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转贴] 如何理性认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2014/11/07 15:42:04

傅峙峰

忘掉“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个名词吧,它叫什么根本不重要。纠结于当下中国的资本、技术和产能输出战略与马歇尔计划是否匹配,只能让自己陷入“名”的虚妄,而忽略了真正存在的“实”。

即使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个名词,它也不是最近凭空产生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内容出现于媒体报道,最早是由前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在2009年提出,之后又由林毅夫建议了一个类似的概念计划。这些建议和内容很快被舆论和市场遗忘。

虽然它们被舆论和市场遗忘,但它们的筹备工作不断被推进。中国技术、产能和资本输出一直在酝酿,去年开始有加速迹象,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高铁技术由中国政府对外推销。今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随“一路一带”战略浮出水面,中国高铁技术在海外开始获得订单,人民币贸易、投资和储备国际化加速落实,才使得这些筹备许久并开始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始被市场认识。

然而,这个认识的过程并不顺利。由于这个战略真实存在,其格局大到超出一般人视野,同时布局的过程周期又长进度又缓慢,所以放在市场面前都未被重视和认出。人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其实存在很多障碍,一般来说接受概念更容易,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事情在做了没引起重视,一提“马歇尔计划”都甚嚣尘上。为了让市场认同一些客观事实,不得不营造噱头,既是积极的也是迫不得已的。

关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已没有必要花太多笔墨来描述,市场上各类分析基本到位,因为这不是一个隐藏版的战略,而是一个光明正大却未被清晰认知的战略,如今引发市场重视,厘清其脉络就相对容易了。

大致来说,这次战略主要分两条线,一条是中国的技术、产能和资本输出,另一条是人民币的贸易、投资和储备国际化。第一条线可从中国的高铁和核电技术推销、中国提出“一路一带”战略、主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来确认,第二条线可以从中国加快人民币与各国货币互换、设立离岸结算中心、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拟发行离岸人民币股票、加大海外资产购买力度和央行明确提出人民币储备战略来确认。将这两条线搭配起来共同推进的,是中国试图打开海外市场并对外投资、贷款。这个过程既是扩大中国海外资产的过程,也是转移债务杠杆的过程,总体上可以理解为资产负债表的再平衡。

战略方向上的既定不能视作是战略进程上的一帆风顺,尤其是越宏大的战略其布局和推进过程越复杂。如果市场没能认识这一点,就可能隐含着巨大的波动风险。就如战略布局之大令人感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忽略了这个战略的存在和实际意义,反之亦然。

中国海外市场的推进战略不会一帆风顺也不会一步到位。现在市场只是认识到这个战略的存在,然后直接联想到了其积极乐观的成果,而实际上最终达到理想结果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中也必然可能出现强大的阻力和失败的案例。市场短期表现反映的是预期,突如其来的乐观情绪中放大的也是预期,面对短期的积极乐观预期和强势表现,相关个股股价大幅上涨,而战略未来又必然存在反复和波折,这种期限和情绪的错配隐含的是价格短期振荡风险。

站在交易的角度,需要将客观现实理清楚逻辑,再根据市场情绪的推测和后续风险进行相应的策略制定和交易操作。战略是真实存在并真实推进的,其周期和过程未被市场充分消化,同时又是通过“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这种概念化的手段认知,所以不可避免的将相关个股和板块概念化,这又加大了其背后隐含的股价振荡风险。

总之,客观现实是客观现实,市场表现是市场表现,两者之间既不能完全忽视又不能完全等同。毕竟这是个长期的巨大战略,任何进程和阶段性成果都不应用来简单判断整体的最终结果。这个战略,这个主题,也许需要十年来检验,需要十年来投资。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4:15 AM , Processed in 0.02749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