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0

[哲史艺丛] 顺手牵猴:马克龙带到上海来的蓬皮杜中心里有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手牵猴:马克龙带到上海来的蓬皮杜中心里有什么? 

 2018-01-17 顺手牵猴 大家


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访华,与中方达成的协议之一是年内即将完工的上海西岸美术馆,在今后五年内展陈乔治·蓬皮杜中心收藏的现当代艺术品,其中不乏毕加索、杜尚等人的明星作品。


确切地说是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蓬皮杜是一座综合性文化中心,除了现代美术馆之外,其中还设有公共图书馆、音乐及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取名乔治·蓬皮杜,除了这位先总统曾决定兴建该项目,也因为他在1968年危机期间,做为总理和平解决学生运动的贡献。那年头,巴黎还是万国来朝的文明之都,该国政要眼里的日本同侪,还是些低眉顺眼的半导体推销员。可见世事无常。



乔治·蓬皮杜与夫人克洛德·蓬皮杜 


虽说不比罗马城,可兴建一座多功能文化综合体,也非一日之功。最早提出这项动议的,是第五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长马尔罗。此人步入仕途之前,曾以《人类状况》获得龚古尔奖,算是文化名流。他声称这本小说是以1930年省港大罢工期间,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为背景,但跟据港英警方的一份资料,彼时他因走私巴厘岛文物,正在香港蹲班房,所以不可能出现在历史现场。据说戴高乐那部著名的自传,便由他捉刀代笔。中法建交后,他第一次亲履中国大陆,还受到毛泽东接见。此事算是这家法国文化机构最初的中国渊源。


该中心做为具体工程项目,则更多体现了蓬皮杜的想法。然而最后竣工时,主持揭幕的,已是下一任总统德斯坦。再往后的密特朗,更加热衷大型公共项目,卢浮宫新建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可算是他的政绩工程。此外还有巴士底歌剧院、阿拉伯学院、国立图书馆新楼,等等。左岸布朗利码头上,造型酷炫的原住民博物馆,则是希拉克的政治遗产。


蓬皮杜中心同样属于酷炫造型的典范。像世界上不少偶像级建筑一样,本地人未必感冒,从巴塞罗纳圣家教堂到北京央视大楼,莫不如是。悉尼歌剧院也曾经被一帮建筑系学生,形容成一群交尾的乌龟。至于蓬皮杜中心,更是被恨爱交加多年。这也是法国现代传统的一部分,从埃菲尔铁塔到卢浮宫金字塔,都是争议对象。但有一点,它们永远都是注意力的焦点,从来没有奥特过。



蓬皮杜中心


这座高技术风格建筑地处马莱区和老菜市场之间,也算老区改造的一种做法。直到今天,一些当地人仍然使用旧称,管这里叫“布堡”(Beaubourg)。钱钟书在《围城》里提到巴黎臭烘烘的大菜市,指的就是这里。19世纪作家左拉则称之为“巴黎的肚子”。而雨果的《悲惨世界》中,大学生马里于斯参加1832年武装暴动负伤,被让瓦让从下水道救出。那场街垒战也发生在这里。


退回到1971年,蓬皮杜宣布建筑师皮亚诺和罗杰斯,淘汰了尼迈耶尔、约翰逊等名家,赢得巴黎新文化中心的设计竞标,当时这对年轻的跨国搭档还没有后来的名声,成为普利茨克奖得主还要再等些年头。蓬皮杜在爱丽舍宫接见中标团队时,见到的是一身工人打扮的英国人罗杰斯,还有满脸长毛,一副嬉皮相的热那亚小伙子皮亚诺。他们的另一个搭档约翰·杨穿着米老鼠套头衫。1977年建筑完工后,内衣外穿式的造型引起一轮命名热潮,“炼油厂”、“管道圣母院”不一而足。此前的激进政治虽然已成绝响,可激进的文化倾向却仍在高潮。


蓬皮杜中心代表的高技术建筑,背后是工业时代的坦率趣味。所谓坦率,以功能为装饰,前辈国际风格大师止于暴露结构,而在这里,电路、上下水、空气循环、室温控制等系统管路,被夸张地外置,分别涂饰成黄、绿、红、蓝,就像经过一次将内脏移植到体外的美容手术。建筑就此成为一个事件,而不是纪念碑。有人评论它像永远拆不掉脚手架的工地。标新立异的结果导致维护难度增加。去年该中心四十周年庆典,决定今、明两年闭馆修护。在此期间对外借展所藏,也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蓬皮杜中心


随着近年几次恐袭,巴黎对游客吸引力骤减(虽说统计数据未必符合我们的直观感受),各大博物馆票房普遍下降,只有蓬皮杜中心的收入逆势上扬,年参观人数仍在300万以上。不过对于一家博物馆,门票收入远不足以维持运营。其余所需资金,美国主要仰赖基金会,而欧洲则大多来自政府拨款。然而法国的经济现状远非乐观。最近一次总统大选中落败的玛丽娜·勒庞,就曾许诺大规模削减文化事物的开支。


其实早在中心施工期间,蓬皮杜的继任者德斯坦总统,就曾经砍掉过该项目的大量经费。当初设计中的很多部分,包括活动地板和透明墙体,都因造价过于昂贵或安全考虑,没能实施。即使在今天,一些设计负责复杂,特别是带有机械活动部件的建筑,经常不能保证可靠运作。


若论规模,这栋大厦的主要用户国立现代美术馆在同类机构中,仅次于纽约现代美术馆。这里藏有大量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康定斯基、米罗等人的作品。


可以说,20世纪以降西方经历的主要艺术现象,从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抽象派,直至战后各种思潮、运动,这里都有标本。超过十万件藏品当中,大家耳熟能详也有不少,包括曼·雷以吉吉为模特拍摄的《安格尔的小提琴》,以及一些经典影片的原始拷贝,比如乔治·梅里耶的《月球之行》。


这家美术馆继承的传统来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失败后的波旁复辟时期。1818年,路易十八决定将左岸的卢森堡宫东厢,改用做收藏在世艺术名家作品的博物馆,待这些作者去世十年后,再转入卢浮宫收藏。后来这些作品陆续由东京宫、网球馆、奥尔赛、小艺术宫等场馆分别消化。而国家收藏的1905年之后的作品,则最终进入蓬皮杜中心。


一般游客往往去过卢浮宫、奥尔赛之后,才会跑到这里。我们这个时代,如何看待现代,尤其是当代艺术,经常代表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这其中涉及多重因素,比如鉴赏者的敏感、修养、世故的程度,乃至装逼的必要性。于是不少人干脆把这座建筑当做观景台,从透明管道中的自动扶梯升至顶层,一路远眺巴黎的远景,层层叠叠的芒萨尔屋顶之间,点缀着圣厄斯塔什教堂、加尔尼耶歌剧院,直到蒙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


也可以俯瞰楼下那片乔治·蓬皮杜广场;平缓的斜坡式下沉,让你隐约联想到古代剧场。那里永远聚满各色人等。除了游客,不少人在那儿练滑板,还有拿粉笔满地涂画,吐火滚钉板吞刀子的。最近走过这里,还看见一群蒙古男孩儿拉着马头琴,表演呼麦。这是巴黎街头生活最活跃,同时也是建筑风格最为混杂的地段。广场南侧的斯特拉文斯基喷泉,16件机械装置上的稚拙彩塑,呈现出动物、人物的动态造型,与相邻的哥特式圣梅里教堂,构成有趣的对比。



蓬皮杜中心


这处景观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妮基·德·圣法勒、让·坦格利这对夫妇的作品。整个小广场像是一座舞台,所有的人随意出场,退场,即是演员,又是观众(路边有足够的咖啡座供你闲坐,发呆,刷手机屏,或是跟随和谁八卦)。看与被看,本就是公共空间的重要关目。所以真正有趣的设计,并非无条件地屈从既有语境。关于这一点,不妨再对比一下曼哈顿的园林大道和42街;前者风格高度划一,后者充满戏剧性反差。功能不同,观感自然各异。


蓬皮杜中心和上海的合作,似乎并不始于今日。记得几年前被约到艺术发电厂接受采访。那是世博会之后新建的一家当代美术馆,地处黄浦江边,旧厂房那根高耸的烟囱,让人联想起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展馆底层那台漆成绿色的老式汽轮机,则是一个旧产业时代的遗迹,多少也有向罗马的蒙特马尔蒂尼中央美术馆致敬的意味。当代精英崇尚工业趣味,包括蒸汽朋克,说明他们念念不忘财富的本源,就像其前辈念念于兹,但仅此而已的归隐田园之志。


当时该馆正有一个超现实主义作品展,取名《电场》,藏品恰好来自乔治·蓬皮杜中心。很早就有传闻说蓬皮杜中心要在上海另建一座分馆,只是很快没了下文。当代博物馆的连锁店式扩张,尽管成败不一,却依然被越来越多的大机构实践。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朗斯以及阿布扎比的卢浮宫,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展厅入口处,是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的壁画,巨大的宝蓝平面上写着“一切顺利”,一行粗体白色字符,将“知情的”观众引入一个准戏剧化情境。他们不经意间轻读出字符原文Tout va bien,也知道那是戈达尔一部老片的片名,以及该片左倾的政治取向。片名原有的讽刺意味,置换到上海这个陌生语境,自动生成喜剧性的全新隐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3:18 PM , Processed in 0.1032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