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源济

[史地人物] 吴闲云:《春秋三百年——2:流浪君王晋文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 在春秋时期买一个诸侯国君要花多少钱?

0.jpeg

    国不可一日无君。
    里克召集大家开会,如今妖孽叛党们都已经除掉了,国家也该走上正轨了。现在,只有二公子重耳的年龄最大、人品最贤,应该立他为君。诸大夫们纷纷一致通过。
    于是,里克就派屠岸夷为使者,去翟国迎接公子重耳回来继位。

    翟国是北方狄人部落的一支。四年前,重耳为躲避他老爸的追杀,逃到了这里,翟国大酋长收留了他,待为上宾。当时翟国打败了赤狄中一支姓隗的小部落,抓住了他们的两位公主。
    大公主叫叔隗,小公主叫季隗,都是绝色美女。当时的人说:“前叔隗,后季隗,如珠比玉生光辉。”
    翟主就把这两个美女俘虏当作见面礼,送给了逃过来的重耳。
    重耳很义气,就把十三岁的妹妹留作自己的妻子,把稍大一点的姐姐叔隗赠给了和他一起亡命天涯的赵衰。
    不久,叔隗就为赵衰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赵盾。盾,就是防护坚固的意思,你攻不破。
    而季隗也为重耳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柔弱名叫姬鯈;小的强壮名叫姬劉。鯈,是一种扁长的滑滑的小鱼儿,游动迅速,群来群往,你抓不住。劉,从金从刀,是一种斧钺类的兵器,象征武力之意。
    重耳与季隗可谓同病相怜,一个是落魄公子,一个是落难公主,他乡机缘巧遇,同为寄人篱下,就这样互相给了对方一个家。
    从此,他们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草原上,穿着粗陋的毛领皮衣,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
    直到有一天,晋国的使者屠岸夷带着公文接他来了。

    屠岸夷一见到重耳,就跪在地上,口称陛下,三呼万岁,要他收拾了行李,快快回国登基,以继大统。
    重耳说,哦,这样啊,当国君就算了吧。你看,我现在也不是缺钱用,无拘无束,多自在啊。你回去把,谁当国君,我都没意见。
    真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拒绝当君主。多少人为此争的头破血流。
    这可把屠岸夷急坏了,公子,您就别说气话了,国家大事为重!
    重耳就婉言拒绝道:“我,是个大逆不道的罪人,违背父命逃出来当了二流子。父亲生前,我没尽到儿子的责任,父亲死了,也没参加他的葬礼,现在,我又怎么好意思乘乱去夺取君位呢?”
    无论怎样劝说,重耳就是不肯回国。狐偃和赵衰也认为先不必急。但他手下的魏犨是个性急之人:“我看你是傻了吧,想寄人篱下一辈子呀?”重耳就不再说话了。
    屠岸夷劝了三天劝不回,只得无奈的离开,向里克汇报去了。
    里克就又派大夫邳郑父来见重耳,再次请他回国为君。重耳还是那句老话,我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谁当国君,和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邳郑父是里克的死党,也是前太子申生的忠实追随者。反正现在要的是一个有血统的人,既然重耳已经铁了心,不愿当国君,那就叫三公子夷吾吧,他也是晋献公的亲生儿子,有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邳郑父就又转道来到了梁国。

    再说三公子夷吾,当年逃亡到了西边的小小梁国。
    梁国君主名叫嬴演,(秦穆公的远亲)。他们以养马、贩马为生,是个大马贩子。他就把女儿嫁给了这位从上国流浪来的贵族公子。所以夷吾就跟着他学养马,成了一名小马贩子,日子过的悠哉乐哉。
    不久,夷吾生了一个儿子,梁君请人为这小孩算命,是个当大臣的料。可夷吾没有过高的奢望,就取了一个低贱的名字,叫做姬圉。
    圉的字音,就是 Yu ~~ ,唤马的声音;字型就是栅栏里关着幸运之物;字义就是边陲的、强壮的、快乐的、牧马人。
    儿子只要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快乐马夫,有一技之长,有立命之地,足矣。后来夷吾又得了一个女儿,叫人一算,原来是个当小老婆的贱命,就干脆为女儿取名叫做姬妾。

    直到有一天,晋国的使者邳郑父到来的时候,夷吾才喜形于色地用两只手拍着额头说:“我居然还有机会可以回国为君了!”
    邳郑父也在一边替他高兴道:“是呀!是呀!公子得到了晋国,可千万不要忘记了臣今日之大功啊!”
    夷吾说,没问题!只要我真的能够当上国君,我就把汾阳的一百万亩良田送给里克大夫;把负葵的七十万亩良田送给您。麻烦你们二位大夫先为我造势。
    当场就写了契约合同,邳郑父兴冲冲地回去转告里克去了。

    但是,夷吾很快就冷静地疑惑了起来:“为什么我哥不回去呢?我若当了国君,我哥会不会有意见呢?这问题多着呢。”
    他就又和他手下那个精于谋略的郤芮一起商量密谋。
    郤芮为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谋划:
    重耳也没做过什么恶,也没什么仇敌,况且论资排辈也该他当国君了,可他居然不去!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甘于平庸?不图富贵?不,不是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在恐惧,他根本就不敢回去!
    如今的晋国已经是龙潭虎穴,里克的势立太大了,他连杀了两位君主后,你哥回去容易想再出来就难!一定是害怕又被他杀了!
    那么,请你用我的计谋,可以保你回国为君,虽危不险!你现在只身入虎穴,手中没有利器怎么能行?你必须花大价钱买通贿赂秦国,叫你妹夫秦穆公出兵,护送你回国为君,这样,里克能奈你何!

    为了雇上一支军队,买到一个君主,夷吾花了多少呢?
    《史记》上说:“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就是把黄河以西的这块地盘,全部划给秦国。这块地盘比较肥沃,有八座城市,秦国不会不动心。
    再加上给里克的汾阳百万、给邳郑父的负葵七十万,也可以相当两座小城。
    就这样,公子夷吾为了能够当上晋国的君主,成为一路诸侯,他就权做一次卖国贼,破费了差不多十座城的代价。这就相当于把他老爸晋献公一辈子拼死拼活挣来的产业三分之一强的部分,拱手送给了他人。
    夷吾也心疼的不得了啊!割这么多肉,放这么多血,谁受得了!
    但郤芮说,公子,你不回国,你就只是这山间一匹夫耳!你有晋国的一寸土地吗?他人的东西,你在可惜什么?!你现在也顾不了许多,只有先把这个位置抢到了才能再说。
    夷吾就贿赂了秦穆公的心腹公子絷,赠给他黄金四十镒,白玉六双,让他去做秦穆公的工作,只要肯出兵,河西的八城就是你们秦国的了,以后你们要出入中原那可就方便多啦!

    欲知秦穆公答不答应出兵相送,公子夷吾究竟能不能回国为君,却听下回分解,精彩不要错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 秦穆公因“秦晋之好”而被诈骗

0.jpeg

    秦穆公这天做了个奇怪的梦,居然梦见自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一觉醒来,公子夷吾的使者就到秦国求援来了。秦穆公是“秦晋之好”的发起者,娶了夷吾的妹妹为妻,现在小舅子来了,要不要帮他呢?就和百里奚、蹇叔等人商议。
    百里奚、蹇叔都连连点头说,嗯,这是好事,是个好事呀,我们都应该多做点好事。
    最近,晋国内乱不断,不到两个月,就死了三位君主,真是乱的可以。如果我们能够趁着这个机会,扶立晋国的一位公子,管他夷吾还是重耳,只要立一个人定了晋国社稷,那我们就布了大德。
    伸出友谊之手,把我们的恩德布及到邻国,也就可以因此而提高我们的国际威望,这正是成就霸业的开端啊。

    秦穆公一听,来了劲,正好应了梦境:“可是,重耳为兄,夷吾为弟,如果立夷吾为君,恐怕不太合适吧。寡人时常听我老婆说,大舅子重耳是个大贤人,才能远在夷吾之上,不如立重耳为君吧。”
    公子絷问:“主公,你为晋国定立君主,是一件施恩布德的大好事,那你究竟是真心为晋国着想呢?还是在为你自己打算呢?”
    秦穆公说:“晋国强也罢,弱也罢,稳也罢,乱也罢,那都是他们的事,关我鸟事?寡人我,只想着我,如何成名于天下!”
    公子絷说:“如果你希望晋国强大的可以欺负我们,你就立一个本事大的为君;如国你不想晋国比我们强大,那就立一个没脑子的为君。两者究竟哪个有利?你自己看着办吧。
    “况且,秦国要想进取中原,就必须借助河西做跳板。三公子夷吾现在就肯把河西八城割给我们,哪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呢?”
    秦穆公说,好!你一句话开了我的肺腑。看在河西八城的份上,咱就帮夷吾吧,只是太便宜这小子了!

    于是,公元前650年,秦穆公派出兵车三百辆,浩浩荡荡的护送夷吾,在秦国人的前呼后拥下,公子夷吾安全地回到了晋国。
    晋国大臣里克、邳郑父、七舆大夫们都不敢马虎,纷纷出城迎接。
    夷吾逃离自己的国家五年后,终于又回到了故土。这一年,在诸大夫们的拥戴下,登基晋国君主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晋惠公。
    分人以财就叫惠;利而不费也是惠。惠,是他去世以后的谥号,以表彰他生前非常的大方,动不动送这个几座城,分那个多少金,阔绰的很!“晋惠公”三个字,意思就是晋国最大方的君主。
    却说晋惠公一上台,秦国人就向他贺喜,恭喜他当上了一国之君。然后,就要他履行诺言,即日交割河西八城的契约手续。
    晋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秦国位于今天的陕西。晋秦之间的地理环境,大致是这样的: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这一段,形成一条L状的大拐弯,河东边的是山西,河西边的是陕西。当时的晋国不仅拥有河东之地,河西那边还有八座城市,所以就把这片土地笼称为“河西”。
    继续往西,就是些晋国以外的零星散居的小部落国家。
    再继续往西,就到了当时的秦国。
    秦国和晋国隔的远,主要还是因为环境恶劣,地理险要,开发不够,交通不便。当年,秦穆公的父亲上台时,把国都迁到了雍城,请人占卜这里风水怎样?占卜的结果是:住在这里,将来子孙后代们就可以到黄河边上去饮马了。所以,秦国如果能够得到黄河边上的这八座城市,离中原也就近了,那当然是梦寐以求的大好事。

    秦国的使者就急切的催促晋惠公,要他割地:“您不是答应把河西八城送给我们的吗?以后我们两家就以黄河为界,来往也方便多了,您,就在这上面签个字吧,我好回去复命。”
    晋惠公轻轻地敲了两下脑门:“噢,我把这事给忘记了……喔,我们两家,好像不是以黄河为界吧。”
    秦国使者一听,肺都气炸了,简直气的要当场吐血!还没争辩时,晋国的大臣们已经自窝子先吵起来了。
    以里克为首的旧臣表示:你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应该给人家,不能一上台就出尔反尔,失信于邻国!否则,以后还怎么混呢?
    以晋惠公的大功臣郤芮、大秘书吕省为首的新臣反对:绝对不能给,割掉八座城,晋国也就差不多丢了一半。况且先君(晋献公)耗尽了毕身心血,百战经营,才有了这点地,我们不能随意出卖国家主权。
    里克问:“既然知道先君的这块地来之不易,你们当初干嘛要许给人家?许了又不给,失和了怎么办?为君之道,不在土地多少,先君当年不过曲沃一城,却能经营成现在的一方大国,你若能修政善邻,又何必在乎这八城?”
    郤芮突然大喝一声道:“里克!你个卖国贼!你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怕主公反悔,怕许给你的汾阳之田不会兑现,所以就胳膊肘往外拐,要先兑现了秦国,再兑现你的!你哪是在为国家着想!”
    里克一听,懵了。居然不知再说什么好了。

    晋惠公说:“好啦好啦,都别争了。不给,就是失信于人,给了,又是自我削弱,里克说的没错,郤芮说的也对,都有道理。依寡人之见,折中处理,给他们一两座城,表示一下谢意,这样总可以吧?”
    吕省站起来说:“不行!假如你只给一点,还是失信于人,他们若得到一二城后,就更容易继续找你索要了,到那时,你不给,就会挑起战争。所以一点也不能给,必须推辞掉。”
    于是,吕省这个大秘书就帮晋惠公起草了一封国书,略曰:
    我,夷吾,曾经许诺把河西八城送给您,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今日有幸入守社稷,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您的恩赐,所以就要履行诺言。但大臣们都说:地,是先君的地,以前我流亡在外的时候,晋国根本就不是我的,我又有什么权力能把当时还不属于我的东西送给别人呢?所以我和您私定的盟约是无效的!寡人我虽然和他们力争,但怎么也争不过他们。所以,现在只好请您慢慢等待,延缓交割的日期,等寡人我再去做他们的工作,绝不食言也。

    国书写好了。惠公就问:“谁敢为寡人出使秦国?”
    邳郑父自告奋勇愿去,晋惠公就派他到秦国去了。
    原来,邳郑父见惠公反悔赖账,连秦国、里克的账都赖掉不给,那自己的区区七十万也就泡汤了,因此心中怨恨,特地讨了这个差事,来向秦穆公告状。
    秦穆公看了国书,拍案大骂道:“你妹呀!寡人早就知道这兔崽子不配当国君,今日果然被这小子诓骗了!我,是那么好骗的吗?”
    又问:“究竟是什么人在为他出主意?寡人恨不得抓来亲手宰掉!”
    邳郑父就说,有两个人,一个是郤芮,一个是吕省。就是这两个家伙在里面捣鬼,百般阻挠。臣有一计,把这两人骗来秦国,您把他们杀掉!我再和里克把夷吾驱逐出境,然后,咱们再立二公子重耳为新君,您看如何?”
    秦穆公说:“嗯,此计妙哉!这才合了寡人本心!你快快回去,把这二人诱来。”
    秦晋之好,好了没有几个年头,就为河西这块地翻了脸。

    不知郤芮、吕省性命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1.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古代为去世的人定谥号其实也有利益纠葛

    话说邳郑父没得到晋惠公许给他的良田七十万,一怒之下,就借着机会出使秦国,与秦穆公密谋,要把惠公身边的两个智囊先骗过来杀掉,然后再废了惠公,改立重耳。
    秦穆公认为此计可行,商量已定,就叫他带着一笔巨款回国,利诱郤芮、吕省这两个家伙来秦国自投罗网。

    我们再说晋国这边。
    晋国这边,晋惠公对权臣里克很不放心,派人暗暗监视他。监视的人回报说,大夫邳郑父出使秦国,临走的时候,里克送了他很远很远才转来。
    郤芮就对惠公说,你许给他们的地,都没兑现,他们两个心有怨言,一定是在密谋什么诡计,恐怕对你不利。
    “那怎么办?”晋惠公也很紧张。
    “杀里克!”郤芮说。
    “可是,我怕,哎呀,我不敢杀他。”晋惠公说。
    郤芮道:“这个不知死活的邳郑父居然主动要去秦国,他不去,我们还真不敢乱动。现在只剩里克一人,天赐良机啊!所以,你必须抢在邳郑父回来之前,先杀了里克!否则以后又没机会下手了!”
    “可是,寡人能够得到晋国,里克也有功啊。”
    “他有什么功?他的本意是立重耳!哪想着你!”
    “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擅杀大臣呢?”
    “里克杀了奚齐,又杀了卓子,又杀了顾命大臣荀息,连杀了两君一卿,这个罪过还不大吗?他还不该死吗?就以这个理由杀他!”
    正巧,这时诸侯霸主齐桓公派的调查团来了,来调查晋国的连续弑君案。晋国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诸侯长的齐桓公不能装聋作哑。
    郤芮、晋惠公就借着这个机会,把里克逮捕了起来。
    “里克!你可知罪!你谋杀了两位君主,一位大夫,想造反吗?”
    里克大呼冤枉,我不杀他们,你今天能上台吗?我对你有恩呢,你居然恩将仇报,倒打一耙!
    晋惠公说:“虽然,你对我是有点恩,但是,你杀了一个君主,又杀了一个君主,你不觉得叫人当你的君主,也太他妈的难当了吗!”
    里克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也就在这一刻,里克为中国人创造了一个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惠公曰:“凭良心说,没有你,我上不了台,寡人终身不敢忘记你的功劳。所以寡人不想杀你,请你自行了断。”
    里克拔出佩剑,大喊一声:“早知如此,我当初何必要杀荀息!若到了地下,我无脸与他相见!”说完,腾空一跃,挥剑把自己的脖子一割,就这样死在了半空中。

    里克,为新上台的晋惠公扫清了种种障碍之后,却死在了晋惠公的手里。
    里克死了,不甘心当傀儡的晋惠公,终于可以长长的呼出胸中的闷气。郤芮就帮他解释,当庭宣布道:
    “里克,谋杀国君、大臣,该死罪!虽然他对现在的主公有恩,但这仅仅只是私人之恩。主公深明大义,为了国家的公道,主公不敢以私废公,将其政法。”
    这是借里克的死,为晋惠公打造明君的形象。但诸大臣听了,面面相觑,多有不服者。
    晋惠公就想乘着这个势头,把他看的不顺眼的人全部都杀掉!
    郤芮劝他说,主公,你别急,邳郑父去秦国还没回来,你杀人一多,他就叛国再也不会回来了。为了不让他起疑心,还请你耐心等待,等他回来了,再慢慢收拾。
    于是,晋惠公就没有追究任何一位大臣的责任。

    接着,晋惠公为了收买人心,树立自己的明君形象,他就大张旗鼓的做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大好事。
    以前,太子申生冤死之后,草草下葬了事。现在,他要为太子平反伸冤,所以他就在曲沃选了一块上等好地,为他风光大葬,并补办了一场追悼大会。
    为太子做出了最高评价,定谥号为“恭”,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晋恭太子申生之墓”几个大字。
    “恭”,是一个上等的好字,比他老爸的谥号“献”字,又要好两个档次。
    献,也是一个好字。献的本意是指:在宗庙里祭祀,把最肥的犬献给祖先。就是说晋献公一生最对得起列祖列宗,他献给祖先的祭品,最肥、最丰(他为晋国的版图,扩地最大)。
    这和后来汉献帝把国家献给人家的献,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献,也有精明能干的意思。博闻多能也是献,聪明睿智也是献。晋献公再精明,但他晚年毕竟干了一件糊涂事。要是他深思远虑,考虑周到,没出乱子的话,那他的谥号很有可能就是“睿”字了。
    献不如睿,睿不如恭。恭是什么意思呢?不仅聪明睿智有贡献,而且还有大德!尊贤贵义曰恭;爱民长弟曰恭;尊长让善曰恭;逊顺事上曰恭。申生太子以他的“孝敬”而成名。
    所以,太子申生的谥号就是“恭”,比对晋献公的评价还要高!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晋惠公上台的话,不是因为晋惠公当前所需的话,那我们看到的历史,就是另外一个版本了,申生太子就不是孝子了,而是“逆子”。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嘛。晋惠公现在胜利了,以前和他并没有什么瓜葛的太子申生,也就因他而胜利了。
    话说当时晋惠公来到曲沃,将申生的尸体掘起之后,又重殓入棺,厚葬于高原。曲沃的人,都出城来送,无不堕泪。
    晋惠公做了这个善举之后,他就成了一名明君。
    在国人看来,他也是一位大贤人了。
    于是,他就把他和梁国公主生下的那个儿子姬圉,立为晋国太子。又让郤芮、吕省这两个极有智谋的人来当太子姬圉的老师。

    国内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时,那个出使秦国的邳郑父大夫回来了。
    邳郑父用马车拖了好几车秦国的钱币厚礼,回来诱骗郤芮、吕省二人来了。
    邳郑父刚刚走到郊外,就听说了里克被杀的消息。邳郑父心中疑虑,想回秦国,再作商量。但他的儿子还在晋国,我这一走,必然连累儿子,因此去留两难,踌躇不决。然后他找到一个熟人打听,那个人告诉他:
    和里克同事的人多的很,如今只杀了里克一人,并没有波及其他,况且你出使在秦国,并不知情,你怕什么?如果你一跑,不是有理也说不清了吗?”
    邳郑父就进入城中,将国书礼物呈给惠公,惠公看了,只见上面写着:XXX...

    究竟是邳郑父杀郤芮,还是郤芮杀邳郑父,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3. 春秋暴君:一早上杀死了九位大臣

    邳郑父一心要把郤芮、吕省二人骗到秦国杀掉,就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秦穆公的国书和几车金币都交给了晋惠公。

    惠公看了,只见国书上非常诚恳地写着:
    我们秦、晋两家,乃是甥舅之国,还分什么你的、我的,分太清了就伤感情。其实,这河西八城,在你那儿和在我这儿,不都一样吗?反正是在我们手中,又没好死别人。谁叫你是我小舅子呢?
    今天,寡人另有国家大事和你商量。请派你的心腹大臣郤芮、吕省过来,和百里奚、蹇叔一起谋划一个图霸天下的方案,咱们两家联手一起合作,想必你应该感兴趣的。
    最后特别强调:你上次请我出兵,写的欠我八座城的欠条,还在我这,我怎么好意思捏在手里呢?我会亲手交给郤芮,叫他还给你。

    晋惠公看了,真是喜出望外啊。这妹夫够仗义,不仅送了这么多礼来,河西八城也不要了,连欠条也要还我,一笔勾销,这可太好啦!马上就准备安排郤芮、吕省二人出使秦国。
    不料,那郤芮一眼就看穿了里面的奸计,突然说道:主公且慢!其中定然有诈!
    惠公愕然:如何有诈?何以见得?
    郤芮解释说:依人之常理,要想办成某一件事,而不得不破费一笔钱财时,那就忍着心痛花钱,才可以把事情办成。这样一来,由于花了钱而心疼,脸上的颜色就必然不好看!
    如果不想破费钱财,也把事情办成,那就只有使用“甜言蜜语”这一招了。如果甜言蜜语能够说得让人心花怒放飘然欲仙,自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从而不必花钱,也可以把事情办成功了。
    主公请看,如今秦国为了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一面巨资相送,一面又甜言蜜语,这难道不是演技过重,自己露出马脚了吗?
    所以臣敢断定,其中必然有诈!想哄骗我二人出使秦国,扣为人质,然后逼你交出河西八城!
    晋惠公听了,恍然大悟。又问:“如何是好?”
    郤芮说:“婉言谢绝秦国的好意,就说国务繁忙,抽不出身,暂时就来不了了。等以后再约期相会。而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杀了邳郑父!”
    惠公问:“如何杀他?爱卿有何妙计?”

    郤芮就把那个屠岸夷私下叫来,对屠岸夷说:“以前里克作乱,你是他的帮凶,如今里克已经伏法,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屠岸夷大惊,慌忙跪地哭泣:“我只是个没头脑的一介武夫,听人驱使惯了,还望大夫出手相救,指点一条明路!”
    郤芮就把他扶起,低声说道:“如今里克的党羽邳郑父,想和七舆大夫阴谋作乱。你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去见邳郑父,充当卧底,和他们同谋。只要你拿到他们谋反的证据,就算你大功一件!”
    屠岸夷再次翻身下拜:“多谢大夫活命之恩!”
    郤芮道:“岂止活命,只要你能将此事办成,我就把当时许给邳郑父的负葵之田,割三十万赏给你做封地!你家可以从此世代富贵。”
    屠岸夷大喜道:“我今天死而得生,都是郤大夫之赐也,屠岸夷敢不效死力!但我天生口拙,不善辞令,我不会说呀,咋办?”
    那个吕省就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当时就在密室内做模拟问答,一句一句,叫屠岸夷反复背读,熟记于心。

    第二天深夜,屠岸夷来敲邳郑父的门,说有密事相告。
    邳郑父说,已经睡了,不见。
    屠岸夷就翻墙而入,见了郑父,忽地跪下说:“大夫救我一命!”
    邳郑父大惊,问他怎么了。屠岸夷就说:“新君逼死了里克,说我是里克同党,弑杀卓子,要加罪于我,取我的人头,我必死矣!”
    邳郑父又问:“现在是吕、郤二人当政,你何不求他们呢?”
    屠岸夷说:“欲铲除里克的同党,正是吕、郤二人。我恨不得吃了这两人的肉,喝了他们的血,又怎么能去求他们呢?”
    邳郑父还没深信,就又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办?”
    屠岸夷说:“早晚是个死!干脆来个鱼死网破!二公子重耳仁义,国人都盼望他回来为君。而秦国厌恶夷吾毁约,也想改立重耳。我希望您写一封信,我星夜拿去求见重耳,纠合秦国、翟国一起来攻,您就组织太子党“七舆大夫”,斩杀吕、郤,驱逐夷吾,大事定矣!”
    邳郑父说:“好!我正愁没人送信。你这次再不会变了吗?”
    屠岸夷就当着他的面,张口一啃,把指头啃出血来,与他盟誓:“若有二心,全族诛灭!”春秋时期,都是用动物血来盟誓的,而用自己的人血盟誓,邳郑父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就信了他。
    两人约定,次日三更,再做定议。

    到了约定的时间,屠岸夷看到了邳郑父和祁举两位大夫,不一会,七舆大夫也都来了,分别是:共华、贾华、叔坚、骓颛、累虎、特宫、山祁,(名单出自《左传》),再加屠岸夷共十个人,他们都是里克一系的。
    大家商量好了,决定发动再一次的政变,推翻夷吾,共扶公子重耳为君,然后对天歃血。邳郑父写了文书,十个人全部签名画押后,就可以拿去找翟君、秦君发兵了。
    邳郑父将书信交给屠岸夷,嘱咐道:“小心在意,不可漏泄。”屠岸夷得了文书,如获至宝,转身就把这个证据交给了郤芮。

    第二天早朝,晋惠公端坐大堂之上,预先埋伏好刀斧手伺候。
    百官都来上朝。惠公召问邳郑父说:“我知道大夫就要驱逐寡人了,所以,寡人今天特地向你请罪!”
    邳郑父大惊,刚要分辩,郤芮仗剑大喝道:“你的亲笔书信在此,你就当着百官的面抵赖吧!屠岸夷已经招了,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惠公就把邳郑父的书信拿出来,掷于案下,叫百官传看。
    吕省就按着书信上的名单,一个一个的点名,全部绑了起来,命武士押下去。众人面面相觑,真是有口难开,无地可入。
    惠公喝道:“押出朝门,斩首!”
    其中有一个是贾华,当年,晋献公派寺人勃鞮去追杀重耳的时候,就是派的贾华去杀夷吾。
    现在,贾华眼看性命不保,就大喊道:“五年前,我奉命去屈城杀你的时候,是我私放了你,你才有今天呀,你难道忘记了吗?我不求有功,只求能免一死,难道这还不行吗?”
    晋惠公说:“我当然记得!你当年作为我老爸的臣子,却对他不忠,不执行他的命令杀我,居然放我,你那个时候就该死了!你现在作我的臣子,却又私通重耳,企图谋反,你说你该不该死!你这个反复小人,押到前面去,第一个砍头!”

    于是,晋惠公这一早上,就杀死了九位大臣。
    并且还不是暗杀,都是运用法律手段名正言顺杀掉的。这样,他就成为了春秋历史上排除异己手段最毒辣、行动最利索的暴君。从此,也就真正坐稳了他的位置。
    那个反复“跳槽”的屠岸夷,升为了中大夫,赏了他负葵之田三十万,成为了新的贵族。
    邳郑父的儿子邳豹,听说父亲被杀,就飞奔秦国逃难去了。秦穆公听说后直摇头:一早上就杀了九位大夫?寡人,怎么有点不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4. 历史上的秦晋之好因赖账不还而崩盘

    晋惠公杀尽了叛党,坐稳了位置,他就变得有些像他爹了。
    到了公元前647年,也就是晋惠公上台后的第四年,天公不做美,晋国发生了大饥荒,麦禾不熟,仓廪空虚,冬天的时候,老百姓们就没粮食吃了。
    饿死的人一多,晋惠公慌了,他想通过别的国家进口粮食来救灾,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别的国家收成也都不好。偏偏,只有秦国这一年是个大丰收。
    找秦国进口粮食吗?那也太不好意思了。晋惠公耳根开始发红发热,以前已经失信于人了,这次怎么还开得了口!欠着人家八座城,赖账不给,哪还有脸再找人家要粮食?
    郤芮说:主公,我们就找秦国吧,你放心好了,他们会给的。
    晋惠公不禁面有惭色:以前我已经负了他,我我说不出口……
    郤芮说:我们并没负了秦国呀,我们从没说河西的八城不给他,只是叫他等待,延缓交割的日期而已!现在,找他买粮食,他给不给?他不给,那好,那就是他们主动要和我们绝交,我们不给他河西八城,那就有名了。
    晋惠公拍着大腿笑道:“爱卿言之有理!”
    于是,他就派了大夫庆郑为使者,带上许多金银财宝,出使秦国,购买粮食去了。
    《左传》上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
    籴,就是买进粮食。意思是:年底冬天的时候,晋国没有吃的,闹饥荒,就派使者来到秦国,请求购买秦国的粮食。

    秦穆公就和他的一班人商议:“晋国出尔反尔,欠了我们河西八城。现在老天爷惩罚他们了,叫他们挨饿!他们想买我们的粮食,大家说,这欠债不还的赖皮,我们还要不要再继续帮他!”
    蹇叔、百里奚都说:“天灾,哪个国家都会碰上的。我们现在去救灾,就是在做好事积德,把我们的恩德广施于邻国,上天就必然会赐福于我们。”
    秦穆公说:“寡人施给晋国的恩,已经够重啦。”
    公子絷说:“若施了恩而没有回报,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没啥损失呀。他不报答,那是他的人品有问题。”
    邳郑父的儿子邳豹,因为和晋惠公有杀父之恨,无日不想报仇,所以他就劝秦穆公说,晋惠公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你怎么帮他,他都不懂感恩,应该趁着天灾,把晋国灭了,机不可失!
    秦穆公连连摇头:负我的人,是晋君夷吾这个混蛋,受饥挨饿的人,却都是些老百姓,他的百姓有什么罪。我嬴任好再无耻,也不能把对他的怨气都祸害到无辜的老百姓身上呀!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应该救灾,把粮食卖给晋国。
    秦国把粮食卖给了晋国。那么,这一大笔运输费是谁出的呢?是秦穆公出的。《左传》记载:“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秦国派遣大量船只,运载万斛粮食,从秦都雍城出发,沿着渭水向东五百里水路押运,然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后,再从山西汾河漕运北上,到达晋都绛城。沿途八百里,船队首尾相连,络绎不绝。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内陆河道水上运输的一个重大事件。由于路途艰险,运输的难度与损失,并不亚于一场战争,所以史称‘泛舟之役’。
    这样,秦穆公就得到了史官们的好评,成为一个大善人。

    到了第二年的冬天,晋国丰收了,但是秦国却戏剧性的出现了饥荒,就和去年的晋国一样,老百姓们都饿着肚子没有吃的了。
    秦穆公对蹇叔、百里奚说,寡人今天还在想您们二老去年说过的话,天灾与丰收,每个国家随时都有可能碰上。假如去年寡人不救济晋国的话,今年我们这儿闹饥荒,也就难于开口找晋国救助了。
    秦穆公就准备进口晋国的粮食来救灾。
    但那个邳豹还在恨恨不平,他说:晋君夷吾是个贪婪无信的小人,你去找他,他翻脸不认人,必然不肯理你。
    穆公不以为然,就派了使者,带上许多金银财宝,出使晋国,来购买赈灾的粮食。

    秦国的使者来到了晋国。晋惠公一听说秦国发生了饥荒,就准备把河西地区的粮食全部都卖给秦国救灾。叫人去清点粮食数目。
    郤芮问道:“主公,你打算要把河西八城的地盘,都送给秦国人吗?”
    晋惠公说:“寡人只卖粮食给他们,土地,又岂能轻易送人!”
    郤芮又问:“那您为什么要卖粮食给他们呢?”
    惠公曰:“要报答他们的‘泛舟之役’也。”
    郤芮曰:“若说秦国人去年卖了粮食给你,就是恩德的话,那么,前几年他们出兵扶你登上君位,那个恩德就更大了!主公,你为什么要舍大而报小呢?”
    “这、这……”晋惠公回答不上来了。
    那个庆郑,也就是去年找秦穆公采购粮食的人,站起来说道:“臣去年奉命出使秦国,秦君答应的相当爽快,毫无推辞之意。今天,我们要是幸灾乐祸、不仁不义,秦国必将怨恨我们!”
    吕省也站了起来:“秦国之所以卖粮食给我们,是他们仁义?那是因为他们还惦记着我们河西的土地!今天,我们不给粮食,他们怨恨;若给了粮食而不给土地,同样还是怨恨!给不给,都是怨恨啊!”
    最后,晋国方面商量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
    去年我们饥荒,是上天要把晋国赐给秦国,但秦国人愚蠢,不知道来取,反而还给粮食我们,真笨!因此,上天今年就惩罚他们,叫他们挨饿!要把秦国赐给我们晋国,我们又怎敢逆天意而不取?
    于是,晋惠公就派人去西边的梁国,找他的老丈人,两家约定:乘着秦国的大饥荒,一起出兵西戎,分了他的地盘,抢了他的人口,一举将秦国灭掉!

    秦穆公知道了这个消息,捶着桌子大骂道:“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呀!人,可以无耻,但也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呀!兵法有云:先下手为强,寡人誓要把你捉来,亲手挖开你的心肝,看看究竟啥样的!”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先发制人,倾巢出动,带着他的人马战车四百辆,东出崤山,浩浩荡荡杀奔晋国而来!晋惠公也准备充分,严阵以待,发战车六百辆,西出黄河,耀武扬威以挺兵相拒!
    “秦晋之好”再也好不下去了,两家终于反目为仇,挥戈相向。义愤填膺的秦穆公,定要与那趾高气扬的晋惠公决一雌雄。。。。。。

    大战就此爆发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5. 古代打仗不听占卜师的话很危险

    公元前645年,秦晋两国为争夺河西地盘爆发战争,交战的地点,就在黄河西边的韩原,史称“韩原之战”。这是“秦晋之好”后的第一次武力冲突,双方都忍无可忍、别无选择了,那就只能翻脸。

    晋惠公问他的大臣们:“秦国人跑到我国的地盘上来撒野,怎样才能教训教训他们?”
    庆郑说:“那都是因为主公您不讲信用、出尔反尔,所以人家才来讨伐你呀!你应该向人家赔罪请和,……”
    惠公大怒道:“我堂堂千乘之国,还怕了他们不成?来人!先斩了庆郑!这个胳膊肘向外拐的家伙老是与寡人作梗!”
    诸大夫都劝:未出兵,先斩将,于军不利。惠公就恨恨道,庆郑!寡人今天暂且饶你一命,你敢不给老子用心打仗,小心你的人头!

    晋惠公驾的马,名叫“小驷”,那是郑国君主送给他的礼物。这种马非常漂亮,身材小巧,毛色润泽,步态安逸,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宠物马,惠公平日非常喜爱,所以就驾着这种马去打仗。
    庆郑又劝他说:“出征打仗,必须用本国之马。只有土生土长的本地马,才便于驱使,熟识道路,遇变不惊,无不如志。今天,你上了战场,还用这种花架子马,恐怕不利。”
    惠公叱喝道:“快闭上你的乌鸦嘴!再敢多口,杀无赦!”

    春秋时期,出兵打仗,程序上一般有这么五个环节:祭祀、占卜、致师、献捷、饮至。
    祭祀,就是出征之前,先要禀告天地祖先,以求神灵保佑。
    占卜,就是预测战争胜负,规划作战方案,选择最佳时机。
    致师,就是派强壮之人,到对方阵营挑战,激怒侮辱敌军。
    献捷,就是作战结束后都来报功,献出缴获的人口与物资。
    饮至,就是回去摆庆功宴,论功行赏,大家一起不醉不归。
    在这些环节中,直接关系到整个战争胜负的,也就是“占卜”这一项了。
    占卜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极为重要,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可以担任这个要职的。
    当时的占卜师,可以说多是些科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与原始巫师的复合体。因为占卜师不仅要有神秘的超前预知力,还要有理性的分析判断力,更要有极高的威望与煽动力。

    《左传》上说,秦国的占卜师是卜徒父,他占了一卦说“吉”。但两军刚一交锋,就出师不利,秦国吃了败仗。
    秦穆公疑惑了,诘问道,你不是说吉吗?
    卜徒父就解释说:你一定要坚定信心,这是一个大吉之卦,连续进攻三次后,就可以抓住他们的国君了!因为卦辞上说“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
    一千,用三个一组去分,(即1000除以3),最后就余下一个“一”,剩下的这个一,就是卦象中的猎物——一只大公狐狸,这个大公狐狸不是他们的国君还会是谁?
    于是,秦穆公就鼓足勇气,一连进攻了三次,三次都胜利了。这时,秦穆公的军队也就攻打到了晋国的“韩原”这个地方。

    再说晋惠公方面。
    晋惠公出征的时候,是晋国那个最著名的占卜大师郭偃为他占卜的。郭偃经过慎重的占卜之后说,你要想打赢这次战争,就只能用庆郑这个人为车右才是大吉!否则,用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吉利。
    车右,就是站在战车上右边的武士。这个位置非常重要。一辆战车上一般是三个人,中间的一个人驾车,主帅居左执弓箭,往往由国君亲自担任,副将居右执长戟,往往由大力士担任。
    所以,在战争中,车右就是一个仅次于一国之君的最重要的岗位了。
    当敌我双方的战车对冲时,两边的车右大力士就挥戈舞戟,相互对砍,双车相错的一刹那,谁被打翻,谁就不幸的输掉了。
    晋惠公听说要用庆郑为车右,两个眼睛就瞪的大大的,什么?要用这个专门和我作梗的家伙才能打胜仗?寡人不信。但考虑到这是郭偃的预言,所以又不敢怀疑。
    庆郑这个家伙老是向着秦国,用他行吗?惠公经过一番很痛苦的抉择之后,他决定折中处理,就改让他的亲信家仆为车右,又叫庆郑持着长戈,徒步跟在他的车后跑,随时保护他。
    这样一来,庆郑就更加恼火了。

    晋惠公的战车向前奔驰,遇到了秦军中的公子絷,两军刚一交锋,问题就出来了。那几匹宠物马“小驷”从没打过仗,吓的惊慌失措,没命的乱跑,根本不听使唤,将战车拖到一潭泥泞之中,陷下去,起不来了。
    惠公用力鞭打,奈何宠物马力小势微,陷在泥泞中拔不起脚来。
    惠公疾呼:“庆郑!快来救我!”
    庆郑问:“你在叫谁?”
    惠公又呼喊道:“庆郑!你快快将寡人的战车推起来!”
    庆郑还在为没有担任车右一职而生气,指着他的鼻子说:“昏君!你背信弃义!谁还会听你!你刚愎自用!又听得进谁的劝!你占卜了这么吉利的一个卦,居然打不赢!你现在还想怨谁?”
    说完,扭头就一个人走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把你的马儿看好,我先回去了!我喊一个人来救你,算是对得起你!”
    晋惠公还在那里使劲的打马,怎奈众秦兵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围过来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惠公不得已,只好扔了武器,束手就擒。

    再说秦穆公已经攻到了韩原。
    韩原是晋惠公手下韩简大夫的封地。韩简怕失去自己的地盘就奋力死战,将秦将西乞术等人刺伤于车下,驱散了秦兵,挥车迳奔戎辂主帅,将秦穆公团团围困在了垓心,动弹不得。
    穆公长叹一声:“我今日反做了晋国的俘虏,天理何在?”
    刚叹了一声,只见正西方山岗上冲出一队强盗约三百余人,个个蓬首袒肩,脚穿草鞋,手执大刀,步行如飞,冲上阵来将晋兵乱砍。
    原来,这是一伙盗马贼,数年前偷了秦穆公的马匹,被查获后,穆公不仅没有责罚,反而还赐酒给他们喝。所以,这次听说秦穆公在此作战,特地赶来助阵。
    韩简慌忙正欲迎敌。只见庆郑从北边赶来高叫到:“勿得恋战!主公已被秦兵困在龙门山泥泞之中,你快快赶去救驾!”
    韩简无心厮杀,扔了秦穆公,迳奔龙门山来救晋惠公。
    但是晋惠公已经被秦兵捉住,捆绑后,押回了大寨。
    那三百盗马贼救了秦穆公,又救了西乞术。秦兵乘胜追杀,发起总攻,晋兵顿时大败。龙门山下尸积如山,逃脱的仅有十分之二三。韩简也被秦兵抓住了,气得他顿足大骂道:“当时若抓住了秦君,两边还可以交换,现在可好,我国君臣竟沦为阶下之囚,这都是庆郑误了我也!”

    韩原之战,秦穆公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利,终于逮住了晋惠公这只大公狐狸,定要把他押回去杀了,祭祀天帝!而此时的晋惠公,一败涂地,面如死灰,他再也牛不起来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古人究竟按什么原则处罚战败的俘虏君王

0.jpeg

    公元前645年的“韩原之战”,秦穆公终于成功的抓住了晋惠公。
    高贵的晋惠公,沦为他一向瞧不起的秦国人的阶下囚。
    被俘获的晋国君臣们,都打着赤脚,披头散发,苦着脸嘴,像死了人送葬的队伍一样,哀声怨气的,一步一哭。每个人都用一条绳子栓着,一个连一个,慢慢地往秦国方向走去。
    晋惠公心如死灰,因为他已经知道了,秦穆公要拿他的脑袋祭天。因为他欠他的、赖他的、对不起他的,已经实在太多了。

    山里人朴实,水边人狡猾。
    因为大山里的人,和外界交流的机会本身就少;而河流附近的人,从小就会遇见形形色色的各地商人,自然见多识广。
    秦穆公是一个直直的陕西汉子,被黄河大拐弯处的晋惠公耍了又耍,曾经的许诺,一次也没兑现过。但是现在,无所谓了,任你千般狡猾,也无济于事。因为恼羞成怒的秦穆公,只想把他杀了泄恨!

    秦穆公的车队,已经先回到了国都,他召集群臣们一起开大会:
    寡人我,嬴任好,因为受到上天的命令,才出兵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并立了夷吾为晋君。可是,没良心的夷吾屡屡出尔反尔,违背诺言,也就得罪了上天!寡人现在要拿他的脑袋祭天!大伙说,好不好!
    群臣都说:不好。
    秦穆公恼怒了:怎么不好?
    大伙都说,晋国是个大国,你杀了他们的国君,也就等于是把你以前施舍给他们的所有恩德,全部都报废了!他们无论立谁,都要与你为敌!从今以后,子子孙孙结仇,秦国就再别指望有好日子过啦。
    以前你为他们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付出了还没得到回报,你就自毁了前程,又树下了新的敌人,这究竟划算吗?

    秦穆公一想,是呀,不能杀。杀了他,寡人我可就亏大了!
    那么,放他回去,好不好呢?
    更不好,你把他一放,他就更加神气了,原来,你根本就不敢拿他怎样嘛!虽然把他抓来了,可最后还得乖乖送他回去,那他以后还会怕你吗?他不仅不怕你,还要再次兴兵来报仇雪耻!
    不能杀,又不能放,那寡人怎么办呢?干脆把他囚禁起来,叫他永远失去人身自由,如何?
    也不好,把他抓住不放,他就一介匹夫,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并且,晋国马上再立一位国君,还是要与你为敌!更有理由打你!
    那么,趁着这个机会,废了他的君主之位,把他驱逐出境,赶他到别的地方去,不许他再回到晋国,这个选择如何呢?
    还是不好。废了他之后,新上任的君主会感谢你吗?人家又不欠你人情!也不需报答你什么!你以前的投资还是都扔水里了!况且,即使废了夷吾,他那班旧臣马上又把他迎回去为君,依旧与你为敌!

    秦穆公终于发现,这晋惠公虽然抓来了,但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因为你既不能杀他;又不能放他;又不能囚禁他,又不能驱逐他!四个选择,都不行,也就是没有选择!你还能把他怎的!没招。
    顿时,秦穆公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痛苦的瘫软在椅子上,妈的!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啊!我我我现在该咋办呢?
    正在这个时候,他的老婆大人派了几个丫鬟过来了。
    他老婆就是秦穆姬,也就是晋惠公的妹妹。
    那几个丫鬟都穿着一身死了人的丧服,把秦穆公吓了一跳。
    丫鬟们口传夫人之命:“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家自相残杀,我深感耻辱!听说你抓了我哥,如果他早上来,我就早上死!他晚上来,我就晚上死!你放了他,就等于是放了我!你自己看着办吧!”
    穆公大惊,问:“夫人在哪儿?”
    丫鬟们说,夫人在后花园搭了一个台子,台子下面堆满了柴火,她一个手打着火把,一个手抱着你的儿子,就要点火自焚了!
    哎呀!这可咋办呢?放人,放人,快点放他们回去吧!

    这时,秦穆公手下的公孙枝就对他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放人可以,但不能白放。
    你现在只对晋惠公有恩,所以还是只能放他回去继续为君,他才可以报你的恩。
    晋惠公这人,贪婪而胆小,他肯定害怕国内再立一位君主,就把他废了!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叫他拿河西的八城来换他的命,他肯定干!再叫他的太子来秦国当人质,他就可以再回去为君了!
    这样一来,夫人也不会责怪你了;河西八城也到手了;你又对他施了一次恩;他儿子押在你这儿,他终身就再也不敢得罪你了;并且,以后他死的时候,你又可以立他的儿子回去为君了,就又施了一次恩。   
    这样,秦国世世代代都可以掌控着晋国,为我所用了!而晋国的君主们,从今以后,祖祖辈辈都要铭记着都是您给他们的大恩大德啊!
    您看,这样是不是利益更大呢?

    秦穆公拍着桌子只叫好:“公孙枝!还是你会算!你已经算到几辈子以后去了!那就按你说的办!”
    (这公孙枝,其实也是晋国人,以前在晋国受排斥,所以就在秦穆公娶夫人的时候,来到了秦国。)

    于是,秦穆公马上派人去恫吓晋惠公。
    你这个一国之君还想不想当的?不想当了,剁下你的脑袋祭天!再改立你哥公子重耳为新君!还想当的,就把你当年许诺的河西八城交过来。
    我们绝不会多要你一分,这次你打了败仗,寡人我也既往不咎,原谅你这回,我们只不过要你兑现你自己的诺言而已,放你回去,是给你机会反思,做人,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晋惠公一听,不用死了,划算!八城就八城,给他们,反正老早就该给人家了嘛。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7. 揭秘:秦国第一次向中原扩张之内幕

    由于地理闭塞,交通不便,秦国早期和中原并没有什么来往,中原的诸侯们也一直都把秦国人当作异族的犬戎一样看待。
    秦国要想把势力扩张到中原来,第一步策略就是和晋国结为“秦晋之好”。但是后来,为了河西的这块地盘,两家闹翻了,在韩原之战中,秦穆公抓住了晋惠公,继续逼着他要地。

    晋惠公害怕失去他的国君之位,就答应了秦国的条件,慌忙割地求和。于是,差不多关押了三个月左右,就被释放了。
    回来的时候,晋惠公对随行的大臣们说,当年我老爸幸亏听从了太卜偃的话,才把妹子嫁给了秦穆公,若听那个太史苏的,我们今天也就都完蛋了!看来,太卜偃的话,该听。
    到了晋国,太子圉率领着郤芮、庆郑、狐突、蛾晰、寺人勃鞮等一班大臣们,都等在郊外迎接。
    惠公坐在车上,满脸羞愧。一抬眼,望见了那个庆郑,顿时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暴叫道:“庆郑!你这奸人,居然还敢来见寡人?”
    庆郑说:“你从一开始就听我的,人家就不会打你;如果你继续听我的,与秦国讲和,两家也不会大动干戈;如果你还听我,不乘宠物马打仗,必不会败。我也有忠于你的地方,你怎么老是看不见呢?”
    晋惠公恼怒,不由分说,就把庆郑推下去,斩了脑袋。
    杀了庆郑以后,就开始“修政教”。怎么修政教呢?就是改变国策。晋国从此,老老实实的听秦穆公的话,甘愿奉秦国为老大,自己为小弟。再也不敢藐视秦国了。
  
    晋惠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因为他怕了秦穆公。并且,他在关押期间,秦穆公恩威并施,以德服人,终于把他给降服了。
    《史记》上说:“(秦穆公)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
    与晋君盟,就是说秦穆公依旧还是把晋惠公当做平起平坐的诸侯在对待,而不是当作俘获的奴隶来使唤,因为一般只有同级别的才叫“盟”。
    更舍上舍,馈之七牢,就是给他换了上等的房舍,当时的星级宾馆住宿,又送给他七头牛、七只羊、七头猪。一牛一羊一猪,为之一牢。行诸侯大礼。
    礼数周到,慢慢做工作,感化晋惠公。先用武力把他打败,再客客气气的施予小恩小惠,这就叫以武立威,以威布德。
    做了这么多工作,其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河西的地盘。因此,我们看到,最终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结果,那就是:“夷吾献其河西地”。
    值得玩味的是,“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
    如果先说献河西地,后说归晋君夷吾,那就应该是晋惠公被迫割地之后,才换回了人身自由的一种十分无奈的场景了。
    但先放晋惠公回去,然后晋惠公才把河西的地盘献给了秦穆公。则语境大有不同。这就说明晋惠公这一次他是真的守信用了。
    相关事件的时间顺序是这样的:
    公元前645年,秋,秦晋两国韩原大战;九月,晋惠公被捕;十一月,释放回国;回国后,献出了河西的地盘;过了一年之后,公元前643年,晋国的太子圉来到秦国做人质。
    并不是拿太子抵押,换回晋惠公的。而是先放了晋惠公,晋惠公后来才让太子来当人质的。可以说是自愿,也可以说是无奈。总之他服了秦穆公了,而秦穆公也已经不怕他再耍狡猾了。
    从这之后,晋国的高官出使秦国,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傲慢劲了,而是改为了溜须拍马,专拣好听的奉承话说。因为秦国现在是老大了。
    太子圉来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为了继续“秦晋之好”,就来了个亲上加亲,把他的女儿(也可以说是太子圉的表妹)嫁给了太子圉为妻,这就是怀嬴。

    自此,秦穆公的势力向东扩展到了黄河边上,这是秦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向中原腹地的推进。
    不久,秦穆公就把夹在秦国与河西之间的那个梁国还有其他的一些部落小国,都给一股脑消灭收编了。这样一来,秦国也就可以借河西为跳板,具备了操控晋国、进军中原、与天下诸侯争锋的条件。
    《史记》上记载,早在秦穆公的父亲刚上台的时候,想把秦国的国都迁到雍城来,他就花费了三百头牛、三百头猪、三百只羊的价格,请了专家们来考察这一带的风水如何。
    风水大师们给出的意见是:“卜居雍。後子孙饮马於河。”
    意思就是说:占卜的结果非常吉利,居住在雍城,将来的子孙后代们就可以到黄河边上去饮马了。
    只过了三十二年,秦穆公就完成了他父辈们的心愿,夺得了河西的地盘之后,也就如愿以偿的把秦国的马,放到中原的黄河边上来了。
    河西划给了秦国,秦国就变大了,晋国就缩小了。
    秦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崛起。

0.jpeg

    再说晋惠公回国之后,虽然又坐稳了他的君位,但他还有一个心病。那就是,他在秦国的三个月,最怕的就是二公子重耳乘着这个机会,杀回来抢他的宝座。
    重耳在外,终究是个心腹之疾。必须除掉他,才能绝了后患。
    于是,晋惠公就把那个大内高手太监公公寺人勃鞮找来,叫他去翟国暗杀重耳,限他三日之内出发。
    寺人勃鞮得令,马上就往翟国而来,这是他第二次执行刺杀重耳的任务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8. 春秋:晋文公背后那些伤心的女人们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不仅没钱、没车、没房,甚至连名分都没有。他爹晋献公要杀他,就先设计把他调到蒲城,蒲城在当时其实只是个荒野,让他去那里搞建设,等建好了再把他干掉。
    重耳去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晋献公也不给他钱,重耳一个人来到这里混日子,苦不堪言。

    此前,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徐国人,称作徐嬴,寿命不长,结婚之后,还没有生育,就较早的去世了。
    来到蒲城后,重耳在这里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二个女人。
    这个女人史称逼姞。但他也许早就忘记了她姓什么,叫什么,也或许还有点点映像。反正他娶了这个女人,这个女人也为他生下了一双儿女。
    大的是男孩,名叫姬欢,小的是女孩,叫做伯姬。
    重耳就在蒲城安了家,在这里过上了四年多的幸福时光。
    不久,晋献公派了寺人勃鞮,来蒲城杀他。
    重耳害怕了,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既顾不了他的老婆,也顾不了他的孩子,就这样一个人逃跑了。在狐偃和赵衰的帮助下,翻墙逃跑了。
    从此,亡命天涯去也。与他的老婆孩子们再也没有了任何联系。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了。

    重耳一直向北,逃亡到了北方的翟国。
    翟的读音就是狄,翟国就是狄国,这里是他母亲的娘家。所以,狄人君主非常热情的收留了他,把他待为上宾。
    当时,翟国打败了赤狄中一支姓隗的小部落,抓住了他们的两位公主。大公主叫叔隗,小公主叫季隗,都是绝色美女。
    翟主大酋长看重耳身边没个女人,就把这两个美女俘虏当作见面礼,送给了逃难过来的重耳。
    就这样,身无分文的重耳,桃花运再一次降临了。
    重耳就把十三岁的妹妹季隗留作自己的妻子,把稍大一点的姐姐叔隗赠给了和他一起亡命天涯的赵衰。
    季隗,也就成为重耳的第三个老婆了。她为重耳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大的名叫姬鯈;小的名叫姬劉。
    重耳与季隗同病相怜,一个是落魄公子,一个是落难公主,他们就在这里安了家,在冰天雪地里以逐兔射鸟为生,过着最原始的狩猎生活。
    不久,重耳就习惯了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乐不思晋,日子倒也不错。

    后来,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内乱,权臣里克派人来接他回去继位。但他由于害怕,不敢回去,就这样错失了一次机遇。于是,他的弟弟夷吾冒险回去,当上了晋国的君主,终于干掉了里克。
    又过了些年,他的弟弟夷吾,也就是晋惠公,被秦国人抓走了。惠公最担心重耳会乘着这个机会,来抢他的宝座。所以就匆匆割地,只求能够快速回国。
    那么,重耳会不会杀回来抢夺晋国的君主之位呢?
    有人说,重耳是个仁人君子,不会做出这种乘人之危的事。也有人说,重耳淡泊名利,不屑于国君的宝座。还有人说,重耳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只想和那个美女季隗长相厮守,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其实,这些猜测都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自愿跑来狄人部落,追随于他的那十几号晋国旧臣们,都指望着他杀回去翻本呢。而愿意亏本收留他们这么多人的狄国首领,也还指望着他回去高息还款呢。所有人的利益都押在重耳身上。狄国君主大力扶持重耳,就和秦国君主扶持夷吾是一样的。
    无论重耳究竟想过哪一种生活,都不由他自己来选择。
    所以,《左传》上说:“ 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
    这一年的秋天,晋惠公韩原之战,被秦国人抓走了。狄国就乘着这个机会,攻打了晋国!抢占了晋国北边的好几个地盘。
    为什么呢?“因晋败也。”因为晋惠公吃了败仗,所以这就是打他的最好机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重耳(或说重耳身边的势力)想得到晋国的心情,其实是非常迫切的。这也就是晋惠公一回国,就想立即干掉他哥重耳的原因了。于是,他就派了寺人勃鞮,再次前来刺杀重耳。

    重耳在这里一共生活了十二年。
    突然有一天,晋国来了个人,急匆匆赶来,递上密信一封,一句话都没说,只叩了个头就走了。寺人勃鞮马上就要杀他来了,时间非常紧迫。
    现在,他不得不再一次逃亡了。
    狐偃说,狄人的力量还是小了,看来我们指望他们复国,已经指望不上了,不如到最强大的齐国去吧。但重耳对老婆孩子还有点恋恋不舍,狐偃就提醒他说:“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国家大事,而不是来娶妻生子的!”
    重耳想带上老婆、孩子一起逃亡,但一是经济上不允许,二是行动上不方便。
    于是,重耳为了他的事业,就不得不再一次又把她们都抛弃了。
    走的时候,对他老婆也就是季隗说,你如果是真心的爱我,那就等我二十五年吧!我走了,你就在这里带孩子,如果等到二十五年之后,我还不回来找你,那你就可以改嫁了。
    他老婆一听,伤心的说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再等二十五年,就五十岁了,行将就木,还改嫁什么人呀。”
    季隗为中国人创造了“行将就木”这个成语。“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然后,重耳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往东方的齐国而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9. 谁是历史上最早徒步周游列国的第一人?

0.jpeg

    一说起周游列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孔子。但比孔子更早周游列国的人,实际上是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重耳。重耳比孔子要大一百多岁,那时的交通环境比后来孔子时期,更为艰险难行,困难重重。
    重耳从北方的晋国逃到更北方的翟国,在这里生活了十二年后,开始游历天下,他从翟国出发,历经两千里途程,经过许多小国,才到达了最东边的齐国。
    然后,又从齐国来到最南边的楚国;又从楚国来到最西边的秦国;又从秦国返回到北边的晋国。
    重耳绕着中国(周朝)转了一大圈,整个天下都被他踏遍了,因此,他自然也就成为人缘最广、见识最多的一位春秋君主了。

    今天我们先只说他的第一站,从翟国到齐国的艰难跋涉。

    重耳和孔子不同,他完全靠两只脚,徒步走去的。因为重耳很穷,没有车。并且,他随时都要提防晋惠公、寺人勃鞮等人的追杀。
    刚一出城,没走几天,那个管理财物的人,就趁着混乱把大伙的钱财卷跑了,逃入深山,害的大家苦不堪言。
    走了不到十天,徒步八百里,就到了卫国。天刚刚黑,重耳叫赵衰去卫国借宿,先休息一夜,再借点路费,好到齐国去。
    守门的门卫马上跑进去,飞报卫文公:“报告主公,外面来了几个狄族的二流子,求见。”
    卫国曾经被狄人灭过国,屠杀了他们不少的人。所以卫文公一听说狄人来了,就不高兴:“是哪一支狄人?驾的什么牌子的车?见寡人有什么事?”
    “车的,没有。都是一脸没吃米的穷鬼相。”
    “不见!你把门关好!给我看紧点!出了事拿你是问!”
    门卫来把门关紧。
    赵衰再三解释说,我们是晋国人,流亡的晋国人,不是狄国人。
    门卫又进去通融。
    卫文公说:“哦,四处流窜的恐怖分子呀,那更不能放他们进来了!给我看紧点!出了事拿你是问!唉,不是我不想收留你们,晋国政府,咱惹不起。”

    重耳一行人就在门外等啊等,一直不见开门。
    魏犨是个急性子,吼着叫着要把卫文公揪出来,说他不尽主人之礼,再不出来迎接,就剽掠了他的村落,吃饱了上路,别怪咱不客气!
    重耳劝住他说,蛟龙失势,就好比一条蚯蚓一样。也怪不得人家。若去剽掠,那就是强盗了,我宁愿忍饿,也不能干盗贼之事。
    于是,他们只好蜷缩在卫国的城外,露宿了一夜。

    天亮后,又继续赶路。走到卫国北面的“五鹿”这个地方时,已是饥肠辘辘,饿的不行了。这时,他们突然发现,赵衰抱着仅有的一锅小米粥,不见了。
    众人都纷纷猜测诬陷说,赵衰定是把那锅小米粥偷跑了,真是日久见人心啊。(饥饿的时候,再贤能的人也会为米吵架。)
    正在议论,之见不远处的丛林之中,有十几个强壮的野人正坐在那里烧烤,香味一阵阵飘来。
    所谓野人,是指在野之人,就是乡巴佬的意思。当时住在城市里的叫国人,住在郊外的叫鄙人,住在乡村山区的就叫野人。
    重耳整了整头上戴的冠,冠就是像帽子一样的东西,这个是身份的象征,就像现在,穿的再差,只要脖子上扎一条领带,就好像有了身份似的。
    恭恭敬敬走上前,礼貌的鞠躬,很绅士的向乡巴佬乞讨:“你们在吃什么呀?真香,我们很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呃,肉少一点也行。以后我会加倍报答你们的。”
    这帮乡巴佬一看,还从没见过这么有风度的叫花子,就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他们,露出鄙夷的脸色,笑嘻嘻的装了一碗泥巴,递给他们:喂!拿去吃吧。
    真是欺人太甚!重耳顿时大怒,火冒三丈,就要鞭打那些乡巴佬。
    狐偃急忙止住他说:“公子息怒!要弄到饭吃,其实容易,但要弄到土地,那就难啊!土地,国之根基。上天借这些人的手把土地授予你,这是得到国家的吉兆,你发怒干嘛?应该拜而受之。”
    真打起来,未必能占便宜。重耳转变的飞快,他就回嗔作喜,放下鞭子,整整衣冠,恭恭敬敬地趴在地上,对着那碗泥土下拜。
    那些乡巴佬看他们对着一碗泥巴下拜,不知道什么意思,都笑了起来:“神经病!”

    又走了十几里,重耳饥困难耐,靠在一棵树下休息。众人采了点野菜熬成汤,都争了吃,只有重耳一个人不吃,因为野菜在他嘴里,是那么的难以下咽。他说,我想吃肉,哪怕肉少一点也行。
    这时,介子推就捧上一罐热烘烘的鲜肉汤。重耳饱食了一餐后,舔着舌头说,真好吃,你也尝尝吧,这么鲜的肉,你打哪弄来的啊?
    介子推苦笑着说:“这是从我大腿上割下来的一块肉。臣听说‘孝子杀身以事亲,忠臣杀身以事君。’今天,公子你饿了没有吃的,所以我就割下一块肉来,给你充饥。”
    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股:古代指大腿。)
    重耳听得惊呆了,眼泪落了下来:“都是我连累了你呀!把你害成了这个样子,你屁股不疼呀?将来,我拿什么报答你呀!”
    介子推说:“我只愿公子你能够早日回到晋国,以成就臣的股肱之义!这是人臣的分内之事,难道我指望你报答我才这样做吗!”
    重耳见介子推如此忠心耿耿,肝脑涂地,在他饥饿的时候,居然肯把自己屁股上的肉挖一块下来,送给他吃。实在是太感人了!
    因此,介子推就以忠义而成名。
    在重耳流亡的那段艰难岁月里,介子推,也就成为了重耳身边的第一号大功臣。

    这时,那个抱着小米粥的赵衰,终于又赶上了队伍。他并没有逃跑,而是因为脚被棘刺损伤了,走不快,才落了伍。
    赵衰献上小米粥给重耳。
    重耳问:“你难道不饿吗?怎么还留着没吃呢?”
    赵衰说:“臣,虽然饥饿,但怎么能够背着你吃独食呢?”

    于是,大家又尽释前嫌,齐心协力,一同向齐国进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0. 春秋历史上最有桃花运的人

0.jpeg

    晋国公子重耳,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最繁华的齐国。
    齐国的临淄城,是个国际大都市,当时城里的商品交易区就叫做“市”,各国的商人都在这里拿着货币自由的交易。而此时西方的秦国,还没有货币,都是用牛、羊、或动物皮毛来直接进行交换。
    重耳看花了眼,摸摸袖子,空空如也,没有一分钱。
    他拍了拍一身破旧的衣服,庄重的整了整头上戴的那顶冠,在齐国人的引荐之下,终于见到了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

    齐桓公是一个很喜欢善待外国流浪者的人。因为他自己早年也曾有过痛苦的流浪经历,所以他热情的接纳了晋国的流浪公子重耳。
    这样,在齐桓公的身边,至少有五个从外国来的人,对齐国将来的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五个人分别是:陈完、竖刁、易牙、卫开方、重耳。
    陈完,本是陈国大夫,于齐桓公十四年逃难来到齐国,做了齐国大夫懿老二的女婿。改姓为田,成为后来田氏一族的祖先。
    竖貂,本是蔡国人,在蔡姬嫁给齐桓公的时候,来到了齐国。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伺奉齐桓公,不息自愿挥刀自宫,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籍可查的第一个太监。
    易牙,美食专家,本是雍邑人,在竖貂的推荐下,成为齐桓公的厨师,他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一道菜,献给齐桓公尝鲜,从此得到了齐桓公的宠信。
    卫开方,本是卫国公子,嫌本国微小,于齐桓公二十年,放弃家业,追随桓公,来到齐国,拜为大夫。从此,成为了齐桓公身边的宠臣。
    这第五个,就是现在到来的重耳先生了。他是最后一个投奔齐桓公的外国贵族。
    齐桓公一向听人说过,晋国的二公子重耳是个贤人,就派人把他安排到最高档的宾馆里住下,又设宴款待。
    这一年,是齐桓公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44年。
    因为在去年的时候,齐国的宰相管仲已经去世了。重耳很希望齐桓公能够把他留下,他愿意在齐国效力。
    齐桓公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只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简直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被迫无奈的浪迹天涯,朝不保夕的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但是,环视他的左右,重耳身边的那些随从们,介子推、狐偃、赵衰、魏犨、先轸、狐毛、贾佗……,看上去都是些豪杰之象,将相之才。
    桓公句句称赞,却也默默惊讶。

    酒席上,齐桓公问他:“公子,怎么没看见你老婆呢?”
    重耳回答说:“我逃跑的时候走的急,连自身都难保,又怎能带着女人呢?所以早就走散了。”
    齐桓公感叹道:“寡人我,如果独处一室,一个人睡一夜,就像度过一年一样漫长。公子,你在外面奔波了那么久,却没个女人在身边,寡人为你担忧啊!”
    于是,就在他的家族中找了个漂亮的美女,嫁给重耳为妻。《史记》上说:“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说是嫁给他为妻,实际上是收留下这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招为了上门女婿。
    齐国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曾经有过嫁给卫宣公父子的宣姜;有过嫁给鲁桓公后而乱伦的文姜;有过嫁给鲁庄公兼庆父的哀姜。她们都是当时万人瞩目的大美女。
    嫁给重耳的这个美女,被称为齐姜。
    重耳的第一个老婆是徐嬴,没有生育,就去世了。
    后来,被他老爸发配到蒲城,他又娶了第二个老婆,叫做逼姞,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他老爸要杀他时,他就一个人逃跑了,老婆孩子从此都走散了。
    重耳流亡到翟国后,他就又娶了第三个老婆,叫做季隗,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他老弟要杀他时,他又一个人逃跑了,老婆孩子又都走散了。
    现在,他流亡到了齐国,又娶了第四个老婆,就是这个齐姜。
    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就是越流浪,就越有桃花运,越流浪,娶的老婆就越漂亮。
    晋国公子重耳,可以算是春秋历史上最有桃花运的人了。

    齐桓公热情而好客,出手非常的阔绰。他见重耳没有车,徒步走到齐国来非常不易,便一次性赠送了重耳二十辆车。
    每辆车上都镶着宝,绣着锦,超豪华,四马为一乘,共计二十乘。有了这二十辆驷马车,重耳就告别了他过去的贫寒生涯,而跟他一起流浪来的随从们,也都一下子成为了有车一族。
    从此,他们就在齐国安了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重耳感叹说,向来听人们传闻,齐公好贤礼士,今天我真的信了!他能够成为霸主,难道不应该吗?

    齐姜美丽娇艳,高贵典雅,把山西来的土老冒迷得团团转。重耳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的幸福生活。历年饱受了苦难的重耳,从此不愿再想什么复国的大事了。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晋国的重耳,只知道是齐国公室的女婿重耳。
    但是,齐桓公还没来得及为重耳封官,齐国就出了大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古人“掩袂而死”是怎么个死法?

0.jpg

    齐桓公的第一位夫人,是天子的女儿王姬,没有生育;第二位夫人徐姬,死的早;第三位夫人蔡姬,在和他吵架后,还没离婚就又跟年轻的楚王跑了。
    因此,齐桓公的三位夫人都没为他生下儿子。在他众多的女人之中,地位可以等同于夫人的,就有6个,(排名不分先后,按儿子的出生顺序):
    1. 长卫姬,生的公子无诡;
    2. 郑姬,生的公子昭;
    3. 葛嬴,生的公子潘;
    4. 密姬,生的公子商人;
    5. 少卫姬,生的公子元;
    6. 宋华子,生的公子雍。

    这六位公子中,无诡的年龄最大。桓公的两个宠臣易牙、竖貂和他一党,希望能够被立为太子。其他几位公子,也都叫他们的妈去求桓公想立为太子,桓公居然也都一味地含糊答应,全没个道理。
    齐桓公本人则觉得他这几个儿子里面,最贤能的应该是公子昭,所以最后就把他定为了太子。公子无诡当然就不服气了。
    不久,高龄的齐桓公一病不起,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老人,努力的睁开双眼,又失望地闭上。人们都知道,他的大限已经到了,没得治了,只能等着断气。
    易牙就和竖貂商量,如果老头子一死,那就该按他生前的遗愿,立老二公子昭为新君。这样一来,公子无诡就没戏了,我们也都跟着没戏了。怎么办呢?
    二人定计,假传圣旨,在宫门外挂了一块牌牌,上面写着:
    “寡人有持续阵发性的心悸,不能自主,需静心养病,最怕打扰。从即日起,任何人,一概不许入宫。特命竖貂守门,易牙巡逻。一应国政,俱候寡人痊愈之后,再来奏闻。”
    他们把住宫门,只让公子无诡一人住在长卫姬宫中。而其他的五位公子,想来问安,一律都不许入宫相见。
    等了三天,齐桓公还没断气,因为他生前吃的肉比较多,生命力顽强。易牙就和竖貂把侍侯他的人全部赶走,锁住了宫门,内外隔绝,只留下一个狗洞,叫一小厮早晚钻入,打探生死消息。

    再说齐桓公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突然醒来,又不能翻身,呼唤左右,没一个人答应。正在纳闷,只听扑蹋一声,一个女的从窗户上摔了进来。桓公睁眼视之,乃贱妾晏蛾儿。
    晏蛾儿是齐桓公的小妾之一,因为她弯弯的眉毛所以才叫这个名字。晏蛾儿说我曾经服侍过您,在一辆敞蓬马车里,那个过了的。
    齐桓公想了想,哦,好像是的。就说:“我觉得肚子里好饿,嘴里好干,我想吃点小米粥。”
    蛾儿说:“没有粥。”
    桓公说:“喝点热水也行。”
    蛾儿说:“热水也没有。”
    桓公瞪大眼睛:“为什么?”
    蛾儿回答道:“易牙与竖貂作乱,封锁了宫门,又筑起三丈高的墙,不许外人通行,我这是舍了性命,才从窗户里爬进来的。哪里还弄得到吃的呢?”
    桓公挣扎着问道:“呀,会有这种事?那,那我的孩子们呢……”
    蛾儿说:“宫门上挂了个牌牌,说您在养病,不想见任何人,公子们都被他们骗住了,挡在宫外,不敢进来。”
    齐桓公沉默了许久,深深地叹了口气,哭了起来:“管仲岂不是圣人乎!他叫我不用易牙、竖刁,我好后悔不听仲父的话,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仲父于地下?”
    然后,吐血数口,乃奋气大叫道:“天呀,天呀!我姜小白乃如此终乎?”
    于是,齐桓公就把衣衫掀了起来,盖在了头上,把整个脸蒙住。连连叹息了数声之后,一命呜呼哀哉,气断身亡了。
    把衣服或袖子遮盖在脸上死去,这就叫做“掩袂而死”。
    袂,这个字念mèi,指衣袖的意思。
    为什么要在临死之前,先把自己的这张脸给捂起来呢?
    因为,没有脸见人了。
    既不想让活着的人看到自己,也不想在死后遇见以前的老熟人。那怎么办呢?那就在死前先把脸捂起来,别人就不认得了。
    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就这样因病抢救无效,于养病期间,在郁闷孤独中,一个人凄凉凉的去世了。在位共计四十三年,高寿七十一岁。风光了一辈子,只是结局不美。正是:
        周室东迁纲纪亡,首倡列国共尊王。
        北扫戎狄朔漠疆,存卫救邢义声扬。
        正而不谲许春秋,五霸之中业最强。
      四十余年诸侯长,南摧西抑无敌挡。
        原来仲父死不得,一朝卧疾牙貂狂!

    小妾晏蛾儿见齐桓公已经死了,痛哭一场,跪在床下叩头道:“君魂尚未远去,待妾相随而去也!”便站起来弓着头向石柱子上使劲一撞,顿时脑裂浆流,殉节而死!做了一名忠贞烈妇,从此历史上有名。
    当天夜里,小厮从狗洞里钻了进来,看到地上血泊中挺着个年轻的女尸,床上躺着个不言不动无知无觉的齐桓公。马上跑了回去,“报、报告,主公已经升天啦!”
    易牙、竖刁二人大喜!这回好了,以后该咱俩吃香喝辣了。发兵!今夜杀了公子昭!明天就让无诡登基!

    且说公子昭不能进宫问安,正在挑灯独坐,闷闷不乐。突然听到易牙、竖刁的兵马杀声震天,吓的魂不附体,暗忖道,吾命休矣!当年父亲把我托付给宋公,如今事急,也只有先到宋国避难了。
    于是,公子昭慌不择路,从后门溜走,匆匆跳上一辆马车,抢在驾驶员坐的位置上,亲自开着车,载着他的仆人司机,望宋国急急逃命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2. 春秋时期争夺君位最滑稽的闹剧

0.jpg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抢先打跑了太子昭。
    第二天上朝,百官都来了,因为昨天夜里,都听到了大街上的跑步声,喊杀声,惊心动魄,知道出了大事。
    竖貂宣布说:“太子已经叛国,仓惶出逃了。如今,这里只有长公子无诡,还在宫中。”
    百官诸大夫听了,面面相觑,议论纷纷:“无诡并没受命册立,你们这不是在谋反吗!快快还我太子来!”
    竖貂大喝一声:“今奉先君临终遗命,立长子无诡为新君,有不从者,剑下诛之!”
    众人愤愤不平,当时就在朝堂之上乱嚷乱骂了起来:你若立了无诡,我们大家干脆都集体辞职好了!
    坐中一人,愤然跃起,乃是大夫管平(管仲之子),大骂道:“老子今天先打死你这两个奸臣!”说完,举起牙笏,就照着竖貂的脑袋顶门子上一敲。
    牙笏,就是官员上朝时捧在手里的那块版子,长两尺六,宽三寸,象牙或竹木做的,一敲,就是一个大包。
    竖貂呀的一声,好疼!一把揪住管大夫的衣领,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不松手。众官员一拥而上,乱殴了起来,易牙大喝道:“甲士们!还不动手!平日养你们何用?”
    于是,众甲士们(小兵),都拔出武器来,将诸大夫们(高官)好一顿乱砍!
    就这样,双方在朝堂之上斗殴了将近个把小时,最终寡不敌众,弱不胜强,当官的打不赢当兵的,都带着伤,挂着彩,乱窜跑出去了。清点人数时,被当场打死了十分之三的官员。

    易牙、竖貂见杀散了百官,就从宫中扶出公子无诡,来到朝堂之上,登基即位。
    内侍们鸣钟击鼓,甲士们环列两边。而跪在阶下拜舞称贺的大臣们,也就只有易牙和竖刁这两个小人了。无亏看了,冷冷清清,无奈的摇着头,又惭又怒,心中别样一番滋味。
    易牙、竖貂、无亏几个人商量之后说,如今第一庄头等大事,就是为去世的齐桓公发丧,然后再去慢慢收买人心。

    且说卫开方也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早已追随齐桓公多年,他听到无诡已被拥立为新君的消息,就对公子潘(老三)说,太子昭肯定是被无诡一伙暗算了,既然他可以自立为君,你凭什么不可以!走!
    于是,带着家丁死士,赶到朝堂,与无诡等人大打出手。
    老三骂老大不讲道理,但老大无诡这边的人比较厉害,占据了大殿,老三公子潘就去抢占了右殿,也搬张桌子,挂上大印,宣布自己才是齐国新君,开始亲政。
    不一会,公子商人(老四)也带着他的人赶来了,见老大占了大殿,老三占了右殿,他就马上抢占下左殿,也搬张桌子,自立为君。
    正在这时,公子元(老五)也带着他的人赶来了,他的势力最差,手下也没多少兵,他就把宫女里面的大个子都挑出来,一人发一幅盔甲,冒充作甲士,赶来相争。
    但整个齐国宫廷已经被三个哥霸住了,没有位置了,他就把院子锁起来,霸占了厕所:“有种的都别出来撒尿,憋死你们!”

    这样,齐桓公的六个儿子中,老二太子昭已经跑出国去了,老六公子雍最小,还在吃奶,所以这两个没有参战。其他的四个公子,就在朝堂上较劲,都说自己才是齐国的新君。一天之中,四位君主同时开张,挂牌营业了。
    这就叫:四虎争残肉,哪个肯松口。
    兄弟四个都不肯退让,僵持了好久好久才说:
    既然大家都是先君的亲生骨肉,家产谁没有份呢?咱亲兄弟也不必自相残杀了,免得外人笑话。如今之计:
    若太子昭回来了,那咱们都没理由和他争了,奉他为君,我等为臣。
    若太子昭不回来,那咱们就不如把齐国均分了,划作四份,大哥先拿,老三老四老五依次按顺序拿。老六还小,咱先别管他。

    大家都同意了,这样才叫公平。
    正在这时,后边传来一股特殊的腐臭味,一排小蛆慢慢爬了过来。
    原来,四位公子一直顶牛,互不相让,都怕别人当了国君,不知不觉已经长达六七十天之久,齐桓公的尸体挺在那里根本无人收殓,已经腐烂了,生了蛆,那些蛆从窗户里爬出墙外来,才被人们发觉。
    春秋第一霸主,生前风光无限,好不威风,但在他去世之后,竟是如此的凄惨,好生令人感叹!

    这时,国氏、高氏两家大夫来了,他们也就是当年扶立齐桓公上台的家族。高氏说,既然你们都是先君的继承人,怎么不孝顺呢?你们还是先把老爸的遗体安葬了,再去闹吧。
    于是,四位公子幡然醒悟,马上又去抢夺齐桓公的尸体,个个争当孝子。最后,尸体被大哥无诡抢去了,草草掩埋后,他就成了孝子。
    下葬的时候,无诡放声大哭道:“我是个不孝之人呀!我的罪过大于天呀,这并不是我存心不管死去的老爸呀,这都是他们三个弟兄把我逼成这样的呀!”

    按《左传》上记载的时间:“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
    从十月乙亥到十二月甲戌,为整整六十日,十二月乙亥,就是第六十一天了。乙亥赴,赴就是“讣”的意思,通告的意思,齐桓公死了六十一天,才正式对外发布他的死讯。
    从乙亥到辛巳,又是六天,也就是说,齐桓公死后的第六十七天,才下葬,尸体早就腐烂的不成个形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一般都把齐桓公的悲剧归为了道德范畴:是儿孙不孝导致的。这个理解其实比较浮浅,没从制度层面进行剖析。
    纵观齐桓公一生,尊王攘夷,极力维系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但他最后恰恰死在了分封制的弊端上。
    虽然分封制自有他的好处,但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三个弊端:
    一是实力分散,不能强权集中,这样就容易陷入为君权虚弱的状态。易牙、竖刁一旦得势,也就敢于凌驾国君之上。
    二是过于平均,容易制造内乱,桓公的几个儿子,以前几乎近似于平起平坐,都有一定的继承权,当突遇巨变时,也就只好像分家产一样把齐国均分了才为上策。
    三是分封制只有向外面扩张分封时,才会越来越强大;若无能力向外发展,只在内部盯着老祖业瓜分,那用不了几代就越分越小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3. 谥号就是贴在古代君王脸上最形象的标签

0.jpg

    古代的君主死后,就要根据他这一生的作为,来为他做个总结报告,算是盖棺定论。这个总结报告,要求非常简练,多余的话全部删除,最后只留一个字,一个最能够准确定位他的字。这就叫“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

    齐桓公的谥号,就是中间的这个“桓”字。
    “桓”,(huan,读:环)。
    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桓就是大的意思,也是武的意思。依靠武力建立自己功业的人就叫“武”,齐桓公的功业并不是靠武力打仗获得的,他一生用武都是在为别人打仗,而不是为自己,这就叫主持正义,维护公道。
    他的武力,基本上都用在了“尊王攘夷”这个方面。
    桓这个字,介于文武之间,也有文的意思。对内处理国内事物,多用文的方式;对外处理国际事物,多用武的手段。
    桓的本意,就是宫殿门口最粗大的那根柱子,叫作桓表,俗称华表。那是天子的招牌,象征着公平。齐桓公一生都是在为公做事,所以就把他比作了那根高大的华表,称为“齐桓公”,载入了史册。
    华表是庄严的,尊贵的,粗大的标志性建筑。这是面子上的,但实际上,华表又是让路人题写谤词的“留言簿”。有什么反对意见,不同建议,都可以题写在上面,随便说,只要能让君王看到就好。
    因此,历史上凡被称为“桓”的人,都是在光鲜的外表下,充满了非议,成为天生的诟病。他尊贵,他高大,他留给人们说闲话。
    这就是“桓公”。

    齐桓公去世了以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大打出手,把太子赶出了国。
    齐国的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哭丧着脸请宋襄公出兵相助。
    宋襄公说:“当年,在葵丘大会上,你的老爸就曾把公子嘱托给了寡人,屈指算来也差不多快十年了。寡人从来不敢相忘,放心吧。寡人准备邀集天下诸侯,为你讨回公道!”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约集了卫、曹、邾三个小国的兵力,攻打齐国,来到了齐国的郊外。
    齐国的官员们都不支持老大公子无诡,欢迎老二太子昭回来,继承君位。于是,国内发生暴乱,将公子无诡、易牙、竖貂一伙全部都砍死了。
    这样,自立为君的公子无诡,就成了“齐废公”。
    废公,就是作废了的君主,不算数的君主。

    在宋襄公的大力扶持下,太子昭回到了齐国,成为齐国的君主,这就是“齐孝公”。
    齐孝公上台没有几天,国内再次发生了暴乱。
    老三公子潘、老四公子商人、老五公子元,三人聚在一起说:
    二哥太不讲道理了!为了争权夺利,居然勾结外国人,把大哥杀死了!咱们应该为大哥报仇!
    大哥是长子,理当该他继位;二哥只是次子,他凭什么要抢!咱们三人把他给灭了!然后,任凭大臣们公议,在咱三人中任选一个出来为君,免得受到宋国节制,如何?
     大家都说好!于是,又把老二太子昭打跑了。

    都说太子昭是最能干的一个人,但他却老是太不禁打,又哭丧着脸来求宋襄公。
宋襄公正走在回家的半路上,忍不住笑起来:“我的天!不是把你扶上位了吗?差劲!”只好调转车头,再来齐国,平息了叛乱。
    三位公子有的逃跑,有的投降。齐孝公也就是太子昭,到这时这才把他的位置坐稳。

    齐孝公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指责他的几个兄弟们对老爸不孝!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
    言下之意,就是他才是最孝顺的一个儿子。
    为了体现他的孝,他就把老爸齐桓公的尸体从土里刨出来,为他再次风光大葬!因为上次公子无诡是草草下葬了事的。
    这一次改葬,葬了多少呢?
    后来到了西晋永嘉年间,齐桓公的墓被盗了,发现里面有一个水银池,寒气逼人,有金蚕数十斛,珠襦玉匣,缯彩军器,不可胜数。而陪葬奴仆的骸骨就有几百人之多!骷髅头里都含着珍珠,穿着玉衣。桓公生前的钟鼎壶鉴,衣戈车马,也都全部一应做了陪葬。
    足见当年厚葬的奢华。
    齐孝公做了这样一件大事之后,他就成为孝子了,所以,后来他去世的时候,谥号就是“孝”,——齐国最孝顺的国君。
    这个谥号也从侧面反应出:齐孝公其实是个无能之辈。
    因为,他上台之后的十年里,庸庸碌碌,实在是找不出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无法给予他更高的评价了。在他的一生中,最值得吹嘘炫耀的事,也只有风光大葬他老爸这一件事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宋襄公究竟凭什么可以排入春秋五霸

0.jpg

    在春秋五霸里面,有人说,宋襄公他算老几啊?他有什么资格当五霸之一呢?一没有打什么经典的胜仗,二没有使宋国一跃成为强国,那他为什么就能成为五霸之一呢?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先把宋襄公图霸的历程,简要的概括一下:

    1. 齐桓公非常欣赏宋襄公
    宋襄公的父亲开始并不服齐桓公,但是后来审时度势,却成为了紧紧追随齐桓公的最亲密的战友。他一心跟着齐桓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为齐国的称霸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前651年,正在齐桓公举办旷世规模的“葵丘会盟”的这一年,宋襄公的父亲去世了。于是,宋襄公就参加了这次最著名的大会盟。
    在这次高峰会议上,齐桓公非常欣赏年轻的宋襄公,亲切的握着他的手,与他进行了友好的会谈。并且把太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
    这是宋襄公第一次在国际上露脸,得到了春秋第一霸主的青睐,具备了最佳的政治资本,率先成为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2. 宋襄公以仁义闻名
    齐桓公为什么会非常欣赏年轻的宋襄公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齐桓公和宋襄公父亲的关系非同一般;二是因为宋襄公这个人很早就以“仁义”闻名于诸侯。
    宋襄公排行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名叫目夷,是他老爸的小妾所生。因为是小妾生的,就没啥名分了,但在他老爸去世的时候,宋襄公居然主动让贤,要把宋国君位让给他的哥哥目夷。
    理由是:哥哥为长,弟弟应该听哥哥的。
    作为太子,主动要把君位的继承权让出来,这在春秋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所以从这个时候起,他就被世人刮目相看了。
    而他的哥哥,也很知趣,坚决不干,再三推辞之后,最终还是让宋襄公做了宋国的君主。宋襄公就让他的哥哥目夷当上了宋国的首席大夫——总理。
    因为有着让贤的美名,使他成为了一个“仁义”之人。所以齐桓公非常欣赏他。

    3. 宋襄公首次号令诸侯
    齐桓公去世了以后,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大打出手,闹的齐国不得安宁。太子昭被打跑了,来到宋国求助宋襄公。
    宋襄公为了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当国君,他就约集、号令天下的诸侯们,都派兵来相助太子昭,以壮大声势。
    但是大部分诸侯一见是宋襄公出面号召,就没几个人理他了,只有卫、曹、邾几个小国派了点人马来了。
    宋襄公大怒,为了立威,他就把故意迟到的滕宣公扣押了起来,又把不来的鄫国国君杀了,当作祭品用了,以此来威胁震恐诸侯。
    这样,在诸侯霸主齐桓公去世了之后,宋襄公的名声、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的快速火了起来。

    4. 宋襄公平定了齐国之难
    宋襄公带着卫、曹、邾几个小国,号称国际维和部队,来到齐国,平定了齐国之难,让齐国太子昭当上了齐国君主。
    这样,宋襄公的名气就更大了,连齐国的事务都要由他来裁定,那天下的诸侯们,谁还能和他相提并论呢?
    从此,宋襄公自认为功高无比,天下的霸主之位,也就非他莫属了。

    春秋时期的那些“霸”们,可以排出大大小小的十九霸出来,但真正的霸主,实际上只有五位。
    霸,就是伯的意思,伯就是老大的意思。特指“诸侯长”,率领天下诸侯的头头,就是诸侯之长——霸主。
    这是齐桓公按照管仲的策略而首创的。是否成为霸主,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看是否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
    齐桓公生前,有着两个身份:一是齐国君主;二是诸侯霸主。
    作为齐国君主,齐国就是他的私有财产。
    作为诸侯霸主,他就是“大周诸侯协会”的会长。
    前者,齐国可以继承给他的儿子;而后者“大周诸侯协会会长”的职务,则是要许多诸侯们坐在一起,靠大家推举而产生的。
    在齐桓公去世了之后,第一任诸侯霸主也就不存在了。
    这个时候,就应该产生新的第二任诸侯霸主了。
    谁可以成为第二任霸主呢?按当时的情形,以及齐桓公的意思,倒还真的该轮到宋襄公来坐这个位置了。
     所以,如果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的意外的情况发生时,那就该宋襄公来接替齐桓公,成为新任的“大周诸侯协会会长”。

    现在,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宋襄公,在事实上,他的确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霸主,也做了一些霸主身份该做的事情。但是他还没拿到证,没得到天子的册封。
    所以,宋襄公只是事实上的霸主,而不是合法的霸主。
    (如果按实力来排的话,他也可以算做春秋时期的一霸,但却排不进实力最强的前五名。说他算一霸还是可以的,但说他是五霸之一,则不对了。)

    终上所述,宋襄公是在接他老爸(齐桓公的重要合作伙伴)的班,和受到齐桓公的青睐这两个有利的条件之下,才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的新一任霸主的。理所当然。
    接替的,过渡性的。
    他靠的并不是实力,而是名分。
    所以,你说打仗不行也好,没有能力也罢,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那一段时期的霸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古代政治竞选中发生的一起斗殴事件

0.gif

    话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去世了以后,宋襄公就以第二任霸主的身份自居。
    宋襄公说:“早在十年前,我仁义的美名就已经远播四方,连齐桓公都敬佩我。现在,齐桓公死了,是寡人力挽狂澜,不负桓公之托,击破了四个公子,平定了齐国之乱,功莫大焉,寡人理应做天下的盟主。”
    他的哥哥,宋国总理,也就是老国君的小妾生的,名叫目夷,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算了罢,上天不保佑我们商朝已经很多年了,(宋国是商朝的后裔遗民),你争那个虚名干啥呀?惹祸上身呢。”
    宋襄公不听,一意孤行。他广发英雄贴,号令天下的诸侯们,都于这一年的秋天七月某日,来宋国的某郊区,参加由他举办的国际首脑高峰会议。
    就像当年的“葵丘会盟”一样,他也想模仿复制齐桓公称霸的做法,一举成名。

    却说南方的楚成王接到会盟的邀请函后,看了十分恼火,又轻蔑的直想笑,他恨恨道:“天下竟有这种无知的人!不自量力,这宋襄公算老几啊!就他还想当霸主?狂的不得了哒!”
    楚王就和楚国的各位大臣们商量,去,还是不去。
    去了,有失自己的身份,不去,又失去了一次好的机会。
    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中原的宰相)就为他谋划了一条妙计,去破坏宋襄公企图称霸的野心。
    楚王说:“宋君狂甚!寡人欲主中华之政久矣,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今天正好借宋君之力,为寡人扬名,不亦可乎?”
    于是,楚王带上成得臣、斗勃二将,各选了精壮勇士几百人,都装作普通随从,前来宋国赴会。

    再说宋襄公准备出发的时候,他的那个哥哥目夷又提醒他说,楚国人强大,又不讲信义,你最好还是多带点保镖去。
    宋襄公正气凛然的一口拒绝道:“仁者无敌!寡人需要带什么保镖?寡人与诸侯们早就约定好了,是‘衣裳之会’,若带兵去,岂不是自我毁约,失信于人吗?以后寡人我还有什么脸在外面混呀!”
    所谓衣裳之会,就是指都不带兵,友好协商的那种会谈。这与“兵车之会”相对。
    目夷说:“既然这样,你怕失信于诸侯,那就让我带一百辆战车,埋伏在会场的三里之外,怎么样?还可以暗中保护你。”
    宋襄公白了他一眼:“有这个必要吗?你想的真多!”临走的时候,襄公还不放心,怕他惹是生非,失了信义,就要他跟着一起去,盯的紧紧的,免得搞破坏。
    目夷说:“这样最好,我也放心不下你,正要同去。”
    于是,宋襄公就带着他哥目夷,一同来到了会所。

    没几天,楚、陈、蔡、许、曹、郑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僖公两位没来,因为齐孝公和鲁僖公从心底里都不服宋襄公,你凭什么领导我们啊。
    到了会盟的这一日,七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欢聚一堂。大会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矮矮胖胖的宋襄公,以盟主的身份自居,洋洋得意。
   
    大会第一项,宋襄公率先发言:
    今天是个和美的日子,我们各国的高层首脑们欢聚一堂,是为了大周的稳定,天下的安宁,进一步贯彻齐桓公尊王安民,息兵罢战的方针,这样,天下百姓苍生都可以永享太平之福,大家同意吗?
    楚王说,我同意!我们都是大周的臣子,理应紧紧团结起来。自从尊敬的盟主齐桓公去世以后,就一直没有诸侯长了,但不知这一届的盟主将会是谁!
    宋襄公说:“有功论功,无功论爵,这还有什么话说!”
    论级别,爵位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宋襄公是公,所以他的级别最高。而楚王在大周朝的官方身份,实际上只是排第四等的子爵,级别最低。《左传》里面一直都是称他为:楚子,而从不说他是楚王。
    所以,宋襄公说:“不好意思,论级别,寡人侥幸列为公爵,比在坐的各路诸侯们都要高些,这次盛会,就请以我为盟主吧。”
    楚王,也就是楚子,他不同意了:“这不行!若论级别,你不过只是区区一个公爵,而我却是王!我称王已经很久了!难道你没听说过吗?你这个公,难道比我这个大王还大吗!”
    宋襄公听了,大吃一惊!道:“普天之下,只有周天子一人才是王,你这个王是自己冒称的,假的,假王岂能压我真公?”
    楚王说:“寡人这个王既然是假的,那谁教你请寡人来此?”
    宋襄公支吾道:“这、这……”
    楚王的随从成得臣在旁边大喝一声:“今天这个事,只需问一下在座的各路诸侯,你们是跟楚国来的?还是跟宋国来的?”
    陈、蔡两个小国,老是害怕楚国,就连声说,吾等都是奉楚国之命来的。而郑文公更是个两边倒的墙头草,他大喊道,当尊楚王为新一代的霸主!
    楚王呵呵大笑道:“宋君,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也不看看,天下诸侯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走近前来,笑眯眯地轻抚着宋襄公的肩头,另一只手,猛地给了他一拳!
    宋襄公就扑的瘫软在了地上,痛苦地紧捂住肚子。
    楚王指着他的鼻尖道:牛你妈个逼!兄弟们,上!
    只见成得臣、斗勃把衣服一脱,里面穿着铠甲,携着利刃,腰间各插了一面小红旗。把旗子一招,那些跟着楚王来的随从们,都把衣服脱了,露出盔甲,拔出武器,飞奔而来,把宋襄公举办的这个会所给砸了。
    各国诸侯看到这种架势,早就吓得魂不附体,想跑都没地方跑。
    就这样,宋襄公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召开的诸侯大会,本来是想大出风头,以确立他霸主的地位的。但没想到楚王也想争当这个盟主。他把宋襄公揍了一顿后,两个手反剪起来捆了,叫他跪在那里。
    宋襄公没有办法,只好当着众多诸侯的面,老老实实的跪在那儿。
    长的虎背熊腰、五大三粗的楚成王,一屁股坐在宋襄公为他预备好的“盟主”的椅子上,开始居高临下的教训宋襄公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6. 宋襄公称霸时竟被人绑架勒索三个月之久

0.jpeg

    宋襄公想当上霸主,他就模仿齐桓公搞了一个诸侯大会盟,没想到,在这次会盟上却被楚成王当场打翻在地,捆了起来。
    楚成王的随从成得臣把宋襄公按在地上,将他的两个袖子紧紧捻起来,反剪着手绑了,叫他跪在那里,听候发落。
    然后,楚王指挥他的士兵们将公馆里准备的献享犒劳之物,全部掳掠一空,包括宋襄公带来的那些车,也都变成楚王的了。接着,楚王当着所有诸侯的面,指着宋襄公的鼻子教训道:“死胖子!你知不知罪——!”
    你!趁着齐桓公的丧事,擅自出兵干涉齐国内政,一罪也;
    你!乱用私刑,仅因为迟到,就拘捕、侮辱了滕子,二罪也;
    你!好没人性,用活人(鄫子)代替牲口,祭祀鬼神,三罪也;
    你!恃强凌弱,为一点小事,就欺负比你弱的曹国,四罪也;
    你!不度德量力,又不务正业,居然妄图称霸,五罪也;
    你!妄自尊大,见了寡人,全无逊让之礼,六罪也。
    最后楚王宣布:
    “有了这六条罪状,寡人将伸张正义于天下,统领甲车千乘,战将千员,踏破睢阳城,为齐、鄫各国报仇!请大家诸位坐在这里静候佳音,看寡人取了宋国回来,再与诸君痛饮十日!”
    诸侯们只得唯唯诺诺,宋襄公顿口无言,欲哭无泪,就像木雕泥塑的一般。

    不一会,楚国大兵迅速集合了起来,号称千乘,其实只几百。他们押着宋襄公在前面开路,向国都杀来,想趁着这个机会灭了宋国。
    宋国人在城上一看,咦?主公不是当上霸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楚国人大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我们是国际警察,你们的国君在我们手上,快快开门投降——!”
    却说公子目夷早就趁着混乱,先跑回去了。他在城内和公孙固两个一起组织了人马,顽强抵抗,拒不开门。
    楚王大怒,喝教攻城,士兵们用大木柱子像和尚撞钟一样猛撞城门。城上的宋人乱箭齐发,射的楚人抱头鼠窜。
    打仗的时候,攻城最难,守方便宜,再者楚王这次会盟带的人也不怎么多,所以一时也捞不到好处,只好撤兵回去了。

    就这样,宋襄公被楚王强行带回了楚国,关押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小黑屋子里,叫他悔过自新。同时等待宋国拿钱来赎人。
    等了好久,宋国方面没有动静。楚国就派使者来到了宋国。
    “你们的国君,还被拘押在我国,生杀大权在我们手里。如果你们肯早日投降归顺,我们可以保证你们国君的人身安全!”
    宋国的公孙固说:“没问题,要杀要剐,随你们便!我国已经立了新君继位,就是目夷先生。至于宋襄公,已经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楚国人楞住了,又说:“我们准备送他回来,你拿什么酬谢我?”
    公孙固说:“宋襄公已经做了俘虏,你就是放了他,我们也不会让他回来,因为他玷污了祖宗,辱没了社稷。这个人已被开除了国籍。”

    楚王听说后,他就为难了,放了不划算,杀了也无益。唉!宋襄公这个烂货,砸在手里抛不出去,怎么办呢?
    左思右想,最后想了一条妙计,决定把鲁国也拖进来。
    于是,楚王写了一封国书,交给鲁僖公,让鲁僖公来和他一起审判宋襄公。
    鲁僖公看了国书大惊!
    原来,这宋襄公和鲁僖公,都是齐桓公生前最得力的两位盟友。
    现在,楚王的国书上明显有着两重意思:一是要嫁祸于鲁僖公,让鲁僖公和楚王一起杀掉宋襄公,使鲁僖公也背上不义的骂名。二是恐吓鲁僖公,我们先干掉宋襄公,下一个就要对付你了!
    鲁僖公这才真正感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他们都是黄河流域一系的国家,而只有楚国是长江流域的国家,现在,楚国的势力就要扩张过来了,鲁僖公害怕了:“寡人我好后悔,当时真不该拆宋公的台,我们还是应该团结才对。”
    于是,鲁僖公就邀集了郑、陈、蔡、许、曹等国的诸侯们,一起来向楚王赔罪求情,希望楚王大人大量,网开一面,放宋公一马。
    有鲁国出面求情,楚王就可以做个顺水人情了。这是因为看在鲁公的面子上才放的,鲁公也因此而又欠下了楚王一个人情。
    现在,楚王就可以释放宋襄公了。
    但是,楚王提出了条件:放了宋襄公可以,不过,你们都要尊我为盟主才行。
    墙头草郑文公又第一个带头表态:对!咱应该尊楚王为盟主。
    鲁僖公说:“当盟主必须仁义,才能使人心悦臣服。我国原来与宋国有着同盟之谊,若坐视不救,恐被天下豪杰耻笑。现在,只要你放了宋襄公,寡人敢不惟命是听?”
    于是,楚王就把宋襄公释放了,让他出来与诸侯们相见。宋襄公羞愧不已,满肚子不快,却又不得不向众诸侯们称谢。然后,楚成王和众诸侯们聚在一起盟誓,由楚成王执牛耳,(执牛耳者即为盟主),然后宋、鲁、郑、陈、蔡、许、曹等国,依次受歃。

    这样,楚成王就取代了宋襄公的位置,终于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霸。但是,他依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霸主,因为他还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正式册封。
    所以,他就写了一个申请,报上去,等待天子的批准。(呃,这个周期,应该有点长。需耐心等待。)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真正的春秋第二霸主,还并没有正式诞生。但楚成王显然是很有希望的。

    再说散会之后,各位国君都陆续回去了。
    宋襄公却没有地方去,他秋天被拘捕,冬天被释放,几个月里,他的哥哥公子目夷已经即了君位,所以他就不好意思再回去了,回去也没脸见人,他就决定一个人搬到卫国去住算了。
    走到半路上,他哥派人来接他了,说,当初之所以抢你的君位,是为了更好的帮你守住国家,才临时冒名称君的。现在,你已经平安的出来了,那就还请你继续主持工作吧。
    于是,宋襄公灰头灰脑的又回到了宋国,复位为君,他哥就退了位,还当大臣。
    重新上位的宋襄公,大骂楚成王不讲信义,不仁不义之辈还能当得了霸主吗?所以,铁了心,坚决要和他对着干到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7. 仁义霸主宋襄公为何留给世人笑柄?

0.jpeg

    话说宋襄公想成为霸主,不料却被楚国人捉去侮辱了一场,怨恨之情,痛入骨髓,只恨自己势单力微,不能报仇。
    他怪谁呢?怪那个郑文公。
    郑、宋、鲁、陈、蔡等等国家,都是吃黄河水长大的,与南方吃长江水的楚王势不两立。这两边倒的郑文公居然公开叫嚣,要让南方的楚王来当中原的霸主。
    这让中原的各路诸侯们情何以堪!
    所以,为了中原诸侯的共同利益,宋襄公决定向郑国这个叛徒败类开战!

    公元前638年,春三月,郑文公到楚国拜见了楚王,把楚王当作天子一样行朝贡礼。宋襄公听说后大怒,就于这一年的夏天,起倾国之兵,亲自来讨伐郑国问罪。
    上卿公子目夷说,如果你去讨伐郑国,楚国必然干涉,灾祸就在这里了,不如先忍一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大司马公孙固亦劝他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楚国佬比较强大。
    宋襄公发怒了:“既然你们都不愿去,那寡人就一个人去!”
    公孙固不敢再多嘴,跟着他去了。留下目夷守城。宋襄公自己担任主将,公孙固为副将,率领宋国大军杀奔郑国而来!

    郑文公大惊,急忙派人向楚国求救。楚王正要发兵,大夫成得臣说,去救郑国,还不如直接攻打宋国。
    因为宋襄公曾经被我们抓住过,宋国人早就吓破了胆。现在,他们去打郑国,国内必然空虚,我们乘虚而入,他再赶回来自救,疲于奔命,哪还是我们对手?
    楚王说,你讲得很对,就按你的意思办,出兵宋国!封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率领楚国大军杀奔宋国而来!
    宋襄公正与郑文公僵持,未分胜负,突然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他就急忙收了兵,匆匆忙忙往回赶。来到宋国的边境,泓水北岸,摆下车阵,抗拒楚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战”。
    公孙固提醒宋襄公说:“楚国人这次来,只是为了援救郑国。我们不如和谈,不可交战,楚国必然收兵回去。”
    宋襄公道:“楚国已经欺负到我们家门口了,还跟他们和谈?那咱们还要不要继续齐桓公当年的霸业?”
    公孙固又说:“楚国蛮子很厉害,我们的兵马,既没他们的多,也没他们的壮,这怎么打的赢啊?”
    宋襄公大喝道:“楚兵虽多,仁义不足。寡人兵甲虽少,仁义有余!当年周武王三千兵马,战胜殷纣王亿万之众,靠的就是仁义也!你若叫寡人去和这些不讲仁义之辈和谈,还不如直接去死!”
    于是,下了战书,双方约定,十一月初一,在泓水附近的一块空旷的草坪上,两军正式决战!宋襄公叫人做了一面巨大的旗帜,上面绣了两个大字:“仁义”。然后,严阵以待。

    且说楚将成得臣的兵马,都聚集在泓水的南岸,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们开始陆陆续续的渡河。
    公孙固又对襄公说:“楚兵已经开始渡河了,我有一计,可以迅速打败他们!”
    宋襄公问:“什么计?”
    公孙固说:“等他们过河,过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把先过来的这一小半兵马包围起来消灭掉,楚军必然首尾难顾,这样,我们不就胜了吗?”
    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鬼点子真多!人家正在过河,你居然想着去趁机偷袭,你妈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心理阴暗的家伙!你也不抬头看看,认得‘仁义’这两个字不?”
    公孙固听了,只得暗暗叫苦。
    不一会,所有的楚兵全部都过了河。
    成得臣在那里指挥士兵们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公孙固又对襄公说:“楚军正在布阵,现在还没有摆好阵型,如果我们一鼓作气,急鼓而冲之,楚军必然大乱!……”
    话还没说完,宋襄公照他脸上唾了一口:“咄!你这个小人,竟然不顾万世之仁义!人家的阵型还没有摆好,你就想不择手段偷袭人家!真是岂有此理!我们这是仁义之师,请你再别给我们脸上抹黑!”
    公孙固只好又在一边暗暗叫苦。
    又过了一会儿,楚兵的阵势已经都摆好了,人强马壮,漫山遍野,宋兵看了,脸上都有惧怕之色。
    宋襄公传令道:“各位将领们,士兵们,等会儿开打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敌人的头上有没有白毛,有白头发的老人,和已经受了伤的人,我们不许再打!”
    公孙固气的眼睛直翻,差点当场晕过去了。

    双方的战鼓都使劲的擂了起来,两军正式开始厮杀!
    战车对战车,长戈对大戟,相互对冲,来往交错,一迎一击为一个回合。
    两军交战了几个回合之后,宋军渐渐落入了下风。
    宋襄公挺着长戈,站在战车上,毫无惧色,催车直进,冲入楚阵。成得臣见了,大喝一声:“死肥猪,敢来与我决斗!”一挥手,就把那只大戟插到了宋襄公的屁股上。
    顿时,宋襄公的大腿开了花,膝筋骨也断了,已经不能站立,栽倒在地上,身上又受了好几处创伤。宋军顿时大乱,混战之中,抢回宋公,溃败而逃。
    战争是残酷的,打仗就是打仗,像宋襄公这样定要与敌人公平决斗,失去良机就是必然的了。敌人打胜了,并不会领他的情;他自己的人,也要骂他傻。
    《左传》上如实的记录了这次战争:“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门官,就是宋襄公的亲随卫队,被全部歼灭了。
    伤股,股就是大腿。从这之后,宋襄公就成了一个瘸子,一走一拐,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腿伤都没有治好。
   
     泓水之战,以楚国人的胜利而告终。楚将成得臣也因为这次战役而被楚王记了一大功,不久就升他做了楚国的令尹(宰相)。这一战,标志着宋楚争夺霸权的最后终结,宋国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力量敢与楚国抗衡了。
    宋襄公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回去的时候,他的亲人们都责怪他。
    宋国的国人们,也都纷纷围着他骂,骂他没用。
    在以后的历史中,人们更是把宋襄公的这种战争观念当作笑柄谈资。
    明朝的冯梦龙干脆直接说“假仁假义宋襄公”,把他鄙的一文不值。
    但,宋襄公自有他自己的说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8. 被误传了两千多年的“仁者无敌”

0.jpeg

    仁者真的可以无敌吗?
    公元前638年,楚、宋两国为争夺霸权,爆发了“泓水之战”,以“仁义之师”自居的宋襄公,在战争中被楚国人打残了一条腿,成为一个瘸子,大败而回。他所标榜的仁义,也被后人当作笑料讥讽。

    宋襄公是个迂腐之人。吃了败仗之后,宋国的父老乡亲们天天都骂他无能。但宋襄公解释说:“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君子作战,不打已经受伤了的敌人(不重伤:不重复二次伤害)。不擒捉年纪大了的敌人(二毛:头发有两种颜色,即有白头发的人)。不在险要的地方伏击偷袭敌人。
    古人打仗,以战为礼。是非常具有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公开公平的决斗,不许耍诈,不搞阴谋。对方的阵型还没摆好,就不能攻击。
    宋襄公用他的实际行动,成为最后一个自觉维护周礼的人。虽然迂腐,但仍不失为一善人。
    他哥哥说他根本就不懂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胜,你既然这么仁义,那为什么还要和他打仗呢?干脆去给他当奴隶,免得大家伤亡流血,不是更好吗?又何必要疆场厮杀呢!
    宋襄公就再也没话可说了。但他还是固执的坚认自己的“仁义”没有错。虽然他的仁义之师被打的大败。

    “仁者无敌”这个词最早见于《孟子》。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这个“必”字相当重要。可以称霸的,必定是大国。也只有大国(强国),才具备了称霸的先决条件。
    而大国,却并不一定都能称霸。
    哪些大国才可以称霸呢?以强大的力量做为后盾,再借以“仁义”的名义为幌子,才可以称霸了。
    简单点说,一个强(大)的,想去欺负一个弱(小)的,就得采用假借“仁义”的方式来进行,人家才会服你。如果采用“残暴”的粗野手段,人家肯定不会服你。
    所以,“仁义”是强大者征服弱小者的超级法宝!这样,才可以配得上“仁者无敌”这四个字!而弱小的想用仁义去欺骗强大的,那就是自欺欺人了,也就会像宋襄公那样,徒留笑柄。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宋襄公肯定是知道这些道理的,但他为什么还硬要打肿脸充胖子,标榜仁义呢?真的是他糊涂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吗?也许事实上未必如此。
    古人讲得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当环境对自己实在不利,搏权博利都已经博不到了的时候,眼看就要死到临头了,那就干脆做临死前的最后一博,拼了丢弃自己的性命,也要博一个“仁义”的美名!
    宋襄公知道楚国的实力,知道自己不是楚成王的对手,即使齐桓公生前也没有真正降服过楚成王,又何况宋襄公呢?
    所以,宋襄公打不赢楚国是肯定的,即使偷袭偶尔获胜,也必定会遭到楚国更疯狂更残忍的报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打都是个输,那就干脆让自己输的体面,以成就自己万古“仁义”的美名!
    这样,宋襄公因仁义而输,也就成功的掩饰了实力上的不济。

    我们再来说楚成王。
    楚国已经成为了当时的最强国,具备了称霸的条件。如果楚成王再施予“仁义”的方式手段,获得诸侯们的尊敬,那他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了。所谓“以力假仁者霸”,这才是仁者无敌。
    但楚成王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还专拣不仁不义的事来干!
    说三个方面:
    泓水之战前,宋国、楚国最先会盟的时候,都讲好了,不许带兵,但楚成王偏偏耍诈,带了兵去,把宋襄公当场给劫持了,毫无理由的把他抓走,关了几个月。
    这样一来,楚成王就成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寒了所有诸侯们的心。谁还再敢相信他说的话呢?这是第一个失策。
    接着,泓水之战。郑文公请楚国帮忙,楚国答应了,如果来到郑国的战场上,倒也没啥好说。但楚国不声不响,不宣而战,直接去偷袭攻打宋国,这就有违当时的“战礼”了。
    战争中,楚军打败了宋军,把那面绣着“仁义”两个大字的旗帜抢了过来,极尽侮辱。则是充分展示了楚军“反仁义”的行为。
    所以,宋襄公把自己刻意打造成正义一方的结果,就是让楚成王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非正义的角色。即使楚军胜了,也失掉了诸侯们的心。

    泓水之战后,楚成王大胜宋军,押着抓获的俘虏,凯旋而归。经过郑国时,郑文公夫妇俩都亲自跑出城来迎接,行九献礼,把楚成王当作天子一样接待。
    因为这郑文公的夫人,是楚成王的妹妹,所以郑文公也就最支持楚成王当霸主了。
    楚成王的妹妹为郑文公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叫伯芈,一个叫叔芈,都只十三四岁,还没嫁人。楚成王就叫这两个外甥女为他敬酒,吃的酩酊大醉。
    天黑之后,就把这两个宝贝女儿拉入寝宫,遂成枕席之欢。他妹妹在门外彷徨了一夜,不能入睡,直骂他是个畜生,真禽兽也!
    第二天,他妹妹找他要人。楚成王就把他抓来的那些奴隶,分了一半,送给他妹子,算是给钱打发了。然后,就把那两个美貌的外甥女强行拉上车,扬长而去了。
    郑文公和他的大臣们,都只敢躲在一边,骂他不是人!不得好死!

    宋襄公行仁义,但因为实力不够,所以没成为霸主;楚成王有这个实力,但专干不仁不义的事,所以也没能成为霸主。这两个都想当上第二代霸主的人,其实都没有达到“仁者无敌”的标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9. 谁是成就晋文公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话说重耳来到齐国之后,做了齐桓公的女婿,娶了第四个老婆齐姜,还得到二十辆车。从此告别了过去的贫寒生涯,在齐国安家落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饱受苦难的重耳,从此再也不想什么复国的大事了,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样的日子差不多过了六年。

    一天,赵衰和狐偃把他们的人都悄悄叫到野外开会。
    赵衰环视一下四周,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齐了!”
    “好!咱们今天的议题是,怎样让老大脱离齐国,咱们在外面流浪奔波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回去博个功名吗?”
    介子推说:“对。现在,齐桓公已经死了,齐国很不稳定,咱们已经指望不上齐国了。”
    狐偃说:“诸侯们现在都不听齐国的了,我们还呆在这里,已经没有了意义。不如再到别的国家去吧,也许更好。”
    魏犨怒叫道:“我们都以为公子是个有为之人,才不辞劳苦,跟随着他。可他现在变了,一点志向也没了,以前三天可以见一次面,如今十天见不到个人影,照这样下去,咱们还有个狗屁指望!”
    狐偃说:“公子的意志已经被消磨了,他舍不得这里的富贵,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咱们还是来硬的吧,把他强行劫持出去!”
    赵衰说:“好!如今齐国乱了,还有宋国,我听说宋襄公是个仁义之人,他正在号召诸侯与楚国争霸,咱们不如先到宋国去投奔他吧。总比呆在这里要强。”
    最后,几个人议定了计谋:先把公子重耳骗出城,只说是邀他一起到郊外打猎,免得被夫人发觉了不放人。等出了齐城后,大家便把他劫持了,强行上路,逃离齐国。

    却说当时,几个人正在密谋商议,不料附近有几个女子,在树上采桑喂蚕,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就赶紧飞奔回去,向齐姜汇报。
    夫人齐姜听后,喝道:“哪有这种事情,不得乱讲!”就把这几个采桑女骗到一间小黑屋里,关起来,全部杀掉了灭口。
    然后,齐姜就对重耳说:“你的随从们就要和公子你到别的国家去了,他们商议的时候,被几个养蚕女听见,我怕她们泄漏机密,走漏了风声,就把她们都杀了!公子,你要走就走吧,我绝不拦你。”
    重耳一听,不高兴了:“人生安乐如此,谁说我要走了?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绝不会再到别的什么地方去了!是你嫌弃我了吧?”
    齐姜又说:“公子,你们晋国这些年来,没有一年安宁过,晋国人都在骂夷吾无道,都盼望着你快点回去啊。请你以国家大事为重。如果你现在回去,就一定会得到晋国,不要再迟疑了!”
    齐姜因为劝重耳走出去,鼓励他到外面闯世界创大业,所以被载入了《烈女传》。
《烈女传》中说齐姜劝重耳:“夙夜征行,犹恐无及,况欲怀安,将何及矣!人不求及,其能及乎!”
    日夜拼搏,还犹恐不能成功,何况安逸享受呢,人不自己去求取成功,难道成功会自己跑来吗。

    第二天一大清早,赵衰、狐偃等人,都来到宫门外,“请公子郊外射猎!”
    重耳还没起床。齐姜急忙把狐偃召入宫内,屏去左右,问其来意。
    狐偃说,公子以前在翟国的时候,每天都会驰车骤马,伐狐击兔。如今在齐国,已经好久没有打猎了。
    齐姜微笑道:“今天外出打猎,是去宋国吗?还是楚国?”
    狐偃大惊道:“只是打猎,怎么可能跑那么远?”
    齐姜说:“你们想把公子劫走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我昨天也苦劝过他,奈何他执意不肯。等今天晚上,我先把他灌醉了,你们再用车把他拖出城去,如何?”
    狐偃没有想到夫人会如此通情达理,马上跪在地下,顿首叩头道:“夫人割房闺之爱,以成公子之名,贤德千古罕有!”
    齐姜正因为做了这样一件事,才使重耳有了后来的机遇。这些都是后话了。

    却说当天晚上,齐姜把重耳灌的酪酊大醉,放倒在席上。
    接着,狐偃、赵衰、魏犨等一行人把重耳抬上了一辆马车。
    那辆马车上装着一车大粪,臭气熏天,众人都捂着鼻子,推车前行。出城的时候,守门的盘问道:“干什么的?”
    狐偃回答说:“送大粪的!”
    就这样出了城,连夜驱驰,大约赶了五六十里路,天就快亮了。
    重耳醒了,在车上翻个身,要喝水。
    狐偃说,没有水,要等天亮了才有。重耳感觉摇摇晃晃的,就说:“可扶我下床。”
    狐偃说:“不是床,是车。”
    重耳大惊,坐了起来::“你是谁?”
    对曰:“狐偃。”
    重耳这才恍然明白了过来,大骂道:“你们把我劫持出来,想干什么?”
    狐偃说:“把晋国奉给公子你也。”
    重耳说:“还没得到晋国,却已先失去了齐国,吾不能就这样走!”
    狐偃骗他说,齐国听说你叛逃了,发兵来追你,你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重耳勃然大怒,跳下车来,一把夺过魏犨手里的戈,来刺狐偃。狐偃就围着车跑,大家一起抱住重耳,重耳将戈扔在地上,恨恨不已:“此行,若有所成则已,若无所成,我吃了你的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2:22 AM , Processed in 0.2133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