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1

[哲史艺丛] 蘑菇方向已经招满了, 你愿不愿意研究苔藓?| 张力 一席第502位讲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9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蘑菇方向已经招满了, 你愿不愿意研究苔藓?| 张力 一席第502位讲者 

 2017-08-14 张力 一席

张力,苔藓植物研究者。


先去的都是苔藓。苔藓去了以后,会逐渐把环境变得更肥沃,也让土层加深。然后逐渐地就会有小的昆虫、小的开花植物迁徙过来。



苔藓森林

张力

大家好,我叫张力,是做苔藓植物研究的,今年刚好是我入行三十年。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需要出很多野外,跑很多地方,很关心一些特殊的地点或者特殊的生境,因为那些地方孕育的生物物种会来得特别一点。

 

西藏就是我特别关注的地区。2012年夏天,我们去西藏的亚东进行了一次科考。这就是我们的科考队,大概有10个人。


 

实际上大家关心的内容都不一样。比如说我是关心苔藓植物的;有人关心蕨类植物;有人关心裸子植物;有人关心被子植物。但是我们大家一同出行,去到野外,各取所需。


有一天到了照片中的这个村庄,已经到了路的尽头了。我们就下车,往村子后边的这座山上跋涉,想看一些高海拔地区的物种。



这个村庄实际上已经是海拔3200米了,到了大概3500米,它的植被和下边的村庄已经开始有点不一样,灌木丛开始增多,也有一些草坡。但是整体上,它的多样性并不是太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不像我们在热带雨林里一眼望过去可能就是几十种上百种。这个地方看过去可能也就是十种而已。

 

越往上,受居民的干扰就越小,所以虽然物种少,但还是有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会保留下来。继续往前走,大概到了4000多米的时候,突然就在一块石头的顶上看到一丛颜色很鲜艳、长得很矮小的苔藓。


 

我初步一看就觉得是一个常见的东西,可能是真藓属的。我们的习惯是远看了以后还要猫进去近看,近看以后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它的孢子体。


 

它孢子体和我们平常所见的真藓属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它肯定不是真藓属的。当时我脑筋很快速地运转了一下,发现这个东西我原先没有见过。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就在野外进行了拍摄,而且采了一份标本,想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回到实验室,我们在显微镜下面一观察,发现实际上这个植物体是很矮的。下面的比例尺才一毫米,你可以简单地算一下,这个植物体的高度大概也就不到一个厘米。右边是它的叶形,是一个阔三角形的样子。

 


看到这个阶段以后,我们开始查文献资料。一查下来,发现很像拟短月藓。



拟短月藓实际上是蛮有趣的一个东西,它的标本是100年前奥地利的一个植物学家在云南丽江采到的。因为他本人不是做苔藓植物的专家,他就把标本送给了一个专门做苔藓植物研究的专家,而且是一个很厉害的专家,芬兰的布鲁塞尔斯。

 

1916年采到以后,到1929年才把这个结果鉴定出来。布鲁塞尔斯觉得是一个新的属,也是一个新的种,所以把它定了一个新的名字,叫拟短月藓。比较悲催的是,从拟短月藓被发现以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它的踪迹。很多人也去找了,都找不到。

 

到了2013年,我们官方有一个正式的文件,说拟短月藓已经绝灭了。不用去找了,反正野外已经没有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但是这个物种已经不存在了。而且这个物种,是唯一一个被我们国家认定为绝灭的苔藓植物。

 

这次发现以后,我们就想确认一下究竟我们找到的是不是这个东西。当年那个芬兰专家研究过的标本,后来他就把它一分为二了:一份放在了美国国家标本馆,在华盛顿;另外一份留在了他自己所在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后来我们联络了美国国家标本馆,他就把他们馆藏的一份标本寄给了我们。大家看到,上面这个是来自美国国家标本馆的标本,也就是一百年前的标本。下面的这个是我们采的标本。可以看到,两者比较相似。


 

经过我们更多的评估,我们认为采到的这个就是拟短月藓,我们发现了官方认为已经灭绝的拟短月藓。如果把拟短月藓当成动物里头的华南虎的话,那它在野外已经找不到了。但是突然某一天我们找到了它,大家会特别兴奋或者很激动。当时我们确认结果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心情。

 

可能大家认为青苔就是长在路上面或者长在水沟边,经常黑黑的、绿绿的,而且很怕踩到它摔一跤。但是实质上苔藓植物在全世界的多样性还是蛮高的,有大概两万种,仅次于我们所见的被子植物。


 

两年多前,我们有一次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科考。我们从山脚下一直往山上登,沿途进行科考。这些就是我们当时科考的一些发现。是不是大家也觉得蛮丰富、很多彩?实质上,在乞力马扎罗有记录的苔藓大概是500种,现在显示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要登上乞力马扎罗山就要沿着它的登山道走。下面见到的红色并不是塑胶跑道类的,实际上它的泥就是红色的。



再往上走的话,大概海拔2000米左右的时候,有很茂密的原始森林。这个原始森林比我们在西双版纳和海南岛见到的还要典型,因为它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头,会看到它的树干和树枝上到处都爬满了苔藓,悬垂的那些部分都是苔藓的。所以这一段可以称之为苔藓的天堂。


 

比如说长在石头上的是羽苔。


羽苔属


长在树干上的叶苔。


叶苔属


长在土上面的是对叶苔。只要这么简单地一看就能看出来。实际上苔藓植物也不单只是绿颜色的,它的色彩也很丰富的。


对叶苔属

 

这个也是长在土上的,叫作半月苔。它的植物体的背面有一个笑脸状或者叫半圆形的芽胞杯。这个芽胞杯里有一些像很小很小的烧饼状的芽胞。小到什么程度?如果雨滴能很准地滴到那个芽胞杯里头,它会把芽胞弹出来,弹出来以后又可以长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半月苔

 

实际上这是一种无性繁殖,我们通俗点讲就叫克隆。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在苔藓植物里头也算是比较常见的,比所谓的开花植物里头还要多。

 

上面四张显示的都是苔类植物。苔类植物在全球来讲大概有7500种,是第一个从水生到陆生的高等植物。比较精确的年份大概是在4亿年前,之前所有的植物都是在水里面的,从它们开始,植物就开始往陆地上发展。

 

苔类登陆以后,藓类植物开始出场。但它的多样性也比苔类植物要大得多,全世界的藓类植物种类有13000种,形态也更加地复杂。

 

这个是锦叶藓。它的毛发弯曲蓬松,就像我们做过头饰一样。


锦叶藓属


这个物种是中国没有的。它的分枝都是集中在枝条的尖端,像一个毛毛球一样。


珠藓科


这个是大叶藓。中国也有这个属的东西,但是种类不一样。


大叶藓属

 

还有这个像小松树苗一样的金发藓。


金发藓


这个叫毛尖金发藓,和金发藓是一个属的。上面直立膨大的那部分是它的孢子体。孢子体上面总是覆盖着一些金黄色的,有点像个发套一样的,可以保护孢蒴幼嫩的时候。这是它的雌株。


毛尖金发藓(雌)


下一张,你可以看到雌和雄的颜值实际上差别很大。雄的吸引力要大很多。


毛尖金发藓(雄)

 

实际上苔藓植物是不会开花结果的,所以它们也有一个叫法叫作隐花植物。它虽然不开花,但有一些形态也不亚于所谓的开花植物。所以有句古诗这样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真藓属


这个是很美的赤枝藓,颜值也很高。


赤枝藓属


我们通常认为苔藓植物都是绿颜色的,而且很不起眼。但是为什么有的色彩会这么丰富?当然,整体来讲,苔藓植物如果是长在一个雨水很多或者气温很恒定的环境下,它的色彩一般来讲是不太丰富的。

 

但是如果快到秋天了,昼夜温差加大,日照略微增多,光照强烈,它的颜色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这和我们秋天的红叶有点类似。

 

我们继续往上攀。到了海拔3700米左右就有高原湿地,有很多特别依赖水湿环境的物种出现。比如说这个泽藓属的就肯定不会错过。


泽藓属


还有真藓属的。


真藓属

 

如果继续往上走,海拔超过4000米的话,你会觉得这个景致完全就变成像戈壁一样的环境,开花植物基本上不见了踪影。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一年温差很大,经常有八级以上的大风,苔藓植物依然能够生存。


 

比如这个叫紫萼藓。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实际上周边已经没有其他植物了。它长得很低矮,抱团在一起,能够抵御狂风,也减少水分的散失。它有很强的生命力。


紫萼藓属

 

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其他的开花植物为什么不可以?所有的苔藓植物都有一个变水性的特性,身体里头水分的含量和环境是有关联的。如果环境干燥,它身体的水分会逐渐地变得很低。低到一定程度,代谢活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它就会进行休眠。开花植物就做不到这一点。

 

这个特性也让它在一些很贫瘠的地方能够最先立足下来,定居下去,也就是先锋植物了。像深圳的公园里或者树干上面都有一些苔藓,如果是很干的天气,你看到它可能就像左边的这个样子:叶子都是卷的,完全没有生气的。

 

你要有一个喷壶,甚至你用口喷一下水,很快,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它就会马上变了一个样子,生命活动会很快恢复。


 

我们经常会看到公路边有一些斜坡要做巩固工程,做完以后上面会喷很多混凝土。实际上混凝土不适合其他植物或者动物生存,这个是喷了两年以后的情景。


 

先去的都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去了以后,会逐渐地把这个环境变得更肥沃,也让土层加深。然后逐渐地就会有小的昆虫、小的开花植物迁徙过来。慢慢地,生物多样性又会重新变得很丰富。但是这个就需要时间了。

 

苔藓植物里头还有一个另类,也是一大类,叫作角苔。角苔的种类全世界也才200种,也不算多。但是在整个植物界的演化里头,它是苔藓植物里头进化程度最高的。

 

它有一个很容易识别的特征,就是植物体顶上老是长一些角状的结构。大家如果下次去野外或者公园里,看到角上长这样的,那就肯定是角苔,不会有错。


黄角苔属

 

有人也问过我,全世界有两万种苔藓植物,你认识多少或者研究了多少?我估算了一下,可能我认识得好的也就是两千种;认识得马马虎虎的,或者见到面有人介绍能够想起来的,大概还有一千种。所以我认识的东西还是占比较少的一部分。但是做了三十年了,已经是这样子,基本上还不满意。还有空间,但是可能提高不会太多。


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我感到很自豪的是我对香港和澳门的苔藓植物研究得蛮深入。从我在香港大学念博士开始,我在香港待了四年。四年里头没有其他事情,就把香港的苔藓植物研究清楚就好了。结果我们发现香港的苔藓植物有360种。

 

接着我们又做了澳门的工作。澳门面积更小,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们团队做了三年,发现了104种。


这两个地方,我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国际都市,应该是生物资源很少的。但是我们的调查是很深入的,比如说在澳门,基本上只要地面有绿色的地方我们都会去看、认真去调查。甚至别人种了一个盆景,上面有一些覆盖的土,那个土上也许有些年份了,我们也会去看。

 

苔藓植物整体的形态比较简单,所以它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也包括对污染物。假如大家去旅行或者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地方的污染状况的话,但那天刚好没有听到PM2.5的指数,你就可以去找一些树,看一看有些什么苔藓。

 

首先是看有没有;如果有,是多还是少。基本上这样你就可以判断这个地方的污染状况。苔藓越多,这个地方的环境状况就越好。我们几年前也用苔藓植物对深圳市几个城区进行过一些研究,调查它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情况,也取得了另类的成果。


深圳市4个行政区10种重金属平均富集含量对照比较图 


苔藓植物也会和其他的生物发生关系,而且很多生物对它很有依赖。比如说有些鸟类在筑巢的时候就一定要苔藓来帮忙,如果没有这个,它的巢就筑不好,下的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


 

这个是很美丽的橘红雪苔蛾,它在一个苔藓上面,它经常会在这个上面休息玩耍。


 

我小时候长在山区,我们经常会上山去采蘑菇,所以对蘑菇一直比较感兴趣。到了大学毕业考研究生的时候,就很想去研究蘑菇。当时初试也过了,结果告诉我说蘑菇方向已经招满了,你愿不愿意研究苔藓?

 

那个时候,我对苔藓的理解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就是路边那个湿湿滑滑的东西?但是我那个年代选择的机会还是蛮少的,觉得考上了,不管怎么样这个机会还是要一定把握住,至于以后做什么再说。就答应了,转到了研究苔藓,没想到时间这么久。成天和它打交道,也叫作日久情深,所以现在苔藓也变成了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

 

这个照片上面显示的蘑菇叫作瘦脐菇,它很喜欢和苔藓长在一起。画面上看起来好像蛮大的,实质上它上面菌盖的那个部分才有一个火柴头大,还是要小的火柴头。


曲柄藓和瘦脐菇

 

我们一些做蘑菇研究的朋友有些时候也很羡慕我,说你怎么会看得到这么小的东西。实际上我是看苔藓的时候顺带看到的,它们经常会长在一起,相当地友爱。

 

这个照片在我的老家,贵州北部的习水县,我们去年9月份到这个地方进行科考。那儿实际上是一个沼泽地,中间的颜色有点发黄的部分,表面看起来像一个草地,但是如果走近拨开底下的话,实际上长了很多泥炭藓。


 

泥炭藓的生长方式又很独特。它怎么长的呢?底下会不停地死掉,但是尖端会不停地生长。我们看到的也许是这一年两年长出来的东西,但是如果追溯历史,那就真不知道它是长了一百年、两百年还是更久。

 

国外有研究过,把泥炭藓的脉络一直挖下去,发现那个地层是四千年前的。有些看起来是很新的,但是实际上它的来历还是比较古老的。

 

泥炭藓的保水能力很强,它在我们这个地球是保水能力最强的植物。强到什么程度呢?能达到自身体重的15到25倍,它的吸水能力可能超过了尿不湿。


泥炭藓 


因为泥炭藓的这个特性,它在园艺上面常作为培养的基质。市场上面卖的基本上都是从山上挖回来的,但是也有一些进口的。苔藓植物在我们国家是不属于保护植物的,挖是不违法的。但到山上去开挖的话毕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果大家都再挖下去的话,环境可能会越来越差,水土流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

 

这个图上看到的就是一些新的做法:把原来种水稻的一些田改种了泥炭藓。我们调查过,种泥苔藓的经济效益会大很多,大概有两到三倍。同时还有更大的一个效益,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就是它的生态效益。它减少了对环境带来的直接危害。


贵州南部的泥炭藓人工种植

 

这样的生态瓶估计很多女性很喜欢,实际上现在发现男性也很喜欢。据我的一个朋友说,在华东地区生态瓶更加流行,当地需求量很大,所以很多白发藓的资源是直接到野外去开挖。


 

这是在国外流行的,用苔藓做了一些涂鸦。也曾经听说深圳的腾讯公司在总部大楼里头用苔藓做了一堵墙,估计会很壮观。

 


但是如何来用比较绿色的方式来做景观?这是我们仙湖植物园一个以苔藓植物做成的景观,是今年3月份做成的。



当时我们做的时候,就想到不直接从野外开挖,而是和一家商业性的苔藓培育公司合作。营造了适合苔藓生长的人工的环境,再把苔藓培养好,用作园艺或其他渠道。

 

我们觉得这种方式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也把对生态的破坏降到了很低,所以一拍即合。我们挑选了八种比较适合深圳本地气候条件的苔藓,如果气候条件不好,拿回来可能它也很快死掉了。拿回来以后我们就开始和他们一同营造这个小的景观。


 

大片的这部分,对水的需求量比较高的这一块是匐灯藓。长在朽树上面的是青藓。颜色发白的是白发藓。



这个地方做好以后,现在也成了我们深圳植物园进行自然教育的一个室外的课堂。


 

如果我们出门的时候带上一个放大镜,见到苔藓的话就靠近它。然后有些耐心,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一个我们平常会被忽视掉的、一个很神奇的苔藓的世界。


 

谢谢大家 。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力 一席第502位讲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12:24 AM , Processed in 0.0787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