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1|回复: 2

[转贴] 今天我们失去的优雅与温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失去的优雅与温厚

2015-03-06
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
文/叶克非

1966 年9月2日,因不堪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傅雷与妻子 朱梅馥在上海江苏路284弄(安定坊)5号的家中双双自尽。自尽 前,傅雷写下遗书,将存款赠予保姆周秀娣,作为她失去工作后的 生活费,还在一个小信封里装入53.50元,写明是他们夫妻的火 葬费。他们还将棉被铺在地上,使尸体倒地时发出声响,不会惊扰他人 。


我曾收集有关傅雷之死的各种文字记录,并一次次为之动容。我一 向认为,傅雷夫妇的自尽,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与温厚。

作为翻译家、文人,他在 我心中的形象并不饱满,可他的死,却总如大石一般,沉重得让我 喘不过气来。那场浩劫,摧毁的到底是什么?除了一个个生命,也许 还有一个时代的气质与道德。


两个知识分子,优雅温文,却被红卫兵们连日凌辱,斯文扫地、尊 严丧尽。可在他们舍弃生命以保自尊的那一刻,却还记得家中的保姆 ,留给她生活费,还在遗书中写明“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 们不愿她无故受累”。自尽那天,朱梅馥还曾对保姆说:“菊娣,衣物箱柜都被查封了,我没有替换的衣服,麻烦你到老周(熙良)家 给我借身干净的来”,她希望自己死得干净。即使这个社会亏欠了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欠任何人的,所以留下了火葬费……

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优雅与温厚吗?那也许是中国最好的一代知识分子,现在还有吗?

我一向喜欢上海老街道,不是因为所谓的小资情调,而是因为总能在老街老建筑的蛛丝马迹与钩沉中,触摸到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的远东名城,不仅有着纸醉金迷的一面,还有优雅温暖的一面。

江苏路便是这样一条街道。严格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条街,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分中,它是其中一条轴心,一条条路与之交汇, 如愚园路、华山路、武定西路等,都是我在寻访民国名人故居途中 经停的一站,每条路上又有着一条条里弄,遍布各式小洋楼,随便拎出一栋都大有来头——这是一个城市足可引以为傲的历史,但几十年间物是人非的同时,“遗忘”二字如影随形,成了这个城市的大敌 。

在江苏路上,284弄有傅雷故居,也有天才钢琴家顾圣婴的故居 ,二者均在文革中自杀。旁边的285弄也曾一度红火,据说因为“ 张爱玲热”,她当年的故居如常德公寓等,都已成粉丝心中“圣地 ”,连其亲朋曾居住的地方亦不能免。285弄是张爱玲的父亲、继母与弟弟终老之处,也吸引了不少粉丝。

这条路开辟于1906年,当年著名的贵族女校中西女中也在这条路上。不过,这些年来城市改造频繁,江苏路与旧时格局全异。在寻访中,我一度迷路,几番来回也寻不到284弄,更别说 傅雷故居了,后来得人指点,由旁边的愚园路畅园的一条小路进入,才寻得目标。如今,284弄已被高楼环绕包围,曾与它一起承载当年岁月的其他弄堂大多已消失。这个城市过往,正被现代化所侵蚀。

傅雷故居是一个独立的庭院,小楼为三层西班牙式建筑,小楼黄墙红瓦坡顶,院门掩着,但未上锁,里面铺着灰色地砖,寂静清冷。门口挂着“优秀历史建筑 ”的牌子,但未有“傅雷故居”的字样(据说他在上海周浦出生时的故居,已修葺为纪念馆)。

1949 年12月,傅雷夫妇搬入这里,直至去世。这是傅雷居住最久,成就亦最多的地方, 他译著中的经典,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巴尔扎克 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等都在这里完成。至于几十万言 的《傅雷家书》,也是他在这里用毛笔一一写就的。

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 译著的印数稿酬亦遭停发,日子艰难,但他仍坚持工作。1966年 上半年,山雨欲来,经历过多次运动的傅雷显然感受到了压力,初夏时,老友周熙良来探望他,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再来一次一 九五七年那样的情况,我是不准备再活的。”

一语成谶。

抄家后,搜出了莫须有的“证据”(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幅旧画报),连亲友寄存的财物也被 红卫兵们劫掠,所以,傅雷在遗书中还写道:“七、姑母傅仪寄存 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 。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 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 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交待得如此清楚。

我曾经诧异于这种责任感,但这两年读过不少民国时代的小学、中 学课本,方才明白:这其实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教育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更让我感怀的是,在傅雷夫妇的悲剧故事中,还有一位奇女子的存在。按当时惯例,“自绝于人民”者不能保留骨灰,傅雷夫妇当然属于此类,与傅家素不相识、但一向钟爱傅雷文字的文学青年江小燕 自称是傅雷的干女儿,冒着巨大危险要回骨灰妥善保管,并给中央写信为傅雷鸣冤,结果吃尽苦头,成了“反革命”。

文革后,她被平反,但青春已逝,1985年,46岁的她报考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班,终于圆了大学梦。成名的傅聪也曾找到她,意欲报答 ,这位奇女子只接受了一张傅聪音乐会门票,在音乐会结束后翩然而去。

这是一个每次忆及都让我眼眶湿润的故事,总有一种美好能穿 越黑暗,它的名字叫:人性。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素材仅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对内容有任何异议,欢迎与小编联系交流)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18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在胡同分享这样有价值的文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4:02 PM , Processed in 0.0465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