了无油工业大国日本的石油进口水平。

严峻的能源形势使全世界一起把目光聚焦在中东等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中东产油国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出口能力更使得美国政府垂涎欲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美国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采用多种手段,逐步将其霸权主义的魔爪伸进了中东等产油国家和地区。美国政府针对不同的国家分门别类地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通过经济渗透、政治施压、军事干涉、外交斡旋等多种手法,一步步地将这些产油大国纳入自己的石油经济战略版图,使其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棋局中的一颗颗棋子,一手策划导演了一幕幕人间闹剧和丑剧。通过下面几个例子可见一斑。

沙特是世界头号石油王国,其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其中80%用于出口。正因如此,沙特在世界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4,而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3%。对沙特这样一个手中握有石油王牌的国家,美国自然不会等闲视之。美国对沙特采取的是怀柔的“胡萝卜”政策,石油贸易关系成为促进美沙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石,而保证沙特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则是美国做出的承诺。美国通过摆平沙特进而与欧佩克达成了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强行把美元作为国际石油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对国际石油的控制权和定价权。于是美国人笑了!沙特通过与美国的贸易获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同时也从美国获得了技术、设备、军事和外交上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于是沙特人也笑了!沙特把贸易顺差获得的部分石油美元投资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其中3/4的份额在美国,不仅促进了沙特的发展,客观上也增加了对美国的依赖。1979年以来,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中,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地使美沙两国感到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石油利益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将美国与沙特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

在中东的石油巨鳄中,伊拉克是排名第三的国家,也是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重点猎物。为了吞噬这块肥肉,美国一直在找寻适合的契机,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为美国提供了突破口。在这场战争中,以当时执政的老布什代表的美国政府企图趁乱火中取栗,出于控制中东石油的目的,他们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以大量军火支持伊拉克打败了伊朗。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感到翅膀硬了,不愿受美国的控制,这使美国十分恼火。1990年,美国抓住科威特因向伊拉克讨还两伊战争期间的贷款受到伊拉克入侵的契机,曾企图趁机联合多国部队用武力拿下伊拉克但未能得逞。为此,萨达姆曾将老布什的画像镶嵌在巴格达最大酒店的地面上任人踩踏,以示羞辱。2000年11月,萨达姆政府宣布伊拉克石油贸易改为以欧元计价,这更使美国政府如坐针毡。小布什执政后,为了石油利益也为了报当年其父受辱的“一脚之仇”,终于在2003年3月以查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多国部队悍然入侵伊拉克,并最终把萨达姆送上了断头台,从而使伊拉克人民再一次蒙受战争的苦难。战后,美国迅速恢复了美元对伊拉克石油贸易的结算方式,并敦促由其控制的伊拉克政府通过了《新石油法案》,该法案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列强获得了开发经营伊拉克80%以上油气资源的权利。至此,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美国眼中,中东第二大石油王国伊朗同样是块难啃的骨头,美国从来没有放松对伊朗的特殊关注。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后来,由于伊朗扣押美驻伊使馆人员引发的人质事件使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此后,美对伊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也视美为敌人,两国关系从此处于严重敌对状态。 在两伊战争期间,由老布什执政的美国政府采取打一派、拉一派的手法,袒护伊拉克对伊朗的进攻,期待鹬蚌相争从中获渔翁之利,这更加剧了美伊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后,美国仍以伊朗“支持国际恐怖活动”为由,对伊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的政策。小布什入主白宫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对伊朗政策日趋强硬。2006年,伊朗宣布出口石油贸易实行用欧元结算,此举再一次触动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伊朗以石油为武器再一次向美国叫板,必将损害美元石油的霸主地位,这是使美国所无法容忍的。近一段时间,关于伊朗的核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亦有可能成为美国以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借口,美伊战争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与美国对伊拉克发难的理由类似,美国对伊朗的核指责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伊矛盾冲突向何处去?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2 0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战胜主要的竞争对手苏联,联手沙特阿拉伯操纵欧佩克,通过拼命打压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招数,把世界油价压低到每桶7至8美元,根据测算,油价每降低1美元、苏联就将损失1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这使以石油作为主要贸易收入的苏联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济的停滞直接影响到苏联国内的民主化改革进程,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随着中国的振兴和欧盟体的崛起,美国又一次祭起石油武器,这回他们通过拼命哄抬国际油价的方式,使石油价格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猛增了50%以上,突破了100美元大关,试图耗干正处于崛起前夜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和法德等国的血液,美国的用心是何等的险恶?石油是经济的血液,石油价格却是美国的无敌利器,利用美元石油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是美国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屡试不爽的战略方针。石油的霸主地位给美国及其亲美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而对于非美国家则产生了相当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在美国的强权操纵下,美国可以用最低的出厂价从中东地区获得石油资源以补充本国发展经济需求;美国的盟国如英国、以色列、日本等亲美国家也可以用批发价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廉价石油的进口;而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只能用高得出奇的零售价购买石油,其中中国就深受其害。当大量的石油美元滚滚落入山姆大叔的钱袋时,美国人在狞笑,而更多的人只能默默地哭泣!

由于受到本文篇幅的限制,笔者在此不便更多列举美国在推行石油经济战略过程中的一系丑恶表演,通过上面几个例子可见一斑。到目前为止,长期受美国保护、控制的中东产油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三国;已经被美国侵略攻占的是伊拉克,即将遭到美国侵略的是伊朗;在美国高压下夹着尾巴做人的是叙利亚和约旦;已经向美国缴械投降的是利比亚;被以色列分堵隔离得严严实实的是埃及,卡塔尔、巴林基本没什么影响力,中东产油地区已经处于美国的实质控制之下。由于美国控制了国际石油储备和出口资源,操纵了国际石油贸易的定价权和结算方式,使石油成为其全球经济战略的最重要的马前卒。在美国的操控下,国际石油结算价格一路攀升,如今已经站稳了100美元的历史关口。这种天价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非美国家的经营制造成本,同时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也使中东很多石油输出国并没有从不断走高的石油价格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有的甚至沦为只能依靠石油换粮食的国家。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卑劣行径,激起了全世界众多国家的天怒人怨,一场以抵制美元石油为中心的抗争正在不断高涨。长期以来,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殊地位蛮横地用美元石油打击异己,早已引起世界的公愤。主导欧元的各国早已不堪忍受美国对国际油价的肆意操纵,同时又耐不住产油国频频递送的秋波,终于向“美元石油”发出了挑战,这场以石油为背景实际上是两元争霸的较量,必将深刻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放眼当今世界,刚刚从解体阵痛中复苏的俄罗斯内忧外患问题一大堆,正在崛起的中国还将长期奉行韬光养晦的国策,孤掌难鸣的欧元十二国更无法单独完成挑战美元石油的历史重任,而处于美国严密控制下的中东国家也正在密切注释着这些世界大国的角逐伺机而动。这种微妙的世界格局正在预示着一场新的世界经济风暴的来临。很显然,上述的国家和地区单凭自身的力量,任何一个都无法打破美元对石油的垄断。倘若共同的经济利益可以使这些国家联起手来打破美国的一统天下,必将占有世界石油贸易38%以上的份额,而这种示范效应产生的后续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目前所缺少的只是一个适合的契机,而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欧盟体中的欧元结算国和中东等很多石油输出国,正在为创造这种契机进行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美元向何处去

马克思说:“资本的本质是贪婪的,”正是这种贪婪的本质使美国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导演其经济侵略的丑剧。尽管为了遮掩世人耳目,美国不断地变换手法,强词夺理地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的倒行逆施寻找口实,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其一块块遮羞布背后的丑陋。我们纵观历史,自二战结束后至今的60多年间,无论是美元投靠黄金还是委身石油,根本目的就是要利用黄金或石油在流通领域中的优势地位保住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身价。如果离开了黄金和石油的支撑,美元地位将一落千丈,美国也终将走下世界霸主的圣坛,这是山姆大叔所无法忍受的。经历了两次世界性战役的血雨腥风,美国人悟出了一个道理——从资本利益来说,没有硝烟的经济侵略会比荷枪实弹攻占领土会得到更大的实惠。于是,自二战以后,在黄金、石油的策应下,美国以美元为武器向全世界发起了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货币战争。在这场堪称世界性的战争中,山姆大叔通过榨取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把美国打造成为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人间天堂”。出于对“天堂”的向往,美国得以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资金涌入美国,也使无数的各国精英加入美国本土,反过来又更加促进了美国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而这一切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触发点就是源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目前,美元借助黄金掀起的第一波货币战争已经悄然落下帷幕,而借助石油掀起的第二轮货币战争正在继续。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金融内幕。众所周知,美联储是代表美国政府从事国内、国际金融活动的中央银行,按理说,美联储的一切金融活动是应该受到美国政府统辖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真正在幕后操纵并控制美联储活动的是美国的金融寡头、石油大亨、军火商贾。这些由亿万富翁构成的各大财团牢牢地把持着美联储的经营决策权,其中包括决定美元发行量这项最重要的权利。政府对美联储主席的任命不过是例行公务的一枚橡皮图章,甚至包括美国政府和历任总统,也不过是代表各个财团利益对外行使职权的一种御用工具而已。从历史上看,历任美国总统在任执政期间都必须以忠实地维护各大财团的利益为己任,如有违背必将招致杀身之祸。事实上,从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100多年时间里,民选的美国政府与掌控着美国经济命脉的超级利益集团的角逐从未停止过。但争斗的结果是美国历史上先后有9位总统因此被行刺,4名总统遇刺身亡,有多位国会议员也因此丧命。为此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至今悬而未决的疑案。其实这一幕幕惨剧背后真正的导演,就是那些掌控美国命运的超级富豪。难怪美国史学家就此评论说,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时期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美国社会的这种极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框架决定了由极少数金融寡头在幕后操纵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资本的贪婪性已经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一轮又一轮人为制造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美国人民身上“剪羊毛”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这些财富狂人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世界,他们以美元为筹码发动了一场国际性的货币侵略战争,要把全球作为他们享用盛宴的餐桌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元的铁蹄已经掠过了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多少国家稚嫩的经济之花顷刻间被残暴地践踏!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20世纪80年前后,日本高速增长的GTP接近了美国,日本人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使美国人感到了压力。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三菱集团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也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人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手段对日本施压,并唆使七国财团在1985年与日本签署了逼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在随后短短三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240:1急剧增值到79:1。利用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增值,美国热钱大量涌入日本,操纵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手策划了日本的泡沫经济,并最终在日本人的狂热中击碎了泡沫给他们带来的梦幻。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胜利了,成功地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 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美国通过这次货币战争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转移到了美国去了。日本《金融战败》的作者吉川元忠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哀叹,日本1990 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损失相当。

美元血洗日本的大获全胜使美国人欣喜若狂,这种以金融为武器发动的战争使他们得到了比荷枪实弹的侵略更多的收益。1991年,前苏联在美国的石油战略的打击下,再加上苏联受到国际国内一系列错综复杂矛盾因素的影响,终于解体了。苏联的解体是美国以石油美元为武器从经济上肢解一个国家的又一个成功案例,这场货币战争使美国收获了比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更多的梦想。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改变,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们独步全球,更加为所欲为地傲视天下了。苏联解体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亚洲经济圈以年平均递增超过5%的速度迅猛发展,这种情况不仅使美国感到垂涎三尺也感到惴惴不安,于是他们在对新的猎取目标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对美元汇率政策的缺陷和金融机构管理上的漏洞,策划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针对亚洲的经济攻势,进攻矛头直指东亚地区的小龙小虎们。1997年7月,东南亚地区首先萌发了引起全球关注的金融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迅速向东北亚地区扩散,随即演变成为一场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风暴。虽然说这场风暴的直接导演是被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但是站在他背后的是整个美国财团和代表财团利益的美国政府。

首先开始在经济上受到美元血洗的是泰国。1997年7月2日,趁泰国调整泰铢汇率由固定制式转为自由浮动制式之机,索罗斯操控巨额投机基金大举进攻泰国股市,导致外汇及其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铢兑换美元汇率在短短一天时间里猛跌了17%。在泰铢剧烈波动的影响下,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走软。在随后两个多月时间里,泰铢兑美元下跌了40%,印尼盾、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跌幅达到20%,就连一向以坚挺著称的新加坡元也下跌了5%。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由于台湾弃守新台币汇率,进一步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使香港恒生指数跌破6000点大关,跌幅高达40%。11月,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逐步波及到东北亚的韩国与日本,致使韩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都呈现深度跌幅,韩元兑美元汇率跌至创记录的1737.60:1。严峻的形势使韩国不得不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同时发动全国人民捐献手中黄金帮助国家走出困境。韩国人民排起长龙捐金那一幕是何等的壮烈,真的体现了大韩民族的空前团结和民族意志!在美元汇率的冲击下,韩元危机也间接影响到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使日本很多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萌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波及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东亚各国经济在美元的这场洗劫中几乎无一幸免。唯独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回归祖国不久的香港,在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持下,终于顶住了国际炒家的轮番进攻,有效地粉碎了他们企图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斗争的结局是香港终于保住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国际金融炒家损失惨重,不得不带着一份失败的遗憾退出了香港股市。至此,亚洲金融风暴结束。

亚洲金融风暴中的香港保卫战,是日益强大的中国与索罗斯集团身后的美国一次间接的较量,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为香港救市的举措尽管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诸多西方媒体的责难,说中国此举违反了国际股市的游戏规则,但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中国人毕竟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果把香港比作是一块令美国垂涎的唐僧肉,那么,正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和手中的金箍棒,才得以粉碎了这些国际阴谋家鱼肉香港的企图——毕竟,中国已经不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东亚病夫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有了长足发展,尽管中国国内金融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经济领域还积聚着相当的泡沫因素,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指数上升和购买力下降也是客观存在。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地位上的坚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本身是“信用经济”,而经济道德就是这种信用的基础。如果经济道德有失水准,不健康的经济因素必然会导致经济信用的降低甚至丧失,最终也一定会影响到国家信誉。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笃守信誉的国家带给世界的影响,也会对其贸易信誉和货币信誉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因如此,人民币具有美元无可比拟的信誉优势。中国连续多年GDP以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7%的速度快速增长,受到世界瞩目。有人预言,21世纪将进入中国世纪。人民币的日益坚挺和中国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挑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正在使美元的国际基准货币地位受到威胁,这同样是美国人所无法容忍的。

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楚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07年,中国GDP跃居世界排名第四位位,达到301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同年GDP总量的21.5%,但是若按人均GDP水平比较,中国的228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46280美元的4.9%,在世界人均GDP排名将位居100名之后,这个数列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我国的人均社会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2007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2%,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这个靠长期贸易顺差换取的数字必将不断缩水,为了保住手中外汇储备的面值,中国客观上要替美元贬值分担相当大的压力;中国的黄金储备2007年数值约为600吨,约占外汇总储备的1.2%,与很多国家相比,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其中,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75.9%。中国黄金储备额度的偏低与手中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的比例失衡,这是一种危险信号,增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依赖性。随着2001年加入WTO,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如今,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紧密。据有关专家预测,美国GDP的增长速度每减少1%,中国的GDP增速将减少0.34%。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倘若世界经济的动荡再次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还能置身事外吗?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头脑和有备无患的应变措施。

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很虚伪的国家,对资本利润的追求,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他们惯用的手法是以美元为武器,以汇率为杠杆,以黄金或石油为先锋,制造通货膨胀伺机入侵各国经济领域,用美元大肆套取该国货币,逼迫这些国家扩大货币发行量,进而操纵这些国家的房市和股市等经济命脉,加速制造泡沫经济,待到时机成熟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该国资产,然后再抬高美元汇率,哄抬物价,猛抽银根,造成通货紧缩。使该国经济处于瘫痪,通过这种先松后紧的方式肢解这些国家的经济并从中渔利。上面谈到的日本广场事件和亚洲金融风暴就是最好的脚注。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早已拉开了序幕,而且大大小小进行了数百次的较量,中国房市高涨与股市下跌的背后都有美元从中作祟的身影。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已经从历史教训中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并且适时地采取了包括外汇管制、控制汇率、紧缩银根、存贷款加息、打压房地产,控制股市、平抑物价、压缩经济过热势头、发展多边贸易、降低贸易顺差等多种宏观调控手段来遏制美元利用改变汇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场货币战争的最终的胜负,取决于全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美国发动的世界性货币战争的终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要逐步控制各国的货币发行权继而掌控世界货币发行权,实现美元对世界的一统天下;其二是要有计划地肢解对其霸主地位产生威胁国家的经济实体,进而实现世界经济在美国的掌控下有掌控地解体,最终纳入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版图,从而建立一个由伦敦-华尔街为轴心的“世界政府”、“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体系。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1999年欧元的应运而生构成了对美国利用美元控制世界的最大障碍。目前,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在世界各国货币中,唯一可以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只有欧元。欧元仰仗其作为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荷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希腊等十二国公用货币的身份,不仅继承了传统欧洲大陆势力在全球的影响与人脉,而且拥有高于美国的GDP的强大后盾,因此,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肩负起抗礼美元、促进多极化进程发展的历史使命。纵观世界经济舞台,两元争强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但最后一决雌雄的还是表现为对石油的定价权和结算权这个前沿阵地。尽管美国如今依然掌控着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资源和石油贸易中的定价权和结算方式,但是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欧元的崛起正在逐步得到改变。如果历史的进程如期所愿地得以实现,到那时,随着欧元石油市场的崛起和美元石油殿堂的崩溃,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地位将受到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必将真正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期待的,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所极力抗衡的。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贷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愈演愈烈正在成为标志美国经济疲软的重要标志。对此美国政府大肆渲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推波助澜。美国经济真的到达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了吗?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真的逼迫美元持续走软,汇率一降再降吗?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元贬值究竟对谁有好处?这是点破这个经济谜团的核心要害。所谓次贷危机全称是“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指美国银行为那些信誉度不好的机构和个人发放住房贷款无法预期收回产生的坏账。次级贷款总额是多少?假设发放的贷款全部没有收回,总盘子也不过是1.3万亿美元,更何况这种贷款总不会颗粒无收吧?即使次贷全部成为银行坏账,这对于美国13万亿的GDP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帮助美国消化次贷的影响。何至于如此的大肆炒作?实际上,次贷危机的背后掩盖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现在有八万亿美元的国债,加上其他债务,每个美国人平均欠债35000美元。美国以次贷危机为名,连续多次采用降低美元汇率的方式逼迫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用这种方法减轻各国外汇储备对美元的压力。尤其对于手中持有高额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美元持续贬值的结果不仅可以大大地使中国手中的美元缩水,更可以同过美元对国际石油的杠杆作用哄抬油价,从经济上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这种一石二鸟的的用心是何等的险恶?从这种意义上来分析,只要美元的跌势不减,黄金与石油的价格上涨也不会停止。这种态势是美国利用美元向世界宣战的一部分,最终的结局取决于敌我双方较量的结果。

美元向何处去?世界经济向何处去?对此笔者不好断言。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操纵下的美元这种高空走钢丝的惊险表演终有一天会结束,美元必将为登高冒险付出应有的代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币的坚挺,随着欧元的诞生和欧元石油时代的即将到来,美元终究会失去石油这个赖以生存的避难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时代一定会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至于未来的世界贸易还是需要一种举世公认的基准货币,这个角色的担任终将会继续赋予美元,还是欧元,或者是历史地落在人民币的肩上,有待让历史验证!而黄金这个被软禁的财富王子,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历史变革中,也必将重新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第四篇:2008有暴风雨

格林威治的时钟终于将世界带进了2008年。新春伊始,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的冰雪灾害似乎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中,有太多的新闻热点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元石油与欧元石油的较量和争夺的最终结局;伊朗核问题的升级和美国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两伊元首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和可能对中东格局的影响;科索沃的宣布独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台湾的“入联公投”和“大选”以及台海局势的最新动向;中国十一届两会的召开和改革新举措对世界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和全球对这一盛会的关注……现在的时间刚刚进入2008年的3月,但如此之多的热点新闻及其可能发生的结果已经使笔者无法一一表述。在未来的9个多月的时间里,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总的看法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已经初现端倪。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中,一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列强对世界新生力量的压制和盘剥,一方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非美国家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抗衡与挑战。这场殊死较量必将为2008的世界历史写上重重的一笔。

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种比喻:美国正在同全世界弈棋。棋盘的一方端坐着美国及其少数的盟国,而与其对阵的另一端是以中国牵头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美国棋盘的主帅是美元,旁边的士相分别是黄金和石油,而美国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等手段分别担任车、马、炮等角色。全盘棋子的一切移动都是为了打击对方,保住主帅——美元的霸主地位。这盘棋已经下了60多年,担任护卫角色的黄金已经疲惫地退出了棋局,而另一护卫石油在搏杀中也已经伤痕累累。尽管有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诸员大将的奋力拼搏,但是由于美国战线拉得太长,深陷泥潭,自顾不暇,已经是朝不保夕。由于美国棋局人气不旺,失道寡助,四面楚歌,形势岌岌可危。美国的棋局还能坚持多久?美元究竟将何去何从?全世界人民都在拭目以待。

到这里,笔者的耳畔似乎回响起那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他跟我走遍天涯……”悠远凝重的歌声中,我仿佛看见本文的主人公——山姆大叔正在漫天的冰雪中吃力地挥舞着皮鞭,驱赶着美元、黄金、石油这三匹疲惫的老马,渐渐地远去,远去……(全文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5-8 04: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美元改嫁石油

第二篇:美元改嫁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随着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影响,这使惯于投机专营的美国忧心忡忡。金融形势的逆转使他们预感到,离开了黄金支撑的美元终有一天会世界货币的地位。为了巩固美元的优势,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世界石油市场,有计划地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推行美国的石油战略,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动荡和冲突。美元与黄金的脱钩和与石油的结缘,可以称作是美元的一次“离婚改嫁”。如果说由于美元的“不守妇道”导致黄金为其开出了一纸休书,那么美元与石油的结缘便使美元重新找到了婆家。从此,在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精心策划下,石油开始取代黄金在流通领域里的特殊地位,为美元继续在国际上的畅通无阻鸣锣开道了。

大家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成为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血液。石油对于当代文明的重要性,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而不可轻视。由于石油现有储量的匮乏和这种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石油在国际贸易中的身价得到不断地巩固与提高。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和专家预测,以目前探明的储量和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大约仅可供生产40多年,一旦世界石油能源枯竭必将导致人类发展历史大幅度倒退。正是由于石油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油才成为美国借以稳固美元地位的首选目标。

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与石油储量水平是很不平衡的,许多工业强国自身的石油储量有限,而许多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却因基础工业落后隶属于第三世界。这种情况构成了饭量大的国家吃不饱,饭量小的国家吃不完的奇特现象。世界上石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大的储量集中在中东地区。据2006年的统计数字,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2%。在世界石油储量排位头20名的国家中,中东国家占据了位置靠前的9个席位。而一些工业强国,诸如法国、日本等,却因其国内石油储量的严重匮乏,相当一部分石油消耗依赖进口。即使是石油储量在世界排名第11位的美国也要靠进口石油填饱肚子。中国的石油储量在世界排名第12位,因工业快速发展也导致进口原油呈逐年递增态势。据2006年统计数字,中国进口石油贸易占当年国际石油贸易总额的6%,达到1.36亿吨,约占中国全年石油消耗量的42%,这一数字超过了无油工业大国日本的石油进口水平。

严峻的能源形势使全世界一起把目光聚焦在中东等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中东产油国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出口能力更使得美国政府垂涎欲滴。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美国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采用多种手段,逐步将其霸权主义的魔爪伸进了中东等产油国家和地区。美国政府针对不同的国家分门别类地采取“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通过经济渗透、政治施压、军事干涉、外交斡旋等多种手法,一步步地将这些产油大国纳入自己的石油经济战略版图,使其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棋局中的一颗颗棋子,一手策划导演了一幕幕人间闹剧和丑剧。通过下面几个例子可见一斑。

沙特是世界头号石油王国,其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4,其中80%用于出口。正因如此,沙特在世界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美国是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4,而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3%。对沙特这样一个手中握有石油王牌的国家,美国自然不会等闲视之。美国对沙特采取的是怀柔的“胡萝卜”政策,石油贸易关系成为促进美沙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石,而保证沙特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则是美国做出的承诺。美国通过摆平沙特进而与欧佩克达成了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强行把美元作为国际石油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对国际石油的控制权和定价权。于是美国人笑了!沙特通过与美国的贸易获得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同时也从美国获得了技术、设备、军事和外交上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于是沙特人也笑了!沙特把贸易顺差获得的部分石油美元投资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其中3/4的份额在美国,不仅促进了沙特的发展,客观上也增加了对美国的依赖。1979年以来,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中,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地使美沙两国感到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石油利益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将美国与沙特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

在中东的石油巨鳄中,伊拉克是排名第三的国家,也是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重点猎物。为了吞噬这块肥肉,美国一直在找寻适合的契机,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为美国提供了突破口。在这场战争中,以当时执政的老布什代表的美国政府企图趁乱火中取栗,出于控制中东石油的目的,他们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以大量军火支持伊拉克打败了伊朗。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感到翅膀硬了,不愿受美国的控制,这使美国十分恼火。1990年,美国抓住科威特因向伊拉克讨还两伊战争期间的贷款受到伊拉克入侵的契机,曾企图趁机联合多国部队用武力拿下伊拉克但未能得逞。为此,萨达姆曾将老布什的画像镶嵌在巴格达最大酒店的地面上任人踩踏,以示羞辱。2000年11月,萨达姆政府宣布伊拉克石油贸易改为以欧元计价,这更使美国政府如坐针毡。小布什执政后,为了石油利益也为了报当年其父受辱的“一脚之仇”,终于在2003年3月以查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多国部队悍然入侵伊拉克,并最终把萨达姆送上了断头台,从而使伊拉克人民再一次蒙受战争的苦难。战后,美国迅速恢复了美元对伊拉克石油贸易的结算方式,并敦促由其控制的伊拉克政府通过了《新石油法案》,该法案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列强获得了开发经营伊拉克80%以上油气资源的权利。至此,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在美国眼中,中东第二大石油王国伊朗同样是块难啃的骨头,美国从来没有放松对伊朗的特殊关注。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美国与伊朗巴列维王朝关系密切。后来,由于伊朗扣押美驻伊使馆人员引发的人质事件使两国关系恶化。1980年4月7日,美伊断交。此后,美对伊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伊也视美为敌人,两国关系从此处于严重敌对状态。 在两伊战争期间,由老布什执政的美国政府采取打一派、拉一派的手法,袒护伊拉克对伊朗的进攻,期待鹬蚌相争从中获渔翁之利,这更加剧了美伊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后,美国仍以伊朗“支持国际恐怖活动”为由,对伊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的政策。小布什入主白宫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对伊朗政策日趋强硬。2006年,伊朗宣布出口石油贸易实行用欧元结算,此举再一次触动了美国最敏感的神经。伊朗以石油为武器再一次向美国叫板,必将损害美元石油的霸主地位,这是使美国所无法容忍的。近一段时间,关于伊朗的核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亦有可能成为美国以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借口,美伊战争的可能性正在加大。与美国对伊拉克发难的理由类似,美国对伊朗的核指责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美伊矛盾冲突向何处去?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

2 0世纪90年代,美国为了战胜主要的竞争对手苏联,联手沙特阿拉伯操纵欧佩克,通过拼命打压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招数,把世界油价压低到每桶7至8美元,根据测算,油价每降低1美元、苏联就将损失1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这使以石油作为主要贸易收入的苏联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济的停滞直接影响到苏联国内的民主化改革进程,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随着中国的振兴和欧盟体的崛起,美国又一次祭起石油武器,这回他们通过拼命哄抬国际油价的方式,使石油价格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猛增了50%以上,突破了100美元大关,试图耗干正处于崛起前夜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和法德等国的血液,美国的用心是何等的险恶?石油是经济的血液,石油价格却是美国的无敌利器,利用美元石油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是美国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屡试不爽的战略方针。石油的霸主地位给美国及其亲美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而对于非美国家则产生了相当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在美国的强权操纵下,美国可以用最低的出厂价从中东地区获得石油资源以补充本国发展经济需求;美国的盟国如英国、以色列、日本等亲美国家也可以用批发价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廉价石油的进口;而对美国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只能用高得出奇的零售价购买石油,其中中国就深受其害。当大量的石油美元滚滚落入山姆大叔的钱袋时,美国人在狞笑,而更多的人只能默默地哭泣!

由于受到本文篇幅的限制,笔者在此不便更多列举美国在推行石油经济战略过程中的一系丑恶表演,通过上面几个例子可见一斑。到目前为止,长期受美国保护、控制的中东产油国家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三国;已经被美国侵略攻占的是伊拉克,即将遭到美国侵略的是伊朗;在美国高压下夹着尾巴做人的是叙利亚和约旦;已经向美国缴械投降的是利比亚;被以色列分堵隔离得严严实实的是埃及,卡塔尔、巴林基本没什么影响力,中东产油地区已经处于美国的实质控制之下。由于美国控制了国际石油储备和出口资源,操纵了国际石油贸易的定价权和结算方式,使石油成为其全球经济战略的最重要的马前卒。在美国的操控下,国际石油结算价格一路攀升,如今已经站稳了100美元的历史关口。这种天价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非美国家的经营制造成本,同时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也使中东很多石油输出国并没有从不断走高的石油价格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有的甚至沦为只能依靠石油换粮食的国家。

多行不义必自毙。美国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卑劣行径,激起了全世界众多国家的天怒人怨,一场以抵制美元石油为中心的抗争正在不断高涨。长期以来,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殊地位蛮横地用美元石油打击异己,早已引起世界的公愤。主导欧元的各国早已不堪忍受美国对国际油价的肆意操纵,同时又耐不住产油国频频递送的秋波,终于向“美元石油”发出了挑战,这场以石油为背景实际上是两元争霸的较量,必将深刻改变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放眼当今世界,刚刚从解体阵痛中复苏的俄罗斯内忧外患问题一大堆,正在崛起的中国还将长期奉行韬光养晦的国策,孤掌难鸣的欧元十二国更无法单独完成挑战美元石油的历史重任,而处于美国严密控制下的中东国家也正在密切注释着这些世界大国的角逐伺机而动。这种微妙的世界格局正在预示着一场新的世界经济风暴的来临。很显然,上述的国家和地区单凭自身的力量,任何一个都无法打破美元对石油的垄断。倘若共同的经济利益可以使这些国家联起手来打破美国的一统天下,必将占有世界石油贸易38%以上的份额,而这种示范效应产生的后续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目前所缺少的只是一个适合的契机,而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欧盟体中的欧元结算国和中东等很多石油输出国,正在为创造这种契机进行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美元向何处去

马克思说:“资本的本质是贪婪的,”正是这种贪婪的本质使美国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导演其经济侵略的丑剧。尽管为了遮掩世人耳目,美国不断地变换手法,强词夺理地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的倒行逆施寻找口实,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其一块块遮羞布背后的丑陋。我们纵观历史,自二战结束后至今的60多年间,无论是美元投靠黄金还是委身石油,根本目的就是要利用黄金或石油在流通领域中的优势地位保住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身价。如果离开了黄金和石油的支撑,美元地位将一落千丈,美国也终将走下世界霸主的圣坛,这是山姆大叔所无法忍受的。经历了两次世界性战役的血雨腥风,美国人悟出了一个道理——从资本利益来说,没有硝烟的经济侵略会比荷枪实弹攻占领土会得到更大的实惠。于是,自二战以后,在黄金、石油的策应下,美国以美元为武器向全世界发起了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货币战争。在这场堪称世界性的战争中,山姆大叔通过榨取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把美国打造成为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人间天堂”。出于对“天堂”的向往,美国得以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资金涌入美国,也使无数的各国精英加入美国本土,反过来又更加促进了美国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而这一切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触发点就是源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目前,美元借助黄金掀起的第一波货币战争已经悄然落下帷幕,而借助石油掀起的第二轮货币战争正在继续。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来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金融内幕。众所周知,美联储是代表美国政府从事国内、国际金融活动的中央银行,按理说,美联储的一切金融活动是应该受到美国政府统辖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真正在幕后操纵并控制美联储活动的是美国的金融寡头、石油大亨、军火商贾。这些由亿万富翁构成的各大财团牢牢地把持着美联储的经营决策权,其中包括决定美元发行量这项最重要的权利。政府对美联储主席的任命不过是例行公务的一枚橡皮图章,甚至包括美国政府和历任总统,也不过是代表各个财团利益对外行使职权的一种御用工具而已。从历史上看,历任美国总统在任执政期间都必须以忠实地维护各大财团的利益为己任,如有违背必将招致杀身之祸。事实上,从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100多年时间里,民选的美国政府与掌控着美国经济命脉的超级利益集团的角逐从未停止过。但争斗的结果是美国历史上先后有9位总统因此被行刺,4名总统遇刺身亡,有多位国会议员也因此丧命。为此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至今悬而未决的疑案。其实这一幕幕惨剧背后真正的导演,就是那些掌控美国命运的超级富豪。难怪美国史学家就此评论说,美国总统的伤亡率比美军二战时期一线部队的平均伤亡率还要高。美国社会的这种极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框架决定了由极少数金融寡头在幕后操纵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资本的贪婪性已经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一轮又一轮人为制造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美国人民身上“剪羊毛”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这些财富狂人将贪婪的目光瞄准了世界,他们以美元为筹码发动了一场国际性的货币侵略战争,要把全球作为他们享用盛宴的餐桌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元的铁蹄已经掠过了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多少国家稚嫩的经济之花顷刻间被残暴地践踏!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20世纪80年前后,日本高速增长的GTP接近了美国,日本人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使美国人感到了压力。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三菱集团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也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人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手段对日本施压,并唆使七国财团在1985年与日本签署了逼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在随后短短三年时间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240:1急剧增值到79:1。利用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增值,美国热钱大量涌入日本,操纵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手策划了日本的泡沫经济,并最终在日本人的狂热中击碎了泡沫给他们带来的梦幻。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胜利了,成功地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 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美国通过这次货币战争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转移到了美国去了。日本《金融战败》的作者吉川元忠在描述这段历史时哀叹,日本1990 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损失相当。

美元血洗日本的大获全胜使美国人欣喜若狂,这种以金融为武器发动的战争使他们得到了比荷枪实弹的侵略更多的收益。1991年,前苏联在美国的石油战略的打击下,再加上苏联受到国际国内一系列错综复杂矛盾因素的影响,终于解体了。苏联的解体是美国以石油美元为武器从经济上肢解一个国家的又一个成功案例,这场货币战争使美国收获了比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更多的梦想。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改变,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们独步全球,更加为所欲为地傲视天下了。苏联解体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亚洲经济圈以年平均递增超过5%的速度迅猛发展,这种情况不仅使美国感到垂涎三尺也感到惴惴不安,于是他们在对新的猎取目标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对美元汇率政策的缺陷和金融机构管理上的漏洞,策划了一场更大规模的针对亚洲的经济攻势,进攻矛头直指东亚地区的小龙小虎们。1997年7月,东南亚地区首先萌发了引起全球关注的金融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迅速向东北亚地区扩散,随即演变成为一场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风暴。虽然说这场风暴的直接导演是被称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但是站在他背后的是整个美国财团和代表财团利益的美国政府。

首先开始在经济上受到美元血洗的是泰国。1997年7月2日,趁泰国调整泰铢汇率由固定制式转为自由浮动制式之机,索罗斯操控巨额投机基金大举进攻泰国股市,导致外汇及其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泰铢兑换美元汇率在短短一天时间里猛跌了17%。在泰铢剧烈波动的影响下,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走软。在随后两个多月时间里,泰铢兑美元下跌了40%,印尼盾、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跌幅达到20%,就连一向以坚挺著称的新加坡元也下跌了5%。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由于台湾弃守新台币汇率,进一步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使香港恒生指数跌破6000点大关,跌幅高达40%。11月,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逐步波及到东北亚的韩国与日本,致使韩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都呈现深度跌幅,韩元兑美元汇率跌至创记录的1737.60:1。严峻的形势使韩国不得不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同时发动全国人民捐献手中黄金帮助国家走出困境。韩国人民排起长龙捐金那一幕是何等的壮烈,真的体现了大韩民族的空前团结和民族意志!在美元汇率的冲击下,韩元危机也间接影响到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使日本很多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萌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终于演变成为波及整个亚洲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东亚各国经济在美元的这场洗劫中几乎无一幸免。唯独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回归祖国不久的香港,在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的有力支持下,终于顶住了国际炒家的轮番进攻,有效地粉碎了他们企图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斗争的结局是香港终于保住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国际金融炒家损失惨重,不得不带着一份失败的遗憾退出了香港股市。至此,亚洲金融风暴结束。

亚洲金融风暴中的香港保卫战,是日益强大的中国与索罗斯集团身后的美国一次间接的较量,中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为香港救市的举措尽管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诸多西方媒体的责难,说中国此举违反了国际股市的游戏规则,但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中国人毕竟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果把香港比作是一块令美国垂涎的唐僧肉,那么,正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和手中的金箍棒,才得以粉碎了这些国际阴谋家鱼肉香港的企图——毕竟,中国已经不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东亚病夫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有了长足发展,尽管中国国内金融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经济领域还积聚着相当的泡沫因素,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指数上升和购买力下降也是客观存在。但是人民币在国际地位上的坚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本身是“信用经济”,而经济道德就是这种信用的基础。如果经济道德有失水准,不健康的经济因素必然会导致经济信用的降低甚至丧失,最终也一定会影响到国家信誉。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笃守信誉的国家带给世界的影响,也会对其贸易信誉和货币信誉产生积极的影响。正因如此,人民币具有美元无可比拟的信誉优势。中国连续多年GDP以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7%的速度快速增长,受到世界瞩目。有人预言,21世纪将进入中国世纪。人民币的日益坚挺和中国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挑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正在使美元的国际基准货币地位受到威胁,这同样是美国人所无法容忍的。

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清楚看到这样一组数字:2007年,中国GDP跃居世界排名第四位位,达到30100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同年GDP总量的21.5%,但是若按人均GDP水平比较,中国的228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46280美元的4.9%,在世界人均GDP排名将位居100名之后,这个数列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我国的人均社会生产力还是比较低下的;2007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2%,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这个靠长期贸易顺差换取的数字必将不断缩水,为了保住手中外汇储备的面值,中国客观上要替美元贬值分担相当大的压力;中国的黄金储备2007年数值约为600吨,约占外汇总储备的1.2%,与很多国家相比,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其中,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75.9%。中国黄金储备额度的偏低与手中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的比例失衡,这是一种危险信号,增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依赖性。随着2001年加入WTO,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如今,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紧密。据有关专家预测,美国GDP的增长速度每减少1%,中国的GDP增速将减少0.34%。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倘若世界经济的动荡再次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还能置身事外吗?对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高度的清醒头脑和有备无患的应变措施。

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很虚伪的国家,对资本利润的追求,构成了这个国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他们惯用的手法是以美元为武器,以汇率为杠杆,以黄金或石油为先锋,制造通货膨胀伺机入侵各国经济领域,用美元大肆套取该国货币,逼迫这些国家扩大货币发行量,进而操纵这些国家的房市和股市等经济命脉,加速制造泡沫经济,待到时机成熟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该国资产,然后再抬高美元汇率,哄抬物价,猛抽银根,造成通货紧缩。使该国经济处于瘫痪,通过这种先松后紧的方式肢解这些国家的经济并从中渔利。上面谈到的日本广场事件和亚洲金融风暴就是最好的脚注。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货币战争早已拉开了序幕,而且大大小小进行了数百次的较量,中国房市高涨与股市下跌的背后都有美元从中作祟的身影。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已经从历史教训中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并且适时地采取了包括外汇管制、控制汇率、紧缩银根、存贷款加息、打压房地产,控制股市、平抑物价、压缩经济过热势头、发展多边贸易、降低贸易顺差等多种宏观调控手段来遏制美元利用改变汇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场货币战争的最终的胜负,取决于全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

美国发动的世界性货币战争的终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要逐步控制各国的货币发行权继而掌控世界货币发行权,实现美元对世界的一统天下;其二是要有计划地肢解对其霸主地位产生威胁国家的经济实体,进而实现世界经济在美国的掌控下有掌控地解体,最终纳入美国独霸世界的经济版图,从而建立一个由伦敦-华尔街为轴心的“世界政府”、“世界货币”和“世界税收”体系。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1999年欧元的应运而生构成了对美国利用美元控制世界的最大障碍。目前,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在世界各国货币中,唯一可以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只有欧元。欧元仰仗其作为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芬兰、荷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卢森堡、希腊等十二国公用货币的身份,不仅继承了传统欧洲大陆势力在全球的影响与人脉,而且拥有高于美国的GDP的强大后盾,因此,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肩负起抗礼美元、促进多极化进程发展的历史使命。纵观世界经济舞台,两元争强的身影几乎无所不在,但最后一决雌雄的还是表现为对石油的定价权和结算权这个前沿阵地。尽管美国如今依然掌控着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资源和石油贸易中的定价权和结算方式,但是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欧元的崛起正在逐步得到改变。如果历史的进程如期所愿地得以实现,到那时,随着欧元石油市场的崛起和美元石油殿堂的崩溃,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地位将受到釜底抽薪的致命一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必将真正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期待的,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所极力抗衡的。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次贷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愈演愈烈正在成为标志美国经济疲软的重要标志。对此美国政府大肆渲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推波助澜。美国经济真的到达了日暮途穷的境地了吗?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真的逼迫美元持续走软,汇率一降再降吗?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元贬值究竟对谁有好处?这是点破这个经济谜团的核心要害。所谓次贷危机全称是“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指美国银行为那些信誉度不好的机构和个人发放住房贷款无法预期收回产生的坏账。次级贷款总额是多少?假设发放的贷款全部没有收回,总盘子也不过是1.3万亿美元,更何况这种贷款总不会颗粒无收吧?即使次贷全部成为银行坏账,这对于美国13万亿的GDP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帮助美国消化次贷的影响。何至于如此的大肆炒作?实际上,次贷危机的背后掩盖的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现在有八万亿美元的国债,加上其他债务,每个美国人平均欠债35000美元。美国以次贷危机为名,连续多次采用降低美元汇率的方式逼迫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实际上就是向世界各国转嫁危机,用这种方法减轻各国外汇储备对美元的压力。尤其对于手中持有高额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而言,美元持续贬值的结果不仅可以大大地使中国手中的美元缩水,更可以同过美元对国际石油的杠杆作用哄抬油价,从经济上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这种一石二鸟的的用心是何等的险恶?从这种意义上来分析,只要美元的跌势不减,黄金与石油的价格上涨也不会停止。这种态势是美国利用美元向世界宣战的一部分,最终的结局取决于敌我双方较量的结果。

美元向何处去?世界经济向何处去?对此笔者不好断言。但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操纵下的美元这种高空走钢丝的惊险表演终有一天会结束,美元必将为登高冒险付出应有的代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币的坚挺,随着欧元的诞生和欧元石油时代的即将到来,美元终究会失去石油这个赖以生存的避难所,世界经济多元化的时代一定会重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至于未来的世界贸易还是需要一种举世公认的基准货币,这个角色的担任终将会继续赋予美元,还是欧元,或者是历史地落在人民币的肩上,有待让历史验证!而黄金这个被软禁的财富王子,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历史变革中,也必将重新获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第四篇:2008有暴风雨

格林威治的时钟终于将世界带进了2008年。新春伊始,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的冰雪灾害似乎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中,有太多的新闻热点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元石油与欧元石油的较量和争夺的最终结局;伊朗核问题的升级和美国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两伊元首具有历史意义的握手和可能对中东格局的影响;科索沃的宣布独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台湾的“入联公投”和“大选”以及台海局势的最新动向;中国十一届两会的召开和改革新举措对世界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和全球对这一盛会的关注……现在的时间刚刚进入2008年的3月,但如此之多的热点新闻及其可能发生的结果已经使笔者无法一一表述。在未来的9个多月的时间里,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总的看法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已经初现端倪。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中,一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列强对世界新生力量的压制和盘剥,一方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的非美国家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抗衡与挑战。这场殊死较量必将为2008的世界历史写上重重的一笔。

我们可以作这样一种比喻:美国正在同全世界弈棋。棋盘的一方端坐着美国及其少数的盟国,而与其对阵的另一端是以中国牵头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美国棋盘的主帅是美元,旁边的士相分别是黄金和石油,而美国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等手段分别担任车、马、炮等角色。全盘棋子的一切移动都是为了打击对方,保住主帅——美元的霸主地位。这盘棋已经下了60多年,担任护卫角色的黄金已经疲惫地退出了棋局,而另一护卫石油在搏杀中也已经伤痕累累。尽管有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诸员大将的奋力拼搏,但是由于美国战线拉得太长,深陷泥潭,自顾不暇,已经是朝不保夕。由于美国棋局人气不旺,失道寡助,四面楚歌,形势岌岌可危。美国的棋局还能坚持多久?美元究竟将何去何从?全世界人民都在拭目以待。

到这里,笔者的耳畔似乎回响起那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他跟我走遍天涯……”悠远凝重的歌声中,我仿佛看见本文的主人公——山姆大叔正在漫天的冰雪中吃力地挥舞着皮鞭,驱赶着美元、黄金、石油这三匹疲惫的老马,渐渐地远去,远去……(全文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5:25 AM , Processed in 0.08605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