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9|回复: 0

[哲史艺丛] 曹利群:永不出错的海菲茨,为何不被乐迷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7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利群:永不出错的海菲茨,为何不被乐迷欣赏 

 2017-11-07 曹利群 大家


前不久,一个音乐群里针对海菲茨算不算大师,针尖麦芒地“冲突”起来。一边是演奏者、制琴者、收藏者,一边是纯粹的爱乐者。


前者,尤其是演奏者看待海菲茨的角度的确不同于常人。他们引了小提琴演奏家宁峰的话说,演奏水平越高,越是觉得海菲茨不可思议。斯特恩曾公开说:“人人都说海菲茨了不起,其实你必须拉琴到我这种程度,才能理解他真正了不起在什么地方,了不起到如何程度。”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说的更形象:“这一众人是小提琴家,而海菲茨是鹤立鸡群。”在演奏家的眼里,技术是第一的。如果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之王”的称号是源于他对小提琴家的地位提高,那么海菲茨的“王”号则主要来自于演奏家自身,这是两个不同的“王”。海菲兹的技巧以及他的影响力无人匹敌。因此在演奏家眼里,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海菲茨


在爱乐者这边,情感表达是第一位的。你的技术再好,音色冷冰冰的,太过于冷酷,我也不认为你好。更不要说什么小提琴之王的冠冕。再说他也有软肋,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莫扎特的奏鸣曲等,高出海菲茨的人太多。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休。


说起来我也有好多年没听海菲茨了,从买他的唱片到现在二十年不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的十多年,北京大大小小有不少唱片店,大家都很狂热,只要有新唱片到货,还没有开门就有几十个人挤在门口。忙于追逐各种演奏家,指挥家,都是大人物,尤其青睐名版名演。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各种“大师版本”。但是说句实话,我自己从没有迷过海菲茨,那几张大家交口称赞的,包括小品、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勃拉姆斯和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听过也就放一边了。一晃这么多年过去,真真正正没再动过海菲茨。


当年我们都还年轻,听海菲茨时还是一个新鲜感。对作品要求表达的内涵,对演奏家的呈现,肯定跟二十年之后是不一样。那个时候,对著名版本就是崇拜在先。比如海菲茨演奏勃拉姆斯协奏曲那张,买到手之后一听,演奏的干净,凌厉,功法指法了得,指挥,还有乐队堪称完美。录音更不在话下。就是一个词,完美,perfect。有人说他就像个机器,演奏的机器。整整70年,他一直追求完美,不但演奏,录唱片几乎从来不出任何差错,这样的表现已经近乎超人。就像小提琴家吉特尔斯说的那样,太完美,太准确。所以有人跟海菲茨开玩笑说,你能做(错)点什么吗?


由于以不出错为圭臬,大家可能对作品内涵的追求,对于不同的作品性格上差异化的东西,会有所忽视。原本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不同演奏家之间在风格上的差异上是很明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演奏方式,如果一个作品只能按一个风格去演奏,艺术家们会认为是对一个作品的侮辱。看过一个纪录片《小提琴的艺术》。里面巧妙地用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加以串联,每个演奏家演奏一段,你可以看到他们各自演奏的风格,那种无缝对接而风格迥异的录音接得极其巧妙,听得实在是过瘾。


如今看来,当时的版本对比,视野不够开阔,资源也不够丰富,包括唱片收集,大都是中图公司进口的几大唱片公司,而欧洲一些小公司的唱片所见很少。这也限制了唱片比较。而一些历史录音,能够看到的也就是EMI的参考系列(reference,这里有文献的意思),DG的文献系列(DOKUMENTE,英语:document)。封面设计上DG公司的简洁大气,记得最有名的是肯普夫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里赫特演奏的德彪西,富特文格勒指挥的海顿第88交响曲等等。黑色的封面右侧有一个巨大的艺术家黑白头像,庄重肃穆。


肯普夫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自然,还有更多的录音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也有的人干脆遇到历史录音就不收不听。由于对历史录音听得少,在版本差异上,也许就造成了对像海菲茨这样的艺术家的误读,以为他一直就是这么演奏。没能感知在1920、1930年代他的演奏方式。


我特意听了他两个不同的早期录音,一个是1935年与托斯卡尼尼合作的一版;还有一个就是四年之后的1939年,他和库谢维茨基合作的另一个录音。听下来感觉很不同,比起莱纳这个录音,两个早期录音特别是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那个录音,听着甚至不太像海菲茨。第一乐章的结尾演奏得无与伦比的优美,并没有见到后来的魔幻手法,而是采用了相对平衡的处理。只是录音太差。华彩乐段,还有后面那个抒情长句,有很好的歌唱性。尤其是第二乐章,更能够体现演奏的抒情性。可以听得出来,那个时候的海菲茨,真的有很柔和的内心表达。


1935年海菲茨手下的勃拉姆斯,明显具有“非海菲茨声音”的倾向。之所以海菲茨不那么犀利,应该与合作指挥托斯卡尼尼有关系。在协奏曲的演奏里一直有这么两种不同的方式,套用一句客大欺店还是店大欺客的老话,指挥牛,演奏家就得服气,演奏家牛,指挥和乐队就得跟着你。1935年的录音,海菲茨还年轻。他是1901年生人,和托斯卡尼尼合作时刚好是三十多岁的人。所以年轻人在前辈面前肯定会谦卑一些,收敛一些,这种心态正好适合了演奏风格,也适合勃拉姆斯的协奏曲。


海菲茨(右)与托斯卡尼尼


海菲茨的演奏有洞察力,心里永远有音乐,与乐队的合作堪称完美。但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与贝多芬不同,不是严可严按照速度(tempo)来走的。或许这一点没有引起他和托斯卡尼尼足够的重视,不然可以演奏得更好。奥伊斯特拉赫和克伦佩勒版本相对就张弛有度。海菲茨与库塞维茨基1939合作的那版也好。合作者是波士顿交响乐团,三个乐章78转唱片足足录制了9面。而日后的海菲茨风格逐渐定型,越来越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奏勃拉姆斯。像大家都熟悉的莱纳版,处理得非常理性、干净、凌厉,确实有非常“冷”的一面。


必须承认,技巧是音乐表现的工具。这句话,每个小提琴老师和学者都懂。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只有海菲茨和克莱斯勒两人。用郑延益的话说,海菲茨更为难得,因为他是以技巧闻名的。后来的他,把自己的风格灌注到所有的作品当中去。这样有的曲目就合适,有的曲目就不一定合适。很多专业人士喜欢说海菲茨堪称完美,在爱乐者看来,完美本身也是一种缺陷。海菲茨不仅不出错,甚至力求每一遍的演奏完全相同。反过来想,这种完美无缺,有的时候就少了一些人情的东西,人性的东西。


同样是贝多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更多的人喜欢大卫·奥伊斯特拉赫那种宽广,大气,庄严,那种厚重感。这样一定会把那种和作品自身的内涵相一致的东西传达给听众。让人觉得,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勃拉姆斯。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两大协奏曲之间当然有差异:贝多芬古典,坚定,勃拉姆斯内敛,抒情,内心有某种纠结的东西。


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的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


在传达内心的柔软细腻,有温度的东西,海菲茨(尤其是莱纳版)不如大卫,在感情的表达上大卫也更出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没有任何渐快或渐慢的标记。贝多芬在这方面他是严谨的。就因为这个标记,郑延益说,他听过这首曲子的十几个版本,只有海菲茨一个人是从头到尾用一个速度热情地拉的,这显示出了海菲茨惊人的自我控制力和修养。他补充说,读者可以试一试,不要说拉,就是在心里唱,要从头到尾把这第一乐章用一个速度唱一遍有多难,这就是海菲茨的“完美无缺”(Integrity)。这也是为什么海菲茨演奏一首曲子10年不变的道理所在。


莱纳指挥、海菲茨演奏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闻听此言我反倒要问一句,这么多年演奏一个曲子而没有任何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久而久之,海菲茨把这种演奏方式带入了所有作品,从而形成了他的固定不变的风格。按道理说,不但每个曲目的呈现方式不一样,同一首曲子每一次演奏也应该有所同,有所不同,同的是,虽然谱子是一样的,但每次的感受不一样,环境不一样,表达也不一样。这才是表演的魅力。


对于接受者来说,每个人聆听的经历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审美取向不同,对演奏方式的感受也不一样。海菲茨同年代的或者稍稍比他早一点儿的那些人,现在来听,确实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仅体现在演奏不同的作品,也包括演奏同一个作品,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演奏方式,这个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海菲茨被说成像机器一样完美,大家竞相效仿,现在的演奏风格就越来越寻求准确,而个性化、差异性的表达越来越少。如果不看演出只听唱片,估计很难分辨到底是哪一位演奏家的演奏。


说到底,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个性带来的独特音色。这并非是什么有益的事。说到出错,科尔托出过多少错,可是大家还是认为他演奏的肖邦最有味道,所以出不出错只是技术上的基本要求和保证,而你抓得到抓不到作曲家的内心、作品的灵魂才是关键。心脑手统一起来,才是表达作品的要津。


说到底,演奏归演奏,聆听归聆听。现代演奏的悲哀就在于,大师诞生的那个年代和氛围没有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同的风格与表达。比如克莱斯勒的节奏感,时间时值的控制,琴声的温暖和私密。伊萨伊拉琴充满了想象力,有色彩的敏感度。埃尔曼分弓极其精准,他演奏克莱斯勒的《幽默曲》,一段段的运弓非常有秩序,以至于后人称其为“埃尔曼之声”。米尔斯坦在音符之间的表现非常清晰,像个钟表的机械师,不断用手指去试验,琢磨哪种方式拉出来更清晰,和埃尔曼对声音的敏感异曲同工。而出生在地中海的弗兰西斯卡蒂,琴声里充满了“光”,就像他自己所言,“我喜欢美好的事物,闪光的东西”。和过往大师相比,我们很难分清当下演奏家他们的个性,基本上是整齐划一。所以我们要向“老旧的”大师致敬。


从根本上说,熟悉的作品听久了,反而觉得器材不会影响对一个演奏家的判断,对一个作品的判断。对于某些作曲家,比如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的管弦乐作品,历史录音可能会丢掉一些音响的细节,但是对精神传达的内涵绝对不会丢。 有关海菲茨的讨论不可能有结论,却让我们及时地回望了录音历史和那些沙哑中透出神韵的历史录音。


(本文原标题:《海菲茨,你听你的我听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0 04:23 AM , Processed in 0.09593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