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欧洲央行权力即将接受重要考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0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2015年 01月 21日 07:13

0.jpg
Reuters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欧洲央行似乎是要踏入一片未知领域,周四即将决定是否推出一项富有争议的旨在刺激欧洲黯淡经济的计划。

欧洲央行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制定一项能打动投资者的计划,得到保守的欧洲央行成员的认可,并且最重要的是帮助欧洲经济摆脱低迷阴影。

此举的风险很高,而且不仅是对使用欧元的19个国家而言如此。欧洲央行料将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一事的影响已经波及到全球所有央行。上周瑞士央行迫于欧元持续疲弱的压力,取消了瑞郎兑欧元上限,从而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漩涡。

周一丹麦央行意外决定降息,显然也是受欧洲央行将实施量宽政策预期的影响。

欧洲央行将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的预期如此根深蒂固,法国总统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周一甚至发表了异常直率的讲话。他说,欧洲央行周四将决定购买政府债券。欧洲央行坚决捍卫其不受政治干预的独立性,对此不予置评。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周一晚些时候也强调称,欧洲央行会独立做出决定。

投资者们称,欧洲央行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已经在金融市场中得到明确反映。根据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统计,欧元区5万亿欧元的(约合5.8万亿美元)国债市场大约有四分之一现在收益率为负,而去年10月份的时候这一比例还仅为十分之一,这表明投资者已经为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做好了准备。

欧洲央行官员自己也刺激了这种预期,在近几周里释放出了他们想要把欧洲央行资产规模扩大1万亿欧元之多的信号。在欧洲,国债市场是唯一一个能够满足这种规模需求的资产类别。

但是还有比单纯找到大量可买债券更大的问题。欧洲央行正在努力应对一批经济体长期疲软的局面,其中包括法国,也包括意大利和希腊。

此外,欧洲央行还需要应付对有关其角色和身份的质疑:即这家主要是以保守的德国央行(Bundesbank)为模板、理念是建立在20世纪对通胀过高的担忧的基础之上的央行,是否可以适应使用开创性工具来抗议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威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格劳威(Paul De Grauwe)表示,欧洲央行应当成为一家使用这种工具的现代银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采取行动。

被称作量化宽松的大规模国债购买计划已经成为美国、英国和日本央行的标准化工具,用来降低长期利率。

不过,尽管有其他央行的经验在先,1998年成立的欧洲央行仍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该行没有联邦资产可买,因为欧元区缺乏通行的债券,而是有着19个不同的债券市场,从AAA评级的德国国债到垃圾级的希腊国债都在该地区。欧元区大部分地区的债券收益率接近纪录低位,意味着欧洲央行无法进一步引导收益率下降。

欧元区消费者价格五年多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而且该地区13.2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几乎未实现增长。作为欧洲最受信赖的机构,如果欧洲央行周四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但不能很快奏效,其信誉将受到冲击。

管理1万亿美元资产的高盛资产管理(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林赛(Iain Lindsay)称,最大的风险无疑是欧洲央行的决定令人失望。大家的预期很高。

德国央行曾暗示,将在周四反对债券购买计划。虽然它仅是欧元区19家央行之一,却具有最大的影响力。

站在德国人的立场来看,购买国债会唤醒他们心中对于通货膨胀、被政治“绑架”的央行的恐惧。数千亿新印制好的欧元被拿来买国债,这种前景可能会导致长期通货膨胀率升高。各国央行若引导国债收益率走低,意大利等债台高筑的国家势必减轻去推进具有政治风险的改革的压力。

德国经济学家、欧洲央行前执行委员会成员斯塔克(Jurgen Stark)说,考虑到购债政策将减少各国政府在国内进行改革的动力,这是一个风险很高的做法。他还说,量化宽松实际上不必要,因为欧元区并没有面临通货紧缩困境,近期通胀率的低迷仅是因为能源价格走低,而低能源价格实际有利经济。

斯塔克还说,若让各国央行承担本国国债的信贷风险(这一观点已经获得了欧洲央行内部保守派官员的赞同),可能加剧欧洲央行推出量化宽松的错误做法。他认为,这种做法将令货币政策的决定权或多或少地再次回到各国手中。

Brian Blackston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9 10:39 PM , Processed in 0.0534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