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美国大选] 刁大明:这就是特朗普请来的救兵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7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刁大明:这就是特朗普请来的救兵吗? 

 2016-07-16 刁大明 大家



文 | 刁大明


“毫无疑问,此刻迈克·彭斯肯定在纽约市的某家酒店里气愤地踱步、叫喊着:该死的,法国到底怎么了?”7月14日晚间,美国著名保守派评论家安·库尔特在推特上这样揶揄着传说中的共和党副总统人选。

数小时前,在法国再次遭遇导致重大伤亡的恐怖主义袭击后,共和党推定总统提名人唐纳德宣布推迟原定于15日上午举行的宣布副手人选的造势活动。而提前一天就被多家主流媒体爆出已被特朗普选定的副手人选、印第安纳州现任州长迈克·彭斯可谓是出师未捷就要面临等待的煎熬了。

自6月初希拉里和特朗普分别锁定民主、共和两党提名以来,驴象选情似乎显现出波澜不惊的疲态,希拉里的“邮件门”在司法意义上告终、特朗普一边竞选团队重组一边又与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鲁斯·贝德·金斯伯格大打口水战,但这一起似乎都无法与新副手人选的浮出水面更为“一颗赛艇”。

甚至对于7月中下旬相继召开的两党全国代表大会而言,民众当然会自动过滤到那些或冗繁不堪或匪夷所思的政党纲领或党规纪律,而是将所有眼光都聚焦在将站在那两位令人厌倦不已的提名人身边的“一抹新绿”。

虽然从切尼到拜登,美国副总统再也不是以往那样只在竞选和宣誓就职时看得到的泡沫化人物,甚至真正成为为总统补位的左膀右臂,但在竞选政治中,副总统与其说是总统请来的救兵,不如说是摆在总统人选面前的判断力测试。从过程上看,副总统的人选不是初选中选民表达的结果,而是由选民选择的人选做出的选择。

换言之,副总统的人选类似于“先上车后买票”,与总统人选不同,副总统是先产生再经历民意检验。这就意味着,在以人为中心的电视或网络竞选时代中,副总统人选都必须经历严格甚至令人窒息的背景调查,个人乃至家庭的各种背景:共和党的子女有没有同性恋倾向、民主党的太太是不是雇佣了非法移民做家政,或者家里最近买的衣柜是否保留有收据证明不是挪用了竞选经费,等等。

就历史经验而言,副总统的选择更多旨在谋求党内团结,不需要与总统人选已有多么密切的关系,只需要实现某种平衡就好。比如,1976年来自南方州佐治亚的卡特选择来自北方州明尼苏达的蒙代尔做副手,谋求地域平衡;2012年前州长罗姆尼选择国会众议员保罗·瑞安做副手,突出华府圈外人和圈内人的配合;1988年64岁的老布什选择41岁的国会参议员丹尼尔·奎尔做副手,弥补年龄和代际差异;或者是2008年奥巴马选择了初选对手拜登,凸显党内整合,以及对政治经验的尊重。

更为专业或者繁琐的解法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李·西格尔曼(Lee Sigelman)和保罗·J. 瓦尔贝克(Paul J. Wahlbeck)两位学者的研究。他们基于1940年到1996年选举政治现实所构建的模型指示,可以平衡年龄代际差距、来自较大州、曾参与过初选但非本次初选,都更有可能被遴选为副手。

而在东卡罗来纳大学副教授乔迪·C. 鲍姆加特纳(Jody C. Baumgartner)针对1960年到2008年副手人选的研究中,媒体曝光度、从政经验、退伍军人经历、年龄、性别与族裔平衡被列为关键指标。综合而言,年龄或者代际的平衡基本上是共识,而曾经参选或者足以营造媒体关注度的政治经验似乎也不可或缺。

虽说关于副总统人选的标准越来越挑剔,但其实总统人选基本上无法渴求太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副手几乎少有扭转总统人选颓势的例子,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没有慎重选择的副手,会废掉整个总统竞选。

比如1972年的民主党总统竞选,当时的提名人南达科他州国会参议员乔治·麦考文最初的人选是令人意外的参议院的同事:来自密苏里的托马斯·英格顿。但很快英格顿就被爆出曾经接受精神病治疗,麦考文迫于压力不得不临阵换将,换上了肯尼迪总统的小舅子、曾任驻法大使的萨詹特·施赖弗。这一换,不但让改革派麦考文沾染上了精英贵族气儿的拖累,而且直接拉低选民对其判断力的认可。

再如就是2008年麦凯恩对萨拉·佩林的惊人选择。共和党的首位女性副手人选,这个故事开始时绝对是令人血脉贲张,但佩林很快暴露出的经验饥荒、固执保守以及娇奢跋扈,逐渐击垮了老麦顽固地守住的那么一点点的信心。

在2008年惨败之后,关于佩林的仓促的遴选审查过程开始被共和党阵营诟病。当时首次负责副手人选审查的是资深律师阿瑟·卡尔瓦豪斯。这位里根政府的前任白宫法律顾问给出的辩解是,佩林的审查虽然时间很紧,但做出的结论仍旧正确。而正是可以总结为“高风险、高回报”的审查结果让一辈子不走寻常路的麦凯恩动了心。有趣的是,在8年之后,卡尔瓦豪斯再次被邀请操办副手人选审查,而这次是他的雇主则是特朗普。

在过去数周中,国会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是被谈论最多的两位副手人选,但在临近的一周内所有风向却完全倒向了印地安那州现任州长迈克·彭斯。其中就里,据说是接管了特朗普竞选的保罗·马纳福特认定一手设计了如今共和党极端政治的金里奇难以控制,毕竟正副总统人选如果全部失控,必定是场灾难;而克里斯蒂则因为在新泽西州检察长任上得罪了特朗普的亲家库什纳家族而被伊万卡嫌弃,特朗普为了顾全宝贝女儿的感受也不得不放弃与克里斯蒂十几年的交情。最终,几乎在最后一刻,所有人都平衡地接受了刚刚投靠特朗普阵营不久的印第安纳州州长彭斯。

无论这个决策过程是否理性,甚至是否只是个“垃圾箱”决策,但彭斯在第一眼看去真的是一个特朗普能找到的完美人选。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来计算彭斯的潜在价值:彭斯=金里奇+克里斯蒂+佩林+迈克尔·弗林+拉什·林博……

如果指望金里奇和克里斯蒂分别能给特朗普带来的是国会关系网和州长经验值的话,彭斯一个人似乎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2001年到2012年长达12年的国会众议员经历,让彭斯对华府政治世界驾轻就熟,领导过众议院共和党党内最保守团体即共和党学习委员会、与博纳竞争过议长职位、出任过众议院共和党党团主席、与如今已贵为议长的保罗·瑞安相熟且相互欣赏……这些政治资本几乎是特朗普修复与共和党高层关系、谋求本党团结的最后也是最佳的粘合剂。而彭斯四年的州长经历,虽然未必比前任优秀,但似乎也能够弥补特朗普毫无行政经验的差距。

更为吓人的是,身兼国会山和州长履历的共和党副总统人选其实是美国选举政治中的“珍稀物种”,上一次具有这种全能经历的副手人选还要追溯到林肯两次竞选的两位副总统:1860年竞选时的副手是曾先后做过国会议员和缅因州州长的汉尼拔·哈姆林,而1864年竞选时换上的则是先后出任田纳西州州长和国会议员的安德鲁·约翰逊。而在国会专业化的时代里,彭斯的履历在政治经验意义上可谓是罕见地全面,可以一揽子地补齐特朗普“反建制派”的圈外人空白。

从政治光谱上分析,彭斯完全可以被化为茶党阵营,减税、控制支出、反对专项拨款、尝试将预算平衡原则加入州宪法、废除“共同核心标准”等一系列做法比起佩里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教育改革、强烈反对同性婚姻、坚决主张强化边境控制、对雇佣非法移民工作处以严厉处罚等强调也极为符合基督教福音派的口味。通过彭斯对茶党势力和宗教保守派阵营的致意,也算是特朗普期待进一步整合、巩固共和党基本盘的努力。

而彭斯在国会众议院期间曾经出任外交事务委员会中东与南亚事务分委员会领袖的经历、以及其强烈主张维持在中东的战略投射并坚决捍卫以色列利益的主张,也完全可以发挥陆军少将、国防情报局前局长迈克尔·弗林在反恐方面的专业可信度与威慑力。

更为有趣的是,在进军国会山之前,彭斯曾做过整整四年的政论广播节目主播。这档叫做“迈克·彭斯秀”的节目不但使得主播成为了“无咖啡因的林博”,更使得他练就了与公众实施完美有效沟通的神奇技巧。而就在这个媒体互动与公共营销方面,彭斯与特朗普也算是难得地找到了共同兴趣点。

另外一些零碎的关键优势同样值得关注。比如,57岁的彭斯只比奥巴马年长两岁,基本上可以与特朗普70岁的高龄构成良好的代际梯队。又如,彭斯所在的印第安纳州虽说只有11张选举人团票而并非大州,但其地处所谓的“锈蚀地带”,是奥巴马首次当选拿下却在连任时输掉的两个州之一,正好又是青睐特朗普的蓝领白人密集分布地区,这一地区平衡有助于强化特朗普煽动民怨的竞选主线,甚至还可以借机对邻州俄亥俄这一关键摇摆州施加外溢效应。再如,虽然彭斯在政治圈内是“老司机”,但在公众面前却仍旧鲜为人知:根据CBS周四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有74%的受访者没怎么听说过他。算起来,这种“资深陌生人”的定位不但符合特朗普的一贯作风,而且其实在这样一次“反建制派”横行的选举中也极有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即桑德斯的得势,这么一个熟悉政策的陌生面孔,极容易被选民认定是切实改革的新希望。

即便很正常地反对特朗普的筑墙计划、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禁止穆斯林入境的做法违宪、而且还多次公开极力支持TPP,但彭斯作为副手应该会很快与特朗普对好表。这一次卡尔瓦豪斯在审查中犯错误的可能性估计会小很多:彭斯毕竟经历了6次国会选举和一次极为激烈的州长选举,选战冲刷之下的衣柜里估计也留不下太过惊悚的骷髅了。

换言之,特朗普的确在有限的人选中做出了最佳选择,彭斯的确有可能帮助他全面改善选战局面与党内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重新塑造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在副总统人选判断力上似乎没有失分的特朗普,还需要完成好未来数月内的每个规定动作。


▲ 彭斯与普朗特


加分与否不说,对于彭斯的选择至少可以看出特朗普总统竞选的若干态势。

首先,特朗普的确是在很认真地竞选。虽然可以到处口无遮拦甚至继续“政治不正确”,继续癫狂地动员着愤怒的选民,但他在关键抉择上颇为理性。2008年共和党总统竞选中,当佩林窘况初现、所有人都在担心她是否能胜任的时候,核心幕僚曾警告麦凯恩这个选择是对国家的不负责、甚至可能毁掉麦氏的整个政治生涯及名誉,但麦凯恩的回答却是,“我只求获胜”。与麦凯恩相比,特朗普当然也要获胜,但他的选择目前看却是比较安全且负责的:即便一旦出现特朗普总统因身体情况无法履职,曾早在2008年和2012年就被提及有意竞选总统的彭斯也具备主导白宫的能为与储备。

其次,特朗普的竞选团队似乎闯过了因6月20日科里·莱万多夫斯基被炒而引发的动荡。一方面,已经出任了竞选主席兼熟悉战略官的马纳福特进一步得到了特朗普家族的信任,并在彭斯的选择上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这位号称在过去将近40年少有缺席共和党总统选举的资深顾问正在帮助“特朗普号”驶入通向白宫的正确航道。另一方面,从因为法国尼斯恐袭突发事件而及时决定暂缓15日的宣布副手活动、到15日上午在推特上发布消息宣布副手并预告16日造势活动,不但解除了彭斯本人如果解释副总统提名就必须在15日中午前退出州长连任竞选的尴尬、给其定心丸;而且还在错开甚至运用突发事件的同时主导了造势议程。这至少可以说明特朗普团队的沟通与公关部门训练有素,或者说他最近雇佣的“快速反应”主管史蒂文·张(Steven Cheung)还算不错。

第三,特朗普的竞选是一大家子的竞选。就好象当林肯当选总统时他跟夫人玛丽说“我们当选了”一样,入主白宫当然不只是总统候选人一个人的事儿,的确会将整个家庭牵扯进去。不过,如今特朗普竞选的关键决策明显可以看到他女儿、女婿等家庭成员的众多且深入的参与。一般而言,华盛顿经验有限的候选人因为无法短期内逐渐顾问团队,往往会倚重身边人,这也是奥巴马内外决策中“小圈子”现象明显的重要解释。如今,特朗普从竞选开始就形成着类似的“小圈子”,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小圈子”的链接是血亲。一个大家庭的“小圈子”就意味着更为固化,对特朗普未来决策的驱动力更为巨大。可以想见,但一大家子一起涌入白宫时,不但有了第一夫人,还有了同样左右政策的第一女儿和第一女婿,华盛顿的共和党精英们该要如何忍受。不过,转向华府经验极为丰富的希拉里一家,或许也好不了哪去,因为谁也不清楚将出任第一先生的那位前总统在新一个克林顿时代里该站在什么位置。

如今,选择副手的考验转到了希拉里一边。她会仿效特朗普选择一位履历完整的安全人选蒂姆·凯恩,还是会执意剑走偏锋地制造女性或族裔话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刁大明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02:53 AM , Processed in 0.1142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