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0

[哲史艺丛] 十一贝子:果郡王允礼和他的花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0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贝子:果郡王允礼和他的花园 

 2017-10-10 十一贝子 大家



一、允礼其人


电视剧《甄嬛传》可算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清宫戏之一,情节虽为虚构,但主要人物、故事背景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制作精良,刻画细腻,成功塑造了甄嬛、皇后乌拉那拉氏、华妃年氏、沈眉庄、安陵容等众多的宫廷女性形象。百花丛中,两位男主角——一位是阴狠毒辣、自私刻薄的雍正皇帝,另一位是儒雅俊逸、钟情重义的果郡王允礼——同样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甄嬛传》中的允礼


允礼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初名胤礼,是康熙皇帝第十七子,出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比四哥雍正小19岁,母亲是勤妃陈氏(不是电视剧中的舒太妃)。康熙晚年,诸位年长皇子为夺嫡位,明争暗斗,无所不用其极,胤礼因为年纪偏小,并未卷入其中。康熙对这个儿子还算宠爱,从九岁开始就经常带他一起去巡幸塞外,但一直没有赐封任何爵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为了避新皇帝的名讳,胤礼和其余兄弟一起把名字中表示排行的首字“胤”改为“允”,从此名叫“允礼”。雍正的大哥允禔、二哥废太子允礽都已经被禁锢多年,三哥允祉与雍正长期不睦,八弟允禩以及九弟、十弟、十四弟更是雍正的死对头,后来都陆续遭到整肃。十三弟允祥与雍正关系最好,封怡亲王,委以重任,其余兄弟也大都得到善待。

康熙逝世后,允礼先被派去修建安葬康熙的景陵,表现很好,于雍正元年(1723年)封果郡王,统管理藩院,还兼管正黄旗蒙古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时年二十五岁。

按照清朝的规制,允礼幼年时随母亲勤妃住紫禁城东西六宫之一,长到五六岁就搬进乾清宫东西两侧的“阿哥所”。康熙平时大多住北京西郊的畅春园,一些年长而有爵位的皇子在畅春园周边拥有自己的赐园,比如老三胤祉住熙春园,老四胤禛住圆明园,而其余皇子主要住畅春园西侧的西花园。

允礼获封郡王的同时,还得到一座王府,从此搬出紫禁城,独立开户过日子。这座果王府位于京城西北部的东官园,北面是南草厂胡同,规模宏伟,东侧另有一座附属花园,名叫“承泽园”。

雍正继位后将圆明园扩建成大型皇家御苑,特地于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在圆明园西侧拨出一块地,由内务府出资修建了一座新的花园,起名叫“自得园”,赐予允礼居住,还给新园子御笔题写了五块匾额。


雍正帝题自得园匾额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恩宠,到当年为止,雍正只给两个兄弟赐了花园,一处是怡亲王允祥的交辉园(在后来的绮春园位置),另一处就是允礼的这座自得园。允礼为此专门写文章、作诗,表示感恩,其诗云:“蓬莱方丈紫微天,敕许亲臣处一偏。凫岛鹤洲宁比胜,所幸咫尺是甘泉。”意思是说皇帝住的圆明园是蓬莱仙境和天上的紫微垣,自己作为最亲近的臣弟在旁边也拥有一个住处,不以西汉梁孝王菟园中那种有野鸭的岛屿和养鹤的洲渚取胜,只庆幸依临甘泉——这甘泉既指玉泉山的水源,也指浩荡的皇恩。

三年后允礼晋爵为和硕果亲王,同时兼任四个都统职务,地位愈加尊崇。后来又管过工部、户部、宗人府,还曾奉旨远赴藏区和苗疆处理民族事务,办差尽心尽力。雍正去世后,允礼多活了三年,继续得到乾隆的礼遇。

乾隆三年(1728年)二月初二允礼病逝(当然不可能是雍正毒死的),享年四十一岁,谥号为“果毅亲王”。

允礼这一生非常顺畅,历经三朝,无论父皇康熙、四哥雍正还是侄儿乾隆都待他不错,一辈子大概只留下两个遗憾:一是中年辞世,寿数不高;二是没有子嗣。乾隆令自己的六弟弘曕(音宴,在《甄嬛传》中被设定为允礼与甄嬛的私生子)出继,承袭了果亲王的爵位。

允礼有两幅画像存世,一幅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所绘的骑马戎装像,另一幅是便装园居图。允礼亲笔在骑马像上题了一首四言诗:“我行西南,驰骋万里。蜀道既平,筰马孔驶。圣德广覃,天威尺咫。靡及有怀,瞻望无已。”字写得很端正。从画上看,允礼和四哥雍正长得挺像,面颊清瘦,细眉细眼,远没有电视剧中的形象那么帅气。


允礼园居图


允礼骑马戎装像


在皇族子弟中,允礼的文采算不错的,其诗文在身后编成《自得园文钞》、《春和堂诗集》和《静远斋诗集》,其中有不少篇章描绘自己住的两座花园。他长期出任八旗都统,属于武职,应该擅长弓马兵略,但并没有真正率军打过仗。

二、承泽园与自得园


允礼当年所住的王府花园和西郊赐园都是京师名园。

从《乾隆京城全图》上看,果王府东侧的承泽园面积是府邸部分的两倍多,其中堆叠高大的土丘,自东北延伸至西南,山间点缀长廊与亭榭厅堂,气势不凡。园内模仿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设有春和堂、揽云台、小金山、来青榭、撷秀楼、烟雨矶、碧梧院、观鱼乐、桃源洞等二十景,允礼曾经一一为之赋诗。春和堂是此园正堂,地势开朗,南对假山,北遮绿荫。桃源洞位于西南,开辟一条深涧,两岸种桃花,再现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场景。小金山是池中的小岛,四面临水,摹拟镇江金山寺而建。烟雨矶是水中的假山,造型借鉴金陵长江边的燕子矶。


果王府与承泽园平面图


允礼没有机会参加父皇康熙的六次南巡,但对江南风景仍十分向往,特意在自己的王府花园中加以仿造。

自得园的规模比承泽园更大,水土条件更佳,全园冈阜连绵,溪河纵横,十分清幽。园中正堂也叫春和堂,此外还有畅观楼、心旷神怡水榭等,掩映于青山绿水、翠竹红花之间,足以令人怡然自得。

允礼去世后,果王府(包括承泽园)和自得园都由袭爵的弘曕继承。弘曕人品不高,喜欢敛财,行为放纵,待下人苛刻,屡次犯错,乾隆一怒之下,一度将他贬为贝勒,后来又恢复到郡王的爵位,乾隆三十年(1765年)去世。

弘曕死后,那两座园子的命运都比较曲折。

西郊的自得园被内务府收回,园东部改成了御马圈,西部一度由几位皇室贵胄分住。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三山五园,自得园也基本被毁。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自得园废墟同时被改建为养花园,其西侧设有负责宫廷演剧事务的升平署,还布置了步兵统领衙门和堂档房的办公院落。民国时期,爱国将领佟麟阁将军曾在自得园旧址内修筑宅园,“七·七事变”后被日寇炸毁。北平沦陷时期在园址上修建了一所土木工程学校,抗战胜利后改为清华农学院的院址,1950年在此设立马列学院,后更名为中共中央党校,现仍为中央党校南院所在地,当年的遗物只剩下水池和部分假山。


清末自得园平面图


自得园遗址


果王府由弘曕长子永瑹继承,之后五十多年一直归其子孙居住。到了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王府被收回,改赐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从此改称瑞王府,其时东侧的花园已经荒芜。绵忻身后,王府传其子瑞郡王奕誌。

道光三十年(1850年)奕誌去世,身后无子,咸丰十年(1860年)以惇亲王奕誴第二子载漪为奕誌之后,袭贝勒,继承了原王府。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漪加郡王衔,二十年(1894年)进封端郡王,此府又改称端王府。载漪对废弃已久的花园重新加以整治,筑正堂“朵云环翠”,另有山亭名“招霞亭”。在之后的义和团之乱中,载漪支持拳民与洋人对抗,在端王府中设置义和团的总坛。八国联军侵华,认定载漪是祸首,端王府连同花园均被烧毁。其遗址现为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所在地,仅余少量土山,别无其他痕迹可寻。

三、圆明园禁地


说完允礼的花园,再聊聊八卦话题。

电视剧中甄嬛对应的历史人物是熹贵妃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出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比允礼大五岁,父亲是典仪官凌柱(不是汉族文官甄远道)。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嫁给皇四子胤禛,地位相当于侧福晋,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胤禛登基后,先封钮钴禄氏为熹妃,后晋熹贵妃。乾隆继位后,奉为崇庆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驾崩,享年八十五岁,一生福寿双全,在清宫后妃中非常罕见。


崇庆太后像


在真实的历史中,钮钴禄氏与允礼当然没有任何私情,一切故事皆出于电视剧的虚构。雍正在位期间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圆明园的九洲清晏,后妃们随之住在九洲清晏东部的庭院中。电视剧设定甄嬛去圆明园,一般以碧桐书院为寝宫,她与允礼结识、相会,大多都在圆明园范围内。值得讨论一下的问题是:一位成年的王爷,真的有机会与深宫中的妃嫔频频在皇家御苑中见面吗?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严格的宫禁制度,清代的规制尤其苛刻。圆明园虽为离宫花园,但其性质与紫禁城一样,同属宫殿范畴,平时防卫严密,不但四周有园墙围合,还在墙之外加设了一圈护园河,由特设的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六千多人守御。所有园门都有侍卫、兵士执守,即便是地位最高的王公大臣,非宣召也严禁进入。

在圆明园居住的每一位皇帝都曾经颁布禁令,例如《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专门辟有“出入园庭禁门”章条,对于大臣、太监、园户、杂役、僧道各式人等进出圆明园的方式均有详细规定,违反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绝非儿戏。嘉庆八年(1803年)特别加了一条,强调皇帝和后妃所居的九洲清晏“系属园庭内禁地”,进园办差的官员、园户、匠役等俱不得擅自跨过其南面的如意桥和南大桥。

允礼虽然是最亲信的王爷,除非皇帝在勤政殿接见议政,或参加宗室筵宴,或偶尔陪皇帝一起游览、看戏,平时并无机会私自进入圆明园,更无法接近后妃们生活的区域。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长期为清朝宫廷服务,曾经有一段时间住在圆明园东南角的如意馆,他在给国内友人写的信中专门提到:“盖此邦异乎法国,法国君王之宫苑,均公开而准入游览。此邦则即亲王大臣官员人等,亦不得擅入,除皇帝一家而外,惟值演剧或其他欢会,清帝尝邀亲藩贵爵等款待若辈,亦有定所,不许任意行走,亦不能到园中他处。

但历史上还真有大胆犯禁、私入御园的例子。比如乾隆三年(1728年)七月,武备院卿黑德“擅入圆明园内北山行走”,被内务府大臣参奏,交与相关部门查处。

更有名的一次违禁事件发生于道光十年(1730年)十月十八日。当时道光皇帝本人有事回紫禁城了,大阿哥奕纬身体不舒服,与皇后一起留在圆明园。皇帝的八叔仪亲王永璇年已八十四岁,过来探望大阿哥,不顾值班官兵及太监的拦阻,直接闯入福园门,进入阿哥住所。

事后道光下旨斥责说:“国家体制,门禁森严,不准擅行阑入,即如惇亲王、惠郡王系大阿哥之叔,及内廷行走之庆郡王绵慜、定亲王奕绍,自必俱为系念,然亦只能差人探问,不敢自行擅入。乃仪亲王率行进门,不听阻止,殊属不合。”考虑到仪亲王年纪大了,辈分又高,不予追究,但对其子绵志予以撤职,对值班的官员、兵士暂且宽免,圣旨最后还申明:“嗣后务当遵照门禁章程,慎重恪守,如再有似此擅入禁门之事,定当分别严惩不贷。


仪亲王永璇像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对圆明园大肆焚掠,昔日的辉煌离宫沦为废墟,同治、光绪二帝都不再来这里园居,园内一片荒凉,但原有的禁令依旧维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出访俄、德、荷、比、法、英、美诸国,回京述职,顺便私自跑进圆明园逛了一圈,结果遭到弹劾,皇帝下旨:“李鸿章擅入圆明园禁地游览,殊于体制不合,著交部议处”,最后决定罚俸一年。须知晚清时期的法令趋于松弛,圆明园已是无皇室居住的废园,李鸿章又是重臣,却依然因为擅入而受到惩处,毫不通融。由此可以推想,在法令最严明的雍正时期,一位王爷想随意进出圆明园,与一位嫔妃会面,其难度会有多大。

允礼一生以恭谨守礼著称,深知其四哥翻脸无情的性格和霹雳雷霆的手段,绝不会冒险触犯这些禁令。他与甄嬛花前月下、儿女情长的精彩故事,只能发生在电视剧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11:45 PM , Processed in 0.0473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