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3|回复: 1

[转贴] 香港,请不要自己抛弃自己:从经纬纺机退市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18 05:24 PM 编辑

 2015-11-18 水北雁 港股那点事


昨天(11月17日),一则很不起眼的公告发布了。经纬纺机(00350.HK)公告:有关批准自愿撤销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之决议案,已于股东大会正式通过。

相信没多少境内外投资人会注意到这则公告,更不谈自我感觉一直良好的香港自己:最近几年,香港几乎每年都是全球IPO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多的是公司想来香港上市,少一家上市公司而已,没所谓。

但这则公告,对于笔者这个在香港生活了十多年,同时做了近20年港股投资的职业投资者而言,却感到一阵阵的心寒,我很快想起一个撤资回A股的投资高手临走前给我的郑重建议:根本不是选股的问题。你需要非常、非常认真地思考一下:香港,是不是一个适合投资的市场?

一、哀莫大于心死的经纬纺机


这也许纯粹是个巧合:20年前,经纬纺机(350.HK)刚好在香港回归时赴港上市,并完整见证了香港过去20年的起起伏伏。20年后,它选择了退市——换个词,叫撤离

经纬纺机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新型纺织机械制造厂。后来经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公司以纺织机械为主业,兼营商用汽车、金融信托业务,现隶属于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原国家纺织工业部旗下六家公司重组成立)。

很明显,这是一家根正苗红的央企,1996年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两地挂牌交易,是第一批H股之一。那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能内地A股上市已属不易,更遑论深港两地上市?绝对的共和国“一等公民”,待遇优厚。

那经纬又为何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甘愿“自断一臂”,直接放弃香港这么一个很多人打破头想挤进来(尤其那些入市之初就是怀揣着出千的远大梦想的老千公司)的市场呢?最差最差,不必直接退市,卖掉00350.HK这个主板的壳,也至少能拿回6个亿啊!

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诚不得已而为之。

来看经纬这么多年来两地股价对比图:




20年来,在A股大开大合的经纬纺机风声水起,复合收益已经超过10倍,但看看H股,“惨淡”二字已不能形容其表现,近20年时间涨了2倍不到。

从上市那年,经纬纺机H股股价便远远落后于A股股价,其间差价超过50%是常态。以当前股价计算,A股为23.2元/股,H股为11.8港币/股(约合9.7元/股),H股是A股价的四折价!

除此之外,经纬纺机H股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

当然,这和其所属行业周期有一定关系,但长达20年下来,公司价值长期不能得到合理反应,融资更是无门,这个事实却是谁也说不过去的。

假如你是企业管理层:


1、面对一个快20年都无正道可走,20年没有正经成果的市场

2、还整天应付一堆上市成本和麻烦

3、作为一个央企,又不可能走邪门歪道,去学习老千公司出千骗钱

你会怎么办?还会有何留恋么?恐怕也只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吧?此处不认爷,自有认爷处,不如趁着国企改革东风,整合资产,收拾细软,走人呗!

至于这个壳,也甭麻烦了,不要也罢。

如果一个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价值长期异常低估,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融到钱,投资者也长期无赚钱效应,但IPO却几乎年年全球第一,那不是光荣,而是自毁长城的饮鸩止渴:因为这是在竭泽而渔式地割韭菜,被边缘化几乎是必然的宿命。

所以,对于经纬纺机这个事,我更关注的,并不是退市本身,而是港股这个市场究竟怎么了?一个安静、本分的央企缘何20年不仅毫无起色、最终还退市了?

二、同样的文章,不一样的回响——知耻而后勇的深圳


今年6月,格隆汇会员张恒写了一篇忧虑香港未来的文章:《香港,请将我遗忘:一个7年港漂的心路》http://www.gelonghui.com/p/14023.html),红遍香江两岸,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末路香港”的江湖大讨论——非常、非常、非常遗憾的是,尽管该文章阅读量突破了三百万,尽管美国《外交杂志》全文翻译转载了该文,但,最后仍仅限于“江湖层面”的讨论,香港民间的反应,多半是认为文章危言耸听,甚至在唱衰、抹黑香港。

至于香港官方的反应,三个字:没反应

总而言之,香港马照跑,舞照跳,没几个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历史非常有意思,如果你在深圳待了超过五年或者更多,你一定不会忘记13年前,深圳也有件非常类似的事。

13年前,同一条深圳河的北岸,同样类似的文章,同样出自一名证券从业者,同样引发了一场大讨论。那年秋天,证券从业者呙(guō)中校以“我为伊狂”的网名发了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长文,引发了深圳从平头百姓到市政府、人大会议的深刻讨论。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还特地约作者对话两个半小时。有评论指出这是一场“注定要写入深圳历史的对话”,更有传言,市政府直接奖励了呙中校一套房。

13年前,这篇“盛世危言”可以说是点醒了沉醉于政策优势的深圳人,用于幼军市长的话说就是被“猛击一掌”。在该文中,作者直指深圳面临特区政策红利不再、改革停滞、交通拥挤、文化贫瘠、土地短缺、房价高企、人才流失等重大问题,让深圳人作了一次全面的自我反省。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正是有这篇文章,才有了13年后深圳的今天,政府与市民的良性对话更为“深圳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解。

当年《深圳,你被谁抛弃》担心的那些问题,今天,深圳用事实给出了完美回答。

13年前,因为“五大企业总部迁徙”,所以深圳被抛弃;


如今,他们都还在这扎根,而且扎得越来越牢。平安集团打造了深圳第一高楼作为其总部大厦,并很荣幸成为每次A股股灾后股民推荐跳楼的第一候选楼;距离平安总部3公里处便是博士帽一样的招商银行总部;距离招行总部1公里便是沃尔玛中国总部;华为的总部依然在坂田,中兴的总部还是在科技园,南山后海那一小块地方,更集中了阿里巴巴国际运营总部、百度国际总部、中电集团国际总部、华润内地总部、中海油南方总部、中铁南方总部.....

13年前,因为“国有经济改革迟缓”,所以深圳被抛弃;


如今,不仅国企焕发活力,更有庞大数量的民营企业已经扎根深圳,而代表深圳的企业名片,恰恰是这些大名鼎鼎、前赴后继、勇于创新的民企们:平安、华为、腾讯、大疆无人机、光启科学、华大基因……

13年前,因为“交通非常拥挤”,所以深圳被抛弃;


如今,深圳平均通勤时间为40分钟,不仅明显优于于北京(52分钟)、上海(51分钟)、广州(46分钟),甚至都没有佛山、南京、重庆“堵”。

13年前,因为“文化休闲场所有限”,所以深圳被抛弃;


如今,深圳是中国公共性活动参与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有大名鼎鼎的磨房百公里与为爱同行,有各式各样的音乐节,还有如春运抢票般的大小马拉松赛事。

13时光飞渡,如今的深圳几乎是中国所有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最高的城市之一,在科技创新方面,则是全国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当年抛弃深圳的,如今很可能已被深圳抛弃。你不得不感叹这座城市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革新能力和创造力。

当年的“唱衰”,是忧心忡忡的“唱衰”,最终起到了“明鉴”的作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幸运的是,深圳在这两点上都做得很好。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各路高新技术与资金云集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正在深圳高交会馆隆重开幕!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旺角大球场上,香港球员和球迷则正疯狂庆祝平淡经济下难得的欢愉: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香港主场与国足0:0战平,基本宣告了中国队与2018年世界杯告别了。


三、认清现实到底有多难——香港早已不是往日的香港


说这个城市有问题、病了,自然不能瞎说。找两个标的对比说明,简直易如反掌。

最简单可行的标的就是一河之隔的深圳。简单粗暴先上GDP。




1997年香港回归时,深圳GDP只是香港的零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14年深圳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基本追平香港的1.7万亿,考虑两地截然不同的发展速率,深圳市长许勤在今年市人大会议作报告时讲:2015年超过香港已经是板上钉钉




人均GDP方面(见上图),1997年,深圳3097美元,连香港27330美元的零头都不到,到2014年,深圳人均已达到2.4万美元,香港也有增长到4万美元,但考虑到两地人口基数截然不同的变化,深圳常住人口已经翻了一倍至1077万,香港人口保持在700万上下,这个数据几乎毫无优势。

再来看深证指数和恒生指数大盘的对比:




两个大盘的起点几乎差不多,但整体恒指最高涨幅不到2倍,深证指数最高涨幅5倍,2006年后,深证指数大起大落,恒指要平缓得多。不要忘了,这里是股市,缺少起起伏伏正是资金不活跃的表现。成交额上更是天壤之别,以昨天(11月17日)为例,深证成交7508亿,恒指只有其零头多一点738亿;港股个股成交额中位数112万港币,A股个股成交额中位数26100万人民币,更是港股的294倍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深圳像个热血澎湃的青年,在创业;香港则像一个不看世界、暮气沉沉的富二代,在守成!

对照上面这些数据,你还有底气说香港依然是小龙?依然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吗?有人说了,体量不一样,香港不能比成交额,最核心的还是法规制度、资金进出方便的优势。好,那同样有标的对比——新加坡


GDP总值上,新加坡在2010年超过了香港,人均方面更早,2003年就已经超过,并把香港越甩越远。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三只已趴下,唯独新加坡冲劲十足。新加坡、香港两地对比分析的文章也早已汗牛充栋,不再多说。

事实上,香港回归时的GDP是全国的约20%,但今天其GDP只占国家的3%——这个数据触目惊心,近乎自由落体式的衰落,显示的是中国其他地区的激流勇进,反衬的则是香港的固步自封与不思进取。



我们必须承认:香港早已不是曾经的香港了。香港已经落后了,这是既成的现实。如果不能知耻后勇,迎难而上,东方之珠成为昨日黄花将不是很遥远的事。




四、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香港自己在抛弃自己


首先需要检讨的是特区政府。特区政府层面为所谓的民主掣肘,行事效率已缓慢到无法接受。这里不得不提到香港多个大型基建工程出现严重超支及延误。先是连通粤港澳、耗资最多的港珠澳大桥,一路走来命途多舛。2011年因香港阿婆一纸状书,导致工程延期一年之久。今年2月,大桥建设又碰上技术性难题,计划通车时间遥遥无期。此外,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莲塘/香园围口岸与相关工程、港铁沙田至中环线及南港岛线等均出现延误或超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在内陆家喻户晓的话在香港却寸步难行。不是怀疑香港民智,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66岁香港阿婆,竟然懂得“港珠澳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你说这里面没有别的什么?别欺负我读书少,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再看看执行层面,放任、不作为几乎是常态。以香港引以为傲的金融市场为例,其实都有点老态龙钟、不思进取到无法容忍的感觉。银行电子化方面,基本停留在内地90年代的水准。证券市场方面,不算夸张地说,大陆任何一个最三流的券商,其证券交易、结算系统也好过香港最牛逼的投行,而费用率却远远低于他们。如果你刚从大陆过去,会被香港这些落后到近乎石器时代的东西目瞪口呆,你会非常疑惑这种系统怎么可能会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证券行业存活下来的?

最经典的,就是香港的老千股。全球没有任何一个证券市场有香港如此之深的老千股烙印:这说明,老千股不是癌症,只要监管层作为,不可能无解。经纬纺机退市,实际上就是良币被劣币驱逐出境——但这么多年下来,老千股这个老鼠屎就是在香港如鱼得水,肆无忌惮。

至于社会层面,看看占中的争吵,就知道社会族群撕裂到什么程度了。客观地说,社会中下层多数只愿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肯抬头看看远方。

我们常说一个规范的市场必须要有制度保障,但“制度”本身并不具备天然的优越性和正当性,不与时俱进的制度,与其说是保障,不如说是作茧自缚的牢笼。当香港的实际变化了,一味夜郎自大、自恃优越、拒做变革的行为,自然也就成了固步自封,自我放逐。

有问题并不可怕,改就好了,13年前的深圳即是如此。而香港最大问题在于:明明问题已经大上天了,却不认为有问题——没人能抛弃你,除了你自己!

结语


爱之深,责之切。

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谁不想看到?爱香港,才会痛陈其弊。若是有朝一日,香港的新房有了阳台,学生不再上街,奶粉不再限购,执行层面殚精竭虑,主动作为,港府高层乃至特首也约张恒坐下来谈谈心,而不是刻意对立相互杯葛,香港,才是本来面目的香港。

遗忘,是被迫与过去的告别,但少了过去的积淀,香港一定没有明天。谁也不想遗忘香港,香港也不能将谁遗忘,看清过去,看清自己,香港依旧有未来。

最后,放上一段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今年的讲话,这是深圳要警醒的,更与香港诸君共勉:

“如果我们看不到差距,天天飘飘然,去吹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五年以后我们就要走下坡路,十年以后还会往下走,二十年以后就沦落为二流城市,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很多领导看不到差距,很多领导飘飘然,漂浮,不去干真事实事,这个作风是最令人可怕的”

发表于 2015-11-18 07: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好文,谢谢分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10:30 PM , Processed in 0.0525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