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7|回复: 0

[体育健身] 王旭:在欧洲杯正日子里,让我们拒绝谈论中国足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1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旭:在欧洲杯正日子里,让我们拒绝谈论中国足球 

 2016-06-11 王旭 大家



文 | 王旭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涉足过体育、教育和时政等领域,但最让我引以为傲的还是自己曾经的体育记者身份。只有作为体育记者,我才能真正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同现实世界实现无缝连接那是属于我的理想国。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报道过几乎所有的大赛,但内心最怀念的还是欧洲杯,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纯粹和精神信仰。中国体育一直是不纯粹的,它更像是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的结合体,尤其是中国足球尤甚。在这些世界级大赛中,只有欧洲杯可以绕过中国体育,绕过中国足球,以体育的本来面目存在。


2004年欧洲杯希腊夺冠,上演“希腊神话”


我前后报道过三届欧洲杯,但印象最深的还要数2004年欧洲杯。那年欧洲杯既上演了希腊神话,同样是中国纸媒的黄金时代。今年的欧洲杯是气氛最淡的一届,这同纸媒的衰落有直接关系,以乌合之众为主的自媒体,是无法在体育这样一个以专业和细分为特征的领域中贡献真正的服务,很多人连媒体从业经验都没有,他谈论的欧洲杯你也敢信吗。

2004年欧洲杯是我来到北京,进入新京报体育部报道的第一个赛事。当时作为一份新锐的报纸,报社对此极其重视,他们将体育部发送到南方都市报,同兄弟报纸组成了联合报道团队,制作“斗欧”特刊。大家联合呼应、协同作战,一个团队完成两份报纸在北京和广州的版,这是一项看起来疯狂的举动。

当年南方都市报的崛起,跟98年世界杯的成功报道有直接关系,体育之于这份报纸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他们不想放过2004年欧洲杯的机会。当然刚刚创刊不到一年的新京报,更渴望做好那届赛事,以复制当年南方都市报的传奇。

为了报道好这个赛事,南方都市报体育主任钟老师作为报道组组长给大家开誓师大会,谈了很多报道的注意事项,其中有一点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诸位亲爱的战友们,我们要面临一场血战,我希望这是一场纯粹而光荣的战斗,我不希望报道中出现中国足球的字眼,我们受这个东西毒害太深。让我们摒弃关于中国足球的一切,欧洲杯就是欧洲杯,它是属于足球的盛宴,好好享受这美好的一个月,让我们纯粹地活一回。

钟老师的顾虑不是多余的,很多编辑和记者,他们对于足球的常识和热情,其源发之处就是中国足球。但中国足球能哺育他们的,其实非常有限,反而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眼界。一个每天都吃沙县小吃的人,总不能在有了法国大餐吃的时候,还要跟女友忆苦思甜,谈当年峥嵘岁月稠吧。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媒体人有中国文人的很多积习,那就是喜欢借古讽今。我本人就很不喜欢借古讽今,如果你对社会不公看不过去,那就勇敢且不带歧义地指出来,借古讽今算什么事情呢,看上去既迂腐又不职业。只是好多中国文人既想表达,又没有胆量直抒胸臆,就有了借古讽今这种中国特色的玩意儿。那次欧洲杯的报道告诉我,我们是职业媒体人,不是舞文弄墨的文人。

从一开始我们就彻底解放思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奉献最好的足球报道,给大家做出一道最好的足球盛宴。当时的报道组有二十几个人,我们会把这些人分成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至少三个人,包括版面编辑、记者和美编。每一个小组只盯自己的报道,绝不插手其他任何人的工作,只需要为自己负责。

每一天比赛开始前,头版编辑和赛事报道编辑带着自己的小组一起开会,大家划定今天的重点场次,如果某一场出现非常戏剧化的逆转,将在多长时间内做出反应,以什么方式来撰写和制作版面。编辑记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在内心构思出至少三个预案,有的人写稿很快,乃至于可以在比赛结束前十分钟就可以写完主稿,只等比赛结束后将导语和标题加上,就可以做版和发厂印刷。

除了采编团队外,美编同样如此,他们每天都会做出三个模板,只能内容出来就迅速填充即可。提前的预案能力是这个团队的制胜法宝,这在瞬息万变的足球比赛报道中弥足珍贵,同样需要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新京报体育部当时可以做到比赛结束后5分钟做完版,然后发回北京印厂印刷。当时除了体坛周报这样的专业体育报外,没有任何一家报纸能做到这一点。



每天的凌晨比赛结束,两个小时后赛事报道就热辣出现在报摊上,这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慢节奏的京城同行来说,无疑是一种炸裂的轰动效应。他们给我们打电话,问我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奇迹。这套模式我们也隐瞒不了,但他们也学不来,因为执行力才是一个团队制胜的关键。就像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其他的国内同行还活在石器时代一样。

当然如果你认为我们只会像严密的机器一样执行工作流程,那就大错特错了。新京报体育部当时牛人辈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体育报道的专家,后来大家基本上都进入体坛传媒工作,这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每一个人都有一支非常热爱的球队,但我们不会把感情泛滥地带入工作中,无论自己喜欢的球队成绩如何,大家都表现得很克制很有职业素养。

我是德国队的球迷,从1994年美国世界杯起,就默默地支持这支队伍。2004年欧洲杯,恰逢德国队历史上最低迷的一个时期,新老交替不力,整个球队没有战斗力。我记得他们的小组赛踢得非常壮烈,战平拉脱维亚和荷兰后,必须击败捷克才能出线。当时捷克全替补出战,德国仍然没有一点办法,最终只能出局。我做完版后躲在一个角落里忍不住哭了出来,同事们都过来安慰我,说没事下一届再来,现在想来挺有意思,就像我要准备下一届欧洲杯一样。

那真是一届难忘的比赛啊,第一场揭幕战就爆出大冷门,师出无名的希腊队2比1掀翻东道主希腊,那种激荡人心的感觉就像一场枪炮与玫瑰的摇滚乐现场。大家为此欢欣鼓舞,作为一个纯粹的欣赏者,以弱胜强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戏码。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梦幻的开头,最终成为梦幻结局,注定成为一届梦幻的欧洲杯。

那届赛事的报道之所以这么成功,同大家的信念是分不开的,我们几乎是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支撑着战斗到最后一刻。球员在场上浴血奋战,我们同样也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现在想想真是一生悬命,或者用时下时髦的话说,用生命在工作。我们每天都要忙到凌晨6点,把最后一场比赛盯完,我和同事都会看看碟,权当是极累状态下的消遣。然后趁着广州还没有完全变成蒸笼,回到报社旁边的招待所呼呼大睡到晚上7点,起来继续工作。

广州的6月是令人崩溃的,那种炙热的温度和湿度,往往会混杂在一起,让我这个北方人想死的心都有了。我们住的招待所就在南方报业大楼后身,那里常年寄居着很多蟑螂,那个体格看起来都跟C罗似的,会各种跳跃和飞行,以及各种急转急停。当然那一个月里,我和同事还遭遇过各种电话骗子,大早上刚入睡就打进来问你,好朋友你还记不记得我呀?

那次欧洲杯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第一次知道如何去用最高的效率去驾驭传统纸媒,很多同行都没有经历过这种强度。在都市报呆过的人,都会对时效新闻有最迅捷的反应,这也是过了多年,我依然认为,没有在都市报历练过的记者,不能称之为记者。


法国主帅德尚,CFP供图


今天凌晨当我爬起来看2016年欧洲杯揭幕战的时候,看看法国主帅德尚一头的白发,心说这是我当年最喜欢的那个铁后腰啊。我们这一生能看多少个欧洲杯,20个基本上够封顶了吧,人不能太贪心了。

那年夏天我写过一些文字,比如在一篇随笔里就感慨说,我们迟早有一天都会老,都会得前列腺炎。好在十二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得这病,希望以后离它越远越好。

前段时间同南方都市报体育部主任钟老师见了一面,大家吃了顿饭,随之感慨万千,说起这些年在纸媒的风雨历程。他还是这么健谈,十二年前的那场欧洲杯报道誓师大会,言犹在耳,他说我们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理由。如今他说,高尔夫是我最大的爱好,什么功过荣辱江湖地位,老子毫无兴趣了,我们下次一定要凑到一起,同组打一场球。

时光都在流逝,我们都老了,唯一剩下的是对前路的无限幻想。整整一个十二年,我都遇到了谁,谁都遇到了我,我们真的都互相遇到过吗。




【作者简介】

王旭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画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2:19 PM , Processed in 0.0524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