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3|回复: 5

[中华脊梁] 爱国与卖国-毛共炮打紫石英和蒋帮逃跑济南惨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1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国与卖国-毛共炮打紫石英和蒋帮逃跑济南惨案


同样是在统一中国的关键时刻

同样面对列强的武力威胁


一个主动出手,结束了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

一个忍羞含辱,公使被剐,军民被戮,被屠杀成千上万人后“绕道”而行



所以, 中国人选择了毛共, 一个能给他们带回尊严的组织!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an90 于 2012-7-31 01:17 PM 编辑

“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内” --- “紫石英”号事件


由猪钢鬃张贴

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周恩来军事文选》、《叶飞回忆录》、《英舰“紫石英”号事件》(康矛召)、《陈粟大军征战记》《炮打紫石英号——-中英南京事件始末》(董晨鹏)、《征战记事》(叶飞 ),在此表示感谢。


历史进入1949年4月,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毫无悬念。我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云集长江北岸,准备对顽抗到底的国民党政权予以最后一击。国民党政权仍妄想凭借长江天险 ,作最后垂死挣扎。4月中上旬,人民解放军已彻底扫清长江北岸的残敌,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横渡长江的战役已经迫在眉睫 。

慌乱中的国民党反动派猛然想起了他的又一个主子英国。为阻止解放军大军渡江,他们纵容英舰游弋于我国内海和长江,希望以此对即将渡江的人民解放军造成军事威慑。

其实在“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前,中央军委对渡江战役中可能出现的外国军队主要是美军武装干涉的情况,是有所防备的。在渡江战役的部署上,特意将二野紧靠三野,渡江后二野沿浙赣路进军,四野迅速南下,以备不测。突破敌人长江防线后,三野十兵团占领江阴、无锡、苏州;九兵团主力迂回到南京以南,指向上海;七兵团沿京杭国道,直插杭州,完成对南京的包围。二野三兵团出徽州,沿浙赣路前进,保障三野侧翼,其余部队摆在浙赣路沿线。这样部署,用意很明显:万一美国出兵干涉,我军有足够的兵力应对。

然而,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中央军委预料中的事还是发生了。

1949 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条件,毛泽东、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伟大的渡江战役开始了。就在这一天,在南京附近的长江江面上,爆发了一系列相当激烈的水陆炮战,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颇为著名的中英南京事件,即“紫石英”号事件。

一、先简单介绍一下事件的双方。

参战的英国军舰有四艘,分别是改进型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紫石英号(HMS Amethyst),由斯蒂芬斯船厂建造,1943年11月2日建成,二战中舷号为U16,战后舷号改为F116。该舰排水量1475吨,长91.3米,宽11.6米,吃水2.9米,主机功率4300马力,航速20节,舰员192名。武器装备为双联102毫米高平两用炮3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炮4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4座、深弹投掷器8座。该舰于1957年退役解体。

CO 级驱逐舰伴侣号(HMS Consort),由斯蒂芬斯船厂建造,1946年建成,舷号为R76,后改为D76。该舰排水量2530吨,长110.5米,宽10.9米,吃水3米,主机功率40000马力,航速36.7节,舰员230名。武备为单管114毫米炮4座、双联40毫米博福斯机炮1座、单管40毫米博福斯机炮4座、单管 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四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深弹投掷器4座。该舰于1961年退役解体。

郡级重巡洋舰“伦敦”号(HMS London),由普次茅斯船厂建造,1929年1月31日建成,1939年至1941年进行大规模改造,相当于重建,所有郡级重巡洋舰中只有“伦敦”号接受了这样的改造,改造后的外观接近于斐济级轻巡洋舰,与原来差别甚大。改造后排水量9750吨,长192米,宽20.8米,吃水5米,主机功率 80000马力,航速31.5节,舰员685名。武备为双联203毫米炮4座、双联102毫米炮4座、八联2磅乒乓炮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10 座,可载水上飞机1架。该舰战后舷号为C69,于1950年退役解体。

黑天鹅级轻型护卫舰 “黑天鹅”号 (HMS Black Swan),由亚罗船厂建造,1940年1月27日建成,二战中舷号为U57,战后舷号改为F57。该舰排水量1300吨,长 91.3米,宽11.6米,吃水2.6米,主机功率3300马力,航速19.25节,舰员180名。武器装备为双联102毫米防空炮3座、双联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炮2座、深弹投掷器8座。该舰于1956年退役解体。

由以上可以看出,四艘英舰总吨位达1.5万吨,除 “伴侣号” 驱逐舰外军参加过二战,实战经验丰富,火力非常强大,仅102毫米以上火炮就有32门,另外还有中小口径火炮38门。

指挥这次战斗的是人称“拼命三郎”、时任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军长的陶勇(1912-1967)。参战的解放军部队为: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所属炮兵第3 团、炮兵第6团、炮兵第1团和23军、25军所属的炮兵部队。据说对岸的国民党军第51军也曾经参加过对英舰的炮击(这点未得到证实)。

二、事件经过
1949 年4月20日清晨大雾弥漫,大战将至,长江江面十分平静。9时许,大雾渐渐散开的时候,在泰州以南的江面上出现了一艘外国军舰,配属第二野战军第8兵团第 20军渡江作战的三野特纵炮兵三团(隶属于叶飞任司令员的三野十兵团)7连的观察哨首先发现了这艘军舰,7连观察哨马上向团部报告:“发现敌舰一艘,炮口对向我北岸阵地。”经辨认这艘悬挂米字旗的军舰正是英国轻型护卫舰“紫石英”号。

我军即将渡江,英舰却横在长江防线上,其威胁的意味不言而明。为保证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我军立刻鸣炮示警,勒令英舰“紫石英”号离开。“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少校却对此置若罔闻,不顾我军鸣炮警告,命令 “紫石英”号强行逆江而上还将舰炮瞄准北岸。尽管此时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还有五个多月,但历史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斯金勒等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我国内河横行的英舰气焰如此嚣张,我军将士义愤填膺,三野特纵炮兵三团炮兵终于首先开炮。双方展开激烈的炮战。“紫石英”号中弹受伤后,挂起了白旗,被迫停在镇江附近的江中。20日下午,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军舰“伴侣”号前往救援,也被解放军炮兵击伤,连中5弹后,仓皇逃离。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中将(总司令布朗特上将此时在伦敦)闻讯后,亲自带领远东舰队旗舰、万吨级重巡洋舰“伦敦”号与护卫舰“黑天鹅”号从上海前来全速赶来增援。21日上午,英舰行至江苏泰兴县口岸江面,此处为三野东路军十兵团二十三军防区。

而在此之前的21日凌晨,中路军在安庆芜湖一线已渡过长江天险,21日下午是十兵团的渡江时间。二十三军军长陶勇请示十兵团司令员叶飞是否向英舰开炮。叶飞接电话后,开始以为是即将要起义的国民党海军林遵舰队。叶飞问陶勇:“这些军舰是不是挂的规定的联络信号旗?”陶勇回答说:“挂的是花花绿绿的旗。这些军舰老在我们正面长江上不走,妨碍我军渡江,有点不怀好意,是否把它打掉?”

按惯例,对外舰还击要请示上级,可渡江战役马上就要打响,没有多余的时间等待指示。叶飞当即命令前沿哨所升起信号,警告它迅速离开,否则就开炮轰走。

  
二十三军炮六团接到命令后,对英舰发起警告。但英舰没有任何反应,还将舰炮一齐对准解放军阵地,气势汹汹。于是,叶飞下令开炮。炮六团和部署在沿岸阵地上的炮兵都投入了炮战,解放军炮火之猛、射击之准确令人咂舌,有外电报道称“解放军炮兵犹如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实弹演习”。炮战中“伦敦”号指挥台被击中,但仍继续西进。在靠近“紫石英”号时遭到炮一团的猛烈轰击,“伦敦”号、“黑天鹅”号无法接近“紫石英”号,只得返回上海。此次事件中,英国海军死亡45 人,其中包括“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失踪1人,伤93人。我二十三军亦有不小的伤亡,炮战中伤亡官兵达252人,其中202团团长邓若波牺牲。
 
炮战后,三野司令部打电话询问叶飞,是谁先开的炮。叶飞回答:“英国军舰先开的炮。”叶飞随后与陶勇通话,通报了野司的查问。陶勇正为自己手下爱将邓若波的牺牲而悲痛,对野司查问有些不满,气冲冲地说:“有什么好查的!”于是叶、陶二人签订了“攻守同盟”,都说是英国人先开炮。建国后二人谈起此事,心领神会地一笑了之。

“紫石英”号事件的发生纯属偶然,中共中央并没有发出过向英舰开炮的指示。知道“伦敦”号前来救援的消息后,中央认为英舰并非有意与国民党勾结阻拦解放军渡江,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22日指示总前委可以允许“伦敦”号营救。但当得知“伦敦”号、“黑天鹅”号与解放军之间发生了新的炮战,且解放军方面有 252人伤亡后,中央的态度有了变化。毛泽东亲自起草了新华社4月22日《抗议英舰暴行》的社论,指责“英帝国主义的海军竟敢如此横行无忌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在一起,向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挑衅,闯入人民解放军防区发炮攻击,英帝国主义必须担负全部责任”。23日,毛泽东指出: “对紫石英号的方针,必须英方承认不经人民解放军同意擅自侵入中国内河是错误的这一点,才能释放,否则决不能释放。”(《毛泽东年谱(1893- 1949)》下,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20页)23日,中央军委向前线部队发出了英舰“如敢再犯,则打击之”的指示。1949年4 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李涛就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向我人民解放军挑衅被击伤事件发表声明,严正抗议英国军舰这种干涉行径和暴行,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和赔偿,外国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解放军出版社 1991年,第345页)李涛强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不能接受任何外国政府的任何带威胁性行动。

一场因“紫石英”号事件而引起的中英外交纠纷,一时间成了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三、谈判
  
英舰为什么在那种敏感时刻进入长江呢?

原来,在1948年11月,英国驻华大使拉福?斯玳文逊在征得国民党政府同意后,请求英国远东舰队派一艘军舰停泊在南京附近水面,其本意是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救助大使馆及英联邦国家侨民。但斯玳文逊的这一行为颇具冒险性:1943年中英新约已经废除了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的航行权,在解放军渡江前夕英舰这种带有挑衅性的航行,显然会引起解放军的愤怒。而此时的美国政府,业已撤退了停泊在南京的军舰。况且这样重要的一件事,斯玳文逊事先并没有告知英国政府。在“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当天,英国内阁召开的紧急会议,对斯玳文逊未经内阁同意私自调派军舰向大使馆运送和平补给品表示了不满,认为英舰在国民党溃败,在没有取得长江北岸军事力量占绝对优势的解放区政权安全通行保证的情况下,派军舰进入长江水面,这是极不明智的举动。

斯玳文逊当然知道此时长江水域十分危险,即将爆发大规模战役,他也对英国远东舰队副总司令梅登表示了自己的不安。但梅登无视解放军的战斗能力,不以为然。梅登认为,解放军的炮兵不过是小米加步枪,是不会主动对英舰开炮的,即使开炮也不会对英舰的强大火力构成威胁。 “紫石英”号遭解放军炮击搁浅后,梅登派军舰前往救援,但未成功,冲突有升级的危险。此时的斯玳文逊与梅登,才意识到事件的棘手。
  
长江上的炮声震撼了世界,也震动了英伦三岛。消息很快传到了伦敦,朝野顿时哗然。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则发出了狂妄的战争叫嚣,要求政府“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远东去实行报复”。英国首相艾德礼发表声明,蛮横地宣称: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开进长江执行和平使命。
  
保守党要求政府报复解放军,但政府采取了冷静的克制态度,英国政府根据梅登做的较为客观的报告,认定事件并非是中共高层有意为之,完全是一次偶然事件,所以英国政府连抗议都没有提出,而是坚持通过谈判来解决。但英方并不觉得自己侵犯了中国主权,因为他们认为已征得国民党政府的同意,因此艾德礼拒绝作出任何道歉。
  
中方也注意到了英方的反应,对前线部队向外国军舰开火作了专门的规定,要求部队没有中央的命令,不得向外国军舰开炮。中央军委也确定了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方针———只要英方承认“不经我方许可擅自进入人民解放军防区,且与国民党兵舰及南岸陆军勾结在一起,向我军进攻”。
  
鉴于被困的 “紫石英”号官兵供应短缺,英方十分焦急,希望早日与中共高层直接会谈,但由于双方没有外交关系,中方不承认英方外交人员的身份。英方通过各种渠道与解放军高层接触,均未成功。中方把这一事件定性为地方问题,坚持由双方前线军队指挥官协商解决,但英方不愿进行低层次谈判,希望进行高层外交界谈判,但无结果。
  
握有主动权的中共中央并不愿意在这一事件上陷入没完没了的纠纷。中央军委作出了让步,决定将认错、道歉、赔偿等问题与“紫石英”号开走修理问题分开处理。艾德礼首相与海军部都准备接受这一方案,解决紫石英号事件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
  
但英方的反应太迟缓了。6月23日,但英内阁对这件事进行讨论后并没有作出结论,只是授权外交大臣霍尔与海军大臣贝文协商后做出决定,当霍尔与贝文磋商完毕,已经有些晚了。英国人傲慢的迟迟未作出答复,中共方面有些恼火,认为老牌帝国主义是在刻意怠慢。在7月5日的新一轮谈判中,根据中央的决策,中共代表康矛召坚持英方必须在换文中写上“未经允许”、“侵入中国内河”并明确承认“基本错误”。
  
英国内阁对此坚决反对,由于双方立场相去甚远,谈判陷入了僵局。

  
四、“紫石英”号逃跑
  
由于谈判毫无成效,“紫石英”号准备逃跑。7月30日夜,沪宁杭地区有一次大的台风经过,这是逃跑的极佳时机。“紫石英”号代理舰长克仁斯未经英国政府许可,事先也未向斯玳文逊等人请示,临时决定率舰潜逃。“紫石英”号强行靠近此时正好驶过镇江水面的中国江陵解放号客轮,以此作为掩护。当解放军发炮警告其停驶时,“紫石英”号悍然开炮,并撞沉木船多艘,逃出长江。

事实上,中共方面对“紫石英”号的逃跑,持默许态度。在无法获得英国政府的认错和道歉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不愿因此耗费过多的精力,下达了仅限于解放军前线高级指挥员知道的“紫石英”号逃跑时“沿江部队可不予拦截,而在事后发表声明予以谴责”的秘密命令。但中方认为,如英国采取武力威胁方式,那就决不能让 “紫石英”号逃跑掉。中共中央后来命令,如果英舰接应“紫石英”号或“紫石英”号擅自逃跑,则给予坚决打击,但在打击“紫石英”号时不要将其击沉。“紫石英”号逃跑后,中方反应平静,除了予以谴责,此外再无进一步反应,也不提及英国外交部在“紫石英”号逃脱后发表的声明中所说的“仍然准备在适当的级别上讨论4月事件的责任问题”。一场引人注目的国际纠纷,就这样以英舰逃逸而结束。

五、结束语
“紫石英”号事件引发的军事冲突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英国,紫石英号事件被视为大英帝国在中国实行了百年的炮舰政策的最终收场,也被视为列强时代在中国的终结;在中国,则象征着即将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捍卫国家主权坚如磐石的决心,也昭示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人民忍受屈辱外交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曾几何时,帝国主义的军舰在中国的内河横行霸道,想撞就撞、想打就打,无人敢管,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1926年英舰炮轰四川万县、1927年英美军舰联合炮轰南京、1928年日军在济南悍然袭击北伐军,不顾国际法残酷杀害国民政府外交官蔡公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三惨案,蒋介石含痛忍辱绕道北上……帝国主义列强公然武装干涉中国革命,中国军民死伤惨重,却无人敢出来与之理论。那时节中国不过是列强们的殖民地,这真是弱国无外交!

然而在战火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人却是铁骨铮铮,他们不怕鬼、不信邪!你敢来,我就敢打!在与英舰炮战之后,我军指战员说:“先开炮又怎么了?打便是了!长江是中国的,英国军舰凭什么把开进来?英国佬滚出中国去!”真是豪气干云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两党两军在同样遇到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干涉时,所采取的作法真有天壤之别。

严格的说,我军炮击“紫石英”号等英舰却有不妥之处,毕竟英国军舰没有向解放军宣战。虽然我方不承认南京政府签订的条约,但万全之策仍然是先通过外交渠道先礼后兵为宜。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这么干傲慢的英国人也不会主动撤退,只是开打的时候更占些理罢了。那一次连打了三回,轰了四条英国军舰,英国舰长就死伤了三个,远东舰队副司令都险些被打死,英国人叫骂了一番,也只有无可奈何了。最后还是解放军睁一眼闭一眼,重伤的“紫石英”号才得以挟持一艘客轮从长江奇迹般的出逃,也算没丢尽皇家海军的面子。据说蒋介石得知此事后沉吟良久,说:“造反起家的毛泽东胆大包天!”

说句心里话,那时节中国被洋人欺负了一百多年,这硬气一回虽然莽撞,却是干对了。后来解放军开到青岛,勒令美军撤出海军基地,美军就撤了;解放军攻打上海,江上的美英舰队哪里还敢做武装干涉的准备,真应了那句话“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an90 于 2012-7-31 01:16 PM 编辑

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http://www.youth.cn   2012-05-03 08:46:41 中国青年网


  1928年5月,日本军队大举向山东济南进攻,屠杀中国外交官员,打死打伤中国军民数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因惨案发端于5月3日,故又称“五·三惨案”。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血债。

  当时,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在英、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出兵攻打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图统一北方。支持张作霖的日本帝国主义害怕英、美势力向北方发展,侵犯它的利益,就借口保护侨民,把军队开进了济南,阻挠蒋介石的军队北上。

  5月1日,蒋介石的军队一开进济南,日本军队就寻衅开枪,打死中国军民多人。3日,日军又以种种借口在济南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中国军民在马路上行走时,在商店里买东西时,甚至在澡堂里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时,只要被日本兵碰上,立即遭到杀害。日军还唆使日侨义勇团,杀害平日有反日言论或者取缔过日货的中国学生、工人、店员。一时间,济南成了日寇屠杀中国军民的杀人场。

  尤其惨无人道的是,日本军队公然破坏外交惯例,冲进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公署,无理地将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兼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和其他17位手无寸铁的外交人员进行捆绑毒打。蔡公时虽然当即向日军说明了身份,但日军却毫不理睬,用刺刀逼迫他们跪下。蔡公时用日语抗议,日军大怒,将他的耳朵和鼻子割去。蔡公时坚持民族气节,怒斥日军暴行,日军又将他的舌头、眼睛挖去;并对其他人也百般蹂躏。最后,除一人侥幸逃脱外,其余的人全部被日军杀害。其状之惨,令人目不忍睹。

  这次“济南惨案”,日寇杀死中国军民6000多人,伤1700多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抵制日货的怒潮随即席卷全国。蒋军官兵对日军暴行忍无可忍,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但是,当时在济南城里的蒋介石置同胞死活于不顾,竟下令各师“约束士兵不准还击”。

  第二年,中日两国政府签订“济南惨案”协定,规定南京政府负责保障日侨生命安全,日军于两个月后全部撤退。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屈服,“五·三”惨案就如此草草了结。


"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济南惨案遭日军酷刑就义
2010年04月28日 18:30 来源:大众日报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日即将到来。 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大肆屠杀和平居民,6000余人惨死在屠刀之下。时任山东交涉员的蔡公时,因拒绝日军的无理要求,而遭割鼻、割耳、割舌、断腿等酷刑折磨,最后英勇就义。在日军屠刀下,他保持了民族气节,维护了民族尊严,被誉为“外交史上第一人。”日前,记者在济南采访了蔡公时的女儿蔡今明老人。


  朗朗少年 立志革命

  蔡公时,字以行,别号痴公,1881年5月1日生于江西九江市。蔡家素以诗礼兼营商务,在九江颇有名望。蔡公时6岁入私塾,到十七八岁时,练就了一笔遒劲的魏碑体,书法高雅俊逸。晓诗书、善词令的蔡公时,也颇有胆识,以少年有志闻名乡里。

  蔡公时成长的年代正处于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革命思潮、反清义举风起云涌。慨于国危,蔡公时与同乡好友徐子鸿、张华飞等在九江成立了“ 慎所染斋”,明为私塾,讲授儒学,暗中却在传播孙中山先生“推翻满清,创建共和”的革命思想。不到半年时间,这里便成了革命分子及各路人马的联络总站。李烈钧曾在《蔡烈士公时事略》一文中写道:“江西内地之有革命活动,殆以此嚆矢。”后来,“慎所染斋”的革命活动被清朝地方官吏察觉,学堂被迫关闭。以“反清分子”罪名遭到通缉的蔡公时不得不东渡扶桑,1902年初到日本弘文书院求学。

  名义上是求学,但蔡公时骨子里却是要参加革命党。他来到日本横滨的第一件事,便是急切地想见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周后,蔡公时与好友上街时来到一家“中华文具店”,老板姓冯,来日本已多年。他们互通姓名后,便攀谈起来。听说冯老板就是兴中会横滨分会的负责人冯镜如,与孙中山是老朋友时,蔡公时就把想拜见孙中山的心愿说了出来。于是,在冯镜如的儿子冯自由的引荐下,22岁的蔡公时第一次见到了他敬仰已久的孙中山先生。这次见面,让蔡公时决心跟随孙中山坚决革命到底。

  追随中山 投身革命

  1905年8 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中国同盟会,蔡公时与李烈钧、张华飞等宣誓加盟,并在日本弘文书院肄业,回国投身革命,以办《民报》为阵地,从事革命活动,成为江西省最坚定的革命党人。

  在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发动的10次武装起义中,蔡公时身历战场的就有饮廉之役、 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等 3次。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蔡公时往返于九江与南昌之间,响应革命,迫使江西巡抚冯汝睽顺应民心,光复江西。革命成功后,李烈钧任江西军政府都督,蔡公时任江西军政府交通司司长。

  蔡公时投身革命,并不想做官,几次坚辞高官的他,此次出任交通司司长,是因为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之职后,曾任全国铁路督办,埋头致力于铁路建设,曾计划十年内建设10万英里长的铁路和100万英里长的初级柏油路。蔡公时希望配合孙中山建设交通,并拟定了江西省包括水路、铁路、 公路的交通建设计划。

  然而,随着袁世凯称帝独裁的野心日益暴露,革命党人的天真幻想彻底破灭。1913年7月12日,孙中山发动了全面讨袁的“二次革命”。李烈钧在湖口召集旧属起兵,蔡公时亲至湖口前线一同指挥作战。“二次革命”失败,蔡公时追随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

  1916年3月,蔡公时又与孙中山一同乘轮船抵达上海,再度讨袁,直到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此后,无论是护国运动还是护法战争,蔡公时始终跟随着孙中山奔波转战,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感情。

  1924年直奉战争后,段祺瑞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蔡公时一直随行在侧。孙中山因病住院时,蔡公时也始终侍奉汤药在身边,进食、沐浴无不亲手服侍,是孙中山弥留之际亲睹遗容并聆听遗言的极少数国民党人之一。

  革命之行 夫妻同志

  在蔡公时的戎马生涯中,有两位同样抱负远大的女性先后陪伴过他,成为他的知己和助手。

  蔡公时20岁时,蔡老夫人为他和知书达理、娴静漂亮的远房表妹姚小沛牵线。但蔡公时少怀大志,不愿以儿女私情为羁,又不忍违背父母意愿,便推说三年后再说。“慎所染斋”事发后,蔡家亲友也受到牵连。原本就体弱多病的蔡老夫人一病不起,蔡公时含泪答应了母亲的要求,赴日之前匆匆订婚。

  1907年蔡公时归国后并没回久别的故乡,而是直奔战场,此后一直转战于南方各省,无暇念及儿女私情。直到1910年起义再次失败,蔡公时返回故乡重新宣传革命,才再度见到姚小沛,并于当年3月完婚。婚后,蔡公时利用岳父家宽敞庭院联络过往的革命党人,表面上诗酒唱酬,实则秘商革命大计,而小沛早已成为公时的得力助手。

  “二次革命”失败,蔡公时再次逃亡日本,袁世凯的爪牙先抄没了蔡公时的家产,继而监视家人的起居。姚小沛也是国民党员,被迫住到娘家后,也不得宁日。目睹国破家散的惨状,又牵挂流亡在外的蔡公时,不久姚小沛病逝。

  1917年蔡公时因段祺瑞通缉而逃亡广东,在没有与孙中山取得联系时,他曾在汕头以卖字为生。毕业于香港华仁书院的望族小姐郭景鸾特别垂青于他,并表示愿与他一起追随孙中山先生。1918年,他们在厦门结婚,并双双从事革命。

  1922年11月,郭景鸾在广东宝安娘家生下了儿子蔡今任。41岁的蔡公时中年得子本是人生大喜,但当时他正随李烈钧讨伐叛军陈炯明,直到次年6月,才借随孙中山赴黄埔军校之便,匆匆回宝安见了儿子一面,3天之后即起往广州。

  临危不惧 献身革命

  1928 年4月9日,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组成四大集团军北上攻打奉系军阀。精通日语、熟谙日情,并且在外事活动中表现出坚定原则和卓越才能的蔡公时,被南京政府任命为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外交处主任,后又被任命为山东交涉员,主要职责是代表外交部处理战区外交事宜。

  蔡公时一行18人,于 5月1日晚乘专列驶进济南火车站。5月3日早上,蔡公时率外交处官员及勤务兵直赴位于经四路路南的交涉署,蔡公时亲自在正面墙壁上悬挂了孙中山像、国旗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条幅。

  突然,交涉署外面响起了枪声,蔡公时发现日军正向躲藏在对面基督教医院的北伐军官兵射击。不久,全城枪声大作,日军肆意捕杀中国军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

  当天下午,日军将交涉署包围,晚9时,日军50多人持械进入交涉署内,威逼工作人员交出武器,并撕毁国民政府旗帜及孙中山画像,强行搜掠文件。目睹日军的暴行,忍无可忍的蔡公时用日语严厉谴责日军破坏国际法、粗暴侵犯中国外交机关及外交人员的行径。日本兵恼羞成怒,不等蔡公时说完,就用枪托将他打倒在地,并将交涉署内18个人捆绑起来,用刺刀向他们身上乱戳乱砍。蔡公时耳鼻均被割去,血流满面。他忍住伤痛,仍怒斥日军兽行,并高呼:“日军决意杀害我们,唯此国耻,何时可雪?野兽们,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日本兵怕听到蔡公时的声音,又将他的舌头割下,并将他和同事们拖到屋外枪毙,焚尸后埋于交涉署院内。18人中,只有勤务兵张汉儒侥幸趁乱逃脱。

  “五三”惨案及蔡公时烈士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开,国人悲愤万分,并举行哀悼仪式。李烈钧为蔡公时题词:“外交史上第一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1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1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nly TG made it:

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by 彭德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1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6:26 AM , Processed in 0.0465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