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转贴] A股周评:加强监管不宜粗糙行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3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尔街日报 2016/05/13 15:17:52
加强监管不宜粗糙行事

傅峙峰

中国证监会可能已经叫停了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四个行业的跨界重组,也可能对中概股回归借壳监管进行了研究。针对资本乱象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但不能因为监管能力不够而一刀切了事。

证监会加强并购重组和中概股借壳回归的监管是对的,毕竟已有吃相难看的案例出现,比如有的公司刚成立几个月,且并无实际收入,就已被估价数亿拟被上市公司收购。这种并购重组案例,这种资产标的被并购,可能涉嫌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应被严格管制。

然而,可能是因为这类案例的标的公司估价存在困难和不确定性,就由此波及到其所在的整个行业,就难免行事太过粗糙了。

有媒体报道,对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的跨界重组,目前监管部门已经叫停,理由是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发展实业,比如水泥行业并购光伏就可以,同时质疑一些上市公司自己主业都做不好,如何能跨界经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思维逻辑,其一是监管层试图引导资金流入政府希望资金流入的领域,其二是监管层质疑上市公司跨界重组后经营新业务的能力。这两者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水泥并购光伏,难道这不属于跨界并购吗?如果一家水泥企业不能做好自己主业,就被质疑能否做好游戏、影视等行业,那么同样可以质疑是否能做好光伏行业。要知道,水泥行业和光伏行业不存在上下游关系,本质完全不同也无法融通。对光伏行业开口子但对影视、游戏等行业关门,经营能力不应该也无法合理地成为一个理由。

其次,一家企业主业做不好,未必是经营问题,还有宏观大周期的原因。比如钢铁、水泥都是整个行业产能过剩,要跨越周期对大部分企业而言都存在难度,整个行业都被政策引导去产能转型,又如何可以被指是经营能力不行?这里如何区分经营能力强弱就成为了关键。

因为业绩不行就不让跨行经营,本身就不合理。要知道,诺基亚、IBM和伯克夏尔哈撒韦这些知名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都不知道跨界并购多少回才走到世人所熟知的台前。更何况,有些企业在跨界并购重组实施后,管理层会进行更换,如何能以前一批管理层能力来否定管理层变更带来的能力变化?

再次,如果一家传统行业的企业本身经营能力没问题,业绩谈不上出类拔萃但还有可圈可点之处,难道他们跨行业并购就不行吗?要知道,现在有一些家族企业正面临掌门人新老交替,老掌门人心生退意,新掌门人有新的计划,为此实施的并购转型也是很顺理成章的。这监管部门到底如何定义?

最后,现在确实有部分并购案中出现承诺业绩的情况,但如果有一些并购标的平稳运营了数年,有真实可追溯的业绩,又有业绩补偿协议和保障措施,就因为行业属性和估值问题被监管部门挡在门外,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上述行业中确实存在不少不合理甚至涉嫌欺诈的并购重组现象,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市场自有市场的属性,在市场无法自我调节的领域需要监管起到作用,如果监管一刀切不分良莠,这不仅是不合适的,而且也会暴露监管能力不足的弱点。

监管层应秉持“一事一议”的思路,而不是将跨界并购和溢价并购完全打击。矫枉过正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写信至Horatio.fu#dowjones.com与作者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6:36 PM , Processed in 0.23181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