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0

[历史] 马立明:严肃点,革命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8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立明:严肃点,革命呢! 

 2016-08-28 马立明 大家



文 | 马立明




在研究萨帕塔运动的同盟军时,有一个不知如何归类的群体:青年学生。

有必要再介绍一下这起著名的反全球化运动,是在1994年-2006年期间,一场规模宏大的墨西哥草根抵抗运动(抵抗政府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副司令马科斯的率领下,一个以恰帕斯地区印第安农民为主体的武装部队,开始了他们与政府的漫长对峙。后期,抗争超越了国境,成为了全球性运动,在北美、欧洲、澳洲都有“萨帕塔之友”同盟军。他们构成了萨帕塔武装部队的坚强后盾。



这群反全球化的抵抗者,却获益于全球化,恐怕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作为一群目不识丁的农民,怎么会有“海外背景”?这些“境外势力”从何而来?这是困扰萨帕塔研究者的课题。一个说法是萨帕塔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副司令马科斯拥有哲学博士的学位,他与奥利弗·斯通、密特朗夫人、萨内蒂等国际名人通信,增加了他的影响力,但恐怕也很难解释。更大的可能性,这种类型的反全球化运动与海外左翼群体产生了共振,他们需要一面共同的旗帜来支撑自己的运动。两者阴差阳错找到了结合点。

因此,这就是一支成分复杂的杂牌军。其中有女权运动组织、同性恋组织、土著人平权组织、少数族裔组织、环保运动人士、民主化人士、反全球化人士等。他们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萨帕塔同盟军,并在伦敦、巴黎、马德里、格拉斯哥、阿姆斯特丹、盐湖城、西雅图等,掀起了线下运动,对墨西哥执政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甚至怀疑,这支农民武装是来自西方的“第五纵队”,暗中目标是要实现“和平演变”。这些左翼组织成为萨帕塔的同情者,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从营销学的观点看,他们实际上是在消费萨帕塔运动,通过“傍热点”,来获得别人的关注。




在萨帕塔运动的支持者中,有为数众多的年轻人,以一副义愤填膺的姿态成为同盟军。他们并非印第安人,也未必是“少数派”,更不是穷人,只是胸怀激情的正义青年。他们是这支“杂牌军”中最难以被定义的一群,但人数最多,是具有颠覆性的力量。

他们来自西方社会,早期的触网者,带有“后现代”的特质,富有娱乐精神和正义感;

他们拒绝任何标签,声称独立思考,而且有一套自洽的理论;

他们很多人不知道恰帕斯在哪里,对墨西哥历史知之甚少;

他们对于社会缺乏深入了解,对左翼的理论也未必清晰,但是行动力很强,表达欲旺盛……



他们或者是某个群体的潜在支持者,但又与这些群体毫无关系。他们就是不自觉地加入了“萨帕塔之友”。1998年4月,美国一批青年学生访问了恰帕斯地区,其中一个女学生写道,“我在恰帕斯获得了一件珍宝,那就是一个决心。面对这么多人必须忍受的非人道生活,我决心再也不闭上眼睛……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找到他们自己的‘恰帕斯’,并由此做出他们的决定。”从这些话看出,她其实完全没搞明白萨帕塔人在反对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痛苦是来源于她的国度,只是一味的同情,把浪漫的革命想象强行赋予了恰帕斯。

由于他们的加入,萨帕塔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成了一个“巨大的IP”,推动着相关文化周边产品的出现。从这一刻起,萨帕塔运动就开始娱乐化了——相关漫画、音乐也成为学生创作的主题。就如同当初马丁·路德·金、格瓦拉、胡志明变成了70年代左翼青年的偶像,在90年代“左翼的真空”中,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偶像,以一人之力抵抗庞大历史车轮的偶像。副司令马科斯这个形象营运而生。

“马科斯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手持枪,一手持笔。”北大著名学者戴锦华讲述了马科斯的魅力。她意识到这位同时掌握枪杆子与笔杆子的军事家,必定是一个超级偶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网红”。

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年轻人最容易成为激进主义者。对社会的不满、对独立的渴望、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容易让他们受“偶像”的吸引。每一场波澜壮阔的社运之中,学生总是走在最前列。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天然带有反父权的倾向。萨帕塔运动兼具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及悲剧色彩,且在不停打压中艰难生存,因此受到了青年人的关注。同时,萨帕塔有一个恢弘的主题,比如争取民主,争取民族自治等,具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具有了这个主题,萨帕塔运动就被赋予了意义。

最关键的是,快速、直接、简单的“快餐文化”,是争取年轻人的关键。过目不忘的形象、朗朗上口的口号、以及枪支、丛林、神奇的印第安文化等元素,令其拥有符合流行文化的一切特质。流行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它的魅力在于其粗犷的包容性,轻盈的流动性,通俗易懂的表现方式,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入人心的感染力,以及丰富的感官刺激。马科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萨帕塔元素,比如面具、红星、烟斗、口号等,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联想到国内外现在的一些青年运动,无论是线上线下,都具备极强的感染力。

当萨帕塔运动成为流行文化之后,人们渐渐忘记了这场运动的本质——反全球化。同时,由于各国、各团体对萨帕塔的理解都不一致,因此相互撕逼、相互扯皮是事件多次出现。纳克新闻的记者米切尔·安德森记录下了以下一幕:几个荷兰的女大学生来到墨西哥城来支持萨帕塔运动,迎面看到了十几个欢天喜地的墨西哥青年,他们也是萨帕塔的粉丝。这本应是一次愉快的会面,双方很快就走在了一起。然后,墨西哥青年举起了卡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海报,这也问题不大。但当是斯大林的头像出现的时候,荷兰女孩们暴怒了。其中一个女孩大叫:“他杀害了500万人!”

当然,这只是一段插曲。更多青年人或许对历史并不了解。也或许他们会选择性无视,就像另一位偶像格瓦拉手上也沾满了鲜血;有些人将胡志明纹在自己身上,哪怕美国人曾与他的政权交战;在海湾战争和9·11之前,还有美国人崇拜萨达姆与本·拉登……以“非主流”自居反抗“主流”,甚至懒得分真假与是非。以个性解放为出发点,最后走向简单、粗暴、反智的陷阱。最后的萨帕塔运动就变成一场营销大戏。“快要活不下去”的印第安农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安排与摇滚歌手同台演出。




有知名度、受欢迎就意味着有商业价值。萨帕塔这个大IP,当时可不亚于当时的流行文化偶像。用今天的话来说,“估值都好几个亿了”:

在亚马逊购书网站,以Zapata或Zapatista为主题词搜索,能查到300多本不同文字的作品,这里面光是马科斯的原著《我们的话语是武器》就有数十个不同的版本,还有一些以萨帕塔为背景的文学(穿越)畅销小说;

关于萨帕塔的主题音乐、画册,更是常年放在畅销档。马科斯“伟大进军”的纪录片DVD,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当年与马科斯一起游行的乐队,在拉美乐坛上都闯出了名气;

很多青年都穿上印有马科斯头像的T恤。商家热衷于打造萨帕塔主题产品,甚至还有萨帕塔主题的安全套。贝纳通公司试图一掷千金收购马科斯的肖像权;


资料图:马科斯


与萨帕塔运动有关的社会活动,不少商家都乘机打广告。一部以“大噪音电影”为副题的纪录片(毋宁说是一部大型MTV)《萨帕塔人》在墨西哥人人皆知。以切·格瓦拉为标志的摇滚乐队“暴力对抗机器”、摇滚乐手尼尔·扬及、卡洛斯·桑塔纳、El Gran Silencio、Manu Chao、“疯狂之马”乐队等等,都参与了萨帕塔人的进军和演出。关于萨帕塔的一切,被商业社会利用,成为了商业符号,同时也促进了萨帕塔运动的推进。虽然与迈克·乔丹、莱昂纳多、玛利亚·凯利等同期文体明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丛林里的游击队,获得商业社会的支持意味着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在青年们一个个成为“萨帕塔之友”时,跨国企业在默默地赚钱。

同时,20 世纪90 年代,市场经济的主流地位得到确认,信息产业的发达更为文化全球化、全世界流行文化的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可能。讽刺的是,这恰恰是马科斯反对的新自由主义奠定了市场化的基础,又拉开了文化全球化的序幕,让“萨帕塔文化”的快速扩张成为可能。虽然马科斯号称是全球化的反对者,但实际上他又成为了全球化的产物。当印有萨帕塔运动字样的文化衫在英国、美国、阿根廷、中国都买得到,就意味着这个形象已经全球化了。



青年学生这个群体,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信息多重建构下“吃瓜群众”的写照。接受了片面的信息,看到了一个虚构的偶像,结合自己的正义感与想象,同时刚刚获得表达权,最后被商家、社会组织所利用。当时的年轻人,如今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他们很少再提起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了。他们也不会承认,现实中的马科斯与他们想象中的马科斯,其实完全两个人。

他们或许未必知道,他们曾经站在反全球化的前沿,在西雅图、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反对着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就像今日很多“参加圣战”的欧洲青年,连古兰经都没读过一样。青春是危险的,某个听起来很酷的政治口号,或许就能让他们嘶吼一番。

(原标题:《在反全球化前沿的那些年轻人》)


【作者简介】

马立明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评论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1:16 PM , Processed in 0.11336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