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1

[历史] 《活着》No.344:恩宁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5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9:19 PM 编辑

恩宁街

摄影/江演媚 陈文俊 编辑/王崴


其实《恩宁》在我们眼里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作品,也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想再拍下去了,于是决定做一本书作为这个作品的完结,就像没法挽回的恩宁街区一样,让它成为过去,这样才能继续前行。

2010年,机缘巧合我们认识了旧城关注小组的成员,跟着他们的探访,我们开始关注有着广州西关文化的恩宁老街区。恩宁路,广州西关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这里保留了广州最完整最长的骑楼街。恩宁路附近是热闹繁华的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其实恩宁路拆迁已经好几年了,因为很多原因,工程一直被拖延,其中就有保护历史文化的声音。

其实,拆迁这个话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大家都在叹息这么好的建筑拆毁了不复存在,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但是建筑破坏了可以重建标本,一种生活文化消失了却难以为继。比起建筑物本身,我们更关注的是西关文化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说实话,我们并不在这里长大,恩宁的拆迁与自己还是有点距离的。但是,每当看到恩宁路里面生活的人、环境与状态,似曾相识的情景,或者是一种遗失的美好,消失了是挺可惜的。心里的某条弦被触动了,于是,我们决定记录这里的人,认认真真拍好环境肖像。

在与恩宁街坊聊天中,我们了解到老一辈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行当很坚守,虽然只是一个剪发师傅,或者一个打铜师傅,但是他们宁愿亏本也要认认真真做下去,就如他们坚持要留在这里一样,那份情与义让年轻的我们难以理解。然而,生活在恩宁的年轻人,很多已经离开了,到其他地方谋生去了。而我们接触到的年轻人似乎也没有某些外人那么热切关注恩宁的生与死。两代人的反差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希望去探索两代人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异同,看出些什么。于是,简单的环境肖像变成了两代人的环境肖像。正因为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在这里了,而我们自己还要工作生活,种种困难最后让我们有了放弃的念头。

之后我们陆陆续续地记录着恩宁的变迁。2012年,恩宁所有规划拆迁的区域已经变成废墟,不复存在了。

我们想透过记录去偷窃那份将要消逝的美好,然后,也想透过记录去窥探两代人的异同,最后甚至想探讨一个叫做传承的话题。话题越来越沉重了,感觉自己变成了为完成一个项目而做项目,拍摄变得相当没有意思。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害怕,不断拷问自己的根究竟是什么,越挖越空虚。于是我们开始感觉恩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连自己是谁也没有明白,就要去挖别人的根,说一个大道理,很可笑。于是,最后我们还是停止拍摄了,以一本书《恩宁》作为完结。它虽然没有说明白什么,但至少也是我们人生这个阶段所能了解到的一些东西吧。

文/江演媚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触动了,于是,我们决定拍摄这里的人,在它消失之前。作者/江演媚 陈文俊 编辑/王崴




2.jpg
郭荣安(安伯),78岁,是一位理发师傅。家里五代都住在元和街31号这栋老房子里,有几百年历史。他从15岁开始学剪发。他说,他什么都没想,只想一辈子做一个飞发佬。




3.jpg
梁世雄(梁伯),生前在恩宁路多宝坊14号经营凉茶铺“悦庆堂”。我们拍摄完没多久,他便离开了人世,享年79岁。他从小跟父亲学习中医药,在西关当了47年“街坊医生”。他说,看到有时病人多,心里焦急,不忍丢下他们去吃饭,经常饿着肚子诊症。




4.jpg
黄炳杰,是一位粤剧演员。他希望他的孙子能够继承他,将来也去唱粤剧。




5.jpg
叶兆柏(柏叔),6岁开始学粤剧。他说,从他的祖父的祖父开始,家族就已经开始从事粤剧事业。他在保留和发扬粤剧方面花费了毕生精力。




6.jpg
苏少伟(苏伯),19岁开始学打铜,至今坚守着4平方米的铺子“天程铜艺”。苏伯对铜的情感是热爱,一坐就叮叮当当一天,连午饭都忘记吃。苏伯说,一边打铜一边听广播,好轻松。做人要放轻松点。左望望右望望,不专心就会觉得辛苦。




7.jpg
苏英敏,苏少伟的侄子。他对父辈的打铜手艺一度很反感,但后来出于孝心,不忍父亲一辈子守在亏损的小铺子里,便接手做下去。他主攻营销,开发新产品,竟然将恩宁仅剩的一家打铜铺起死回生。“我卖的不是产品,我卖的是文化。”现在,铜铺换了大店面,还开了分店。




8.jpg
黄叔在西关长大,有一种怀旧情怀。年轻时候是行船的,现在身体不好了,便开了个旧书铺休闲,名为“百艺轩”。他说,经历了文革的一代人很喜欢旧东西。现在3、5年换一个领导,时势变化太快,转不到这个弯,所以找这些旧书来寄托一下。黄叔认为来这里买书的人都是知音。




9.jpg
欣欣是黄叔的女儿,15岁。她喜欢画画,不喜欢爸爸的古董和旧书。黄叔给她买了电脑,然而欣欣却学会了玩游戏,经常玩到凌晨两、三点,于是电脑又被收走了。黄叔希望她能上大学,但不强求。




10.jpg
文姨是一位“神婆”。她从小就跟妈妈学习做金银衣纸,顺理成章也卖起金银衣纸,因顾客的需要,帮其准备不同的制品。她有两个失业的儿子。儿子们都不喜欢妈妈做的行当。




11.jpg
陈伯和陈姨是退休的夫妇。他们以前在鹰金钱罐头厂和五羊单车厂工作。现在安逸地过着小日子。




12.jpg
黄伯,已经退休。他喜欢在闲暇的时候做木家具。




13.jpg
像许多老街区一样,恩宁路也没能逃过城市化的进程,2006年便开始了旧城改造的工程,并于2012年彻底变成废墟。建筑破坏了可以重建标本。但一种生活文化消失了却难以为继。比起建筑物本身,我们更想让西关人的生活状态留下印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2 08:01 AM , Processed in 0.2251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