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4|回复: 0

[教育漫谈] 中国学生何以“称霸全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6 10: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4-3-6 10:53 AM 编辑

a388.jpg 中国学生何以“称霸全球”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郭敏 巢京
摘于 3/6 2014

在刚刚公布的2012年PISA报告中,第二次参加测评的上海学生获得数学、科学、阅读素养三个单项的第一和总分第一。在数学方面,上海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13分,相比经合组织平均成绩超出119分。然而,有专家表示,在PISA测试中取得好成绩,不应被视为中国教育体制自豪的理由,而应被视为其缺陷的体现……

上海学生再夺冠 英美教育遭质疑

一项考察青少年数学、理科和阅读能力的国际测试的最新结果出炉,上海和新加坡的青少年继续保持领先,英国和美国等教育支出较高的国家则被质疑教学方法有问题。 

来自65个国家的逾50万青少年参加了经合组织(OECD)筹划的本次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东亚国家的成绩突飞猛进,而过去表现突出的北欧国家名次下落。英国和美国的成绩仍然居中,处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尽管这两个国家对6至15岁孩子的教育支出高于其他国家。令人尤为惊讶的是,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青少年数学成绩加速下滑。瑞典是过去10年中PISA数学成绩下滑最快的国家,这一现象在该国引发的政治辩论也最为激烈。许多左翼人士很快将矛头指向“自由学校”体系,而这种体系正是英国保守党羡慕的。

瑞典中左翼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斯蒂凡·洛芬称此次PISA结果为一场“全国危机”。他补充说:“瑞典正在失落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曾让我们理所当然地引以为傲。我深切地感到担忧。”失落曾经的荣耀对芬兰而言同样痛苦。这个国家的数学成绩10年前曾经排名世界第2,如今排名第12,落后于波罗的海近邻爱沙尼亚。

本次冠军上海的反应或许最令人意外。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断受到家长、学生和官员的批评,称其过于注重死记硬背。(英国《金融时报》)

上海学生靠什么称霸PISA考试?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孔令帅教授说,上海学生成功的秘诀在于融合“传统和现代因素”的方式。



a389.jpg


“中国教育比欧美更严格”

如此优异的成绩充分说明了像蔡振东一样的中国学生每天都是怎样度过学校时光的。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像是在军营或者监狱里。进才中学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学生们要学习9门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和政治,此外还有绘画、音乐和象棋等选修科目。

从早上8点开始,学生每天上午要上5堂课,每堂课40分钟。在半小时的课间操时间,全校1500名学生涌入学校的操场做操。12点15分开始午餐,此后有半小时的午休,之后再开始下午的3堂课,直到4点下课,中间包括25分钟的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时间。(西班牙《阿贝赛报》)[详细]

当你坐在教室里,与校长和老师见了面,你会发现他们不懈地关注成就优秀学校的一切基本原则,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却很难在整个学校体系中贯彻始终。这些原则包括:注重教师培训和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专业上的不断发展,父母深入参与孩子的学习,学校领导坚持最高标准以及培养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

上海的秘密就在于能够在更多时间和更多学校更多地贯彻这些基本原则。以教师发展为例,蔷薇小学校长沈珺说,教师每周大约70%的时间在教书,30%的时间在提高教学技能和进行教学规划。这远远高于普通的美国小学。沈校长目睹了这所学校十年来由差到好的转变——尤其是40%的学生都来自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打工者家庭。(美国《纽约时报》)

融合“传统和现代因素”

英国媒体则描述了两名上海学生露西·董和她最好的朋友埃米·朱一天的生活,她们每天早晨七点起床,吞下包子或面条,奔向或许是全世界最好的教育体系。这两个10岁的上海女孩在学校从早晨8点待到下午4点,每节课35分钟,其间有短暂的午餐和一堂班会。她们的课外生活是一大堆培训班:英语、长笛、打鼓、书法、跆拳道、模特训练和合唱。这两个女孩的梦想分别是当航天员和诗歌朗诵者,她们未来的生活多半不会容易。但是,她们至少将身处一套看起来报偿优厚的教育体系内。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孔令帅教授说,上海学生成功的秘诀在于融合“传统和现代因素”的方式。“传统”指的是“虎妈虎爸”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中国孩子很小就被灌输的观念:努力是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现代”因素包括上海乐于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重视弱校并把它们与优秀的学校配对,对外国理念采取开放的态度,把学生成绩与教师收入挂钩等。

孔教授说,对培训工作的极度重视可能也很关键。2012年开始,见习教师必须经历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上岗。他说,文化因素一直是上海PISA成功的核心原因,他指出,西方学生可能要多做一些作业才能赶上亚洲学生。(英国《每日电讯报》)

教育模式有缺陷,抛弃或坚守传统?

“中国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取得高分。但这样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价值观上却是零分”。


学生濒临病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就算外国人起初可能被上海学生在PISA考试中的优异表现所震惊,进一步考察后他们对上海的教育模式可能就没那么感兴趣了。“我们自己人都不喜欢这种模式,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本国教育体制存在的种种缺陷。”

PISA考官坚持说,他们的考试考查全面知识和对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知识。但是,熊丙奇怀疑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没有可比性,尤其是在中国孩子比欧洲孩子学习强度大很多的情况下:中国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常常达到12小时。PISA考试结果显示,中国可能拿出让英国教育官员尴尬的读写成绩和数学分数。但是,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知道,这一切都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全国各地的家长都说,孩子受到的压力已经达到超强限度,濒临病态。(英国《泰晤士报》)

当记者吉米一行人走入云南省腾冲县沙河(音)小学教室时,班长大喊了一声“起立”。话音未落,约30名二年级小学生齐刷刷站了起来,冲他们微笑。他们顺便参观了一所小学,并旁听了一节数学课。老师用了40分钟讲加减法的基本原理,不停地让孩子们背诵口诀。整堂课下来,孩子们一直安安静静坐着,认真听课,经常整齐划一地回答问题。起初,吉米对这种反复背诵的教学方法感到很反感。但后来,知道为什么了。一名当地老师说:“我们一直这么做。”

在一所公立学校教书的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苏珊·王(音)说:“这与中国的集体文化有关。我们相信反复背诵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古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沙河小学教室的旁听课让吉米看到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利与弊。

容易培养出“机器人”

尽管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应试方面能力很强,但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方面很弱。很多教育界人士认识到,这样的体制不再适合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反思中国的教育体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实现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竞争的目标至关重要。中国的教育改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些变化正在发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

近来发生在中国大学校园的自杀和投毒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体制黑暗面的激烈讨论。临床心理学医师徐凯文(音)指出,“这些事件与中国的教育体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中国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要努力学习,取得高分。但这样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价值观上却是零分,对其毕业后也会造成影响”。

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是,他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的都是“机器人”,而不是有思想的头脑。上海虹口区的一名中学教师王力(音)说:“教师拥有绝对权威,虽然很多事情都在变,但教育仍然是单向的,那就是我来说,你重复。不允许学生有讨论,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法激发想象力。或许正因为如此,在中国自然科学学科超过了人文学科占据了中国教育的主导地位。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学生,他们都具备很高的数学能力,但却缺乏创新能力。”

也有人指责中国教育过于专业化,导致中国学生对自身文化都不了解。徐凯文说,“语言和历史等学科被看作缺乏实际用途,这导致中国年轻人甚至正在丧失语言能力。但是,虽然有这些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年来在中国大城市这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西班牙《国家报》)

结语:英国《金融时报》关注到,即便在中小学层次,北京也开始试图改革教育体制,从以死记硬背为基础转向培养想像力和创新:中国正设法把经济的基础从廉价生产转向发明创造。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7 07:04 PM , Processed in 0.0877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