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0

[新闻] 7/24/2014 A股收盘:为什么银行股非优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4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峙峰

中国政府部署十项措施以降低融资成本,这种效果等同于变相定向降息的举措引发股市了活跃。然而,在金融行业中,银行股不应该是优选品种,因为银行业是这种部署的牺牲品。

十项措施开宗明义,在维持现有货币政策稳定的情况下,要求通过中间环节的清理降低间接融资成本,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并定向投给小微企业等政府支持领域。这些措施,并非降息,但可以看作是结构性的变相降息,因为措施最终传递给受益领域的,就是融资成本的下降。

这种结构性的变相降息,从粗浅的逻辑来看,利好实体经济,降低资金价格,资产类股估值都有望受到提振。因此券商、银行和地产股今天都表现相当出色。其中地产股尤其活跃,逻辑是限购的放松和取消已成规模,只欠的东风是按揭放量和利率下行,而这有赖于政策引导和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后令按揭有利可图。前者监管机构已在做,银行实际动力虽不强,但也已有所回应;后者也已有趋势倾向,只是现在还不明显,需要继续观察。

银行股的上涨超越大盘,这和现实逻辑其实有点相悖。在系统性降息和降准的情况下,信贷管制却又不放松,银行只能通过表外业务等来赚取中间环节的费用,而相关业务有很强的逐利性,最终把资金导向了政策不支持的房地产、地方平台等愿意为流动性支付更高溢价的行业领域,政策支持的小微企业自然而然得不到充分足够的支持,还会间接受到资金价格上涨的挤压。

这种现象是资金本能的逐利现象,要让银行跟随政府意向支持实体经济、经济转型和小微企业,就要减弱银行的逐利性,既然政策直指清理中间环节,那也意味着银行在信贷严格管制下闯出的盈利模式,正在遭遇不断的围剿。从之前表外业务的清理到这次国务院层面的十项措施,目的都是砍去银行系统中间营收。

中国的融资体系一直是依赖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融资,这意味着虽然国有银行已经上市,已经走向现代化治理,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要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制,仍然摆脱不了政治工具的属性。让利补贴经济,对经济效果等同于降息,对银行自身而言却并非如此,因为资金成本不会像降息那样下降。

银行其实是受到牵制的让利者,虽可能受益于宏观形势的总体改善,但绝非是优选品种。十项措施中继续提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券商倒是受到这一政策支持的品种。因此,在金融股的选择中,优选券商而非银行,是更合理的策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08:25 AM , Processed in 0.19714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