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0

[体育健身] 为什么把东京马拉松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马拉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3 0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把东京马拉松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马拉松?

 奶黄包包包包,马拉松跑者/线上运营/编辑/社交媒体

今年前往东京做了东京马拉松的前方报道。这也是第一次以不是自己参赛的方式参与马拉松——这个过程非常有趣。经历了东京马拉松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从赛前 EXPO 到赛前一晚的起点布置,从比赛发枪到选手冲线后享受的服务…日本人全是处女座!!!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跑马拉松,作为旁观者看到东马的一些细节,真的很出色,很多地方非常感同身受。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几千场马拉松比赛,从赛事特色角度来说很多比赛都有它的吸引点,比如大瑟尔马拉松的无敌海景,比如波士顿马拉松的尖叫隧道,比如纽约马拉松跑过多个社区的纷繁小世界之旅…很难说有哪个马拉松是最好的,哪怕 WMM 世界六大马拉松(柏林 / 伦敦 / 东京 / 芝加哥 / 波士顿 / 纽约)里,也只是按照规模和历史有两个第一之分(世界第一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世界最老最著名马拉松波士顿马拉松)。但形容东京马拉松是“世界最佳”,也可以列出一堆无法辩驳的理由,因为东京马拉松真的将人性化做到了极致

下面放一些今年东马期间拍的照片,看图说话——

东京马拉松的赛事 EXPO 设在 toyko big sight,终点在这里。设在这种大型展馆有个好处,城市都会有配套的公共交通,大人流量的抵达和离场都可以很高效的完成。而放在城市中心的一些地标区域,几万人的疏散就不那么容易了。

EXPO 分选手和普通人两个入口,选手入口只允许参赛选手进入,完成领取比赛装备的任务,在入口时就提供了中、英、韩文等的专人服务,领装备就几分钟的事。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EXPO 里品牌的妹纸都很漂亮,就算是发发传单的工作,也是非常热情的在做,不像国内展会很明显的敷衍感。我 25、27 日都去了 EXPO,看到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持续几天工作,但依然热情不减。展会上发的传单品质都很高,整个展会虽然人很拥挤,但地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场馆里面熙熙攘攘也没有很大喧哗声,声音最大的都是展商的广播。

感觉现场最美的一个妹子↓↓

EXPO 现场也有很多日本各地民俗式的小展厅,推广当地的旅行和特产。

现场展位都非常职业。举个例子,在展会后台拍的照片。亚瑟士是东马赞助商,现场也有很多人购买它家的鞋子,很多人买了鞋子直接穿走,不要的鞋盒工作人员会直接拆掉折好用箱子打包,不需要的袋子也直接叠好放在后台,整个展位现场看不到任何空的箱子 / 袋子 / 包装纸。

展馆出口处有专门的垃圾箱,给人丢放不需要的传单和包装袋,垃圾桶旁有专人看着,把丢错的垃圾放到正确的筒里。

EXPO 现场可以看一下这两个相册:2016 东京马拉松 EXPO 花絮(1)2016 东京马拉松 EXPO 花絮(2)

我就住在起点附近,赛前一晚深夜出去兜了兜看了下起点布置。第二天比赛这里全部封路,非选手就进不去了。凌晨 0 点左右起点的搭建基本到位,路旁没有什么工程废料。遇到一个执勤的交警大叔,聊了几句,他说特别遗憾明天不上班,不能作为十周年东京马拉松的安保。帮他和后面的起点拍了张照。

东马 9 点 10 分起跑,6 点起来看到楼下已经有不少参赛者了。东马的比赛出发区分成 6 个门(好像是),6 个门分别对应不同的起跑区。起跑区按照你的成绩来划分,所有比赛无关的人都不能进入,选手也只能进入自己的比赛区。比如你是 4 小时选手,分在 C 区,那就只能从对应的门进入,完成安检和寄存后在起跑区等待。起跑区会在赛前 15 分钟关闭,如果你来晚了,那就排到最后一个区。

每个安检入口大概都配备了 30 名工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

进入起跑区前,选手手上的饮料都要先扔掉,这样起跑时就不会发生踩到瓶子之类的状况,几万人的比赛,起点附近的道路上一点垃圾都没有。真的很厉害。

起点附近的厕所(后面绿色的移动厕所)和志愿者。很多志愿者胸前都别了中文、韩文、英文字样,为国外选手提供帮助,赛场上也用中韩英日四种语言轮播广播。

很多路口的人行高架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准备为选手加油。他们的很多家人都是比赛选手。东京马拉松采取抽签方式决定参赛者,日本本国人想参加的中签率接近 1/10,能中签真的很考验人品。

我绕着整个起跑区走了一大圈,都没找到合适的拍摄点,也没找到什么疏漏的可以“溜”进赛道近距离拍点东西。就到比赛出发后 500 米左右的地方,有个天桥正好正对着赛道。

9 点钟,轮椅组发枪,10 分钟后,马拉松选手开始了他们的 42 公里。

东京马拉松做到了全程封路,重要路段每隔几米就有个志愿者,拉着隔离带。

志愿者一天下来的工作量,实际上远远超过“只”跑一个马拉松的选手。

沿途观众非常多,我沿着起点走了快 3 公里。观众比想象中要安静一些,耳朵旁都是“刚八代刚八代”的加油声。图中这一家人很有趣,参赛的是小朋友的妈妈。爸爸负责摄像,儿子和阿姨负责找选手人流中的妈妈。一家人没有错过,儿子很兴奋的看到他妈,开心的大喊“妈妈加油”,爸爸也顺利用摄像机记录下妈妈跑过的瞬间。

更多选手看到家人则会停下来击个掌打招呼。

选手跑过歌舞伎町,亚洲最大的红灯区。不过这些年显然没落了,里面差不多成了美食街。相比你国二三线城市的洗头房一条街,说真的歌舞伎町不管规模上还是视觉冲击上都不算什么……

起跑后一公里处的厕所。这时候人群都还没跑开,选手们很自觉的排队上厕所。

一路看到不少奇装异服者,比想象中少一些,选手的速度普遍较快。懒的拍照就多看了会,赛道的

气氛很棒,有点脚痒希望自己也是选手可以加入他们。

隔着几十米就有个拿着垃圾袋的志愿者,选手有垃圾需要丢就交给他。再感叹一句,赛道…真干净!

更多起点 -3 公里处的照片可以看相册:2016 东京马拉松(起跑 -3 公里处)

2016 东京马拉松(起跑前花絮照片)

因为要赶往终点去拍冠军选手冲刺,3 公里左右我就坐地铁去终点了。错过后面赛段传说中无敌的群众补给——东京马拉松沿途的观众特别热情,会从家里拿很多自家的食物来做补给。所以也有个说法,不是东京马拉松多出色,而是东京的观众是世界第一的

在地铁站见到完成起跑段工作的志愿者,他们背的是 AED,东马有 80 个这样的志愿者,他们遍布赛道上,避免选手突发心脏问题。

后面就是到终点了。

终点线后的「第 43 公里」,让东京马拉松成为世界最好的马拉松

终点处抓拍到第一个完赛的中国选手,“云南牛人”马亮武,2 小时 37 分 36 秒。

做了一张东马赛后的完赛流程图(我有张媒体证,所以可以出入终点。今年东马安检很严格。):

冲过终点线,选手就能领到完赛大浴巾擦汗或者披着御寒。虽然东马关门时间长达 7 小时,实际上竞赛水平非常高,从 2.5 小时往后即有大量选手过线,自然对浴巾的发放也要求效率很高——终点处的黄衣志愿者将所有浴巾包装拆开、分堆叠放,选手过来后可直接拿到浴巾披上,也避免了自己拆包装袋乱丢的情况。

浴巾发放分成几个通道,近 50 个志愿者专职这事。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拆包装,有的负责铺好浴巾,有的为选手披上引导往前走。放浴巾的纸箱和包装袋也有很明确的堆放区域。现场打理的非常有序。

发放之外,志愿者也会为每个完赛者送上掌声。遇到有选手体力不支行动不便,志愿者会安排轮椅直接送他们至医疗站或存衣处。

赛道旁边也有很多“民俗加油者”,跳着日本各地的舞蹈,给快冲线的选手加油助威。

奖牌的发放也分成三个通道,志愿者会为选手挂上完赛奖牌——相比塞在完赛包递给你,这是个更有仪式感的小举动。对多数人来说马拉松无关竞技,挂上奖牌却属于竞技体育中最骄傲的一刻。这是属于胜利者的荣耀时刻。

(图为赛事冠亚季军奖牌,选手的完赛奖牌图案设计一致)

领取浴巾和完赛奖牌间有几十米的间隔,在完赛高峰期也不会造成拥挤。选手过终点后几乎不会有停留,领完浴巾和奖牌,需要步行约 300 米至东京国际会展中心(big sight)的室内展厅领取存衣包和其它东西,客观上给了选手从运动中平缓过渡下来的时间与空间。

步行 300 米后,会看到一个舒缓喷雾的赞助商展台。如果有需要工作人员会给一瓶喷雾缓解肌肉疲劳,并且也提供简单的按摩服务。终点线至此选手步行了约 450 米,对自己此时身体情况已经有些了解,比如肌肉的状况是激烈运动后的不适或者真的受伤,也可向后面的医疗按摩者提供更准确信息。

工作人员列队,对每位完赛者都会不遗余力的送上掌声。

与浴巾和奖牌一样,完赛补给品的发放也分成几个通道,补给包含水、食品、橙子和香蕉等,可以多要一些,管饱。

终点处很多这样的简易垃圾箱,放置的很巧——上一个点喝完水吃完补给,也正好走到有垃圾箱的地方。

进入展馆前,会有工作人员告知领物和离场的流程,引导选手分流入馆。展馆入口旁,志愿者们依然是列队鼓掌,从第一名选手完成比赛,到最后一名到来,志愿者给每位选手最大的敬意和祝贺。

进入展馆后,我们会看到东京马拉松最令人惊叹,也是最令人钦佩的一幕——

偌大的场馆地上放着 37000 名参赛者的寄存包裹,它们在赛前第一时间送抵终点处,并由志愿者按照存包区和参赛号码分别放好。有多整齐?看图便知。

所有包裹像多米诺牌一样排列放开,行间隔出一条小道,用于志愿者走动取包裹。存衣包按区域划分好,每个存包区都有醒目的数字。选手来到自己的存包区,志愿者便将你的包裹送到手上。取包也划分了排队等待区,遇到领取包裹的高峰,选手便会排队依次领取。排队并不会很久,至多也只是一分钟而已。

每个志愿者也都有自己的岗位,领包剩下的时间他们排列站着,一直鼓掌——场馆中回响着掌声和祝贺声,选手们三三两两进馆再离开,与志愿者致意、合影,拿到自己包裹进入下一个场馆。现场虽然人数众多,领包在时刻高速进行,却几乎没有杂音。哪怕疲惫,每个选手此时脸上都带着骄傲和荣幸。

遇到行动不便的选手,志愿者一招手便会叫来轮椅,专人推着你完成领取包裹和帮忙离开场馆。

以最高效的服务,最真挚的祝贺迎接完赛者;以胜利者的骄傲离开赛道,以认同和感动回报工作者——如果你是跑者,东京马拉松的这一幕会让你感慨到想流泪。

多说一句,国内很多马拉松赛后随意将选手的参赛包露天堆砌,取包乱成一团,或是只开少量窗口,让选手在烈日下排队久站退还芯片、打印证书——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大。而在东马赛后看到选手们的认可和感激,他们也不吝将最珍贵的褒奖评给组委会和志愿者们,这样的口碑效应,更是让人觉得多数赛事的不足。

短视频:东京马拉松赛后领物(27″):

东京马拉松赛后领物

如今不少赛事在赛后也学东京马拉松,提供了按摩和足浴服务。东马在这两项亮点服务上依然是可圈可点的。

笔者在现场的时间正是 3-4 小时完赛选手陆续冲线的时候,场馆内选手很多,按摩足浴等都需要排队。选手有专门的等待区域,休息的椅子上有一份调查问卷,大意是了解选手的身体状况,跑完后的身体不适部位。这样的针对性数据收集,也会为组委会日后的服务和安排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按摩区和足浴区都有志愿者引导入场。提供按摩和足浴对组委会并非难事,难的是每个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耐心,发自内心的服务态度。这些令人肃然起敬。

现场设置了男女更衣室,选手怕麻烦也在现场就地更衣。场馆被严格区分区域,保证通道畅通,指引非常醒目。

场馆内也有一些赞助商活动,比如朝日提供的无酒精啤酒,赛事计时提供商精工的完赛时间照片纪念,慈善团体的免费立拍得照片等等。

冲过终点线后,领取到完赛浴巾和奖牌,拿到自己的存衣包,接受补给和志愿者们的掌声,享受按摩和足浴,更衣完毕,跟着引导走出东京国际会展中心——至此这一年的东京马拉松赛道部分便画上了句号。

在完成一个马拉松距离后,选手感受到回家一样的温馨,无论是两个多小时的精英选手,还是姗姗完赛的慢跑者,在这里都会享受到持久的掌声,每个人都像英雄凯旋一样得到最真诚的认同。回想起来,东京马拉松这「第 43 公里」并无特别的新创意,而是将最常规最基本的流程做到了极致。现场看到的高效背后,每个流程都有制度可循,志愿者们的工作显然经过长期的培训,并不断汲取历年赛事的经验。

去争执到底哪个马拉松才是世界第一没有意义,每个马拉松都有它的脾气——东马回来后,我安利了很多身边的跑者,东京马拉松真的值得一去,如果能中签的话。

体验到东马发自内心的热情,作为一个赛事旁观者,感动之余心里也五味陈杂——马拉松热潮下,丝毫不担心国内马拉松硬件设施会落后东京太多,而服务呢?

知乎专栏:跑步有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1:20 PM , Processed in 0.07732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