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回复: 3

[史地人物] 《人文图景》第2期:小人书的百年经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5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中国的连环画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汉朝的画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画等,它们都是以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或人物传记。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广泛使用,连环画的形式由画像石、壁画向写本、图书转移。




2.jpg
1899年,上海文艺书局出版了石印的《〈三国志演义〉全图》,这是第一部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文学原著内容的作品。此图为画家水天宏根据明代冯梦龙原著《醒世恒言》中的一篇改编成的小人书《浪子回头》中的两幅节选画面。




3.jpg
1920年代:《天宝图》:激发小人书时代的来临,在中国20世纪初的小人书专业画家中,最出色的是朱润斋。他擅于取材历史演义,并由自己编写,其代表作就是在上海滩风靡一时的《天宝图》。《天宝图》不仅给编绘者带来了巨大的名和利,还引起画界震动,引发趋之若鹜的模仿。




4.jpg
1930年代:《王先生》:连载时间最长的小人书,彼时的上海滩,最有名气的人非“王先生”莫属。王先生是漫画家叶浅予笔下的人物。这套连环画由800组小故事组成,其中的每个小故事都是以丰富的细节,将那个时代上海市民的喜怒哀乐表现得入木三分。




5.jpg
《王先生·家产纠纷》




6.jpg
《王先生·家产纠纷》




7.jpg
1950年代初期:《西厢记》:彩绘的浪漫风情,1953年为配合新婚姻法颁布的宣传,著名女画家王叔晖用工笔重彩连环画的形式再现了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




8.jpg
对于王叔晖画的《西厢记》,著名画家潘兹的评价写得已经够好:“王叔晖画出了‘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的东方女性美,那是充满了人格力量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




9.jpg
1950年代中后期:《三国演义》整容:都是曹操惹的祸。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是小人书出版的热门题材,据说毛泽东也爱看小人书《三国演义》。毛主席看的“三国”小人书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56年至1963年出齐的《三国演义》(60册)。




10.jpg
全套有7000多幅画图,其绘画队伍几乎囊括了当时上海所有优秀的古典题材高手。很少有人知道,这套《三国演义》的出版过程并不顺利,曾于1958年因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与书中塑造的曹操形象不符而被搁置出版。原来,毛主席很欣赏曹操,认为曹操被丑化,根就在《三国演义》。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文革”结束之后,上海人美再版了《三国演义》。不过,由于大家对“文革”还心有余悸,没有胆量原封不动地将60册出齐。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删去了12册,还对63%的原版内容作了“手术”。不过,《三国演义》依然是中国迄今发行量最大、再版次数最多的小人书。




12.jpg
1950年代末:《山乡巨变》:线描作品的翘楚。贺友直于1958年创作的《山乡巨变》,不但用独特的画面反映了中国农村巨大的历史变革,更为中国小人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关于这套小人书,目前在市场上可谓是奇货可居。




13.jpg
贺友直还是刻画人物形象和景物细节的高手。譬如,小人书描画的那18幅对饮图,恰是作者为人称道的独特匠心所在——两个老农民,从头到尾在巴掌大的堂屋里对坐,在这样局促的地方,有时候这一幅和下一幅的构图区别不大,而暗藏的动静就潜伏在微小的区别中。




14.jpg
1960年代中后期:《红色娘子军》:一个特殊时代的标本,提起“文革”,至今还让很多人唏嘘不已。这一时期,小人书出版数量大,但是内容主题单一,全国人民仅有8个革命样板戏可以共享。




15.jpg
《红色娘子军》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女子特务连的生活为题材,通过一名女奴琼花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表现了这支妇女武装队伍的英勇事迹。




16.jpg
《红色娘子军》是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女子特务连的生活为题材,通过一名女奴琼花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历程,表现了这支妇女武装队伍的英勇事迹。




17.jpg
这张和照片几乎丝毫不差。




18.jpg
因此,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小人书《红色娘子军》尽管有多个版本,但它们之间在构图细节方面并没有多大差异,其人物表情、动作、背景,都是忠实地追求舞台效果,因此可以说就是连环画版的样板戏。




19.jpg
1970年代末:《枫》:小人书的伤痕时代。1979年《连环画报》发表了由陈宜明、刘宇廉和李斌编绘的《枫》。《枫》讲述了一个凄冷的革命爱情故事:1966年,一对热恋的青年学生投入红卫兵运动,因观点对立,成了你死我活的敌人,最后为“革命”而殉身……




20.jpg
1980年代末:《地球的红飘带》——绝版的谢幕礼,沈尧伊的《地球的红飘带》,历经6年完成,共5集,926幅画。它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部以红军长征为题材的大型连环画,也是连环画创作中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长征是上个世纪人类文明史册上无与伦比的奇观,但是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留下的视觉纪念几乎是空白,照片的总数不会超过10张,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的照片一张都没有留下。




22.jpg
为了创作这部作品,沈尧伊曾两次到长征路上体验生活,与编辑、脚本作者一起多次访问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从而地深刻领会了笔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23.jpg
在艺术手法上,画家将木刻、石版和铜版的艺术语言融为一体,把生活形象归纳成各种明确的点、线、面的“符号”,以白板纸为底,用白矾等特殊材料层层刷上,每张原作的重量达到1斤以上。




24.jpg
作品中有真实人物77人,虚构人物23人。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彭德怀等领袖人物的塑造,他们的造型惟妙惟肖,是少有的表现领袖人物的佳作。




25.jpg
沈尧伊还善于把典型人物与特定历史下的典型环境结合起来,如硝烟弥漫的战地拚杀,波涛汹涌的江河飞渡,崇山峻岭的天险奇袭,雪山草地的风云变幻,将长征这一历史的奇迹,渲染得无比浪漫。




26.jpg
《地球的红飘带》自问世以来,屡屡夺魁折桂,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学术层面上来看,《地球的红飘带》不仅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树立了一面时代的旗帜,而且拓宽和加深了现实主义作品的表现空间和强度。




27.jpg
《地球的红飘带》于1989年出版第一册后,即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1991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全国美展中再获金奖,同年在全国第四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绘画一等奖、脚本二等奖,同时在全国美术图书评奖中获金奖为连环画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一部作品。




28.jpg
在连环画的结尾部分,有一幅描绘陕甘支队所有团以上干部在长征结束后开会合影的画面,为此沈尧伊去当地博物馆一一查出参与者的姓名和照片,并访问他们的子女。因此作品在展览时,健在的老红军们还能清楚地辨认出其中的60个人。




29.jpg
在绘制“遵义会议”这一部分时,沈尧伊翻遍了所有有关遵义会议的历史资料,查看各位与会代表的位置、神情、说话时下意识的动作甚至连最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像毛泽东在会议上抽的是什么牌子的烟他都要先调查再下笔。




30.jpg
在连环画最后的辉煌时期,沈尧伊为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地球的红飘带》会成为经典的绝唱吗?沈尧伊说“连环画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独霸一方,但至少还有生存的空间,因为无论如何影像不能完全取代印刷品读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g
它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了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特殊地位,是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的高峰和里程碑,也是20世纪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的谢幕礼。




32.jpg
2006年,作为华辰秋拍会油画雕塑专场的重头戏,《地球的红飘带》原稿以1540万元成交,刷新了中国连环画拍卖的纪录。




33.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2:26 PM , Processed in 0.1050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