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史地人物] 吴闲云:《春秋三百年——1:霸权始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3-18 01:55 PM 编辑

第三回  齐桓登位

春秋霸主 3-1:成语“瓜代有期”的来历

    话说齐公姜诸儿纠合四国兵力,欲行公道于天下,帮失了位的卫国君主重新夺回了权利的宝座。大败了天子的军队,心中不免有些后怕。

    退兵之日,姜诸儿就叫连称、管至父这两位大夫驻守在“葵丘”这个地方,监视朝廷的动向。
    葵丘,地处如今河南、山东交界一带,在宋国的都城商丘附近,守在这里,正好可以联合宋国,有效的阻挡朝廷洛阳的兵马,守住齐、鲁两国的咽喉之地。


    那时候,在外戌边是非常辛苦的。守边的军队既不驻在国都,也不在郊区,而是驻扎在国境上,郊区以外的土地都是原始森林,每一座城池都孤零零地淹没在茫茫林嶂中。
    住的条件差,吃的条件更差,都要挖野菜吃。
    按诗经上的描述,守边的士兵极其辛苦,且常年不能调回城中,回城的渴望,从野菜发芽时盼到野菜长大,再盼到野菜又老又硬,一年就这样盼过去了。
    连称、管至父这两个大夫,都是姜诸儿不喜欢的人,他爹的旧臣。安排他们两个在外戌边,正好可以把他们俩支的远远的,免得在国内碍手碍脚。
    再者,姜诸儿担心天子来讨伐他,用别人,也还都不如这两个老同志有经验。
    所以,姜诸儿班师回朝的时候,连称、管至父这两个大夫就被扔在这荒野里了。

    临行之日,连称、管至父二将来到姜诸儿帐中问道:“主公,戍守之事,十分劳苦,臣不敢推辞,但以何日为期?”
    当时,姜诸儿正吃着瓜,说道:“好的,及瓜而代。如今正是瓜熟之际,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寡人当再派人来替换你们。”
    这就是成语“瓜代有期” 的来历,出自《左传•庄公八年》。瓜一年一熟,即一年后可以回来。等到明年再吃瓜的时候,就让你们俩回城。

    连称、管至父二将驻扎在葵邱,天子并没有出兵讨伐齐国,倒也无事。不觉一年光景。
    二人在国外一直盼啊盼,整整盼了一年,终于又盼到瓜熟的时候了,但是,却迟迟没有盼到姜诸儿的回城调令。
    连称不免狐疑,就特地派了一个心腹,往国中去打探消息。
    那个心腹来到临淄城,去了几次,硬是见不到个姜诸儿的人影,再三打听,原来齐公姜诸儿已经有一两个月没有上朝了,在外与文姜妹妹欢乐。

    心腹回来,如实都对连称说了。
    连称听闻大怒,叫道:“王姬已经死了,我的堂妹应当为继室,无道昏君,不顾伦理,在外日事淫媟,却叫我等在这里活受罪!我若回去,必宰杀了这昏君!”
    管至父劝道:“连大夫息怒,息怒。”
    连称怒道:“无道昏君,欺人太甚!他自己说瓜熟之日,必派人来接替我等,为君者如何言而无信?”
    管至父道:“或许主公真的已经忘记了。不如,我们再叫人去提醒提醒。如果昏君依然不许,则军心必然怨恨,恨则生变,到那时,乃可为我们所用也。”
    连称想了想,道:“管大夫说的有理。”
    于是,二人商议一番之后,就派人挑选了两个大瓜,专程送到临淄城来,拜见姜诸儿。

    却说姜诸儿整日与文姜妹妹在外游玩,这日二人同车回到了临淄,并不避人耳目。
恰此时,边防戍卒进瓜来请姜诸儿尝鲜。
    姜诸儿一边吃着瓜,一边赞道“好瓜”,就是佯做不知,只字不提回城之事。
    戍卒站在一旁,等待多时,忍不住问道:“连大夫和管大夫,派小的前来献瓜……”
    姜诸儿小臂一摆,瓜籽蹦出去一大片,嘴里一边吐着瓜籽,一边鼓着腮帮子说道:“知道了,知道了。”
    戍卒又问道:“此时瓜熟季节,正该交接替代,主公如何不派人前去?两位大夫都叫小的来问……”
    姜诸儿不耐烦,摆摆手道:“知道了,知道了。”
    戍卒又站了多时,询问道:“小的回去禀报,以何日为期?肯请主公明示。”
    姜诸儿的瓜已经吃完了,洗洗手,缓缓说道:“好的,寡人说过,及瓜而代。如今正是瓜熟之际,那就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寡人再派人去替换他们俩吧。”
    戍卒又问:“应该是今年……”
    姜诸儿大怒,站起身,吼道:“你回去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回城,出自寡人决定,寡人说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何必来催寡人!再等瓜熟的时候!”
    戍卒又问:“……”
    姜诸儿咆哮道:“给我再等一年!听见了没?”

    戍卒无奈,只得回来,都如实禀报了。
    连称听了,恨恨不已,对管至父说:“昏君如此无理,吾必杀之!管大夫,吾今日即班师回朝,手刃了昏君!汝愿不愿同往?助吾一臂之力!”
    管至父道:“愿随连大夫左右。凡欲行大事,必先要谋划周密,然后成之。”
    连称问曰:“今欲行此大事,计将安出?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不知管至父说出何种妙计,却听下回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2:密谋

    管至父与连称密谋道:“依连大夫之见,若抗命回朝,去杀那昏君,是否能有十成把握?”
    连称低头暗叹不已,问曰:“管大夫有何妙计?”
    管至父又道:“倘若回去真的能够侥幸杀了那昏君,则你我二人皆有弑君之罪,不仅族人性命难保,且也身负万世骂名。”
    连称叹曰:“奈何!奈何!”
    管至父趋身近耳前,悄悄道:“若要此大事成功,缺少了一个人,万万不能。”
    连称问道:“何人?”
    管至父道:“姜无知。”

    姜无知,就是公孙无知。他是齐僖公弟弟夷仲连的儿子(前面齐公的孙子,所以史书称之为“公孙”),姜诸儿的堂兄弟。
    齐僖公活着的时候,对子女溺爱无度,全不顾礼法,既立了姜诸儿为太子,又使姜无知也享受和太子完全相同的待遇。
    这样一来,在许多人眼里,姜无知其实也可以算作是齐国太子的了。
    以前的时候,姜诸儿与姜无知常常在宫中演武角力,姜无知用脚一勾,姜诸儿仆地倒了,所以姜诸儿不悦,怀怨在心。后来姜诸儿贵为诸侯,把姜无知驱逐出宫,品秩减半,姜无知恨心久矣!
    要杀姜诸儿,就一定要联合姜无知,姜无知也一定会鼎力相助!如果杀了姜诸儿,改立公孙姜无知为齐公,则许多事看起来也会那么名正言顺。
    再则,姜诸儿残暴,不尊王命,只会为齐国带来灾难。而公孙姜无知比较贤明,颇知礼仪,立他为君,方可太平。
    此事要想成功,非里应外合不可。

    连称听了,不觉眼前一亮,问道:“管大夫言之有理,联络公孙,并非难事,我们当于何时行动?”
    管至父说到:“此事必须耐心等待。那昏君性喜用兵,又好游猎。只要他敢出城门,则如猛虎离穴,轻易可制也!只有一件事甚难,我等在这荒郊野外,消息闭塞,又如何知道他何日是出外之期?”
    连称叫道:“好!好!这个不难,我堂妹在宫中,失宠于昏君,久怀怨愤之绪,不如叫她暗暗监视那昏君举动,一有消息,密报公孙无知,无知快马传来,星夜便可相闻,昏君在吾掌控中矣!”
    于是,连称写了密信一封,派遣心腹,送来拜见公孙姜无知。

    再说公孙无知被姜诸儿削去了从前的车马服饰待遇之后,被赶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如果不能在宫里做官,那就只能在野为民。
    公孙无知一旦被剥夺了宫廷里的职位后,也就只相当于民间一个大农场主了,他的子孙将再很难进入到国家高层,除非特别贤能特殊际遇。
    所以,公孙无知对姜诸儿恨之入骨!
    齐国传位到姜诸儿已是第十四代,此前有许多都是分出去的前君主支系旁裔(所谓诸侯分家),他们虽然不在宫廷为官,但在地方上依然很有势力。比如高氏、国氏等,都是早期的齐君后裔,成为齐国的大家望族。
    因为相同的遭遇,公孙无知与高傒、国子费等人走的很近。这些人对姜诸儿已经忍无可忍。因为姜诸儿的暴虐如果产生利润,他们也得不到半分好处,如果对齐国带来灾难,比如天子前来讨伐,他们都将跟着成为替罪羊。

    这一日,公孙无知接到了远在国外戌边的连称大夫的密信,信上说:
    贤明的公孙,您一向都受到先君的宠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却无缘无故的被削夺了,行路之人,也为您不平。
    况且昏君淫乱,政令无常,葵丘久戍,及瓜不代,出尔反尔,何以为君?三军之士,愤愤思乱!如有间隙可图,臣,连称、管至父等,愿效犬马之劳,竭力推戴公孙为新君!
    吾之堂妹,在宫中失宠含怨!此乃天助公孙,以为内应之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公孙无知看了密信,大喜,遂与高傒、国子费等人密谋之后,立即回信说道:
    “上天讨厌淫人,特以将军除暴安良,敬佩之至,若有准信,立马疾来奉报。”

    公孙无知又叫心腹使女潜入宫中,联络连称的堂妹、姜诸儿的偏室——连妃。
    连妃一拍即合,暗中来见无知,无知将连称的密信拿给她看了,并许诺说:“到了事成之日,杀了你老公,我来娶你,立你为齐国正夫人,从此以后,你也贵为诸侯夫人了!我姜无知说话算话,绝不食言!”
    连妃满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齐国的下一任领导人,在阴谋中达成如下协议:
    连妃负责监视姜诸儿的动向,只要他出城,便传消息给公孙无知,公孙无知以最快速度告知连称、管至父,连管二人即时率军回宫,发动政变,废除暴君姜诸儿。
    拥立无知为齐国新君,立连妃为齐国夫人,立连称为齐国正卿(上大夫),立管至父为齐国亚卿(上大夫)。高傒、国子费等人也皆出任齐国大夫。

    大家都在耐心的等待,耐心的等待…
    终于,几个月后,到了初冬的十月天气。齐公姜诸儿又要出城狩猎去了。
    在齐国的密林深山中,有个叫“姑棼”的地方,姑棼之野,有一座山,山名“贝邱”。 贝邱山是禽兽所聚之处,可以游猎。
    这一次,姜诸儿只带了很少的人,就出发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3:姜诸儿遇鬼

0.jpg

    公元前686年,冬。
    齐公姜诸儿带着他的一班亲随,悄悄地出了国都,前往姑棼之野贝邱山,游猎去了。没有一个大臣知道他的去向。
    然而,这一切却尽在那个怨妇连妃的监视之中。

    连妃急忙派遣宫人,来给公孙姜无知报信。姜无知得到密报,星夜快马传递于葵丘,通知连称、管至父二位将军,约定十一月初旬,一齐举事,发动政变!
    连称看了密信,大喜道:“真乃天助我也!昏君又出城寻欢去了,国中必定空虚,我等率兵,直入宫门,拥立公孙无知为君,昭告天下,废了姜诸儿,岂不快哉?”
    管至父慌忙劝止道:“不可!不可!昏君与周边邻国关系俱好,若是借兵来讨,如何抵御?此前,卫国之事,便是榜样,万万不可打草惊蛇!”
    连称道:“依你之见,那该如何?”
    管至父道:“一不做二不休!此事要做的利落,不如轻兵埋伏于姑棼,先往贝邱山杀死了那昏君,再立公孙即位,方为万全之策!永无后患!”
    连称道:“管大夫言之有理!传我将令,各营备好干粮,随我前往贝邱山行事!”
    那时葵丘戍守,久役在外,众军士无不思家,人人愿往,不在话下。

    再说齐公姜诸儿驾车出游。只带了石之纷如、盂阳、徒人费等一班心腹,帅着小兵,架鹰牵犬,外出射猎,并不用一个大臣相随。
    石之纷如,是齐国最著名的力士,负责保护姜诸儿的安全。
    盂阳,是姜诸儿的伺臣,负责日常侍奉姜诸儿的生活起居。
    徒人费,是一个名字叫“费”的人,徒人,指不拿兵器,不穿铠甲的战士,打赤脚跟在后面跑的人,负责牵马赶车等等杂事。
    车队一行来到了姑棼。
    住在这里的居民,听说国君来了,人人欢喜,纷纷献来酒肉,邀请齐公彻夜欢饮,迟了便留宿乡间。这是齐国自姜子牙开国以来,最英明最成就的君主。
   
    游玩了十数日,姜诸儿叫徒人费整顿车驾,将以田狩,往贝邱山而来。
    一路上树木蒙茸,藤萝臀郁,初冬时节,易于狩猎。
    突然,草地上出现了一行巨大的足迹印,看上去像是野猪,但比野猪要大的多。姜诸儿被这巨大的足印吸引住了,跳下车来,仔细观察,众武卫也紧跟其后,拉弓待发。
    徒人费道:“主公,看这脚印,只怕这头野猪,少说也有七八百斤重!”
    姜诸儿道:“是啊,历代君主所猎之物,都不及这个大了,寡人若能猎上这头野猪,也不枉此行!——给我放火烧!”
    姜诸儿把车停在一片高地上,传令举火焚林,众人展开包围之势,合围校射,纵放鹰犬。
    大火烈烈,风势劲猛,一时狐兔之类,四散东奔西窜。
    那头巨大的野猪,终于窜出来了!它的形象看上去十分古怪可疑,像牛,头上又没角,像虎,身上又无斑,似野猪非野猪,獠牙如戟,体格硕大,谁也未曾见过。
    那野猪从火中奔出,并未逃走,而是向着停车的高地奔了过来!众人正大惊之时,野猪突然停下,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走了,蹲踞于车驾之前,两眼直望着姜诸儿,绿森森的冷光,令人不寒而栗。
    姜诸儿大叫道:“给我射!”

    当时,众人都去射那野猪,只有孟阳站在姜诸儿身后,不敢动弹。
    姜诸儿回头命令孟阳道:“你!上前!为我射此猪。”
    孟阳瞪着眼睛,大为恐惧,失声叫道:“公子彭生!”
    姜诸儿大怒道:“彭生?彭生在哪?彭生他还有命敢来见我?”
    孟阳连哭带嚎尖叫道:“主公,那是野猪吗?那分明是公子彭生呀!主公,你看啦!”
    姜诸儿一把夺过孟阳的弓,亲自射之,连发三箭,皆不中。再看时,那真的是野猪吗?越看越像是公子彭生也!
    那头大野猪突然直立了起来,拱着两个前蹄,就像模仿人一样,向前走了过来,边走边放声大哭,哀惨难闻。
    巨大的身躯,刺耳的悲嚎,吓得姜诸儿毛骨悚然,扔了弓,急欲逃走,不料慌乱中却从车上倒撞了下来,把左脚跌损了,拐着腿跑时,脱落了丝文履一只。
    丝文履是当时非常贵的鞋子,一般人都穿不起鞋,多打赤脚,只有贵人才穿鞋。那头疯狂的野猪,并没有伤人,它只是把那只很贵的真皮鞋子拾去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姜诸儿受此惊吓,浑身瘫软无力。徒人费、盂阳与从人等,把他抱上车,横卧在车中,传令暂停狩猎,下山望姑棼而回,晚上在离宫住宿。
    夜里的时候,所有的仆从还在对白天之事议论纷纷,都说那野猪的确是彭生相貌,怪异之极,人人惊骇!
    姜诸儿精神恍惚,心下烦躁。他回忆往事,公子彭生替他暗杀了鲁桓公,他转手又杀了彭生灭口,彭生死不瞑目,斩首前曾大叫要化作厉鬼来取他性命!难道那野猪真的是彭生所变?
    这时,耳边又响起了那野猪凄厉的咆哮声:“暴君!还吾命来!还吾命来!吾化为妖孽,特来取汝狗命!”
    姜诸儿急呼身边伺臣,大叫一声:“盂阳何在?!”已是二更时分,左足疼痛,不能入睡,盂阳听主公召唤,慌忙过来问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4:鞋子事变

    姜诸儿听到公子彭生前来索命的声音,吓得魂不附体,急唤侍臣盂阳,问道:“刚才彭生进来,你见到否?”
    盂阳匍匐于地,瑟瑟发抖:“臣…不知…”
    姜诸儿辗转不能入睡,对盂阳说道:“你过来,扶着我到前面慢慢走几步吧。”

    刚走几步,脚上不舒服,低头一看,原来白天丢失了一只鞋,当时慌乱之际,坠车跌了一跤,匆忙中那只鞋不知失落于何处,直到此时方才发觉。
    左脚,竟是一直打着赤脚。
    姜诸儿心中气恼,大叫徒人费道:“你过来!寡人有话问你。”
    徒人费慌忙过来,跪下了。
    姜诸儿没好气道:“寡人问你,你把寡人的那只鞋藏哪里了?”
    “臣…不知…”
    “不是你拿了?那你快去为寡人找来!”
    徒人费四下里寻找,哪里找的到?又问众人,有人回答说,那只真皮丝文履是在白天被大野猪衔去了,大野猪是公子彭生变的。
    徒人费又进来对姜诸儿说:“丝文履已经被大野猪衔去了,无从寻找,要不,等天一亮,臣再去山上寻找。”
    姜诸儿十分不悦,大怒道:“你既是跟随着寡人,岂看不见寡人脚上掉了一只鞋?你如何不说?若果真是被野猪衔去了,那你当时何不早言?”
    徒人费无可辩驳,只叫:“恕臣失职,主公息怒,息怒。”
    姜诸儿拿了皮鞭,叫徒人费脱了衣服,跪在那里,用鞭子抽打徒人费的背。徒人费咬着牙,含着泪,忍着他打,不一时,血流满地。
    姜诸儿打的累了,鞭子一扔,叫道:“马上给我再去找!若还找不到,你就不要回来见我!”

    徒人费被鞭之后,含着眼泪,出门而去,还去寻鞋。刚走了不远处,黑咕隆咚的遇到一大队人马,人员极多,队列整齐,并不发出半点声响。他们极其迅速的捂住徒人费的嘴巴,用一条绳索将他捆住了。
    来者正是连称、管至父,率着叛军杀姜诸儿来了。
    连称问道:“无道昏君何在?”
    徒人费说:“在寝室。”
    连称又问:“已睡了没?”
    徒人费说:“还没有睡。”
    连称抽出剑来,正欲杀了徒人费,徒人费连忙说道:“将军别杀我,别杀我,我愿为你当耳目,做先锋,一起去杀那暴君!我若进去,正好可以里应外合。”
    连称不信。
    徒人费道:“方才我被那暴君一顿皮鞭毒打,几乎性命不保,我正欲杀此贼耳,恨不能也!”说着,便袒开衣背,让连称看伤。
    连称看他背上血肉淋漓,就像一条条爬满了的蜈蚣。于是便相信了他的话,亲自为他解了绳缚,叫他进去,作为内应,只等那昏君一睡着,便来开门报信。

    且说徒人费转身进了门,正遇石之纷如,急忙把连称叛乱的事说了,叫他快快组织人马抵抗。又急入寝室,告于姜诸儿。
    姜诸儿听了,惊惶无措,两眼呆呆。
    徒人费道:“事已急矣!叛军已经包围了行宫,此刻必须使一人假装主公,睡在床上作为替身,主公则潜伏在门后,或许叛军仓促间不辨,可侥幸脱此一难也!”
    姜诸儿又问:“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徒人费说:“臣,也颇有勇力,当与石之纷如一同,协力杀贼!”
    姜诸儿哽咽了,抚着徒人费的肩头,问道:“你不怕背上的伤痛么?”
    徒人费道:“臣死且不怕,何怕于痛?”
    姜诸儿叹曰:“真忠臣也!”
    徒人费提了刀出去了。孟阳对姜诸儿说:“臣,久受君恩,不敢惜命,愿以身代君一死。”说完,就睡到了姜诸儿的床上,以脸朝内。姜诸儿亲自解开锦袍,盖在了孟阳的身上。然后转身藏了起来。

    却说徒人费叫石之纷如组织众人拒守中门,自己单身挟着利刃,出来面见连称。此时,众贼已经攻破了大门,如潮水般涌入。
    徒人费见连称来势凶猛,不及细辨,上前一步便刺。岂料,连称今日身上穿了两层铠甲,刃刺不入。连称大惊,随手一剑劈去,斩断了徒人费两根指头,再劈一剑,劈下半个头颅来,徒人费当场死于门中。
    石之纷如挺矛来斗,约战十余合,连杀十数人,连称不能敌,转身逃走,纷如追来渐近,不料脚下被石阶误绊,扑的一声倒了,爬起时,被连称回身一剑砍倒。众叛军见石之纷如倒地,一拥而上,剁为肉泥。

    石之纷如和徒人费都死了,于是,众仆从们放弃了抵抗。
    此时,姑棼行宫已经全在叛军的掌控之中。连称命管至父列兵门外,以防他变。自己挺剑当先,得意洋洋而入。
    进入寝室,连称用剑挑开团花帐,床上卧着一人,身盖锦袍。连称试着用剑轻轻刺了刺。床上那个人被捅的咯咯直笑。
    连称问道:“你笑什么?”
    那人回答:“你戳着我的胳肢窝了,好痒。”
    连称举过火烛看了,只见那人脸上无须,便说道:“我是说怎么看了没他长的帅呢,这个不是姜诸儿,昏君何在?藏哪里去了?”
    正说着,突然“啪”的一声响亮,白天不见了的那只真皮丝文履从天而降,掉落在连称的跟前。
    连称走了过去,只见那只鞋,不偏不倚,正好指向姜诸儿的藏身之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5:姜诸儿之死

    话说连称、管至父两个“甜瓜大将”率领着叛军,在野外攻破了齐公姜诸儿的行宫。叫人遍搜房中,并不见姜诸儿踪影。
    正在这时,那只白天丢失的鞋子,突然“啪”的掉落了下来。

    连称看着那只鞋,价格不菲的真皮丝文履,脚尖指着一个方向,连称举着火烛走了过来,顺着那只鞋一照,忽见门扇下边,露出着两只脚儿。
    连称立知门后躲藏了有人,又细细观看,只见那两个腿脚,白净净的,一只光光,赤着脚,另一只还穿着鞋,正是那丝文屡。不是姜诸儿还能是谁?
    姜诸儿本来是可以跳窗逃跑的,但因他白天被野猪追伤了脚,哪里跑的动?就只好藏身于内室门后,用帘子遮住自己。但是,仍然被连称发觉了。

    连称拉开门,用剑挑开帘子看时,只见那昏君因脚疼,做一堆儿蹲着。
    姜诸儿见了连称等人,只顾双手抱着头,也不起身。
    连称大踏步上前,一把揪住姜诸儿的后衣领,就象抓小鸡儿一般,提到户外,扔在地下。大骂道:
    “无道昏君!汝知罪否!”
    姜诸儿瘫软在地,如筛糠般颤抖。众叛军们打着火把,围做一圈,欢呼雀跃,都来听“甜瓜大将”审判暴君。
    连称大喝道:“汝!连年用兵,黩武殃民,是为不仁也!”
    连称又喝道:“汝!违背父命,疏远公孙,是为不孝也!”
    连称再喝道:“汝!兄妹淫乱,公然不避,是为无礼也!”
    连称最后喝道:“汝!不念我等远戍劳苦,出尔反尔,瓜期不代,是为无信也!”
    众叛军齐声喝道:“杀了他!”
    连称道:“仁、孝、礼、信,乃为人之本!昏君!汝四德皆失,何以为人?何以为君?留你何用!”
    姜诸儿依然一言不发。
    连称指着姜诸儿的鼻尖道:“昏君!汝还有何话可说!今日,汝恶贯满盈,天怒人怨,明年今天是汝祭日!吾为鲁桓公报仇!”
    姜诸儿瘫软在地上,已无半点力气动弹。
    “甜瓜大将”连称一剑捅了进去,就像捅西瓜一样,血水红扑扑的漫了出来。众叛军齐声叫好。
    齐公姜诸儿至死都没有说一句话,似乎早知道该有今日一般。能说什么呢,说什么都是多余。

    连称又叫盂阳:“忠臣!你的主子已经死了,你既愿做忠臣,吾一剑成全你!你自去地下伺奉他!”
    盂阳大呼饶命,来不及辩解,已被连称一剑捅了进去,也像捅西瓜一样,血水红扑扑的漫了出来。复一剑,劈下半个脑袋。
    连称还不解恨,又把姜诸儿的尸体拖过来,挥剑乱劈,砍作数段,大卸了八块之后,方才丢了剑,到床上扯了一条床单下来,捡起姜诸儿的碎尸,包成了一个大包裹。
    “你生前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你死后就在此地安息吧。”
    连称亲自在室内的地上撅了一个大坑,把装着姜诸儿的大包裹放了进去,又把盂阳的尸体也推进去,把二人一同埋葬在了那所凶宅里面。
    这一年,是公元前686年的冬天。姜诸儿正在他事业的发展之际,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死的如此之惨!在位共计一十二年。
    后人议论此事,姜诸儿亲呢群小,疏远大臣,虽得下人爱戴,却受权贵忌恨。自大狂妄,少于警备,名曰冤魂索命,实为防范不周,以至英年陨命,惜哉,痛哉。

    再说连称、管至父这两位“甜瓜大将”弑君之后,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稍做休息之后,重整军容,班师回城,长驱齐国。
    城内公孙无知,一听到姜诸儿的凶信,引兵开门,接应连、管二将入城。
    二将入朝,托言道:“主公外出狩猎,已被公子彭生索命去了,彭生临死之日曾经说过,定要化作厉鬼取他性命,今日果然也!作恶者,可不畏哉!”
    众臣听了,嗟叹不已。又问:“主公遗体何在?”连称道:“尸首全无,此乃冤鬼所为,岂凡人所能知!”
    众臣心下虽存疑虑,但见连称跋扈,谁人又敢多嘴!

    连称环视四座,于朝堂之上,再次托言假说道:“连某不才,追随先君僖公左右,鞍前马后半生有余。先君僖公生前,视侄姜无知与姜诸儿无异,连某曾受先君僖公遗诏,当奉公孙姜无知即齐国君位。”
    于是,在“甜瓜大将”的拥立下,公孙无知终于豋上了权利的宝座。
    连称、管至父、高傒、国子费等人率先下拜,齐呼:“公孙,贤明之主!江山之幸!社稷之福!”
    众臣见事已至此,不得已,也只得都跟着下拜了。
    就这样,公孙无知成为了齐国的第十五代君主。

    为了兑现先前的盟约,无知成为齐国新君之后,就娶了他嫂子,那个弃妇,姜诸儿的偏室连妃,连妃正式成为了诸侯夫人。
    连称立君有功,封为齐国正卿,号为国舅。管至父为亚卿。高傒、国子费等皆为齐国大夫。
    唯有雍廪曾经与姜无知不睦,当年抢路,挤翻过姜无知的车,今日见他做了君主,如何不服?慌忙下跪,再三稽首,谢往日争道之罪,极其卑顺。
    姜无知见他如此小心,便赦之无罪,仍以雍廪为大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6:群龙无首

    话说姜诸儿死后,文姜夫人哭红了眼,要他儿子鲁庄公率举国之兵前来讨伐齐国,剿除逆臣,杀连称、管至父二人,为姜诸儿报仇!
    鲁庄公虽答应了,却犹豫难决,兵马未动,先国书一封,送来齐国,如能诛杀连、管二贼,则两国不必刀兵相见。否则大军压境,枪箭无眼。

    却说管夷吾与齐国二公子姜纠儿正在鲁国避难,一听到姜诸儿的死讯,急急来与姜纠儿、召忽等人商议,机会千载难逢,如果能借鲁国的力量驱逐公孙无知,则齐国的君主之位,非姜纠儿莫属。
    三人商议了半夜之后,密书一封,送来齐国大夫雍廪。这雍廪时时惧怕公孙无知算旧账杀他,正是可利用之人。
    信曰:“先君功高盖世,公孙无知谋逆篡位,国家之不幸也!无知虽得僖公宠信,然终非正统,何能为君?雍大夫国之世臣,素有人望,若能以国家大义为先,除此弑逆之贼,复立正统君子,岂非义举?那时举国仰视。”
    雍廪看了密信,暗暗牢记于心。

    再说公孙无知篡位后,连称专权,一手遮天。
    这连称、管至父二人,掌握着齐国的兵马大权,政令皆由此二人出,齐新君无知成了傀儡国君,仅仅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无知恼怒,便与高氏、国氏等大夫密议,欲要除掉连、管二人。
    公元前685年,春二月,齐公无知元年。
    高傒派人去连府、管府请二人来赴宴。二人欣然而至。
    高傒与国子费都假称有病,不便上朝,就此告老还乡。高傒端起酒杯道:“先君生前,行多失德,老夫时常担忧。所幸者,二位大夫,国家为重,援立新君,老夫甚感欣慰。”
    连称与管至父谦让不已。
    高傒又道:“奈何贱体老病,不能朝班,老夫明日,归隐山林,今夜饮酒,务必尽欢,不醉不休。”
    连管二人又谦让不已,毫无疑虑,开怀畅饮。
    高傒暗中早叫家丁将门紧闭了,刀斧手伺候。
    饮至半夜,已有八九分醉了,高傒起身便走,连称正待要问他,外面预伏的壮士,突然杀出,挥刀乱砍!
    连称虽然带有从人,却身无寸铁,饮酒正酣,遭此大变,哪个反应的过来?一时间,不费吹灰之力,全部像割鸡一样都收拾了!
    高傒、国子费手捧齐公令,当众宣布道:“连称、管至父!汝二人弑君谋逆,祸国殃民,败坏朝纲,罪大恶极,杀无赦!”
    众人一拥而上,举刀乱劈,转眼间,连、管二人身首异处,已被剁为数段!

    二贼既除,百官皆随高傒进宫,来见齐公无知报喜。
    君臣正在相互庆祝,奸党已灭,天下太平。阶下一人转出,两步上前,大喝道:“汝是何人!敢坐此位!篡逆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无知尚未看清来者何人,已被劈下半个脑袋来。又复一刀,正捅在心窝上,顿时血流公座,命绝当场!
    百官遇此大变,个个惊惧不已,定睛看时,却是大夫雍廪。
    雍廪立于阶上,提刀在手,当着百官之面,高声宣布道:“逆贼无知,弑君自立,吾已经把他诛杀了!诸位,究竟该立哪位公子为国君,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雍廪唯命是听!”
    大家见事已至此,也不好继续深究,既然奸人贼党已经全部铲除,那就到此为止吧,我等俱是忠臣,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切再不可相互屠戮。如今之计,最要紧的,还是快快把先君的丧事办了吧。
    大家商议之后,将连称、管至父二人的头颅割下,心肝剖出,祭奠先君姜诸儿。一面又派人到姑棼离宫,挖出那个包裹,取回姜诸儿的碎尸,重新殡殓了,风光大葬。
    君主去世后,用一个字来准确形象的总结他的一生,是谓谥号。姜诸儿的谥号是个“襄”字,史称“齐襄公”。
    辟地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襄,是一个上好的字,介与文、武之间,非文非武,亦文亦武。和宣、桓等一样都有着光鲜华丽的意思。宣代表华丽而铺张浪费;桓代表华丽而中正久远;襄字,则只是外表光鲜华丽。这个象形字的外面,是用衣包裹着的,里面包藏着异物。
    所以,齐襄公姜诸儿是个好面子的、且极善于包装自己的人。
    襄,代表成就、完成、成功的意思。也有“镶嵌”修补之意,曾经失去了的,又重新弄回来,曾经损坏了的,又重新修复好。这些,姜诸儿都做到了,祖上八辈子的未了心愿,也就是在他手里完成。
    所以,“齐襄公”这三个字,就是齐国(截止到他那一代时)最成就最成功之国君的意思。
    襄字,也有“壤”的意思,所谓辟地曰襄。因灭了纪国,获得了新的、好的土壤,使得齐国的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也成功的驾驭、控制了周边的许多国家。这是以前的诸侯从没有过的事。
    襄字的本义,是脱衣耕地。要耕地,就要不雅的脱下衣服来,“襄”就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了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后,再盖上土。《说文》称“解衣耕”。
    姜诸儿辟土有德,所以被称为齐襄公,那么,他在他开辟的新土壤里,放进的是什么种子呢?那就是“霸”的种子!人们看到:即使不在天子身边,不为朝廷重臣,只要有能耐,同样可以快速膨胀,行使天子般的权利,凌驾于其他诸侯之上。
    “齐襄公”这个名号,从这一刻起,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

    齐襄公姜诸儿的堂弟公孙无知,虽然也做了一两个月的齐国君主,却不能被认可,他死之后,是没有谥号的,所以就被称为“齐废公”,作废了的国君。那个连夫人遭此巨变后,也于宫中自缢而亡了。哀哉!

    至此,齐国没有了国君。在这一年,齐国君主的宝座上,突然出现了权力真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7:公子相争

    公元前685年,春。
    齐国宫廷大乱,政变频频。一时间,身居要职者统统被杀了个七零八落,只剩下一盘散沙,群龙无首了。

    消息传到了鲁国,鲁公姬同的面孔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个有着杀父之仇、辱母之恨的国家,终于也有今天!不仅仅是大快人心,这更意味着:忍辱多年的鲁公姬同,将取代齐国,成为新一轮的诸侯老大!
    鲁公大悦。急召诸大夫们商议国事。
    朝堂之上,看着两班文武,姬同昂然发话道:“齐君一贯多行不义,乃自取灭亡也!现如今,齐国大乱,人心惶惶,寡人欲行公道于天下!决定明日发战车三百乘,护送公子纠回国继位,清算逆臣!”
    众大臣山呼:“主公英明!”
    突然一人喊道“不可!”众皆愕然,看时却是老臣施伯。
    鲁公姬同问道:“有何不可?”
    施伯缓缓起身谏道:“齐鲁两国,互为强弱。齐国无君,鲁国之利。公子纠继位,乃名正言顺,终究还是归他,主公不如迟迟不放,则鲁国必得两利!”
    鲁公姬同问道:“是哪两利?”
    施伯道:“一则公子纠急于回国为君,就必然苦苦哀求主公,那时必以主公惟命是从!二则齐国迟迟无君,必生变乱,越乱,则于我国越有利!所以,公子纠为君,只宜迟立,不宜早立。”
    鲁公姬同又道:“妙哉!施伯言之有理。不过,万一齐国弃公子纠不顾,又立了他人为君,岂非遗憾,如何是好?”
    施伯道:“若真如此,主公则亲帅大军,行公道于天下!以公子纠为前驱,杀奔齐国,剪除奸党!那时出师有名,岂不更妙?主公,请稍安勿动,静观其变。”
    鲁公深表赞同。
    这时,齐国大夫高傒派使者出使鲁国来了。递交国书,迎公子纠回国为君。鲁公叫人好酒好肉款待,故意延误时日。

    再说鲍叔牙和三公子姜小白,逃难逃到了莒国。
    莒国是东方的一个中等国家,西边与鲁国接壤、北边与齐国接壤、东边与原先的纪国等国接壤。他们是东夷少昊氏的后裔,非常古老的部落。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周武王起兵伐纣,东夷族纷纷响应,莒国人全力以赴,助周灭商,臣服于周。周朝建立之后,没有封王室之人前来就国,仍封少昊之后兹舆期为莒国国君。
    周朝的诸侯国国君,分为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莒国君主封为子爵,故称莒子。因莒国处于东夷故地,仍用夷礼,形同夷人,所以齐国、鲁国等国很鄙视莒国,不与莒国建交。

    这一日,深夜。
    鲍叔牙突然接到了一封来自齐国的加急密信。他十分慎重的看了又看,欣喜之余,又担心万分。
    这是一封来自齐国高层的密信,叫他即刻带上三公子姜小白火速赶回齐国临淄,继承齐国的君主之位!务必要赶在二公子姜纠儿的前面到达!否则,机会稍纵即逝。
    如果按照当时的继承制度,在姜诸儿、公孙无知都死了之后,齐僖公还有姜纠儿、姜小白这两个儿子,姜纠儿是哥,姜小白是弟,那么,毫无争议的继承人,就必定是姜纠儿了。
    齐国高层既然已经公开向鲁国表了态,要迎接姜纠儿回国为齐君,可为什么还要私底下送来这封密信呢?
    鲍叔牙又兴奋又害怕,无法拿定主意。最终,他选择了最古老的抉择方式,向上天叩问天意!
    灯光下,三公子小白紧张的盯着鲍叔牙。鲍叔牙则十分慎重的在火上烤着灵龟。不一会儿,那龟板发出了“啪啪啪”的炸裂声。
    鲍叔仔细的端详着龟裂的纹路,纹路或阴或阳,组成一幅卦象,鲍叔审视良久,兴奋地叫道:“公子!大喜吉兆!”
    小白松了一口气,忙问道:“鲍叔,何喜之有?”
    鲍叔道:“龟板上的卦象,乃是大吉之纹。九五相交,飞龙在天。正遇阴阳交替之时,看来密信所言为实,此天意也!公子为有福之人!天也佑之!快快收拾了,跟我走!齐国新君之位,非公子莫属了!”
    于是,鲍叔牙向莒国君主借车,若果成功,定当重谢!
    那莒子暗想:“若不成,我找谁人讨还去。”但又碍于面子,于是,只借给了他三十辆车,步兵一小队,随着姜小白与鲍叔牙上路了,急急往临淄而来。

    再说这边鲁国。
    管夷吾向鲁公借兵:“三公子现如今还在莒国,不可不防。请鲁公借我战车一百辆,我愿为前锋,先在路上做些准备,守在必经之路口,如果遇见了三公子小白,就把他堵回去,免得多事。”
    鲁公应道:“好吧,寡人答应,不过,公子纠做了国君之后,将如何报答寡人?”
    管夷吾牙一咬:“三城!”
    鲁公大笑,不再言语。
    算你狠!那就五座城池好吧!
    最终,鲁公只借给了管夷吾三十乘战车。

    管夷吾就带着这三十辆战车赶了过来。引兵昼夜奔驰,赶到即墨,一打听,已经有一小队莒兵匆匆而过。管夷吾料知或为小白,从后再追。又行了三十余里,远远望见前面有一队莒兵,正停车在那里做饭。
    管夷吾见那端坐在车中之人,不是姜小白又是谁?心中不觉狂喜,走上前,板着脸,鞠了躬,沉声喝道:“幸会!幸会!三公子别来无恙,不知如何却在这里相见,你们,这是准备上哪儿去啊?”
    姜小白见了,大惊失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8:齐桓登位

0.jpg

    管夷吾的车队追了上来,鲍叔牙望见西边一股烟尘滚滚而至,刚说声“不好”时,管军已经在离公子小白一箭之地处停了下来。

    管夷吾拱手道:“鲍兄!”
    鲍叔牙还礼道:“贤弟!”
    管夷吾道:“小弟服侍二公子至今,已接到国书,令我护送二公子回临淄继承君位!不知鲍兄和三公子带着兵车,是到哪里去呀?”
    三公子姜小白见了管夷吾,惶惶不安,顺口回答道:“我大哥和堂兄都去世了,我们这是准备回去……奔丧。只是奔丧,别无他意。”
    管夷吾呵呵冷笑两声道:“奔丧?好,好,就算是奔丧,也总得有个朝纲维常,长幼之序!你二哥居长,理应主丧;上通天理,下达民心,怎么说,你也得在他之后!三公子暂且请退,不要抢先越礼。”
    鲍叔牙吼道:“管夷吾!你我情同手足,你说什么!”
    管夷吾道:“鲍兄,人臣各为其主。今日之事,大家心知肚明,恐怕不仅仅只是奔丧那么简单!你我虽然情同手足,但也万万不可大逆不道,步乱臣贼子后尘,私行不礼不义之举!遭千古唾骂!”

    鲍叔牙道:“夷吾贤弟,此言差矣!当年咱俩合伙经商,一点红利,老是被你偷偷摸去,为兄何曾说过你贪?每次出征,你总是躲在最后,为兄何曾说过你怯?今日之事,你又何必苦苦相逼!”
    这一席话,说得管夷吾脸发红,耳发热,不禁怒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欲要动手,又见众莒兵睁眉怒目,似有争斗之状,心中暗想,这鲍叔牙是个狂暴之人,万一动起手来,鲁兵未必卖力。
    这时,鲍叔牙又厉声吼道:“管夷吾!你还不快走!不保你的主子,呆在这里做什么!我们大家各为其主,你再不必多言!走啊!”

    好汉不吃眼前亏,于是,管夷吾再次拱手鞠躬,道声“告辞”。诺诺而退,佯装离去,待上了车,越想越不对劲,一不做二不休,蓦地弯弓搭箭,瞄准三公子姜小白的肚脐眼,“飕”的射了过来!
    小白大喊一声,口吐鲜血,从车上倒载了下来,像条鱼样,板了两板,腿一伸,挺在地上不动了。
    鲍叔牙急忙来救,从人都慌了神,纷纷叫道:“不好了!”一齐啼哭起来。

    管夷吾率领那三十乘,加鞭飞跑去了。
    于路上叹曰:“二公子有福之人,该为君也!三公子忒不识趣,自寻死路。”回来向鲁公报喜请功,鲁公大悦,酌酒与二公子姜纠儿庆贺。此时方才放心落意。


    再说管夷吾这一箭,只是射中了姜小白的带钩。
    所谓“带钩”,就是古代贵族所用的腰带扣,又称“犀比”,多用青铜铸造。古人多用丝束或草绳做腰带,打上结后,露在外面并不美观。有身份的人便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勾住另一端的环,便能把革带勾住。
    管夷吾在当时也算是比较有名的射手,这带钩是青铜铸造的,所以挡住了管夷吾那一箭。要不然,那还不把姜小白给射穿了。
    姜小白中箭倒地后,怕他再射,因为姜小白知道管夷吾善于连珠箭,手里执着三支箭,射出第一支箭时,第二支箭已经夹在手指缝里预备好了。如果小白没死,那第二支箭肯定就接着发过来了!
    所以,小白一时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喷血诈死,躺在地上不动了。不仅瞒住了管夷吾,连鲍叔牙都瞒过了。

    鲍叔牙冒出一身冷汗,道:“万幸!万幸!公子乃有福之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深知管夷吾这人,极其诡诈,你看他走了,他必然还来。此地再不可久留!”
    于是,叫众人留下,佯装掩埋尸体,放声大哭。鲍叔牙与姜小白二人单车轻装,从小路疾驰而去。
    到了临淄,鲍叔牙先将小白藏身于城外,嘱咐道:“臣先进去打探明白,以防不测,世间如此险恶,公子,你内心必须强大。”鲍叔牙遂只身一人进入城中。

    大夫高傒及一班文武见鲍叔牙来到,问来作甚?
    鲍叔牙道:“特从莒国而回,扶公子小白为齐国新君!有诸大夫密信为证……”
    “大胆!胡说!”高傒叫道,“我们只有迎公子纠的国书,汝不可造次!公子纠为兄,公子小白为弟,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来人呀!把这个败坏朝纲、篡位悖伦的家伙绑起来!”
    鲍叔牙争辩叫道:“虽然长幼有序,吾并非不知!如今国难当头,非常之时,君位承继,不在长幼之间,而在是否贤明,国家若得贤明之主,必是众望所归!如今之计,究竟立长?还是立贤?看着办吧!”
    高傒笑道:“说的有理!立贤者为君,倒也合情合理,不失为一说。只是,你又凭什么说公子纠不是贤者呢?贤不贤,谁人知晓?”
    鲍叔牙道:“迎公子纠,结果小白先到,这是天意也!诸位试想:那鲁公处心积虑,立纠为君,他又为了什么!我国如此多难,能满足得了他么!当年,宋公立姬突为郑君,索要无度,以至兵祸数年!看看郑国怎么衰的吧,今天什么样子?!就是齐国的明天!”
    高傒点头道:“果然有些见识!来人!松绑!”
    鲍叔牙又道:“三公子小白从莒国而回,莒小鲁大,谅那莒子不敢索要盘剥!若换做二公子率鲁兵而来,第一件事,必是清算逆贼!吾国已连弑了两君,敢情在座的诸位,全无半点责任?都不怕死么!”
    一席话,说的人人心惊,个个胆颤。纷纷称赞,言之有理。
    高傒又问:“依鲍叔之见,如何推辞那鲁公?万一鲁公挟公子纠来讨伐齐国,如何是好?”
    鲍叔牙捶胸昂然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做甚!难道我尚武之邦,反还怕了他尚儒之国不成!”

    于是,高傒大夫带百官随鲍叔牙来到城外,寻着小白,迎回宫中,扶他上座了。高傒、鲍叔牙、国子费、雍廪等人,先跪了下拜,众官也一起随着拜服于地,山呼“万岁”!
    公元前685年,流亡在外多时的落魄公子姜小白,就这样成为了齐国的第十六任君主。虽然他不具备继承国君的资格,但群臣都以他是“贤明之主”的理由,将他推上了权力宝座的风口浪尖上。

    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
    国都,曲阜城内。鲁公正与公子纠说笑饮酒。惊闻公子小白已经登基作了齐国君主!众人听得,个个大吃一惊!
    公子纠气急败坏,颤抖着手,指着管夷吾,吼道:“你!你!不是说小白已经被你射死了吗!”
    管夷吾大惑不解,一脸迷茫:“这,这,不可能呀,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鲁公姬同恼羞成怒,亲帅举国之兵,出动战车五百余辆,扶公子纠上位,以超大规模的兵车阵容,浩浩荡荡杀奔齐国而来,誓要踏平齐国!剿灭那些胆敢谋逆篡位目无纲纪的乱臣贼子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3-9:乾时大战

0.jpg

    公元前685年,秋。
    鲁公姬同以公子纠为前驱,用曹沫为大将,秦子、梁子为左右,发兵车五百乘,护送公子纠前来讨伐齐国。正所谓: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鲁兵大军压境,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这公子纠仗着势大,一路东来,齐境各邑守臣纷纷归顺,望风而降,山呼“恭迎陛下回宫!”不数日,已经打到了国都临淄城的郊野,一个叫“乾时”的地方。
    乾时水草方便,适合驻兵。鲁公传令,在此安营扎寨。
    管夷吾劝道:“小白刚刚即位,人心未稳,不如乘势猛攻,城内迫于压力,必有政变。”
    鲁公蔑视的看了管夷吾一眼,讥讽道:“若听你之言,小白早已射死多时了!你还有脸过来多嘴!”
    管夷吾羞怀满面而去。见了公子纠,愤愤说道:“那鲁公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已贻误了大好战机。待明日,势必要看你亲兄弟手足相残,自相屠戮!公子,今夜我们不如悄悄后撤,再不可居前。”
    公子纠曰“善”。于是,鲁公的营在前,公子纠的营移到后面,相距约二三十里远,作观望状。

    临淄这边,齐公姜小白、高傒、鲍叔牙帅领中军,以雍廪为先锋;王子成父、宁越率右军;东郭牙、仲孙湫率左军。战车共四百余辆,分拨迎敌。
    鲍叔牙交代小白道:“此一战,只能胜,不可败!否则,稍有不利,就必有内奸把你我绑了,当做乱臣贼子交给鲁国。主公,此刻需要拿出你生平最大的勇气来!一要鼓舞士气,二要调度有方,拼一死也要决死战到底!”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前锋雍廪已经率着齐兵前来鲁营挑战。
    鲁公问道:“齐国还有什么人?胆敢出来叫战?”
    探子回道:“像是大夫雍廪。”
    鲁公怒道:“先破了齐师,挫一挫那厮锐气,城中自然寒胆。”
    于是,鲁公亲率秦子、梁子,驾战车而出,指着雍廪骂道:“那时,你诛杀逆贼无知,求立公子纠为君,寡人赞你识大体,知礼仪。你今日如何又背信弃义,改立逆贼小白?你还有何面目在此张狂?”
    说完,挽弓正欲射雍廪,雍廪佯作羞惭之状,抱头鼠窜而去。
    鲁公命曹沫追上去杀他。
    这曹沫乃是鲁国最为强壮的第一勇士,力大无比,深得鲁公欣赏,所以任为主将。雍廪回马来战,三五回合,不是敌手,转身又走。
    曹沫不舍,奋勇追击,挺着画戟来赶雍廪,越追越远,不料中了埋伏,却被鲍叔牙遣大兵围住。曹沫深入重围,左冲右突,身上中了两箭,死战力拼,方得脱身。
    鲁将秦子、梁子怕曹沫有失,正欲前往接应。忽听得左右炮声齐震,宁越、仲孙湫两路伏兵杀了过来,鲍叔牙率领中军,如墙而进。三面受敌,鲁兵不能抵当,渐渐溃散而逃。

    鲍叔牙站在车上,扯开最大的嗓门喊道:“哪个有本事能抓住鲁君的,赏万户之邑!”又叫人在军中反复大声地传呼。
    万户之邑,在当时就是相当大的城市了。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大城市的领主,也就相当于一路小型的诸侯。士兵们听了,如何不热血澎湃,奋勇上前!一时间,人人喊打,个个喊杀,都来寻捉鲁公。
    鲁公见阵型已经乱了,料想不能收拾,掉转车驾,准备开溜。右将军梁子急忙把鲁公车上的绣字黄旗拔出,插在了自己的车上。左将军秦子见了大惊,喝道:“你干什么?安敢如此无礼!”
    梁子道:“事急矣!你与主公先走,就让我来拖住齐兵吧。”
    鲁公已顾不得许多,扔了衣服头冠,驾车一路狂奔,秦子紧紧跟随其后,杀出重围而去。
    齐军中宁越望见了那绣字黄旗,认得是鲁君,麾兵追来,一直追到了一个小路岔口,才把他围住。追来的人越来越多,里里外外围了数十层。梁子这才掀开头上的牛皮帽,嘿嘿笑道:“没想到吧,你们抓错了,我家主公已经远去多时矣!”
    齐兵大怒,当场砍下梁子的脑袋,提回请赏去了。

    再说秦子保着鲁公逃跑,遇着主将曹沫,正带着残车败卒回走,于是合兵一处。行不远时,忽见大队兵车挡路,乃是王子成父、东郭牙率兵抄围而来。
    曹沫挺戟大呼道:“前面有埋伏!主公快走,吾今日料想无路,必死于此地也!”
    于是,曹沫、秦子截住了王子成父、东郭牙,两军好一番混杀!斗了半日,秦子筋疲力尽,最终寡不敌众,战死于军中。曹沫身高力大,左膊又被砍中数刀,浑身伤痕累累,尚杀齐军数十人,溃围而逃。
    却说混战之中,鲁公乘乱,夺路而走,犹如漏网之鱼,急急奔命,手里仅剩一张弓,有追来着,连发射杀数人,方得脱身。
    穿过一片密林,终于寻着路径,鲁公回望,身边已没了一人。大路上,行驶过来一队长长的“公共马车”,车上坐的乘客,有送信的、有经商的、有平民百姓。
    这队公共马车正是驶往曲阜方向的。鲁公慌忙扔了弓,掏出钱币,大喊着“我是留学生!”跳上车,混在人群中藏匿了起来。路上过关,遇到齐兵盘查,又慌忙把鞋也扔了。因为那时只有贵人才穿鞋。

    鲁公终于脱离了虎口,打着赤脚回宫。清点人员,秦子、梁子二将俱已阵亡,曹沫浑身是伤,捡了一条性命归来。齐军追赶时,追过了汶水,将鲁国境内汶阳的良田,都尽数抢夺了去,派兵把守在那里。
    这一仗,鲁公先是欺齐国频频政变,国中已无强人,结果却被打的满地找牙,差点竟被活捉。鲁公害怕了,整日心惊肉跳,夜不能寐。不仅先前的种种许诺没有得到半分,反而还被齐国人抢去了大片的良田,他此时也不敢开口去索要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  拜相管仲

春秋霸主 4-1:小白逼兄

    鲁公兴师动众而来,在齐国临淄城的郊野乾时这个地方,打了一场大败仗。史称“齐鲁乾时之战”。这一仗,鲁公吃了大亏,打着赤脚回宫,听到齐国人就怕。

    却说鲍叔牙知齐军已经大获全胜,便鸣金收军。
    次日早朝,齐国新君姜小白端坐在大堂之上,他四下里望了望,把嗓门清了清,掩饰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百官都来与他称贺。
    有人缴获了战车,有人俘虏了奴隶,有人砍下了敌将的首级……总之,齐军大胜,几乎人人都有功劳。
    各自报功之后,下面就是论功行赏。
    姜小白这一路赏下来,不觉暗暗心惊!自己以前流落莒国时,尚有欠款未还,如今即了君位,不想库府如此微薄,哪里拿得出许多来与众人分赏!
    可这非常之际,稳定根基最要,姜小白牙一咬,凡不足者,打下欠条,来日以税赋偿还。

    是日,群臣大喜,纷纷称道小白贤明,都来向他称贺。
    班中一人,忽地站起来高声叫道:“有什么好值得庆贺的!”众人看时,却是大夫高傒。
    姜小白惊问道:“高大夫何出此言?”
    高傒上奏道:“心腹之疾未除,庆贺为时方早。”
    小白又问曰:“如何?”
    高傒缓缓道:“鲁君虽败,必然寻思反攻之计。如今,公子纠依然客居鲁国,手下又有旧臣召忽、管夷吾为他辅佐,此乃心腹大患也!不可不除!万一鲁君上告天子,纠合诸侯,群起而攻之,齐国危矣!”
    小白大吃一惊,慌忙问道:“这……依高大夫之见,现今,孤该如何是好?”
    高傒冷冷道:“杀公子纠,永绝后患!”
    小白倒吸一口凉气:“这,一来他是兄长,二来何罪至死?孤不忍也!万万使不得,如今他已落魄不堪,就放他一条生路去吧。”
    高傒道:“主公不可妇人之仁,那公子纠一日不死,齐国将一日不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难道主公甘愿背着篡位贼子的名声,坐等着他来杀你吗!”
    小白道:“这……兄长必不…….”
    高傒道:“吾等大臣昨夜就此事已经议定,特说与主公知晓。如今之计,只能乘胜以重兵压鲁,迫使鲁君杀公子纠求和,臣知主公不忍,故借鲁君之手也!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鲍叔牙起身奏道:“主公,高大夫所言极是!乾时一战,鲁国君臣肝胆俱裂!臣,愿不辞劳苦,再统三军之众,压临鲁境,鲁君畏惧,必可从也。”

    小白依允。于是,鲍叔牙领军出征。
    临行之时,小白暗暗对鲍叔牙叫苦道:“诸大夫欺君太甚,孤处处受制于人。鲍叔!孤真的得到齐国了吗?孤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成为一颗被人利用的棋子,任人摆布!只怕终究性命难保,如何是好!”
    鲍叔牙道:“主公勿急,臣这一去,定要为主公引荐两位治世之大才,治人之能人,可永保主公高枕无忧矣!”
    小白问道:“是哪两位?天下竟有胜过鲍叔之人?孤不信也,从前如何不曾听你说起过?”
    鲍叔牙道:“臣所荐之人,主公勿惊,乃召忽、管夷吾二人也!”
    小白惊道:“什么!这两人何德何能?岂可用之?可恨那管夷吾与孤有着一箭之仇,若非天意眷顾,只怕孤早已做了他箭下之鬼!孤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把他碎尸万段,方才解恨!”
    鲍叔牙道:“主公,胸襟放开阔些,能走更远。想那召忽、管夷吾都是齐国臣子,身为公子纠之师,名分高于群臣远矣!他二人若能明白事理,投效主公,谁人还说主公半个不字!到那时,名正言顺,主公之福也!尤其管夷吾这人,幼年商贩出身,精打细算,又奸又滑,点子极多,他若肯助,何愁国库不富?又何愁群臣欺主!”
    小白恍然若悟。

    鲍叔牙率领大军,直奔鲁境汶阳,将战车沿着汶水一字摆开,叫士兵大呼小叫,耀武扬威。然后检阅车马,视察良田,此时正逢秋收季节,鲍叔牙叫都割了运回临淄,又重新划定国界。
    “从今以后,这里就属于齐国啦!”
    鲁国君臣听之任之,哪里敢来过问!

    鲍叔牙见鲁国毫无动静,便派隰朋出使鲁国来了。
    隰朋见了鲁公,递交了国书道:“外臣拜见贤明的鲁公殿下。”
    鲁公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汝来作甚。”
    隰朋道:“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吾国新君在宗庙拜祭了祖先,已经登基即位。公子纠想要强行争夺,不顾两国邦交,不念手足之情,以至两国百姓生灵涂炭,罪恶大矣!”
    鲁公不耐烦道:“有话直说。”
    隰朋道:“吾君有令:公子纠、及帮凶召忽、管夷吾等三人,该当押送回国,戮于太庙,告慰先人在天之灵……”
    鲁公道:“那你就应该去找他们呀,找寡人做什么!难道,你认为是寡人请他们来的不成?”
    隰朋道:“公子纠藏身于何处,想必贤公最为清楚。吾君还有一令:公子纠回国,必戮于太庙,但念及兄弟之亲,不忍加戮残害,愿假手于上国,只需交出公子纠的头颅,两国即可化干戈为玉帛。”
    鲁公勃然大怒道:“岂有此理!既要杀他,却要寡人来背这黑锅,欲陷寡人于不仁不义之地!”
    隰朋道:“外臣暂且先退,望贤公细细思量。”

    鲁公瘫软在宝座上,恨恨道:“忒毒辣了!今日,要寡人除掉他兄长,来日,再向寡人为他兄长寻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3-18 01:43 PM 编辑

春秋霸主 4-2:笼中鸿鹄

0.jpg

    却说齐国胁迫鲁国杀掉公子纠,鲁公左右为难,慌忙召来老臣施伯问计。
    鲁公问道:“寡人不慎,以致兵败。寡人深以为耻!如今之计,是杀了公子纠,还是不杀公子纠,两者相权,哪个对鲁国更为有利?”
    施伯回答道:“姜小白初立不久,即能用人。败我兵于乾时,如想再战,胜之难矣!况齐兵已大军压境,如今权益之计,不如杀了公子纠,与齐国讲和。”
    鲁公曰:“善”。

    鲁公便派人来召公子纠入朝饮酒。
    公子纠不知底细,欣然而来。
    鲁公直言相告道:“你弟弟姜小白有诏令在此,要寡人杀了你!”说罢,以国书相视。
    公子纠道:“贤公,区区小白,有何惧哉!成我而不终乎?”
    鲁公喝道:“来人!还不与寡人动手!”
    四下里窜出甲士数人,一拥而上,不由分说,一刀剁下公子纠的脑袋,骨碌碌滚一边去了。
    公子纠的无头身躯扑的倒地。召忽、管夷吾二人见了大惊!正欲起身,已被拿下。

    召、管二人,被押到地牢,不日将遣返齐国。
    召忽不住的摇头,叹了又叹,口中喃喃道:“士为知己者死,忠臣不事二主。”大发了一通感慨之后,连声叫道:“管夷吾!公子已经不在了,我且随他而去!至于你,你自己好字为之吧。”
    管夷吾慌忙扶住道:“兄长,冷静些,冷静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就此寻了短见,又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公子?”
    召忽淡淡道:“你以为我们还有活路么!即使回到了齐国,依然还是一死!吾为人臣,不能为主讨贼,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还有何意义?非吾志也!”
    管夷吾正欲再劝,召忽仰天大恸:“以其备受凌辱而死,不如来的痛快些!我召忽岂能受那些篡位的乱臣贼子们欺辱!”说完,跳将起来,以头猛撞墙角,顿时,脑浆迸裂,呜呼哀哉,气断身亡了。
    管夷吾大叫一声“兄长!”时,那召忽已挺在地上,没了动静。
    管夷吾惊惧不已,公子纠死了,召忽死了,我是否也应该追随他们地下相见?
    寻思良久,夷吾黯然落泪道:“不能,我不能就这样无谓的死掉!自古人君,有死臣亦有生臣。我一定要生入齐国,清算逆贼,为我家死去的公子伸冤复仇!即使受些桎梏之辱,又算得了什么!”

    次日,鲁公见那召忽已经自杀,暗赞道:“真忠臣也!”遂将公子纠的头颅、召忽的尸体、以及活人管夷吾,一并交给了齐国来的使者隰朋。
    管夷吾便束身钻入到木笼囚车之中,甘愿当了俘虏。
    囚车上是一个木笼,木笼子的高度,正好在人的脖子处。管夷吾站在木笼车里,脑袋从笼子顶上的窟窿里伸出来,两只脚尖必须攧着站立,否则腿一软,脖子上就要卡在洞口勒住!
    临行的时候,老臣施伯暗对鲁公说道:“管夷吾这人,在我们鲁国也有几年了,虚实皆知,不如杀了管夷吾,以免被齐君所用,反为后患!”
    鲁公道:“但是,这样以来,如何向齐国交代呢?那边还等着要人呢!”
    施伯道:“那就自杀!和召忽一样。”
    齐国使者隰朋马上阻拦道:“贤公不可,管夷吾那时射了我们主公一箭,主公恨之入骨,非亲手射杀他,方才解恨!”
    鲁公信其言,对施伯道:“齐君既要杀他,又如何肯用他,施伯想是多虑了。”于是,将管夷吾交给齐使,引渡回国。

    残秋时节,万物萧条。
    管夷吾站在囚车之中,望着那秋色。内心的恐惧,已不需再掩饰。他害怕鲁国反悔,再来杀他,也害怕回到齐国,仍然被杀。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真是可悲!
    为什么世间如此多杀戮!
    为什么世间如此多无奈!
    这究竟为什么。
    悲恸之际,管夷吾于笼中做《黄鹄》一词,放声大唱,押送的士兵们听了,讥笑不已。
    鹄,(hu,读音:胡),俗称天鹅,又做鸿鹄。管夷吾自比天鹅,空有鸿鹄之志,尚未来得及翱翔蓝天,却先已成了笼中之鸟。

  
         黄鹄兮,黄鹄,
         捆其羽翼兮,栓其足,
         不飞不鸣兮,笼中伏。
         天高何踞兮,地厚何驻!
         丁阳九兮,逢百六。
         引颈长呼兮,继之以哭!

         黄鹄兮,黄鹄,
         天生汝翼翅兮,能高飞,
         天生汝勾足兮。能追逐。
         今遭此网罗兮,谁人来赎?
         一朝破樊笼兮,果能出,
         吾不知升降何处而着陆。
         嗟兮!射鸟之人,
         旁观徒笑而踯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3-18 01:43 PM 编辑

春秋霸主 4-3:鲍叔荐管

0.jpg

    管夷吾被五花大绑在木笼囚车里,空有鸿鹄之志,却做了笼中之鸟。他已经绝望了,再不会有人来赎他,即使有,他也没了去处,到处只有讥笑他的人,看见他倒了,就都笑着过来踩踏他!

    一路上,颠颠簸簸,囚车终于回到了齐国。鲍叔牙已早早来到郊外迎接。
    鲍叔牙见了管夷吾,如获至宝,连忙上前道:“贤弟!别来无恙!为兄接你来了!”
    管夷吾面无表情,冷冷道:“鲍兄,你如今得意了,看我笑话来了!我已是无话可说。”
    鲍叔牙道:“贤弟说什么话!还记得你我二人当年的约定么?你保公子纠,我保公子小白,我二人无论谁得志,便可推荐对方,同享富贵,为兄岂能忘怀?”
    管夷吾冷笑一声:“若是公子纠为君,弟定当推荐鲍兄。可是你们!竟不顾长幼之序,不念手足之情,篡位自立,杀兄逼主,与乱臣贼子、奸妄小人有何异哉!士可杀,不可辱也!吾岂受你奚落!”
    鲍叔牙道:“贤弟差矣!我今日之来,正要向主公推荐你!”
    管夷吾摇头道:“我与召忽一同事奉公子纠,既不能助他登位,又不能陪他而死,臣节已经亏了。你竟叫我再反过来去侍奉篡位的仇人?是何居心?召忽若地下有知,必笑我也!”
    鲍叔牙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立大功者,不记小耻。贤弟,你有治天下之才,却未遇时。当今主公志大识高,乃是极其贤明之君,若能得到你的辅佐,经营齐国,霸业不足道也!”
    管夷吾道:“贤明之君?呵呵呵,笑煞我也!只因他本是个无名无分之辈,才不得不以贤明标榜,掩人耳目!鲍兄少来这套。”
    鲍叔牙道:“知弟者莫若兄,请再勿推辞!为兄愿与弟一同辅佐新君,那时功盖天下,名显诸侯,岂不比空死无益强哉?”
    管夷吾听了,嘿然不语。

    鲍叔牙就叫管夷吾先在郊外馆舍里住下,然后进了宫来,面见齐公小白,先吊后贺。
    小白问道:“鲍叔,你吊什么?”
    鲍叔牙答:“公子纠,是主公兄长,主公为了国家,大义灭亲,实属万不得已,臣岂敢不吊?”
    小白又道:“既如此,那你又贺什么?”
    鲍叔牙答:“管夷吾,乃天下之奇才也,召忽既死,夷吾独存,亦为天意。现如今,他已回到齐国,臣特来向主公推荐,主公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大贤人,臣岂敢不贺?”
    小白沉着脸,指着那支箭说:“他胆敢偷袭暗算寡人,箭,还在哪,寡人每每想起,耿耿于怀,恨不得拨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你居然叫寡人用他?是何居心?徒令天下诸侯耻笑!”
    鲍叔牙道:“人臣各为其主。他当时箭射主公,是只知有公子纠,而不知有主公。主公若是不计前嫌,诚心用他,他当为主公射天下!一箭之仇,又何足挂怀?”
    小白怒色稍息,又问道:“这管夷吾,究竟何德何能?有甚本事?寡人未敢轻信。”
    鲍叔牙道:“主公不要忘了,那管夷吾乃公子纠之师!论理,本该公子纠继承大统,如今外人议论纷纷,都说主公弑兄夺位!试问主公如何服众?故此,一定得公子纠之师甘心来辅,谣言方可止息!”
    小白道:“就依鲍叔,管夷吾暂不诛杀,寡人姑且试听之。”

    齐公姜小白微服私访。
    来到郊外馆舍,只见管夷吾蜷缩一团,在那里正睡得香。小白拍着桌子,大喝一声:“汝是何人!过来问话!”管夷吾伸个懒腰,爬了起来,四目相对,俱有恨意。
    小白拿着那只曾经射过他的箭,指着管夷吾大叫道:“你过来!寡人问你,你姓甚么?”
    管夷吾昂然道:“我姓管,管人的管。”
    姜小白喝斥道:“死到临头,还敢嘴硬!寡人明日斩你首级于太庙,警告天下之不臣!”
    “哈哈哈哈!”管夷吾仰天大笑道,“出此狂言,笑煞我也!”
    “你笑什么?”
    “我笑你死到临头,却懵然不知!下一个将死之人,就是你呀!哈哈哈!”
    “何出此言?”
    “你虽篡位国君,你以为真是你能耐贤明?你是在被他们利用,你只是诸大夫世家的一颗棋子!他们!利用你堂哥,杀你大哥!又利用你二哥,杀你堂哥!再利用你,杀你二哥!下一个杀谁?可笑你死到临头,懵然不知!”
    这一番话直说到小白心病上了。小白道:“先生果然高才,小白诚心求教,如今齐国公室衰微,处处受制于人,先生若有妙手扭转乾坤,小白感恩不尽!那一箭之仇,至此一笔勾销!”
    说完,当着管夷吾的面,将那支箭折断。
    管夷吾缓缓道:“姜小白!你过来,我来问你!你爹家如今还有何人?”
    “已无人矣!”
    “那你娘家还有何人?”
    “也无人矣!”
    “那库府财币还剩几何?”
    “库府微薄,分赏诸大夫,早已尽空如洗矣!”
    管夷吾道:“你如今已是一无所有,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拿什么资本翻盘?各大家族,势大翼丰,横行齐国,目无公室。你就等着他们借你之手,瓜分了齐国吧!”
    小白惶惶道:“先生贤能之人!定有主张!”
    管夷吾叹口气道:“管某何贤何能,凡所有谋,大半竟是以失败告终,回想管某半生,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如今你我二人都是空对空,你来问我,我问谁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4-4:礼义廉耻

    公子小白篡夺了公子纠的君位,成为齐国君主。公子纠的师父管夷吾被押送回齐国,小白不计前嫌,也不计较那一箭之仇,希望管夷吾能够辅佐于他。

    管夷吾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什么意思呢?有两重意思:
    一是说,治理国家,立国之纲纪,就必须要以礼、义、廉、耻这四项基本原则为准绳。另外一层意思则是说,小白呀,你是个无礼、无义、无廉、无耻之人!
    礼,就是封建等级礼制程序,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义,就是思想行为要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廉洁不贪,不隐瞒错误;耻就是要有羞耻心,不与不正派的人交往。
    礼、义、廉、耻,是为人、立国的根本,比法更为重要,就好比宫殿的四根柱头,坏一根就歪了,坏两根就危险,坏三根就倒了,坏四根就灭了。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等等区别,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封建礼制。古人就用这一套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姜小白不按程序来,越级篡位,就是无礼;谋杀亲兄,就是不义;任意挥霍就是不廉,与叛臣交往就是不知羞耻。这样以来就全乱套了,落给别人杀他的借口,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后患。
    欲立国家之纲纪,就必须要以礼义廉耻为四维,要使百姓万民都自觉遵从,就必须先从君主自己以身作则,如此,纲纪立而国势振矣!

    齐公小白回去之后,就和鲍叔牙商量,决定了,要用管夷吾这个人。“寡人明天就去接他入朝。”
    鲍叔牙道:“不可!”
    小白问道:“有何不可?”
    鲍叔牙道:“像管夷吾这样的大贤人,不是轻易可以请得动的。主公,你必须先要请太卜禀明鬼神,叩问天意,经过慎重的占卜之后,挑选出一个大吉之日,才能过去接他。”
    小白不能理解了:“有这个必要吗?”
    鲍叔牙道:“有这个必要!”
    小白反问道:“哪一天去,有什么区别?又何必要占卜定选吉日呢?岂不多事!寡人不怎么太信也。”
    鲍叔牙道:“主公!至于你信不信,无关紧要,但这占卜选吉日,却是一定马虎不得的!用这仪式,正是来表示主公的诚意,表示主公的慎重,表示主公是真正的尊能重贤!这,便是礼也!”
    小白恍然大悟。

    于是,齐公小白隆重的大张其事,慎重的沐浴更衣,反复三次,一次又一次的洗去身上的晦气,与过去诀别。再庄重地请太卜布卦,选择了一个大吉之日。
    到了吉日这一天,小白亲自驾着车,来到郊外馆舍,以最高礼数迎接管夷吾。管夷吾坐上小白的车,二人穿过临淄城的大街小巷,一同入朝。旁边看热闹的百姓,不计其数,观者如堵,无不骇然!都纷纷赞道:
    “我们的国君,心胸如此宽广,不计私仇恩怨,如此礼贤下士,确实为贤明之主也!看来管夷吾这人了不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篇〗

     齐国世系表:



第一任 齐太公 姜子牙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建立大周王朝,被王室封为太师,成为朝廷重臣。武王将山东以东的齐地一百里赏赐给姜子牙为其私人领地,建都营丘,故此号为齐太公。去世后,他的领地由儿子姜伋继承。(吴闲云博客)

第二任 齐丁公 姜伋
姜子牙的女儿嫁给周武王为妻,生下了周成王。所以姜子牙的儿子姜伋便是“王舅”,他继承了父亲姜子牙的封地,成为齐国的第二任君主。
(吴闲云博客)

第三任 齐乙公 姜得
姜伋去世后,本该儿子姜季子受位,姜季子不受,让位于姜伋的弟弟姜得(姜子牙之子)。故此,姜得成为齐国第三任君主。姜季子则食采于崔邑,成为齐国的旁支大族,他的后代形成崔氏、丁氏两大支,他们都是丁公的后人。

第四任 齐癸公 姜慈母
姜得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姜慈母继承了齐国的君位。

第五任 齐哀公 姜不辰 (前?--前868年)
姜慈母的儿子姜不辰,为齐国第五任君主。当时,纪国君主向天子周王诬告齐君姜不辰。天子听信谗言,把姜不辰扣在大鼎之中活活烹杀!因无过错而悲哀不幸,故死后谥号“哀公”。

第六任 齐胡公 姜静 (前867--860年)  在位8年
哀公含冤而死,弟弟姜静被立为君,是为胡公。胡公为防纪国暗算,将都城从营丘向西北迁移五十余里,建新都于薄姑。

第七任 齐献公 姜山 (前859--851年) 在位9年
胡公迁都,对齐人震动极大,怨言颇多,弟弟姜山(哀公同母之弟)率私党营丘人杀死胡公,驱逐胡公之子,自立为君。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回到营丘,并扩建营丘城,因新城滨临淄水,故从此改名为“临淄”。

第八任 齐武公 姜寿 (前850--825年) 在位26年
齐献公姜山去世后,儿子姜寿继位,成为齐国第八任君主,是为武公。

第九任 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816年) 在位9年
齐武公的儿子姜无忌,继位第九任君主。因昏愦暴虐,滥杀无辜,齐人痛恨之,被杀死后,谥号“厉公”。

第十任 齐文公 姜赤 (前815--804年) 在位12年
齐人痛恨厉公残暴,联络胡公吕静的儿子们杀死了厉公,胡公的儿子也都全部战死,最后拥立了厉公的儿子姜赤即位。姜赤把参与谋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是为“文公”。

第十一任 齐成公 姜脱 (前803--795年) 在位9年
齐文公姜赤的儿子姜脱,继位齐君,是为“成公”。

第十二任 齐庄公 姜购 (前794--731年) 在位64年
齐成公姜脱的儿子姜购,初继位时,齐国元气大伤,内廷动荡不安,至此进入休养生息,自力更生,局面方才得以改观。

第十三任 齐僖公 姜禄甫 (前730--698年) 在位33年
齐庄公姜购去世后,儿子姜禄甫继位,是为齐僖公。前720年冬,僖公与当时朝廷里天子身边的左卿郑庄公结盟于石门,从此跟随着郑国去伐宋、伐郕、伐许、伐鲁、伐狄、伐戎。齐僖公首创诸侯间的结盟。

第十四任 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686年) 在位12年
姜禄甫去世后,长子姜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在位期间,与宋结盟,大乱鲁国、削弱郑国、讨伐卫国、灭掉纪国,至此版图倍增,国力渐强。后死于内部宫廷政变。

第十五任 齐废公 姜无知 (前686--686年) 在位2月
齐襄公被弑杀后,襄公堂弟(僖公之侄)公孙无知被拥立为齐国君主,登位不到两个月,死于内部宫廷政变。故曰“废公”。

第十六任 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643年) 在位43年
姜无知被弑杀后,齐襄公之弟,(僖公最小的儿子)姜小白争夺君位成功,是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纠合诸侯,尊王攘夷,北击山戎,南伐楚蛮,成为中原第一霸主,受到周天子的赏赐。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在内乱中饿死。

第十七任 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643年) 在位3月
齐桓公去世后,诸子争位。易牙、竖刁私立桓公之子姜无诡为君。旋即被杀,是为废公。

第十八任 齐孝公 姜昭 (前642--633年) 在位10年
姜无诡在位仅三个月即被杀,桓公太子姜昭在大夫高氏、国氏、及宋襄公的帮助下,夺得齐国君位。此后齐国渐衰。
(吴闲云博客)

第十九任   齐昭公  
 潘   (前632—前613) 在位20   
第二十任   齐后废公 舍   (前613613年) 在位0   
第二十一任 齐懿公   商人 (前612—609年) 在位4   
第二十二任 齐惠公   元   (前608—599年) 在位10   
第二十三任 齐顷公   无野 (前598—582年) 在位17   
第二十四任 齐灵公   环   (前581—554年) 在位28   
第二十五任 齐后庄公 光   (前553—548年) 在位6   
第二十六任 齐景公   杵臼 (前547—490年) 在位58   
第二十七任 齐晏孺子 荼   (前489489年) 在位1   
第二十八任 齐悼公   阳生 (前488—485年) 在位4   
第二十九任 齐简公   壬   (前484—481年) 在位4   
第三十任   齐平公   骜   (前480—456年) 在位25   
第三十一任 齐宣公   积   (前455—405年) 在位51   
第三十二任 齐康公   贷   (前404—386年) 在位18   
齐康公姜贷,于公元前404年即位,在位18年,公元前386年,
姜贷被齐国大夫田和废为庶人,流放到一座孤岛上,13年后而亡。姜姓齐国至此结束,共计三十二君,历时六百余年。之后,齐国归田氏家族,进入战国时代。(吴闲云博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4-5:管子奇谋

0.jpg

    齐公小白问计于管夷吾。二人私下进行了非常秘密的会谈。

    小白说:“吾国连年征战,以至政变频频,现如今,公室衰微,诸大夫家族势大。寡人虽贵为一国之君,却形同虚设,皆因公室甲兵不足,军器不够,奈何?”
    管夷吾道:“你是说公室的兵器不够用吗?这个太容易了。你以公室国君的名义,稍稍修改一下法令,颁布一个新的赎罪法,我可以马上叫你的兵器多的军器库都装不下!”
    小白道:“愿听先生教诲。”
    管夷吾道:“新法先要让国人都知道在齐国犯罪的成本。这个成本不能定的太高,犯罪成本一旦太高,敢犯罪的人那可就少了。”
    “啊?”小白不解道。
    管夷吾接着说:“凡是犯了重罪的,只要交盔甲一副、大戟一支、犀牛皮一张,即可赎罪;若犯轻罪,交大戟一支、盾牌一个即可赎罪;若犯小罪,交纳一定的金属青铜即可赎罪。凡诉讼费,为十支箭。”
    “噢。寡人能行。”小白道。
    管夷吾道:“如此你很快就可以获得各大家族的武器和青铜了。上等金属,锻造剑戟,试之犬马;下等金属,制作农具,耕之土壤。这一着,既充实了公室,又削弱了权贵,还安宁百姓,一举三得呀。”

    小白赞道:“先生实在是高。如此,兵器虽已充足,可钱财不足用,如何是好?”
    管夷吾道:“你是说你的钱不够用吗?这个太容易了。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赚钱,我又有三招,用了我这三招,可以马上叫你的钱币多的库府都装不下!”
    小白道:“愿听先生教诲。”
    管夷吾道:“销山为钱,煮海为盐。第一招就在盐上下功夫。你看,我们齐国与其他诸侯相比,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资源优势?要想在竞争在获胜,就必须先要找出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先生是说盐吗?”小白问。
    “正是!我国临海,有渔盐之利,自从襄公吞并纪国,更使我国占有得天独厚之利!奖励捕鱼煮盐,实行国家专卖,食盐涨价,不停的涨价!再提高税收,而别国都不产盐,又必须吃盐,那还不大赚!”
    小白道:“妙哉!第二招如何?”
    管夷吾道:“第一招是盐,第二招便是金。如今各国都缺盐,唯我国独有!我国一抬高盐价,他国则必然黄金流失万余斤!待各国黄金渐少时,我国再高价收买各地黄金,最终天下黄金尽流入齐国矣!”
    小白道:“先生高论!鲍叔牙言之不谬!”
    管夷吾道:“鲍叔牙岂尽知吾胸中谋略!当我国金多之时,再以各种劣金充当好金,大量铸造发行货币,则金价又可凭空多出一倍!”
    小白问:“如何?”
    管夷吾道“我们就再用这许多金去收购别国货物,使天下市场尽操纵于我国!再向他国订购大量蚕丝,他国贪图利益,必然全国养蚕抽丝,农耕则废!然后毁约,他国必无粮吃,也就只好乖乖贱价出售于我国!到那时,财大气粗,天下诸侯敢不依附于我国!”

    小白又问:“此两招已是十分厉害!只是耗时太久。不知先生第三招如何?”
    管夷吾道:“第三招赚钱更快更易!足以解目下燃眉之急。吾国风俗,与中原各国大有不同!自然也可用来赚钱。”
    “什么?”小白不信了,“风俗?风俗也能用来赚钱?”
    “我国夷人传统,民风好淫,男子剽悍,女人痴情,通奸乱伦,不足为奇。中原人都指责我国伤风败俗,不守礼教。历代君主皆不能治。这一点与众大不同,自然也是赚钱商机。”
    小白问:“这怎么赚钱?”
    管夷吾道:“既然通奸屡禁不止,那就收费吧,定点管理,按次计费,如此一来,你的国家不仅白天在赚钱,黑了夜里还在赚钱,日日夜夜都在赚钱。”
    小白道:“先生简直太有创意了,自古未有者也!敢问先生,这收费怎么收?是女人出钱?还是男人出钱?还是男女都要出钱?”
    管夷吾想了想道:“若男女都要出钱,那谁还通奸?这钱,还是由男人出吧,鼓励女人创收。我国临淄有七大市场,可设女闾七百,每闾二十五家,共计一万七千五百家(妓院前身),如此算来,你一夜进账,何止千金!不过,唯有非常之人,才做的了非常之事,你得有胆量,不怕天下骂!”
    (管仲被封为娼妓神,家家妓院奉他为妓行祖师,便是后话了。)

    小白道:“如此,军器充足,钱财充足,奈何兵员太少,兵势不振,如何是好?”
    管夷吾道:“兵不在多,唯贵于精。按朝廷王法,我国军队不得多于三万人。如果你想强兵,不如隐其名而修其实,以宫廷的内政来直接掌控在外的军令。”
  小白:“内政若何?”
    管夷吾道:“我国二十一个乡,工商之乡有六,可以足财;士之乡十五,可以足兵。凡士人之家,每家出一人当兵,五家为一伍,十伍为一里,每四里设一连,十连为一乡,每五乡立一师,此一万人即为一军。十五乡出三万人,是为三军。
    “这三军之兵,皆为士子,自小一起玩大,同灾同福,此唱彼和,感情深厚,上阵可以拼命对敌。白天打仗,看到脸就认识,夜里作战,听到声就不会乱伍。居则同乐,死则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有了这三万人,就足以横行于天下!”

    齐公小白与管夷吾做彻夜长谈,字字投机,全不知倦,不觉雄鸡唱晓,东方既白。
    小白大悦,道:“谨受先生大教!只是,寡人根基尚浅,有志难伸,今夜这番空坐空谈,不知要到何日方能实现?”
    未知管夷吾又有何高论,却听下回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4-6:轻君重民

0.jpg

    齐公小白的烦恼,便是受制于那些有功的诸大夫,故不敢大展手脚。
    管夷吾道:“我知道,你现在还顾虑重重,因为你怕死!身为君主,已经成为高风险职业!就我们所见,你看被弑杀、被放逐、被流亡,该有多少君!在这世道,又有几人可得善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小白问:“为何?”
    管夷吾道:“追根溯源,乃在于天子的王道!”
    小白问:“王道如何?”
    管夷吾道:“王道者,轻君重民!对于天子大王来说,他的利润最终还是来自兆民,当然民为重;至于你们这些诸侯之君,不过是他代管之人,换谁不是一样,故此君为轻也。试看被杀之君无数,有谁过问?诸侯之君越纷争,天子王位则越稳;反之,若重君轻民,大王依附于诸侯,则大王危矣!
    “你就是你范围之内的王!在你的齐国范围内,你必须轻君重民行王道,才能自保!轻视打压你下面的那些大夫,重用提拔大夫下面的士,居中平衡,这才是使你活最长走最远的王道!”
    小白惊讶道:“可是,寡人能有今天,全靠诸大夫之力,寡人...”
    “哈哈哈,所以才导致了你如今受制于人,是不是?你恐惧被他们废掉弑杀,是不是?甚至,你今天想用我,究竟封我个什么官职也做不得主,是不是?”

    小白道:“先生所言极是!寡人正为此愁。先生被俘而来,寸功未有,若无缘无故封做一个上大夫,恐怕不能服众!可是,若不封先生卿位,那蓝图大业何日方得实现?寡人好难。”
    管夷吾呵呵笑道:“这有何难!那些大夫们,他还当他的大夫,都别动他,我也不与他们争位,我也不入朝为官,你就让我在你身边做个宰相吧。”
    小白问道:“宰相?宰相是什么官职?寡人从未听说过。”
    管夷吾道:“是我突然想到。商朝时,有个叫伊尹的奴隶,替君王管理家务,称做太宰。我就和他一样,你封我宰相,我做你私人助理,是私下的,与朝中官员有何相干?谁又不服?谁还能多嘴!”
    小白道:“这个容易!从今日起,你就是宰相了。你打算怎么做?”
    管夷吾道:“宰相就是君主的替身。你有什么难办的事,尽委托于我替你办,你再不用直接出面。办好了,都是你贤明的功劳;办砸了,杀我!我是你挡箭牌,你从此再无被弑之忧! 再不喋血宫廷!”

    小白曰“善”。退居幕后主抓妇女工作去了,授权管夷吾代君行令。管夷吾以君主传话筒的身份,颁布赎罪法,没有人有异议;又出口食盐涨价,也无甚异议;又开设妓院万余家,虽遭讥讽也无异议。
    齐公小白整日宫中嬉戏,坐享其成,大赚特赚。
    小白乃贤明之主,将临淄所有市场的税收分作三份:一份充公,小白、管夷吾各一份。于是,春秋第一宰相就这样转眼间大发横财,成为齐国最大的爆发户,住上了临淄城最豪华的大房子。
    新的有钱人出现了,旧的贵族开始眼红。
    他们不断地向小白告状,指桑骂槐,说三道四。小白就总是推托道:“噢,这个事呀,寡人还不怎么太清楚,寡人是委托他去办的,具体情况,你们还是去找他谈吧。”
    那些个旧功臣们直喊晦气,寻思着要对付管夷吾。

    这日,小白问管夷吾道:“如今,诸大夫颇有怨言,都骂你这人缺德好损!败坏风气,这可如何是好?”
    管夷吾道:“无妨!无妨!毕竟,我们也没妨碍他们什么呀!也没动他们一分钱,故此,绝不至于深仇大恨。骂,就让他们骂,骂的人越多,妒忌的声音越大,不正说明我们做的越好吗!”
    小白点头道:“是则是也,可他们,骂的也真太难听了!”
    管夷吾笑道:“臣这样听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如果主公还想再有作为,臣可以向您推荐齐国最为杰出的五位人才!若主公只想适可而止,臣便不再多言。”
    小白问道:“五杰?是哪五杰?寡人如何不曾听说起过?”
    管夷吾道:“若是出兵打仗,能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者,臣不如王子成父,王子成父当为我齐国一杰,以后请让他带兵。”
    小白摇头道:“先生确定不如王子成父吗?可寡人要告诉你,王子成父带兵,不如鲍叔牙!”
    管夷吾道:“主公,不要只盯着眼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人嘛。您说是不。”
    小白道:“好吧。那第二杰是谁?”
    管夷吾道:“雄辩刚柔,进退合礼,不辱使命,臣远不如隰朋,以后就请隰朋来主管外交。”
    小白摇头道:“先生自谦不如隰朋,可那隰朋并不如高傒啊。”
    管夷吾道:“那是现在。我们得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决狱断案,不杀无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须无;以后就让他来管司法。”
    小白摇头道:“让宾须无管司法?可他并不如国子费啊。”
    管夷吾又道:“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乐;请立他为大谏之官。开垦草荒,辟地种粮,臣不如宁越,以后就请宁越主管田土。”
    小白摇头道:“宁越作战颇勇,也有战功,如何只打发他去管地?先生今日是怎么了?为何尽推荐些无名小士?这五人,寡人也认识多时,如何不知是为五杰?”
    管夷吾道:“不重用士,难道还用大夫吗?请君谨行王道!”
    小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此五人果真为五杰也!先生放手去行。”

    于是,管夷吾又代行君令,重用这些原先并不怎么起眼的杰出人才,分管事务。时候稍久,那些功臣大夫们就坐不住了,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正在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慢慢稀释了。
    诸大夫随高傒、鲍叔牙来见管夷吾,叫道:“管夷吾!你一个阶下之囚,何德何能?竟敢擅自弄权!你,居然骑压凌驾到我们头上来了!”
    管夷吾大喝一声道:“鲍叔牙!你做你的上卿,谁招你惹你了!管某不过是代君传令而已,此乃主公之君命!你们敢是想欺君犯上么!”
    鲍叔牙大怒,恨恨而去:“好你个管夷吾!忘恩负义之徒!当初,若不是我向主公推荐于你,能有你的今天!你既得志,竟不顾兄弟情义,反先来踩我!我鲍叔牙与你誓不两立!有你好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4-7:任人唯贤

    齐公小白至上台之后,一直对鲁公姬同耿耿于怀。

    小白问管夷吾道:“兵势既强,可以出兵征讨天下诸侯吗?”
    管夷吾答:“不可。”
    小白又问:“如何不可?”
    管夷吾答:“单凭武力,不能解决问题。杀戮不是办法。”
    小白又问:“为何不可?”
    管夷吾答:“上面的天子,还不是你的保护伞;邻国的诸侯,也没成为你的附庸;国内的人心,也还尚未完全稳定。此三者尚缺,故不可动武。”
    小白又问:“那如何方可?”
    管夷吾答:“欲征天下诸侯,先要尊天子、亲邻国、任人唯贤。”
    小白又问:“如何尊天子?”
    管夷吾道:“主公继位之事,多遭非议。不如请贤能游说之人,带上车马衣裘,皮帛财币,前往洛阳,请天子册封以正名。”
    小白又问:“如何亲邻国?”
    管夷吾道:“我国侵占邻国疆田,多遭非议。不如请贤能游说之人,带上车马衣裘,皮帛财币,返还侵占之地,则四邻之国亲我矣。”
    小白又问:“寸土得之不易,如何要拱手返还?”
    管夷吾道:“仅得寸土,又有何益?不如返还,得四邻之国。”
    小白又问:“如何任人唯贤?”
    管夷吾道:“任用五杰,已颇见成效。不如请贤能游说之人,带上车马衣裘,皮帛财币,分头行动,周游四方,以号召天下各国贤能之士,都来齐国任职。则主公贤士多矣!”
    小白又问:“若按先生所说,花费如此巨大,寡人有何益处?”
    管夷吾大笑:“如此,则天下诸侯,奔相朝齐!到那时,主公择其淫乱之君杀之!择其篡位之君诛之!即可立威。然后,以尊顺王室之名,便能调遣诸侯,帅领万国,雄霸天下!至此,方伯(霸主)之名,就算你想推辞,都推不掉了呀!”

    于是,悬榜国门,招聘天下贤人。当时各国制度都是任人唯亲,故在本国不得志者,潮水般涌入齐国。齐国功臣大夫们的权益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进一步稀释了。
    这日早朝。诸大夫议论:齐鲁相邻,本该和睦相处,可那鲁国老想挑起事端,散布谣言,不如趁势出兵征讨,鲁国乃手下败将,定能稳操胜券,一举扬威。
    鲍叔牙道:“主公,为振大齐雄风,臣愿率三军伐鲁!”
    雍廪出班奏道:“威加诸侯,势在必行,愿率兵车,踏平曲阜!”
    齐公小白不觉大喜,环顾四座,又见王子成父道:“主公英明,气魄盖世,兴师伐鲁,臣愿当先锋!”
    小白准奏,发战车五百乘,交由鲍叔牙去了。鲍叔牙率领三军,浩浩荡荡,杀奔鲁国而来,鲁人望风而糜,不数日,大军已逼近都城曲阜之北,在一个叫“长勺”的地方停下,安营扎寨。

    却说鲍叔牙去后,小白又与管夷吾二人商谈。
    小白问曰:“寡人不幸而好猎,颇遭人议论,不务正业,请问先生,这样有害于齐国的霸业吗?”
    管夷吾答:“无害也。”
    小白又问:“寡人不幸而又好色,颇遭人议论,这有害于齐国的霸业吗?”
    管夷吾答:“无害也。”
    小白问道:“如此说来,依先生之见,那究竟是差到什么样的品行,才会有害于霸业呢?”
    管夷吾对曰:“不知道贤人不能发现贤人,就有害于霸业;知道有贤人却不用贤人,就更有害于霸业;虽然用了贤人却不能信任贤人,就更更有害于霸业!虽然信任了贤人却又参合几个小人在里面搅是非,就更更更有害于霸业!”
    小白汗颜,曰“善。”
    于是专任管夷吾,为他添加尊号曰“仲父”,禁止国中任何人直呼管夷吾的名字,不问贵贱,一律都要敬称他为管仲,“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仲,就是老二的意思,在齐国,姜小白是老大,管仲就是老二。“仲父”是小白对他的一种尊称,就是干爸、二叔的意思。
    从这以后,管夷吾就叫管仲了,再没人敢喊他管夷吾。管仲因加了尊号,恩礼在高、国之上,比以前就更牛了,以前只是君主的传话筒,如今,则是以君主老爹的身份来发号施令,管理百官,谁敢不服?

    再说鲁公姬同听说齐国重用了管仲,大怒道:“寡人悔不听施伯之言,反为孺子所欺!”日日谋划,欲报乾时大败之仇。忽闻鲍叔牙为将,率军直犯鲁国,已经到了长勺。
    鲁公大惊失色,慌忙问计于施伯:“齐国欺寡人太甚!何以御之?”
    鲁国向来是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但是现在,人手紧缺,也逼着他们走任人唯贤的路子了。
    鲁公问:“施伯,您见多识广,您看吾鲁国有什么贤能之人没有?”
    施伯道:“臣荐一人,可以敌齐。”
    鲁公问:“施伯所荐何人?”
    施伯对曰:“臣认识一个年青人,姓曹名刿,现隐居在东平之乡,从未出仕为官。这个人,真正将相之才也!”
    于是,鲁公便和施伯一起来到隐居的地方,访求曹刿。
    曹刿是士的身份。士是介于贵族官员与平民百姓之间的一个阶层。官分三级:君主、大夫、士。民分四等:士、农、工、商。基本上所有的士,都是以前大夫们的后裔,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而宫廷里的官职却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士身份的人,未必有机会出仕做官。
    曹刿隐居在乡间,生活非常清苦,常年吃不到几回肉,要想吃上肉,就得到城里去做官。那时候,老百姓可以吃的菜,都是些苦菜、葫芦、王瓜、葵菜等等,吃来吃去老是那几样,吃的曹刿两个眼睛直冒火:“我再也不想吃素了,我也要到城里去吃肉!”

    当鲁公和施伯来登门拜访的时候,曹刿就开门见山地高声叫道:“吃肉的人啊!都是些鄙俗不堪的废物,他们学识浅薄,目光短浅,根本就不能为国君出谋划策!以至我们的国君居然要来找我这样一个吃菜的人商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史】

         “烽火戏诸侯”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话说武王伐纣,取了商朝天下,建立大周王朝,定都镐京。镐京在今天的西安一带,相对中原来说,是在西边,所以史称西周。
    西周制度的创立者,文王、武王,尤其周公,都是后世的典范,连孔子也推崇备至。但是,这里面却有一个疑问:如果西周真的像孔子所说的那么完美,制度合理,政治廉明,堪为万世楷模,那么,它又为什么会灭亡呢?
    关于西周为何会灭亡的问题,司马迁曾经给出过权威的解释,那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为博美人一笑!他在《史记》中,详细的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周武王的后世子孙周厉王在位的时候,他在宫中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盒子,正想打开看时,却被宫人们劝阻道“不可”!为什么不可呢?因为这个盒子的来历,十分诡异!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还是在夏朝衰落的时候,有两条神龙从天而至,降落在了夏王的宫廷里。夏王从来没见到过龙,不知所措,就十分庄重的进行了占卜:
    占卜先后进行了三次。要么杀掉它们;要么赶跑它们;要么留住它们。然而,卦象上的显示却是,这三种结果都一样——不吉。
    最后一次占卜,得出了结论:只有请它们吐出龙嘴里那宝贵的唾液,装在木匣子里面珍藏起来,才是最吉利的结果。
    于是,夏王摆设祭物,向二龙祷告。二条神龙就把唾液吐在了木匣子里后,飞天而去了。
    后来,夏朝灭亡了,这个木匣子就传到了商朝。商朝又灭亡后,就传到了周朝。这样连续经过了三个朝代,从来也没有人敢把这个神秘的木匣子打开来看过。

    到了周厉王的时候,他经不住诱惑,他偏不信邪,他好奇害死猫,——就大着胆子把这个神秘的匣子打开看了。
    顿时,龙的唾液在宫廷里流了一地,怎么清除也除不干净。
    周厉王就叫了一群女人,让她们赤身裸体的对着唾液大声的呼叫。那唾液就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到周厉王的后宫里去了。
    后宫里有一个小宫女,只有七岁,刚刚才换牙,恰好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大蜥蜴就把她“遭之”,她竟然就怀孕了!因为是没有丈夫生下的孩子,所以她非常害怕,就连忙把这个“妖子”扔弃到水里。
    如此怪异的事情,似乎是在预报周朝将乱的先兆。所以,周朝的太史伯阳说:“祸成矣,无可奈何!”

    西周将要灭亡,已经成了定数。紧接着,那个被扔弃到水里的“妖子”,被人捡去了,把她养大,取名叫做襃姒,(读音:bāo sì )。襃姒冷艳无比,又被作为贡品送回到宫中,成为了周幽王的爱妃。
    襃姒整日不笑,周幽王十分宠爱于她,为了逗她笑一笑,不惜在烽火台上玩火,戏弄天下诸侯。那烽火台是传递紧急军情用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救大王时,却发现上了当,根本没有敌人。
    此后,当犬戎部落的野蛮人真的杀过来时,诸侯们再也不来了,于是,西域犬戎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如果仅仅只是一则神话传奇,也就罢了。可问题在于,它是被当作“正史”而载入史册的。读者须知:《史记》是正史。
    但是正史偶尔也有不顾逻辑的时候。比如,按周厉王于公元前841年去世算起,到周幽王上台是公元前781年,襃姒的年龄少说也有60几岁了哇,那她怎可能把少年君王迷得如此神魂颠倒?
    荒诞不经的地方,就不再多说了。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西周的灭亡,有着三个基本的原因:
    1. 镐京发生大地震。三川干竭,岐山崩塌。
    2. 为争夺封地,周朝内部人把犬戎部落招来攻杀周幽王。
    3. 分封制长年累积下来的弊端,最终被引爆。

    内忧、外患、制度积弊,这三个因素同时到位,就是致命的打击。而前两个的出现是不确定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制度,就是他们所推崇备至的那个完美制度。
    但是,都不愿承认。让执政的大王来承担这个责任,总是不怎么太好吧。
    既然不让执政者来承担这个责任,那让谁呢?
    就让那个冷美人襃姒。
    都是她!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可是,襃姒又有什么过错呢?难道她愿意嫁给周幽王啊,她是被逼去的,被抢去的,根本就不想嫁给周幽王!所以她不开心,不高兴,所以才整天板着脸不笑。
    不笑也有错吗?没有任何错的。周幽王想逗她笑,用尽了种种方法,她都不笑,最后,就烽火戏诸侯,导致亡了国。可是,即便这样,这又关襃姒什么事呀?
    襃姒也没有让周幽王这样做。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把责任一股脑都推到襃姒身上,似乎没有道理的,怪不了她。
    想怪她,又怪不了她,那可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一幕:为她安排一个荒诞无稽的背景身世,用一个神话故事来证明,她一生下来,她就是个妖精!从那一刻起,太史就说了:“祸成矣,无可奈何!”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还是都怪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霸主 4-8:曹刿论战,究竟论出了什么?

    曹刿原先只是一个隐居在乡间吃素的草民。这个小青年,天天吃菜吃伤了,也想到城里去吃肉。他认为,凭着他个人的本事,凭着他胸中的“远谋”,是完全有资格能到城里去吃肉的。

    初中生都学过曹刿论战。在《左传》中,古文这样记载: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古文,究竟应该怎样翻译?
    难道说,把古汉字逐个逐个的替换成现代意思,再全部串联起来,就叫翻译了?是这样,但这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太简陋了。
    我们还得学会揣摩古人作这段文字时的语境,才能所获更多。
    怎样揣摩语境呢?就是要把通篇文字、前后内容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他表达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不然的话,有好多的古文在直译之后,会觉得前言不搭后语。

    比如这一篇,讲的是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之战。鲍叔牙率领齐国大军再次攻打鲁国,鲁公此前已经被他们打怕了好几次,这回决战,终于反败为胜。
    对于两军交战的宏大场面,文中交代的极简,齐人三鼓之后,齐师就败了。就这么一两句话。因此,该文的重点,并不是在详细描述长勺之战的战争过程。
    重点是什么呢?是上面的那一大段,曹刿与鲁公在战前详细谋划的对话。那么,这些对话,真的是在谋划怎样作战吗?其实也不是。

    如果我们把这些对话直译出来,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以什么条件去打仗?鲁公说了三点:
    1. 他不小气,衣食物品,不敢独自享用,都会分给大家。
    2. 平时祭祀,上好的贡品奉献给鬼神,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3. 大小案件,虽不能件件亲自裁决,但必以实情处理,尽量公正无私,赏罚分明。
    曹刿说,第一点是小惠,不行。第二点是小信,也不行。只有第三点还在道理,可以一战。
    也就是说,这样翻译之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成为了曹刿认同的取胜决定性因素。
    可是,这样就很不符合逻辑了。因为这一条,并不是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鲁公处理政务必以实情,尽量公正无私,赏罚分明。难道这样就能保证打胜仗啊?开玩笑吧!那他原先怎么老打败仗呢?
    再说,鲁公这样处理政务,齐公同样也是这样处理政务的,齐鲁两公都是具备这个条件的。所以,用这个条件来认定鲁公会胜,是幼稚的。

    难道是古人的逻辑思维很差吗?应该不是。只能说,这是后人在翻译上有误。
    据我看来,曹刿与鲁公的对话,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一仗该怎么打,也没拿出任何作战方案。谈的根本就不是这个问题。如果把这一篇生硬地理解为:曹刿与鲁公是在论述这场战争获胜的因素,那逻辑必定是幼稚的,经不起推敲。
    如果理解为:曹刿这是在向鲁公谈条件,要价钱,则全部都通顺了。
    下面,我们就以这个思路再来看一看:

    1. 鲁公说他不小气,会分衣食给大家。曹刿就说,这只是“小惠”, 小恩小惠,所施的面积太小,不管用。“民弗从也”,一个民字,一语双关,既指百姓,也指我这个草民,不从也,都不跟你去打仗。
    2. 鲁公通过祭祀来说他有信誉。曹刿就说,这只是“小信”,鬼神未必会赐福给你。
    鲁公说的这两点,都不是战争取胜的必然条件,曹刿也没完全反对,只说这是小惠、小信,太小了。围绕的核心是在“小”上面。表面上是在谈军国大事,实际上是嫌小了,利润太薄。
    那么,只要鲁公肯加价,一旦“大”了,双方即可达成一致。
    3.鲁公最后说“必以情”,不可能什么事都去操心,但具体事情,一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酌情处理,尽量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对应前文,就是可以满足他“大”的要求。
    于是,曹刿不再嫌小了,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既然你能这样表态,那我们向你尽忠,才有归属感,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否则,谁去为你卖命呢?
    这一仗还没开始打,胜负都是未知数,究竟如何谋划、布局,全文中并无一个字交代。曹刿肯定不会说的,轻易一说出来,就要贬值的。
    所以曹刿说道:“战场上的事,都是瞬息万变的,预先谋划没用的,你若要想打赢,就把我带着,我去为你现场指挥。”
    这样,战斗究竟怎样打,鲁公到现在为止,依然心中一片黑,没有方案的。那就只有更加依赖曹刿了。
    这些都是谈条件、要价钱的技巧,要靠悟性的。课本上直译出来,逻辑上就会莫名其妙。试想,各人有各人的事,大家都忙的很,谁有闲工夫坐那空谈一大堆没用的大道理呢。

    从谈话结束,到战争开始,中间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这句话,老师们都翻译成:鲁公和曹刿同时乘坐在一辆车上,去长勺打仗。把“与”字当作“和”字翻译了。
    其实,把“与”字当作“和”字讲,是不准确的,这是后来才演变过来的。“与”字早先的本意,是“赐予”的意思,“给”的意思。
    “公与之乘”,就是鲁公赏赐给了曹刿一辆车,曹刿这个布衣草民,终于成了有车族。当时的车比现在可要贵得多,因为一个大国,总共才拥有500—1000辆车。你说贵不贵。

    这样理解,前后文的意思就可以贯穿通了。
    曹刿与鲁公那么大篇幅的对话,对于指导如何作战,其实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是空洞的。但对他个人而言,却是价值巨大的,是实际的。
    于是,还没开战,鲁公就先赏赐了一辆车给他了。然后,战争胜利了,曹刿就被鲁公封为大夫,从此,曹刿也就过上了吃肉的贵族生活。
    这就和开头想吃肉是连贯的。以及和将来也都是连贯的,后来他再也没出过什么好主意了,为什么?因为他的肉食已经谋到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3-3-18 03:58 PM 编辑

春秋霸主 4-9:长勺之战中,鲍叔牙为何反胜为败?

0.jpg

    著名的“曹刿论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的春天。交战的双方,一边是齐国的鲍叔牙,一边是鲁国的国君姬同。
    此先,鲍叔牙连胜鲁军,已经打到鲁国国都的郊外了,时年22岁的鲁公决定背水一战,他请来曹刿辅助他前线指挥。

    那时作战,主要是车战。两军贵族交锋,战车相互对冲过去,两车交错的一瞬间,车上的战将操戈挥矛,同时向对方的脑袋上割去,如果都没打着,接着再冲,一来一往是一回合。
    屈原诗里所说的“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就是这个意思,交手的战机,只在两车错轴的一刹那间,短兵相接!看谁的速度快,看谁的武艺高,看谁的运气好。

    当时,鲍叔牙指挥着齐军,摆成进攻的长排方阵,随着第一通鼓响,齐车仗着威势,如海啸般压了过来!鲁公听到那边鼓声震天,也不甘落后,生怕占了下风,便教鸣鼓对敌。
    曹刿连忙制止道:“不可出车!齐师锐气方盛,宜静而待之。”便叫前面几排的战车,紧密收拢,不留空挡,使敌车不易插入阵来。后面的战车,纵深配置,错落有致,步兵们依托战车,塞满间隙。
    整个阵型,如龟缩状,坚守不动,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
    齐车猛冲了过来,发现敌军之中,并没有人出来冲阵与他们厮杀,鲁军原地待命,纹丝未动。齐兵便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齐车此时已经再不能往前奔驰,只得后退了回去。

    过了一会,齐军中鼓声又震了起来,齐车第二次来冲阵,鲁军寂如不闻,齐车冲到阵前之后,又退了回去。齐兵都嘻嘻哈哈的笑骂鲁君不敢还手,乱糟糟地收兵回去,躺在地上休息,放马儿吃草。
    连冲了两次,鲁君竟然不动手,鲍叔牙暗想道:“鲁国人向来怕打仗,估计是不想打了。再鼓一通吓唬吓唬,必然就把他们驱散了。”
    于是,鲍叔牙积聚军士,再擂起战鼓,第三次驰车冲阵而来!曹刿这边一听到鼓响,就对鲁公说道:“败齐正在此时,可速速击鼓!”
    鲁军的鼓声一响,士兵们早已忍无可忍,战车一起奔腾,犹如离弦之箭,出水之鳄,冲阵而来!突然之间,杀声震天!
    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是不战了,都没在意。却不料这一通鼓响,两军兵车,迎面交错,短兵相接,车列不整、士气枯竭的齐军,顿时被杀得七零八落尸横累累。齐人纷纷跳车而逃,齐军阵线遂全盘崩溃了。
    鲁公挥舞着大镰刀式的长戈,正要追赶,曹刿说道,且慢。
    他跳下车来,观察了地上车轮的轨迹后,又爬到车扶手上,像一只站在竿子上的大公鸡,向前方眺望旌旗,良久曰:“可追矣。”鲁公便驱车而进,追赶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数。

    这就是著名的“长勺之战”。鲁军不以常规战法出牌,先迷惑敌人,使之产生错觉,再以牺牲小部分前几排战车为代价,换取对方整个主力军的士气衰落。等到齐军轻敌、混乱、衰竭之时,鲁军主力展开激烈的猛攻,最终后发制胜,大败齐军。
    鲁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把来势汹汹的齐国人打败了。他问曹刿:“为何能以一鼓胜三鼓?”
    曹刿解释说,夫战,以气势为主,气勇则胜,气衰则败。鼓,是用来作气的,一鼓气方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我方不鼓,以养三军之气,待他三鼓而竭,我一鼓作气,气势正盈,以盈盛之气战衰竭之气,如何不胜?
    这就是成语“一鼓作气”的来历,出自《左传》曹刿论战。
    鲁公又问:“齐师既已败了,为何先不追击,后来又追?这是什么缘故?”
    曹刿解释道,齐人多诈,怕有伏兵,一开始败走的时候,未必可信。当我看到他们车轮的辙迹纵横,错乱无序时,就知道他们的军心已经乱了,又望其旌旗不整,急于奔驰,所以才传令追赶。”
    鲁公赞叹道:“你是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也!”便拜曹刿为大夫。也厚赏了施伯荐贤之功。
    曹刿这回立了大功,被提拔为鲁国的大夫,从此也就过上了吃肉的贵族生活。

    再说齐师耀武扬威而来,结果却吃了败仗落魄而归。
    这样回去,是要被人看笑话的。
    这一仗,是违背管仲为齐国制定的新路线的。即便打赢了,也是在破坏“亲诸侯”的国策,何况现在又被打败了。所以鲍叔牙的心理很不是滋味。
    齐公小白闻言大怒:“兵出无功,寡人何以服诸候?鲍叔牙!你说,为何会有如此大败?”
    战后都要总结经验。鲁公问曹刿为何会胜,齐公当然也要问鲍叔牙,为何会败。曹刿已经向他的君主做了报告;鲍叔牙会怎么向他的君主交代呢?
    鲍叔牙解释说,齐、鲁两国,都是大国,势力不相上下。以主客为强弱。上次乾时大战,战场是在我们齐国,我们是在主场作战,所以打赢了鲁国。今日长勺之战,战场是在他们鲁国,我们因为是在客场作战,所以没能够打赢鲁国。
    按这说法,谁在主场作战,谁胜;谁在客场作战,谁败。
    这是什么理由啊!分明在狡辩。
    小白正要大发雷霆,鲍叔牙慌忙奏道:“主公息怒,我国自襄公时,便与宋国结盟,两国时常共事,臣愿派使者前往宋国,请宋公出兵,若得宋齐两国夹击鲁君,何愁不能踏平鲁国!”
    小白想了想,也有几分道理,“好吧,寡人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使者来到宋国,请求宋国出兵。宋国的现任君主是宋捷,宋子冯的儿子,史称宋闵公。他听说齐国姜小白已经即了君位,正欲通好,当即一拍而合,两国约定了:到夏季六月初旬的时候,齐国从东边发兵,宋国从西边发兵,两边同时夹击鲁国!
  快到六月的时候,宋国派出了最猛的南宫长万为将,率领大军,前来攻杀鲁国。而齐国这边,还是鲍叔牙为将。两边各统着大兵,集结在鲁国的左右。

    鲁公,从此又开始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6:15 AM , Processed in 0.1136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