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6|回复: 2

[历史] 《看客》第436期:失落的老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2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易图片  2015-07-22 02:28


1.jpg
目前全国健在的抗战老兵约为两万人,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老兵们有的记忆已经衰退,有的伤口仍有余痛,有的依然处于贫困之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证明,老兵们见证了那段浴血斗争史。摄影/吴芳 编辑/一叶舟




2.jpg
贾成功,89岁,安徽合肥人
贾成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21期,18岁从安徽金寨当兵。育有一女。老伴5年前去世,平时只有一个人在家,曾经煤气中毒,导致记忆力衰退




3.jpg
经历了文革后,贾成功所有的照片和物件都已经损毁,仅有的战争记忆只能从一本通讯录中寻找。图为贾成功家中的安徽省黄埔军校通讯录。




4.jpg
黄月仪,90岁,安徽巢湖人
黄月仪19岁被抓壮丁当了兵,为第七军173师517团1营1连二等兵,驻守河南。在河南油坊店阻击日本军队,战友牺牲了100多人,一颗炮弹曾落在黄月仪面前,没有爆炸。抗战胜利后,黄月仪离开部队返回家中务农,娶妻生子。目前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老人和老伴在家自己照顾自己。




5.jpg
抗战胜利后,黄月仪回家,什么也没有带,甚至连证明他当过兵的东西都没有。目前,黄月仪生活条件很差,仅有的一颗白菜已经发霉。两位老人行动已经不方便,只能互相够照顾。




6.jpg
蒋庆林,93岁,安徽省涡阳县蒋大庄人
蒋庆林1941年参加临泉抗日干部训练团,该校后改为黄埔军校第八分校,毕业后进入97军33师99团3营迫击炮连。1942年蒋庆林被调到铁路东开辟抗日新战线,随部队与日本军队发生遭遇战,一百多名战友牺牲。抗战胜利后不久,返回家中。




7.jpg
蒋庆林老人的腿多年前摔断,轮椅和拐杖已成为他生活的依靠。据悉,为了防止给自己带来麻烦,蒋庆林所有的照片和资料都在文革时销毁了。




8.jpg
甯少侠,103岁,安徽阜阳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甯少侠来到河南潢川。1938年到安徽太和缉私队任上尉教导员,1939年任军事教官,期间多次与日军发生遭遇战。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体育工作,并曾代表国家青年队与菲律宾篮球队比赛,后回到地方中学当教师。解放后一直从事体育工作,直到退休。




9.jpg
图为甯少侠和自己的弟弟(右二)在中山舰上的合影,他的弟弟和他一起当兵曾经远赴缅甸参战。




10.jpg
由于天气潮湿,甯少侠老人患病,卧床不起。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孔令科,89岁,安徽巢湖人
1941年,年仅14岁的孔令科入伍,成为新四军第七师独立营的“娃娃兵”,他曾跳进粪窖躲避子弹,冒着死亡威胁穿越封锁线送情报,重伤后不打麻药取弹片一声不吭。




12.jpg
图为孔令科在1950年被授予军衔后,特意跑到上海的照相馆所拍摄的。这也是老人目前尚存不多的几张老照片。




13.jpg
池德超,90岁,江苏沭阳人
池德超1944年7月当兵,新四军2师5旅14团1营3连通讯兵,与日军交锋第一次是在江苏宿迁,第二次是在山东枣庄。上世纪50年代转业至芜湖,后调至合肥。1982年底离休。




14.jpg
图为池德超和战友的合照。目前,照片上的几位老人已经去世。




15.jpg
据悉,池德超老人曾经在战场负过伤,几十年间,炮弹片仍留在体内。图为老人手持医院的检查结果,上面显示老人身体里至今残留着弹片。




16.jpg
邵经斗,101岁,安徽省涡阳县人




17.jpg
邵经斗的家里虽然经济十分艰难,但老人很乐观。图为邵经斗唯一的一枚勋章,为后来补发。




18.jpg
周国运,93岁,安徽合肥人
周国运18岁当兵,1941年进入陕西汉中黄埔1分校18期受训两年,1943年分配到第一战区14集团军第九军24师驻防河南灵宝县。1944年4月,随部队参加豫中会战。在周国运与战友执行炸桥命令的过程中,有人指挥、有人掩护、有人炸桥,最终3名战友牺牲。




19.jpg
看报、看电视和写诗歌是周国运的最大爱好,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写点文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03: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阚道诲,92岁,安徽肥东人
1941年,阚道诲在阜阳考入黄埔军校七分校,在黄埔19期通信科学习。抗战期间曾经准备开赴缅甸。后在重庆起义,隶属于第二野战军。




21.jpg
最近,阚道诲被查出肺结核病,已住院治疗。




22.jpg
焦玉庭,96岁,安徽合肥人
焦玉庭1938年当兵,进入县黄埔七分校军官训练班学习两年。后进入16军第1预备师第1团第5连第1排少尉排长。1940年在陕西禹门口守黄河,阻止日军向西进攻。抗战胜利后到云南地方工作,不久回到老家种田,一直到现在。




23.jpg
图为1941年,焦玉庭当兵时拍摄的照片。




24.jpg
吴义胜,99岁,安徽肥东人
吴义胜1935年毕业于合肥六中高中部 ,考取黄埔军校南京本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分在炮二旅十八团一营第二连,先后任连副、连长、副营长。参加了武汉会战,当时任连副。后先后考上英国高级军官学校和美国高级参谋指挥学院。




25.jpg
图为吴义胜保留的最旧的一张图片,那时他已经回到地方工作。




26.jpg
姚放,93岁,安徽巢湖人
姚放小时候在黄鹿小学上学,抗战爆发后流亡到安庆,后到湖南武冈参加黄埔军校19期学习。日军进入长沙后,姚放作为预备军开赴前线站岗放哨,抗战胜利后转到成都黄埔军校分校继续学习。毕业后回到家乡,考入中原大学,进入地方工作。




27.jpg
图为姚放从原来的学校档案里翻拍下来的,这也是他仅有的一张老照片。他原名叫姚鐄。




28.jpg
刘跃东,91岁,河南上蔡县人
1937年4月,12岁的刘跃东帮老板买大烟时将钱丢了,因害怕便跑出去当兵了,开始时他在河南确山红25军留守处当勤务员。1938年3月从河南进入安徽,跟随新四军四支队来到滁州来安和江苏盱眙一代抗日战场。据悉,如今身患糖尿病的老人身上有背部、腰部和腿部三处枪伤,至今依然隐隐作痛。老人的一只耳朵也是在战场上被炮弹震聋的。




29.jpg
图为刘跃东当兵时拍摄的照片,那时他才十几岁。




30.jpg
王启超,96岁,安徽省舒城县万佛湖镇人
19岁那年,王启超在中学毕业后参军。当年11月就上了战场。他右腿曾被子弹贯穿,先后4次闯过鬼门关。后来,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招考,他被录取前往西安的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学习,成为第17期学员。1942年7月,毕业后担任见习排长,并成为某次对日作战中连队唯一的幸存者。




31.jpg
1950年元月,王启超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从此开始过着平静的生活。目前他和老伴相依为命。据悉,他的房子有百余年时间了,十分简陋,还经常漏雨。图为王启超至今仍保留着的黄埔军校毕业证,为此他曾经小心翼翼地生活着。证,为此他曾经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32.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03:50 PM , Processed in 0.0535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