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996期:弯腰逐梦的“挖虫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4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5-06-19  本期作者:赵思衡


1996.jpg



1.jpg
他们不是河道清理工,却每天在河道内与河泥为伍;他们不是搬运工,却每天把近百斤的蛇皮袋运送到数十公里之外;他们不是淘金者,却每天要在淤泥中寻找眼中的宝贝。他们是弯着腰奔向未来的“挖虫人”。(图/文 京华时报 赵思衡)




2.jpg
他们每天从清晨5点下河,到下午5点完工,大多数时间都弯着腰工作。为了生计,不顾河水的浸泡和污泥的臭味,用小小的线虫,换取着自己的幸福。




3.jpg
在北京北五环外立水桥西侧的清河河道内,10多名身穿连体胶皮衣,手持渔网和蛇皮袋的“挖虫人”,正在水中干活。




4.jpg
他们大多40多岁,往往是夫妻同上阵,时而俯身在河道中摸索,时而站起身用河水淘洗渔网,然后把混有线虫的淤泥装入蛇皮袋。




5.jpg
当所有袋子装满后,他们又把近百斤的袋子扛上河岸的小货车内,运往通州富豪村的家中。




6.jpg
对于43岁的“挖虫人”刘先生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10多年。那时候,30岁出头的他和妻子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起了捞鱼食的生意,“看到别人干这个赚钱也就跟着干了。”累是累了点,但比打工自由。




7.jpg
“河泥运回来,先要把泥洗掉,让虫剩出来”,而这道工序在“挖虫人”眼中是商业机密。图为刘先生正在筛虫,他先用盆型篦子将大个线虫筛除,期间要不停晃动加快过滤。




8.jpg
一坨坨的线虫还要经过筛选分类,这一工作完全要由人工完成,“人站在水池里,筛出一池鱼虫最少也得两个小时”。




9.jpg
刘先生正在将从淤泥中筛出的红线虫放在干净的水池中清洗。




10.jpg
一天的努力过后,成品红线虫终于出现了。




11.jpg
在刘先生的小院里,筛好的大线虫,被放在桶中,而在水池中布满了枣红色的小线虫,一共200斤左右。而获得这些“宝贝”,夫妻俩至少要捞起十四五袋、将近1500斤的淤泥。




12.jpg
对于这些淤泥,刘先生会把它们放在小院里的果树下,当作上好的肥料。




13.jpg
这些线虫主要由鱼饲料加工厂收购,也有少量卖给散客,往往都是客户提前预约数量,“挖虫人”才会下河捕捞。按照目前每天稳定的订单量和价格,刘先生算了一笔账,小线虫每斤2元左右,而大线虫一般不卖,“因为大了不好喂鱼,小的(线虫)每天能卖400元左右”,除去燃油、电费、房租、生活花费,大约净收入250元左右,“如果碰上客户要得多,可以多赚一点儿,但一个月最多也不超过10000元。”




14.jpg
刘先生说,再干五六年,他们准备回老家盖个房,“现在老家盖房也贵,还得再干几年。”在他眼里,这些小小的线虫,正承载着他和妻子对幸福的憧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6:58 PM , Processed in 0.0670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