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哲史艺丛] 聂建松:曾经,写字是一件神圣的事丨这不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5 08: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聂建松:曾经,写字是一件神圣的事丨这不科学 

 2017-10-15 聂建松 大家


柏拉图对于“书写”的不信任,并非是他一家之言,在古代世界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看法。在公元前后,犹太教开始流行“口传律法”《密释纳》(Mishna);在基督宗教的《圣经·新约》之中,保罗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

这(新)约并不是在于文字,而是在于神,因为文字叫人死,灵却叫人活。如果那以文字刻在石头上而属死的职务,尚且有过光荣──甚至以色列子民为了摩西面貌上易于消逝的光荣,不能注视他的面貌……

——《哥林多后书》三章6至7节


这种观点想必我们今人也都十分熟悉,其实就是让我们不要拘泥于“文字”上的内容,或者用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要破除“本本主义”。这是因为在柏拉图和保罗看来,文字的记载恐怕不足以反应人最真实的体验——譬如我写下“美女”二字,并不会让人觉得面前就站了一位美女。

然而这并不是说,这就是古人关于“书写”的全部看法。实际上,还有相当多的古人对于书写这项活动,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崇敬之情。

一、 《天书奇谭》与“会写字的神”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动画片叫《天书奇谭》。这个动画片讲的是,一位仙人袁公为了救助凡人,从天宫中窃出了“天书”并刻在石洞中,然后又将天书拓印成册交给了一个叫“蛋生”的小孩。最后,蛋生和袁公一起击败了偷窥天书的三只狐狸,但是袁公因为私泄天机,被黄巾力士捉回了天上。

小时候,我一想到这部动画片,就会觉得袁公被捉走实在是有些可怜。可是长大之后,我却发现在这个故事中,居然还有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蛋生


譬如,在《旧约·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渡过红海,来到了如今西奈半岛的西奈山下。在这里,以色列人安营扎。随后,摩西登上西奈山,得到了来自上帝的各种指示,最后上帝交给了他两块“石版”,上面有上帝用“手指”所写的字。结果,这两块石版的命运很倒霉——在见到以色列人拜金牛的时候,摩西一怒之下把它们摔碎了。于是,在摩西向上帝汇报之后,上帝只好又叫摩西重新制造了两块石版,自己在上面刻上了字,让摩西带了回去。

不过,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有一个扩充的版本。在路易斯·金兹伯格(Louis Ginzberg)的著作《犹太人的各种传说》(The Legends of the Jews)一书中,在开篇的第一章《世界的创造》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起初,在天地出现之前的两千年,上帝创造了七样东西,而第一样东西便是“妥拉”(Torah,在此指犹太人的经书)。它是(上帝)用黑色的火焰在白色的火焰上写就的,并且被放在上帝的膝盖之上。在摩西登上西奈山后,上帝方才又将它写在石版上,交给了摩西。

在这个故事里,与《天书奇谭》中不愿泄露天机的神仙们不同,上帝倒是没有藏私,反而亲自使用了书写的方式,将他自己的想法留在了人间。

当然,如果抛出其中的神话因素,相似的思想也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某些历史中的事件便是形成这样一种神话的根源——如果从“祛魅”的历史角度上讲,如果没有人应用书写记录这种形式,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将之编织到一个故事之中。

那么,在人间,谁又曾做过相似的事情呢?谁还把文字刻写在了石头上呢?

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就曾经将自己的法典(Codex Hammurabi)刻在一块黑色的玄武岩石柱上。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汉谟拉比本人也并未将自己视为是法典的编辑者和创作者,而认为是太阳神沙玛什(Samas)将这部公平正义的法典交付于他,由他代为刻在这块石柱上。


汉谟拉比法典


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会发现,“书写”不被视为一种不可靠的表达工具,“词不达意”和“言不由衷”的现象不存在于这两个故事之中。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这也不难理解。柏拉图对于荷马的批评,其关键在于诗人们利用语言的音乐性去挑拨人的感官,而非向人传达真理。然而,对于出自于神灵感动(Mania)的不自觉的诗歌,柏拉图则十分认可——它们往往被认为是出自于神的手笔,或者是神透过“诗人”写下来的神圣诗篇——正如袁公刻在石壁上的天书一样。

因此,在摩西的故事、汉谟拉比法典以及柏拉图的观念之中,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共性:若创作主体不是人,而是神灵,那么就要比人类随着自己本性写下的作品高超得多——换言之,这种“书写”是神圣的,人们认可其表达乃是准确无误的。

这样一种传统有着一个非常古老的源泉。在几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共同的古老的神话原型(archetype of mythology):在每一年的开始,众神都会召开一个会议决定这一年所发生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记录在某个“书”,然后就会有某个凡人因为机缘巧合阅读到这个会议记录,又或者众神之中的一位会将这会议记录交给某个凡人——这就好比袁公将天书交给了蛋生。

这一观念几经变形,多方流转,最终又影响到了我们如今最为熟悉的三个“亚伯拉罕的宗教”(Abraham Religions),即犹太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在摩西登山的故事中,在约翰所写的《启示录》中(上帝为约翰打开了一卷书),以及在天使为穆罕默德带来《古兰经》的故事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神以“书”的方式传授给人真理。

这样看来,袁公如果不是神仙,而是一个天使的话,大概也就不会被捉回天庭了。


二、 神与会写字的人们


在《天书奇谭》里还有个情节非常有趣,蛋生一开始看不懂袁公刻在石壁上的“神仙文字”,直到袁公将之转成人类文字,蛋生才学到了天书的奥秘。

虽然这是一部动画片,但这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神所用的语言和文字,等同于人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么?

不同地区、不同宗教、不同人群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穆斯林会觉得写就《古兰经》的阿拉伯语是神圣的;基督徒则不认为写就《圣经》的希伯来语或者希腊语是神圣的;犹太人的态度则介乎于前二者之间;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们则认为存在一种“神圣语言”,人类可以在心中默读,但是人类是无法发音的;等等。

可是这些古人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书写和文字的出现本身都是一桩充满了奥秘的事情:柏拉图不信任书写,但也没有否认文字是由神所发明的,赐予人的礼物;基督徒认为语言虽然不是神圣的,但是先知们的作品却是在神灵的指导下完成的。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在古代并非人人都懂得书写和阅读。有幸懂得书写和阅读的人,就会被人们认为有可能掌握了神灵的奥秘——在历史之中,最早掌握书写的人群基本都是祭司,或者是参与祭祀神明的贵族。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以及印度的梵文,在很长时间都只局限在祭司、贵族和婆罗门的范围之内。

同样,在《圣经·旧约》的《历代志》和《列王纪》之中,也记载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当约西亚(Josiah)登上王位的时候,他开始着手修复曾经被毁的圣殿。在修复过程之中,工匠和祭司发现了一卷“妥拉”。于是祭司便把这一卷作品交给了文官,文官拿到约西亚王面前并且朗诵了一番,让听到这番内容的国王大吃一惊。

国王命人拿着这卷书去找人“鉴定”,大家找到了一位女先知去询问这卷作品的真实性,而女先知替上帝回复说这卷作品就是真的“妥拉”,希望国王和大家遵守之。大家将这消息带回给了国王,于是约西亚王便将这部作品公之于众——这卷作品就是如今《圣经·旧约》之中的《申命记》一卷,其中记载的内容便是,摩西在登西奈山之后,在逃出埃及四十年之后,在约旦河的东岸对众人所讲的话。

自此之后,在各个“犹太会所”(Synagoge)之中,这些经文将会被不断重复,并且成为了一种传统——在安息日,犹太教的拉比们会进入到会所之中,打开一卷经文,朗诵之后,开始为人们讲解其中的内容。

这一行为也影响到了基督教的诞生。耶稣在拿撒勒的时候,步入了犹太会所,负责保管经文的执事便把《旧约·以赛亚书》交给了他,他念了其中的一段,并且为人们讲解其中的意思,然而人们却不接受他的教导,甚至想把他从山崖上扔下去;在加利利,他在会所讲经的时候,甚至遇到了被魔鬼附身的人,等等。正是通过了这样的方式,耶稣逐步在民众之中传播了自己的名声和思想。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也许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掌握写作又有权威的人会胡乱地使用这种能力来搞自我创作。然而这是一种误解,人类的自我创作在很长时间都是被严格限制的,不能以公开的形式出现。因此即便某些“自我创作的作品”被人书写下来,也会被更多地认为是用来记载已经存在的事实——因此,在古代经常盛行“托古改制”的事情,假托古人之口,行今人之事。

譬如,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君士坦丁的赠礼”(The Constantine‘s Gift),便是中世纪的修士们伪托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之名所作,该文件称在四世纪之时,罗马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曾把帝国西部政权“赠与”了教皇,因此日后西部的国王们也都应该听从教皇的指导。这在很长时间都是教会用来对付王权的有力武器,而这个秘密直到十四世纪才被人文主义者的考证所发现。


13世纪描绘君士坦丁赠礼的壁画,左为教皇,右为君士坦丁


又譬如,曾经震动了整个基督教古代世界的《狄奥尼修斯文集》(Corpus Dionysicum)。其作品本身应为四、五世纪的一位叙利亚隐修士所作,但是托名为《圣经·新约》中的保罗的学生“亚略巴古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结果一下子,就让当时的人们信以为真,并且奉为经典之作,而且这个秘密也要比《君士坦丁的赠礼》隐藏的时间更久,一直到了1895年才被两位德国学者发现。

当然,这样的例子也并非西人独有。在近代中国也有一次,那便是康有为著名的《孔子改制考》,以此为变法革命找一个借口。

三、 写书与装订


如今英文中的“Scripture”(经书)一词,便源自于拉丁语的Scriptura,这个词与书记员(Scribe)一词,以及用文字描述(Describe)一词都是同源一体,其本意也并不神秘,就是指那些“被写下来的东西”。之后方才被引申为“经文”,盖因这些内容尤为重要,害怕被人们忘记。

当然,我们也没遇到袁公,不能让他施法把这些文字都灌入到我们的脑子里。而柏拉图骨子里也非常鄙视那些记忆力不好的人,可是架不住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超群的记忆力,只好靠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俗语来安慰自己。

不过,随着写下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我们到底怎么才能把这些东西收拾在一起?

最初的西方的“书”的名字是Liber,它意思指的是薄版,这是因为人们最早并不是在“纸”上写作东西,而是在各种板材上写作——可以是木版、泥版或者石版。譬如,在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上,便可以看到最早的人类文字之一“楔形文字”就是写在一块块的泥版之上。又譬如,摩西在西奈山上得到的“妥拉”,也是写在石版上的。


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楔形文字


因此,如果是那个时期的人们谈到“书”这个词,他们脑子里实际上反应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版子”。当然,这些东西倒是不需要考虑如何装订,因为它们太沉重了……不过人们还是需要把一些有纪念价值的Liber集中放在一起,而由此也诞生了最早的“放版子的地方”,即“图书馆”(英语里的Library一词也就是由Liber而来的)。

随后,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张之一,“莎草纸”,直到这时候西方人才就拥有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书”的雏形。这些莎草纸被人们称为“bibilos”。到了这时候,人们再谈到“书”的时候,脑子里才会反应出把很多张纸放在一起,并且还是拼合在一起的那种东西。这时候,“书”这个词就等于是“很多张纸张”(bibilon)的意思。

如果外语不错的人看到这个词,可能会觉得非常眼熟。没错,这个词就是“圣经”(the Bible)这个词的来源。因此,“圣经”这个词的本来意思,其实就是“那么一本书”。

更为有意思的是,大概西方人并没有我国的书法传统,因此在他们看来“写字”其实并不是“写字”,而是“画字”或者“描字”。因此,在古代西方那些写下来的文字,其实也就被称为“画”或者“描”下来的内容(graphe)。因此,在“那么一本书”上“画下来的字”就是指的是《圣经》上面的“经文”。

虽然相比于前人使用木头、泥巴和石头制作版子,莎草纸的性能已经进步的非常多了,但是莎草纸本身不仅距离现代纸张的性能差距甚大,即便是距离我国古代的“蔡侯纸”性能都还是差上很多。

其性能决定了它只能在单面书写(因为墨水很容易“霪”到纸的背面),而且由于质地比较脆,还不能折叠存放,于是人们便把这些“纸”卷在一根棍子上(金贵的书就用象牙做棍,比较次的书就用木头做棍),外面再系上绳子,便可以保存起来了——这时候,人们称呼“书”就多了一个新名字,那便是“轴子”或者“卷子”(Volume),这便是来自于那些用来卷纸的棍子。

因此,当时的古代西方人并不会说出,请给我一“本”书这样的话,而是会说,请跟我一大“卷”书,或者请给我一大“轴子”书之类的话。这个词我们如今也在用,比如,当我们谈到一套丛书中的第几本,我们便会说这是“第几卷”。

虽然其性能不过如此,但是莎草纸已经可以允许人们同时保存大量的书籍了,毕竟这些“卷子”要比“版子”的成本低得多,占用的空间也小得多。这时候,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随之兴起。古代世界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最多的时候竟然保存了几十万卷书。而且,这还间接的促生了一种职业,买书和卖书成为了一种可能,书店老板这个行当诞生了。

尽管如此,莎草纸的性能上限实在不高,这时候西方人发现了另外一种替代品,那便是用“羊皮纸”和“小牛皮纸”。实话实说,这种‘纸张”的性能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现代人使用的纸张,然而这种“纸”的造价可要远远高于中国古人使用的纸张,以及我们现代人使用的纸张。毕竟要制作一张“羊皮纸”或者“小牛皮纸”,就要杀死一头牲口,而且其身上还不是每个部分的皮都可以用制纸,只有特定的平整光滑的部分才可以使用。


1329年的羊皮纸文书


要知道,在罗马帝国晚期至中世纪的时候制作一部体量不大的书,差不多就要用几十张这样的纸——这些由兽皮所制作的书籍,几乎不能被看作是日常消费品,而是被当作奢侈品保存起来。故而,很多教堂既为了让人们有机会能阅读到一本“书”,又为了防止人们把书偷走,就会单独设立一个铁笼子把“书”装到里面,或者用铁链子把“书”栓起来。

然而,也正是依赖于这些兽皮纸张的良好性能,西方人才终于得以“本”这个方式来装订书籍。这时候,“书”又获得了一个新名字,叫“本子”(Codex)。不过,之所以能够得名叫“本子”,也还是因为这样的“书”长得非常像最初的“版子”书——大概在古人看来,无论是“版子”还是“本子”其实都是“一大块儿”或者“一大片儿”的存在。

由此方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书自此在西方诞生了。

本文原标题:《固化阶段:经书的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1:44 AM , Processed in 0.0304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