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0

[历史] 余少镭:这个大师倒得不算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2 09: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08-22 余少镭 大家

摘要ID:ipress

朱方旦之倒掉,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以文犯禁,而是以骗术行世,不知收敛,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卷入军方高层,插手军政大事,犯了满清皇帝对“朋党”的大忌。


王林被批捕,拍手称快的多,为他喊冤的几乎不见,曾经以跟大师合影为荣的达官显贵们,纷纷选择缄口,或说“十几年没联系了”,或表示不认识,或选择不回应。这些在吴晓波嘴里“对生命有好奇的人”,接下来,应该是对王林的刑期有好奇了。


红极一时,则抢着巴结;运交华盖,则竞相切割。王林的遭遇,在我们意料之中。康熙朝时期,另有一位“大师”,也有过跟王林一样的盛衰之变。不过,他的遭遇,跟王林略有不同。


▲朱方旦


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朱方旦,湖北汉阳人。史料所载,他从小聪慧过人,除精通儒家经典外,对诸子百家也了如指掌,算得上一个多才多艺的杂家。


仅限于此,朱方旦也就跟那时代的很多学者一样,穷经皓首,青史无名。让他成为“大师”、也让他身首异处的,跟王林一样,是那些“旁门左道”:医术、占卜和气功。


因为身负多项绝艺,朱方旦自号“二眉山人”,四处为人占卜吉凶祸福,据说很灵,因此涨粉还挺快的。他趁机广收门徒,以气功、画符等秘术为人治病,被当地百姓奉若神明。谈经布道时,参与人数数以千计。


这么一来,就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嫌疑了。满清虽是“以夷犯夏”,但对汉人的历史可是研究得够够的,他们不会忘了,从“大楚兴,陈胜王”的那一声狐叫开始,什么太平道、五斗米教、摩尼教、明教、白莲教……无不是借神道设教的名义聚众造反的。所以,对朱方旦这么一个影响日众的“山人”,有关部门当然不可能放任不管。


朱方旦的一举一动,首先引起了湖广巡抚董国兴的高度警惕——任何一个地方官,都不希望自己治下出现煽颠苗头。于是,董国兴以“左道惑众”之名,奏准之后,将朱方旦押送北京,交由刑部处置。


但谁也没想到,这趟九死一生的进京旅程,竟让朱方旦走了狗屎运。


朱方旦被押到北京时,恰逢康熙他奶奶(即太皇太后,后来被谥孝庄的传奇女人)六十大寿,大赦天下。据王应奎《柳南随笔》载,朱方旦被释后,康熙还召见了他,因其“言事皆奇验”,康熙命他住在内城,敬如上宾。更离奇的是,当时裕亲王福全的福晋难产,福全求朱方旦诊治。不料,朱却携福全之手走进另一殿堂静坐,用意念发功助王妃安全分娩,轰动了京师。一时间,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争相求医问卜。


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榕村语录》一书,在“卷之二十·道释”中记录了朱方旦的另一“神迹”:


朱方旦初至京,倾动一时。猗氏卫先生在朝班,极诋之,适史子修联坐,色殊不悍,猗氏并责之。子修曰:“我非孟浪信从其教者,彼实能起死人而生之,虽欲不信从得乎?”猗氏询其详,子修曰:“吾妻病已三年,委床待毙。闻朱至,往叩之,朱曰:‘俟吾察其命尽有圀,君姑还,余即至。’某问:‘先生能遽来耶?’朱曰:“不须余来,病者自知。’是夜,妻竟安卧,又闻室中有异香。至鸡鸣时,妻欠伸而觉曰:‘汗透矣。’索衣易之,劝其少间,妻曰:‘我愈矣。适梦至一公廨,有大官命吏检簿,须臾吏白曰:“史鹤龄妻寿限未尽,但灾厄甚重。”忽闻屏后有人曰:“既寿限未尽,令其夫妇皈依道教,以禳解其灾可乎?”大官起立拱诺,曰:“受朱先生教。”因命余归。“遂蹶然而起。”


简单地说,就是有一位京官叫史子修的,他老婆卧病在床三年,一直在等死。听说来了神医朱方旦,史子修便去求见。朱方旦说,这样吧,我先看看有没有得救,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史子修问能否现在一起去,朱说不用那么费劲,我不用亲自去,病人自然会知道的。史子修半信半疑回家去。那天晚上,他老婆竟然痊愈了。据她描述,她梦中去到一个公堂之上,有一大官命手下查阅生死簿,手下查后说,史妻阳寿未尽,但多灾多难。这时屏风后有人说,既然阳寿未尽,就让他们夫妻皈依道教以消灾解厄吧。那大官毕恭毕敬说,就按朱先生的意见办。于是,史妻梦醒,人就好了。


够神了吧?跟这种隔空医人的神功一比,什么空手抓蛇、水下闭气,通通弱爆了。后来,当着史子修的面,朱方旦是这么解释的:“余闭目见诸贤圣,开目见天,注想既久,自然与天及贤圣同归。公辈读书而不知其何义,‘顾諟天之明命’,非此之谓耶!”也就是说,我能够敬奉天命,顺应天地,与圣贤同归,这些雕虫小技,湿湿碎啦。


有人因李光地乃一代大儒,一般不谈怪力乱神,却对朱方旦如此推崇,足见朱实有过人之处。先不说此逻辑有多么荒谬,真看过《榕村语录》原文就不难明白,对朱方旦,李光地持非常怀疑的态度。在这段话后面,他还说,曾经怀疑朱方旦的另一京官猗氏“遂亦大服,尝邀某同往修谒。某先索方旦所著书观之,得其《中说》、《质言》二种。书中别字无数,想来天上无不识字的神仙,遂坚辞不往”。


别人把朱方旦吹得神乎其神,李光地仅从他著的书里“别字无数”,就断定此人是个忽悠大师,所以坚决不跟他扯上关系。


只是,清廷要员多颟顸之徒,所以,朱方旦最后赚得盆满钵满,衣锦荣归。


大师是怎样倒下的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军事政变,台湾郑氏也趁机反攻大陆,清廷风声鹤唳。这时候,康熙忽然想起朱方旦来,怕他被反贼利用,便宣召他进京,询问时局发展,试探他的政治倾向。朱方旦答得滴水不漏,康熙甚为欣慰,对他更是礼遇有加。而那位曾经把他抓来北京的湖广巡抚董国兴此时解任在京,见朱方旦受康熙如此厚待,害怕他会报复,竟吓出病来。朱方旦闻讯去探望,用无根水一杯,以朱笔在水面上画符,董国兴服后即痊愈。


朱方旦得皇帝垂青,一些地方大员也对他顶礼膜拜。如康熙十三年,征讨吴三桂的宁南靖寇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由于指挥失误,退守荆州,就常找朱方旦问卜,预测战局走向,并赠其“圣人里”、“圣人堂”匾额。湖北巡抚张朝珍也认为“朱方旦果一奇异神人”,并赠给“圣教帝师”匾额——这就不是一般大师能得到的荣耀了。如果照相术的发明提前两百年,那么,这些“对生命有好奇”的官员肯定也会争相跟朱方旦合影的。




荣耀达到顶点的同时,厄运再次降临。朱方旦万万没想到,他能得到地方大员的顶礼膜拜,却再次触怒了康熙。对勒尔锦的“军事不决问尔枚(朱方旦字)”,康熙直接批了:“军机大事,万不可听其蛊惑。”朱方旦再神,在康熙眼里也是个汉人江湖术士,岂可干闻军事?这确实是触及康熙底线的,没辙,最高指示一下,朱方旦离开勒尔锦,云游去了。


到此为止,朱方旦只是失宠而已。但康熙如此严厉的警告,真正聪明者,从此就应该低调行世,让自己从皇帝的眼皮底下消失,不再成为他的眼中钉。但朱方旦不知真以为自己是神人,还真是为了真理勇于牺牲——在被严重警告之后,他又做了一件有清一代最危险的事:著书立说。


云游湖广、江浙的几年时间里,朱方旦将自己的身心修炼所得,写成了两本书:《中补说》与《中质秘书》。那时候出书非常容易,朱方旦边写边印边发,其中有两本就到了时任翰林院编修的王鸿绪手中。王鸿绪看到朱方旦的书,如获至宝,第一个跳起来参劾朱方旦,说他“诡立邪说,妄言休咎,煽惑愚民,诬罔悖逆”,认定朱方旦犯有“诬罔君上,悖逆圣道,摇惑民心”三大罪行,恳求康熙“大奋乾断,将朱方旦及伊党按律严处,则于万州之道统人心幸甚”。


不难想象,如果朱方旦这两本书还是康熙红人时写的,给王鸿绪一百个豹子胆,他也不敢随便给朱安罪名。现在朱已被皇帝所贬斥,落井下石,方显文人本色嘛。


康熙眼里,朱方旦一直让他放不下心来,甚至越来越不顺眼,王鸿绪的奏折无疑起到了递子弹的作用。康熙借势发力,把朱方旦逮起来。这一次,朱大师再也没有狗屎运了。


大师为什么倒下


很多人把朱方旦案归入清代文字狱,但严格来讲,朱方旦之死,“以文犯禁”其实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朱方旦的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其实主要就是跟大众分享自己练气功、养生、健身的经验。仅仅这些,那也没什么,最多就是“宣扬伪科学”嘛。让他身首异处的,另有两处捅了传统卫道士的马蜂窝。


首先,朱方旦在书中提出,脑才是人的思维器官,是心理、意识的物质本体。他自号“尔枚”,其实是“二眉”的谐音。在书中,他如是说:“古号为圣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所谓中道,即人的意识;中道在山根之上、两眉之间,就是说意识是在脑子里形成的,跟心无关。


这理论现在三岁小孩都懂,但在三百多年前,这不亚于“日心说”对“地心说”的挑战。要知道,几千年来,中国人都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这句话一直被奉为圭臬,现在朱方旦如此颠覆,剑指“圣贤”,岂不正是“诡立邪说、煽惑愚民”?


朱方旦所犯的第二大忌,是“肆诋程朱”。上篇文字狱专栏我们说过,满清入主中原,吸取蒙元的教训,几乎全盘接受了儒家的价值观,并将它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程朱之学因为更利于统治,更是被满清皇帝捧成跟孔孟齐高的圣人(后来康熙还将朱熹“升配大成殿东序为十一哲”,位列孔子身边)。而朱方旦居然在文章中大肆指摘程朱理学的荒谬与迂腐,如此挑战官方意识形态底线,真是婶可忍叔不可忍。


康熙二十年,朱方旦下狱。之后,康熙还假惺惺地玩了一下“程序正义”,跟诸大臣殿议,该如何处置这个“欺世盗名、蛊惑愚民”的狂妄之徒。不出所料,明珠、李蔚等满汉大学士纷纷表示,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康熙要的就是这样的“民意”,结果,朱方旦斩立决,弟子陆光旭、翟凤彩、顾齐宏等斩监候,其书则全国查抄,全部销毁。




出人意料的是,朱方旦下狱后,虽然也遭遇落井下石,也没有类似陈有西那样的大律师为他辩护,但曾经很粉他的顺承郡王勒尔锦却逆流而动,极力向康熙进言,以求皇恩浩荡将他赦免。勒尔锦也许真是出于爱才,觉得朱方旦本领通天,死了很可惜。他却没想到,正是他的求情,坚定了康熙杀朱的决心。康熙本来最恼怒的,就是一个汉人术士居然插手军队,连勒尔泰这样的皇室至亲、军方高层都被朱洗脑,现在他自己身陷囹圄,正好戳穿了他能“预知未来”的谎言,而你居然还不醒悟——于是,在杀朱之前,康熙索性将勒尔锦先撤了职。


大师的罪与罚


如果没有后来被证明正确的脑思说跟反程朱这两点建树,朱方旦就是一个跟李一、王林没什么区别的“大师”。但是有了这两点,也改变不了他以骗术忽悠人的事实。稍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他的“隔空医人”跟王林“空手抓蛇”一样,都是真正“愚民”的把戏。后人有为朱方旦鸣冤者,把他提升到“现代科学启蒙者”的地位,那也太拔高了。


李光地的《榕村语录》最后还说到,朱方旦死罪已定,即将被执刑,监斩者却是他曾经的弟子。被斩前一日,朱方旦还对他的弟子说:“别怕,明日午时,绝对有大赦令。”这看起来不像演戏,或许朱方旦真的达到骗人的最高境界——骗人骗到把自己也骗倒了。但最大的可能,这是他的最后一搏,押对了,那简直就是从“神人”上升为“仙人”;猜错了,连命都没了,也再没什么可输了。但这一搏,在李光地眼里,“其怪诞至此”。李光地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也不是无神论者,但他对朱方旦还是比较理性看待的,在文章中,他最后说:


问:“当史家求祷时,何以能然?”曰:“妖术本不足论,但以吾道推之,何妨如是?当其清修苦行,或者鬼神亦甘死所驱役,逮至木拟王侯,骄淫过度,则鬼神弃之矣。至所云‘注想’,亦有可取。我辈平生何尝注想一件事,都是悠悠忽忽,老死而已。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有能昼夜不忘,念念不舍者,吾未之见也。”


首先将朱方旦的神通定义为“妖术”,也推测朱在“清修苦行”时,真能得到鬼神襄助,但后来“骄淫过度”,就连鬼神都抛弃他了。而他所推崇的“注想”(即集中精神思考),也有可取之处:我辈庸庸众生,平日里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何曾舍得花时间去“注想”?释迦当年,不也是在菩提树下“注想”七七四十九天才悟出无上正等正觉的么?


朱方旦之倒掉,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以文犯禁,而是以骗术行世,不知收敛,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卷入军方高层,插手军政大事,犯了满清皇帝对“朋党”的大忌。所以,这位“大师”之死,死得不算太冤。





作者:余少镭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广州媒体人,著有《现代聊斋Ⅰ-Ⅳ》《破月》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8:37 PM , Processed in 0.0469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