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0

[风味小吃] 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小店,近40年来只做3道菜,传闻停业时连市政府都来电阻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小店,近40年来只做3道菜,传闻停业时连市政府都来电阻拦 

2017-10-25 吃鱼皮的喵格格 匠心之城



是那份味道,

更是那份回忆。


陈添记


每座城市,

在岁月的洗礼后,

总有一些老字号会存活下来,

成为一座城的城市记忆。



过完冰水的鱼皮,

经过冰箱的冷冻,

配上炸花生、芝麻、芫茜,

淋上自家调的酱油,

快速拌匀,装盒上桌。

鱼皮弹牙爽脆,

凉凉脆脆的口感

配上香气浓郁的炸花生,

轻易将一盘鱼皮清扫落肚。



绵稠柔软的粥底,

配上鱼皮、叉烧、鱿鱼丝、

浮皮、海蜇、蛋丝和油炸鬼,

没有太多花俏的佐料,

就是一份最简单传统的艇仔粥。



猪肠粉上淋秘制酱油,

撒上一把白芝麻,

香气四溢,

口感烟韧。



陈添记在广州落户,

至今已近四十多个年头。

从小小面门变成西关大屋,

四间大屋子加上门前小巷,

总算是能满足络绎不绝的食客。



然而售卖的还是那老三样,

3元的豉油王蒸猪肠粉,

7元的传统艇仔粥,

22元的祖传爽鱼皮。



创店之初,本还有干炒牛河、啫啫煲等吃食,但因为种类繁多,很难兼顾,创始人的父亲陈程添一咬牙,只留下三种产品,踏踏实实将它们做到极致。



在那个工资一个月只有36元,

5分钱就能吃到一顿早餐的年代,

一份陈添记鱼皮,

就能卖到5元的高价。



一份钱一份货的理在哪都适用,一只鲮鱼身上,只能从鱼背上取下两条鱼皮,一份鱼皮,里面就包含了10-12条细鲮鱼的皮。



挑选不足一斤重的鲮鱼,

将鱼往地上狠狠一摔,

两三分钟后将鱼肉和鱼骨脱离,

麻利切下鱼皮,细致割筋,

用开水过一趟鱼皮后,

马上过冰水并浸泡20-30分钟。



冰镇后的鱼皮,

加上炸花生、芝麻和芫茜,

淋上特制的酱油,快速拌匀。

薄薄的鱼皮,色泽鲜亮,

边缘泛着金黄光泽。



陈添记的粥底,

都是用一口30多年前定制的,

高80厘米,

直径60厘米的水缸,

每天熬制三小时做成的。



当水沸腾时,

米粒和缸缘摩擦,

粥底会比寻常更为软嫩棉滑,

而这方法,

就是陈程添首创。



店里的猪肠粉做法,

倒是最为简单,

对于原材料并无苛求,

其中关键在于火候。



皮要透而不烂,

吃起来滑爽弹牙。



在陈添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精选的食材,挑剔讲究的做法,死磕到底的工匠精神,成功将以挑食会吃闻名的广州人拿下。



近三十年来,

一排排的骑楼被推倒,

一家家的老字号换了老板和厨师,

失却了当年令人惊艳的味道。



只有陈添记却越做越好,

到店里吃的食客,

甚至排满了半条宝华路,

附近一度出现5家冒名店铺。



连粤剧的大佬倌们,

像罗品超、文觉非、罗家宝等,

都巴巴来到陈添记,

只因那口爽鱼皮。



而现在,陈添记已经成了各类广州美食攻略上的常驻嘉宾,更是游客寻味广州的必备打卡项。而对广州人而言,来吃陈添记,更多的是吃那种老广情怀。


单单鱼皮而言,工作日每天都能卖出300多盒,周末超过1000盒都是寻常事,节假日更是大排长龙。



然而,2015年12月底,一篇《陈添记告别广州,请你吃一碗最后的陈添记鱼皮》刷爆了广州人的朋友圈,整座广州城都为之轰动和震惊,甚至连市政府都致电确认店家是否会结业。



一时之间惨号一片,

难不成,又一道广州经典味道,

要消失在烟尘当中么?



现已定居香港的阿姨,

看到推文的时候,

马上买了直通车回来。

陈添记对于在这条街上长大的娃而言,

不仅仅是一份好味道,

更象征着自己那段回不去的童年。



烟花会谢,笙歌会停,

四面八方的广州人涌至陈添记,

想要在它彻底消失前,

最后尝尝这份爽口的味道。



虽然之后发现是营销号文案的误导,

大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也是到这个时候,

才意识到陈添记这类老字号的为难。



十五甫三巷第一档,

是陈添记原本的位置,

但当租约满后,

屋主将铺位租给亲戚开的乐叔鱼皮,

把陈添记挤到第二档。



乐叔鱼皮打出的招牌,

与陈添记一模一样,

都是鱼皮,艇仔粥和猪肠粉,

并将鱼皮售价定低,

推出三种组合套餐价。



招牌采取和陈添记相近的配色,不断在巷口添加招牌和雨伞挡住巷内的陈添记,甚至组织服务员形成人墙“拦截”食客。



周围的恶性竞争,

不过是增加运营压力,

而后继无人的焦虑,

即将变成压倒陈伯的最后一根草。



做鱼皮必须亲力亲为,

如若偷懒用机器,

出品的口感就会一落千丈。

而现在大多数年轻人,

都不愿意接受这样脏累苦的差事。



女儿毕业后就进了银行工作,

而侄子在学习了几个月后,

就说因为太过于辛苦,

决定放弃。



在这次风波中,

店长陈伯的女儿经过细细考虑,

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回到家里,

开始学习如何做鱼皮,

准备接手家业。



无比庆幸,

至少短期内,

我们不用担心,

它就此消失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总是在追求匠心,向往哪些用时间精力死磕出来的产品。


但我们又跑的太快,以至于将产品做到极致的人儿,抬头一看,当初鼓励他努力死磕的人早就将他忘之脑后。



很多老字号,

经过种种变革,

味道大不如前。

不过是仗着响亮的牌子,

欺骗偶而来此的游客,

赚取一笔一次性经费。



我们怒其不争,

气其自暴自弃,

觉得他们已经变了味道,

丢了情怀。



但不曾想,

这或许是他们在困境中,

唯一能想到的出路。



在高速发展的现在,踏踏实实做出品的老字号,拼不过恶意挤压的对手,坚守传统,精挑食材用心料理的老店,比不上用机器化效率碾压的邻居。



我们跑得越快,

周围风景也随着飞速变化。

停下来一看,

发现满眼都是缤纷的新鲜场景,

而哪些熟悉的地方,

都早已不知消失在何处。



如果可以,能不能给与这些踏踏实实的老店一些支持,如果可能,能不能给这些惊喜出品的老字号一些耐心,让他们,能够陪我们久一点。



不要让这盛世繁华,

成了这些认真的老店们,

缤纷的分手布景。


-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04:17 AM , Processed in 0.03098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