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3

[历史] 【记忆图刊】国民党在台湾的民主改革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民党在台湾的民主改革之路

  1969年6月,蒋经国终于承担起全面管理政府的正式领导角色。蒋介石提名他为“行政院副院长”。

  这一年,蒋经国任命李焕出任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推动改革。国民党内改革派的长期目标是使国民党成为全民的、民主的政治组织,这一改革进程涉及吸纳更多台湾人进入国民党领导阶层,同时审慎、小心地培养与控制温和的在野势力之成长。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1969年,全岛举办了一次干净的县、市级选举,省议会71席议员,国民党赢得61席;15个县长席次,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了14席。党外人士赢得了高雄、台中和新竹的市长。反对派掌控了台湾4大都市中的3个。

  这年12月,台湾举行3年前就答应的“立法院”增额选举。蒋经国允许各候选人史无前例地抨击政府,党外候选人“郭大炮”郭国基和黄信介甚至要求直接民选台湾省长,结束戒严统治。郭国基和黄信介都当选“立法委员”,这表明“立法院”里首次出现两位真正的反对党人士。

  蒋经国:邀请反对派喝茶

  1972年5月26日,立法院通过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他主持第一次“院会”时就强调重视协调、廉洁的形象,发表公务员“十诫”,各级官员不得到酒家食堂、黑色咖啡馆、歌厅,也不得有铺张浪费的婚丧典礼,或其他几项不当娱乐。警察开始到上述场所检查,查对客人的身份证;几个公务员因为办了奢华铺张的婚礼,遭到免职处分。蒋经国尤其严惩受贿、渎职的公务员。检 察官侦办了“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局长王正谊收受营造厂大额贿款的弊案。王是蒋经国的表弟,曾是蒋介石的机要秘书。蒋经国亲自批准逮捕王正谊并判处徒刑。

  1972年12月选举将近,在政界新秀康宁祥和“小钢炮”郭雨新、黄信介等党外活跃人物主导下,100多名党外政治人物在台北集会,呼吁修改选举罢免法规。这是党外人士1960年以来首度正式集会。

  蒋经国不断接到报告,详述党外候选人挑拨性质的集会之言行,情治单位建议“应该办几个人”,“总政治部”副主任王升还说,“康宁祥是匪谍”,但经国不理会这些报告。开票结果,蒋经国非常满意。选民投票率逾七成,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当选率高达97%,囊括全部的县、市长。

  私下里蒋经国欣赏这些党外人士,他曾经问部属,为什么国民党籍“立法委员”问不出这样的问题?他还邀请康宁祥喝茶,两人讨论立法议程上的一些话题。

  中坜事件:蒋介石不在后的第一次选举

  1977年11月,台湾地区举办中央及地方五项公职人员选举(省民意代表、台北市民意代表、县市长、县市民意代表、乡镇长),这次选举对台湾这种“控制下有限的民主”,提供很好的见证。投票日之前,李焕向蒋经国报告,国民党有可能丢掉几个重要席位。蒋经国表示,“党应该好好运用自己的优势,但不该允许有 作弊行为。”他说,“我们只要掌握51%就可以。”

  11月19日,星期六。五项地方选举同时开选,将要选出1318个职位。由于不同层次、竞选席位众多的选举一起举办,更增加了选举的复杂性。投票当天,作弊之传闻绘声绘影,到处都有。大约下午2点,中坜某投票所的选务人员被人看到,协助不识字的一对夫妇投票。党外候选人许信良的监票员高声抗议。群众围拢上来,威胁这位选务人员。警察把他带到投票所对面的中场警察分局保护。群众围在分局前,人数越聚越多。有人高喊:“法律有什么用?法院是他们家开的啦!”下 午4点钟,群众砸毁中坜分局玻璃窗,放火烧毁好几辆警车。

  警政署立即请示“行政院长”蒋经国如何处理。蒋经国匆匆召集开会,有人建议派军队恢复秩序,蒋经国宣示:“我们不用军队。”中坜分局长接到命令,任何情形都不得朝群众开枪。直到次日凌晨,在当局宣布投票所监察主任范姜新林已送交 法办、许信良已当选的消息后,人们才在一种满足心理下自然散去。

  这次五项公职人员竞选,国民党只赢了76%,还丢掉好几个县市长的位子。

  “美丽岛”事件震动全台

  1978年,严家淦“总统”任期届满,3月21日,经“国民大会”通过,蒋经国终于名正言顺当选总统,总统府立即照会新闻界,第一不要称“领袖”,第二不要叫“万岁”。蒋经国说,现在是民主时代,他只是个普通党员、普通百姓。

  1978年底的选举,党外候选人组成一个联谊会,在康宁祥领导下,发表12项政治主张,包括呼吁停止戒严、大赦政治犯、直接民选省、市长等。这些政治主张可谓史无前例。忠诚于国民党的主流媒体首度刊登党外候选人的照片、姓名,甚至政见。国民党中央党部文工会主任楚裕秋,公开表示报界的开放是“好现象”。 台湾的民主气氛已相当浓厚了。

  1979年8月,“行政院新闻局”批准反对派“立法委员”黄信介担任发行人的刊物《美丽岛》。与《八十年代》不同,《美丽岛》走的是“对抗性”、法律边缘策略。

  《美丽岛》杂志以纪念世界人权日的名义,申请准予12月10日在高雄举办夜间烛火游行。警备总部以预计会危及社会秩序为由,驳回申请。康宁祥反对进行非法集会,黄信介等人则决定照样办理,不理禁令。《美丽岛》这批人相信,蒋经国不能、也不会利用武力遏制大众表达政治异议。王升和其他情治官员把迫在眉睫的 危机向蒋经国提出报告。蒋经国重申他的指示:“在民众骚乱时,警察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派到现场的宪兵也不携带武器。”12月10日上午,蒋经国以主席身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发表一篇重要演讲。他昭告780位党代表,1979年“是本党历史上最艰险的一年”。

  蒋经国长篇演讲的主题是台湾的民主: “重视民权自由的保障,更重视国家社会的安全,使自由不致流于放纵,民主不致流于暴乱,以建立安定的民主政治。”

  12月10日下午6点钟,群众开始聚集在《美丽岛》杂志高雄办事处前。演讲者手持扩音器猛烈抨击政府,誓言一定坚持游行。

  晚上8点多,演讲者已把数千名民众情绪煽动到高度兴奋状态。《美丽岛》杂志总经理施明德,爬上载着扩音器的卡车顶上,领导一群年轻人开始移动。旁观者参加进来,群众越聚越多。数百尺之外,奉令“打不还手”的宪兵,隔街站成一线。游行群众挤过这道防线,可是在集会地点的暴徒竟然攻击附近的安全部队和警察分 局。暴乱持续到半夜,军队才动用催泪瓦斯,驱散民众。当天夜里,共有183名员警,92名示威群众受了伤。

  第二天上午,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与会人士对于高雄暴乱大为震撼。幸好警方自制,加上暴力大部分是一面倒的情形,初期倒使政府方面普受同情。不仅与国民党有关系的团体谴责暴徒,受尊敬的《自立晚报》与若干党外公职人员也责备暴徒。

  蒋经国终于决定大举镇压,因为他觉得若非如此,可能会滋生更多暴乱,以致改革的进程失控。蒋经国批准逮捕美丽岛集团首要分子,同时把《美丽岛》及温和的《八十年代》统统停刊。12月14日,情治机关一举抓了黄信介以降100多个反对派带头人士,施明德逃逸后被抓获。

  1980年3月18日,高雄事件8名被告到军事法庭接受史无前例的公开大审。担任他们辩护律师的陈水扁、谢长廷、苏贞昌等都因此案一举成名,成为台湾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4月18日,军事法庭裁定所有8名被告叛乱罪名成立。军事法庭原本打算把施明德处以死刑,可是蒋经国传话,“不得有任何人遭处死刑”,“只要他在位就不允许台湾岛上有流血”。军事法庭判处施明德无期徒刑,黄信介有期徒刑14年,姚嘉文、林义雄、张俊宏、吕秀莲、陈菊、林弘宣处有期徒刑12年。

  江南事件 催化解严的最后一根稻草

  蒋经国在高雄事件之后弹压激进的反对派,显示出他绝不宽容街头暴力。现在,他要展现另一新貌。因美台断交中止的“立法委员”增额选举,定于1980年 12月6日恢复举行,反映出蒋经国逐步走向代议民主政治的决心。他对国民党的选务部门交代,即将举办的选举务必民主、干净。他说,国民党“进行改革,不是 为了赢得选举,而是在改革的道路上举办选举”。

  反对阵营的激进派领袖大部分关在牢里,无法参与竞选,可是,他们的家属和辩护律师却披挂上阵,成为候选人。1980年12月的选举活动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党外人士在避开诸如主张“台独”、直接抨击蒋家最挑衅性质的题目之外,几乎是畅所欲言,百无禁忌。

  选举结果可说是蒋经国和他的改革同盟大胜。“立法院”70名增额“立委”选举,反对派人士只当选7席。

  1984年10月,居住美国的作家江南(原名刘宜良)因写了对蒋家颇有冒犯的《蒋经国传》,被台湾情治机关联手黑社会杀害,“江南命案”震惊了世界。而种 种迹象表明,蒋经国的儿子蒋孝武是幕后的参与者。刘宜良命案之后,蒋经国不再信赖情治机关,孝勇变成父亲的亲信,每星期2和星期5要向他报告最新的政情发展。某些反对派刊物开始称孝勇是“地下总统”。为了澄清事态,蒋经国1985年8月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表示,他“从来没有考量过”由蒋家成员接班。当蒋经国获悉孝武、孝勇兄弟有意竞选国民党“中央委员”时,就加以制止。12月15日向“国民大会”发表讲话时,他更明白地针对在他身后是否有蒋家人或军人 政的问题,回答说:“既不能,也不会。”

  1985年2月,蒋经国要求蒋彦士辞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职务。蒋经国召回台湾驻日本的非正式“大使”马树礼,回国接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蒋经国告诉马树礼,他决心在今后一两年内推动全面民主改革,并要求马树礼召集几个专案小组,非正式地讨论政治改革事宜。

  冲刺,让反对党来吧

  经历了将近一年在党内营造共识的准备工作之后,蒋经国现在要进人下一阶段,实际执行基本大改革。国民党“中常会”在他指示下,成立一个24人的政治革新委员会,底下分成两组,每组各12名委员,各负责处理三个议题:结束资深“立法委员”的长期不改选现象;允许反对党合法化;解除戒严。

  解除戒严是最关键的重大改革,一旦政府放弃动员勘乱时期紧急权力,撤掉不准组织反对党以及其他种种对民主政治的限制,就意味着改革实质性的向前跨出一大步。钱复等若干青壮派多年来一直向蒋经国建言,认为没有必要实施戒严法,它的存在只让反政府人士借题发挥。

  这时候已经少有人公开反对蒋经国“真正过渡到民主”的构想,对于蒋经国的各项改革他们只能指出每项改革方案隐藏的问题与危险。譬如,“国防部长”宋长志就说,如果解除戒严,国家可能根基动摇。但是他并不反对,只是提醒:“我们必须小心。”

  与此同时,1986年9月28日,135个反对派人物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集会,谢长廷等人突然提议即日起建立新党,取名为“民主进步党”。与会代表兴奋地一致通过。民进党党纲主张台湾人民有“自决权”。副官闻讯,跑进蒋经国卧室向他报告,他点点头,没有回应,过了半小时才交代副官通知几位核心高级官员到官邸开会。蒋经国坐在轮椅上出现,开口就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接下来又讲了几分钟这类有哲学意味的话。他说,国民党过去“太骄傲、太 自负”,现在起,不能再跟从前一样。虽然警备总部已准备一份抓人名单,蒋经国却说:“抓人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应该避免冲突,保持镇定。”他指示“行政院新闻局”起草一份公开声明说,组织新政党的问题已在研究中,尚待作出决定,目前的政策不变,亦即没有所谓“合法的反对党”。他又说,国民党中常会应加快研究政治革新,公布一个时间表,让民众了解党的改革方向。

  1987年10月7日,蒋经国接见《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夫人时突然宣布:政府预备“提议”解除戒严。《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专访,形容蒋经国“神态轻松、自信,脑筋清明”。蒋经国在席间透露,国民党积极研究让新政党可以合法组党的问题。

  1987年,国民党已经走上转化为现代政党的路,本省籍党员占了绝大多数。“立法院”里头新的国民党籍“立委”,绝大多数是年轻的改革派,是在剧烈竞争中击败在野党候选人才得到席次。

  1988年1月1日,在蒋经国的指示下台湾当局正式结束了报纸的限证(维持在29家)、限张(维持在3大张)的禁令。数天之内,就有200家左右新出版物向政府办理登记,街头立刻出现许多新兴画报。同时,也有60多个政治团体申请注册成立政党。后来,包括民主进步党在内,共有20个政治组织获得通过,正式成立政党。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撒手人寰。

  当天夜里9点钟,李登辉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八任“总统”。

  当蒋经国逝世时,民主转型的工作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推动。但大体而言,到了1988年元月,民主政治虽然未臻完善,但已在台湾“软着陆”。

  本文摘编自美国学者陶涵著作《蒋经国传》


栏目编辑|马俊岩 实习生|杨云鬯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结果于日前出炉,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得6席,民进党获得13席。马英九扛下国民党败选的责任,请辞党主席。然而,国民党在台湾的民主转型过程中功不可没。在此过程中,台湾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与流血。




2.jpg
1949年10月,蒋介石败走台湾。此前,他将陈诚派往台湾。1949年5月19日,陈诚颁布《台湾省戒严令》:自5月20日零时起在台湾省全境(含台湾本岛、澎湖群岛及其他附属岛屿)实施戒严。图为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中华民国总统”。




3.jpg
“戒严”之下,人民无结社、集会、请愿、游行的自由,不得组织新党、创办新报纸。白色恐怖时期,仅50年代,台湾军事法庭受理的政治案件有29407件,受难人大概有14万人。图为吴石、聂曦、朱谌之、陈宝仓四人被发现为“匪谍”,行刑前写遗嘱。秦风老照片馆/FOTOE




4.jpg
尽管处于“戒严”高压之下,1950年蒋介石提出地方自治,希望在台湾实行省议员直接选举,党内强烈反对,但蒋介石非常坚持。第一任台北市长和台中市长都不是国民党人。图为1951年,台北市民选举“市长”开票场景。最后胜出的吴三连是非国民党人。秦凯/FOTOE




5.jpg
雷震曾是国民党高层,1949年随国民政府去台湾,被任命为蒋介石的“国策顾问”。上世纪50年代初,雷震与胡适、王世杰等人共同发起创办极具自由主义色彩的《自由中国》杂志,宣扬西式民主自由。图为胡适在创刊3周年茶会上致词,中为雷震。秦风老照片馆/FOTOE




6.jpg
雷震与胡适欲筹建“中国民主党”,1960年上半年,《自由中国》杂志连续发表“七论反对党”的文章,认为“没有强大的反对党也不会有健全的政党政治”。国民党难容此举,以“知匪不报”、“为匪宣传”为由,判处雷震10年牢刑。图为雷震步入军事法庭。秦风老照片馆/FOTOE




7.jpg
1969年6月,蒋介石提名长子蒋经国为“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为改革派之首,他认为有控制地扩大政治参与,能以一种民主自由的形象,重新塑造国民党在台湾的“势”。这一年的县市选举反对派掌控了台湾4大都市中的3个。图为蒋经国陪同蒋介石参观美国勇往号航空母舰。




8.jpg
1969年12月,台湾举行“立法院”增额选举。蒋经国允许各候选人史无前例地抨击政府,党外候选人“郭大炮”郭国基和黄信介甚至要求直接民选台湾省长,结束戒严统治。郭国基和黄信介都当选“立法委员”,“立法院”里首次出现两位真正的反对党人士。图为郭国基的竞选广告。




9.jpg
雷震的《自由中国》曾公开反对蒋介石连任第三届“总统”,结果不久入狱。此后,蒋介石又连任了两届“总统”。但体力已不支。此后,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院长”,继续推行改革,以刚柔并济的方法对付党外在野势力。图为1972年3月蒋介石当选第五届“总统”后,学生在总统府前欢呼。




10.jpg
蒋经国甚至邀请反对派康宁祥喝茶,两人讨论立法议程上的一些话题。图为1972年台湾铭传大学的女生接受军事训练,学生都梳短发。过去台湾的中学生,男生一律都是三分头,女生一律都理着耳下一公分、俗称“西瓜皮”的发型。直到1988年,“发禁”才解除。




11.jpg
1975年4月6日,蒋介石逝世,蒋经国被推举为党主席。1977年11月,台湾地区举办中央及地方五项公职人员选举。中坜某投票所的选务人员被人看到,协助不识字的一对夫妇投票。党外候选人许信良的监票员高声抗议。有人建议派军队恢复秩序,蒋经国宣示:“我们不用军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台湾的政治在改革,经济也在改革。一方面开放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另一方面不准民生必要的物资掌握在财团手中。国民党在台湾通过“稻米保证收购价格”来保障农民收入。图为1973年,“行政院长”蒋经国和省政府主席谢东闵下乡访问屏东恒春镇会晤南湾里渔民。




13.jpg
上世纪70年代,蒋经国下令推出十大建设计划,包括兴建东岸铁路、南北高速公路、桃园国际机场、几个新港口以及铁路电气化工程等。”十大建设创造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基本建设,支持了下一波的高科技产业。图为蒋经国由海军总司令宋长志陪同视察北回铁路北段工程施工情形。




14.jpg
走外向经济、实现经济起飞、创造“经济奇迹”,是国民党在台湾最为辉煌的一页。1979年,台湾与香港、韩国、新加坡等被国际经济组织列入新兴工业化社会,被世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奇迹”威名远扬。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街道。




15.jpg
经济发展到一个程度,人民对于政治民主的要求,也必然提升。1978年底的选举,党外候选人组成一个联谊会,发表12项政治主张,包括呼吁停止戒严、大赦政治犯、直接民选省、市长等。图为1977年11月19日,蒋经国前往设置于大直北安路上的力行幼稚园投票选举台北市议员。




16.jpg
1978年3月21日,经“国民大会”通过,蒋经国名正言顺当选“总统”,“总统府”立即照会新闻界,第一不要称“领袖”,第二不要叫“万岁”。蒋经国说,现在是民主时代,他只是个普通党员、普通百姓。图为1978年5月20日,蒋经国亲自送卸任“总统”严家淦先生及夫人。




17.jpg
1978年底,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台湾人心惶惶。原定于年底举行的“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延期举行,各种竞选活动停止。图为愤怒的台湾人向从华盛顿来到台北的美国代表车辆扔西红柿、鸡蛋等等。




18.jpg
1979年,《美丽岛》杂志诞生,走对抗性路线,它的参与者都是新起、比较激进的人士,后来被称为“美丽岛”集团。12月10日晚,以美丽岛杂志社成员为核心的党外人士,在高雄组织群众进行示威游行,诉求民主与自由。但有暴徒攻击警察,形成暴乱。图为警方与群众对峙。




19.jpg
蒋经国指示:“在民众骚乱时,警察必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派到现场的宪兵也不携带武器。”12月10日上午,蒋经国以主席身份在国民党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发表重要演讲。他昭告780位党代表,1979年“是本党历史上最艰险的一年”。图为12月10日晚,示威的群众。




20.jpg
高雄暴乱持续到半夜,军队才动用催泪瓦斯,驱散民众。当天夜里,共有183名警员,92名示威群众受了伤。图为《美丽岛》杂志核心人员施明德、姚嘉文、何文振进入高雄新兴分局,与现场指挥所坐镇的南警部副司令等人谈判。




21.jpg
蒋经国终于决定大举镇压,批准逮捕美丽岛集团首要分子,同时把《美丽岛》及温和的《八十年代》统统停刊。图为新闻局长宋楚瑜召开关于美丽岛事件的记者招待会。




22.jpg
1980年3月18日,高雄事件8名被告到军事法庭接受史无前例的公开大审。国际特赦组织及其他人权组织都派出观察员。美国及其他非官方关系之外交官、外国新闻记者也纷纷申请旁听。接受公开审理的七名被告(左起)张俊宏、黄信介、陈菊、姚嘉文、施明德、吕秀莲、林弘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3.jpg
“美丽岛”事件以及大审,是影响台湾民主化进程的一件大事,不管是当初给台湾人民的震撼力,还是后来对当事人、辩护律师们的未来发展,都影响重大。图为“美丽岛”案件的十五人辩护团,前排左二是苏贞昌,前排左四为谢长廷,后排左三为陈水扁。




24.jpg
上世纪80年代,台湾发生了“林宅血案”、“陈文成命案”和“江南事件”。后者成为促使国民党解严的最后一根稻草。1984年10月,居住美国的作家江南因写了对蒋家有冒犯的《蒋经国传》,被台湾情治机关联手黑社会杀害。图为1980年代中,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前的抗议活动。




25.jpg
1986年9月28日,135个反对派人物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集会,成立“民主进步党”。10月7日,蒋经国接见《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夫人时突然宣布:政府预备“提议”解除戒严。图为蒋经国会见葛兰姆夫人,马英九为英文翻译。




26.jpg
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颁布“总统令”,宣告自同年7月15日零时起解除在台湾本岛、澎湖与其他附属岛屿实施的戒严令,在台湾实施达38年的戒严令自此走入历史,至今整整25年。图为解严当天的台湾各大报纸头版。




27.jpg
1988年,报禁和发禁解除,街头立刻出现许多新兴画报。是年1月13日,蒋经国与世长辞,李登辉宣誓就职。当蒋经国逝世时,民主转型的工作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推动。图为50年代后,直到1987年解严之前,国民党党外人士办的各种追求民主、自由的杂志。




28.jpg
1990年3月,台北爆发学生运动。大学生集结在中正纪念堂广场上静坐,他们提出“解散国民大会”、“废除临时条款”、“召开国是会议”、以及“政经改革时间表”等四大诉求。时任总统的李登辉在1991年废除《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并结束“万年国会”的运作。




29.jpg
1996年3月的“大选”,是第一次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直接民选。这次选举,李登辉当选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民选“总统”,连战为“副总统”。图为1996年3月20日,李登辉当选“总统”后,与前“副总统”握手。




30.jpg
2000年,为“美丽岛”事件辩护的律师、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台湾新一任“总统”,实现首次和平的政党轮替。图为胜选后的陈水扁和“副总统”吕秀莲向选民致意。




31.jpg
2008年,陈水扁下台,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当选新任“总统”,顺利完成二次政党轮替。他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人民投下了改变台湾未来的一票。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庆祝政党或个人的胜利,而是一起见证,台湾的民主已经跨越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图为马英九在竞选活动中。




32.jpg
2008年,与马英九对阵的是另一位“美丽岛”案件的辩护律师谢长廷,结果谢长廷大败。图为民进党“大选”失利后,集体向选民鞠躬。后面大牌上的汉字清晰可见:珍惜民主、守护台湾。




33.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5 06:07 AM , Processed in 0.0831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