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0

[哲史艺丛] 陆波:藏在中央党校的两座清代王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9 06: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波:藏在中央党校的两座清代王府 

 2018-01-19 陆波 大家


村北两座贝勒府


除了村南一路之隔的自得园王爷府,大有庄村北还有两处贝勒府。它们原来是官家的“公所”,称为东公所、西公所,简称东所、西所。当年公所,一为清朝各部临时办公之处,二为大臣临朝之便,修建的临时住所,这与圆明园、颐和园都曾有长时间的朝政有关。


据说大有庄就有政务处公所、内务府会计司公所、肃王公所、东公所、西公所5处公所。但现在除东、西公所外其他遗迹无存。而在所谓“公所”之前,貌似是贪财太监的私宅,后来充了公。再后来,公用已不是必须,就又分配给皇亲贝勒居住。


东所现已无存。其所处位置在今天的国际关系学院的西北角,有几座宿舍楼占其地。其中一座楼便是建在曾经的东所主人——载润贝勒大儿子溥佑的坟墓上。


东所最初据说是个宫里混得好的一梳头太监出宫后置下的房产,但老太监最后还是开了罪,房子被查抄,皇室便赏给了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之孙载润。载润是惠亲王第五子惠郡王奕祥之后,清末袭封贝勒,因此东公所俗称“润贝勒园”。又因载润号“寄云”,又有“寄云别墅”之称。


后来,东公所的后人不断将房产、石头、树木零散变卖,搬回城里或者流离四方,无人过来迁坟,当年主人过世就地深埋了,坟前种下两棵古柏。


西所占地10亩,宅地保留完整,只是早已若干次翻盖,现属中央党校,名曰“绿杨宾舍”。西所从上世纪60年代即由党校征收,几十年来一直有人居住、看护,维护,到了90年代做了一次大翻建,变成现代改良风格的仿古建筑,雕廊画壁,完全是一所古色古香的建筑园林。


绿杨宾舍


话说这两处宅子都属于贝勒们的郊区别墅,他们常常夏天过来消暑。据说,毓朗的外孙女,那位容貌气质俱佳的大格格完颜立童记也在此园住过一段时间(见:《她90岁,没有嫁过一个人,没有工作过一天,身后任人评说》)。东公所一直是载润贝勒家的,但后期他家里为这处院子起过纠纷,曾一度被公安医院占用。解放后他家人找到上面申诉又一度归还了他们,公安医院租用他家10间房,每月租金70元,上世纪50年代末由中央党校征收并迁走公安医院。


西所是清皇室赐予乾隆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第五世孙毓朗做为宅邸的。毓朗袭封贝勒,故宅园又叫“朗贝勒园”。原来门楼上挂“绿杨别墅”匾额一块,绿底金字,闻为主人毓朗所书。


西所“朗贝勒园”民国期间就几经易手,最后易手到一户姓封的人家,这家人的墓地在院子里靠南的位置。党校60年代征收这个院落时还要负责清理坟茔。我的母亲对这两处公所有一些记忆,她说,60年代初东公所是党校的职工宿舍,只有两排房子,院落已非常破败,很多古树,阴森森的,后来就转给国际关系学院盖宿舍楼了。


西公所则是她们参与整理过,那时候她所在的部门的年轻人来西公所为新建的党校主办公楼移树,移走几棵大松树种到党校主办公楼前,直到今天这些古松依然壮硕,挺立大楼前,谁会知道它们曾是朗贝勒栽种?挖树的过程中挖到埋有一年轻女子的棺材。


据她回忆,听说棺椁里有一大红衣服的年轻姑娘……吓得他们四散开来。今天听她讲述亲历连自己带听者依然浑身发麻瘆得慌,一个大红丧衣的年轻女子,因何而死,说不定又是段凄婉故事。不太理解封家及东所润贝勒家的做法,怎么都是人死后就地深埋?可见,后来这些所谓有钱人家都破落了,无钱外置坟地,颇有自生自灭的意思。


党校在1964年移交国际关系学院的东公所是一个完整的清式小院。虽然国际关系学院将其拆除,建了一批宿舍楼,但留了一排老房做一小型商店,遗物只剩两方汉白玉石质雕刻的上马石。现在东公所几乎遗迹全无,这是我多次在国际关系学院院子里四处踅摸得出的结论,现在这个学院规划整齐,干净卫生,处处打理的很利落,从60年代到2000年各个时期建筑风格鲜明,只是更早的东西没有了,除了偶尔会发现一些散落草坪的古石件,我只能猜测它们可能是东公所曾经拥有的物件。


西公所一直被作为党校的招待所,上世纪60年代对西公所进行过较大修缮,封家坟茔被清走,整理了花园,粉刷上漆,地板、暖气这些设施也都搞好了。我母亲认为如果不整理一下,当时的西公所根本不能住人。他们那次移树应该就是整理工作的一部分。文革后这里不再住人,就变得比较荒凉了。党校就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蔬菜花生水果之类,反正那些年革命运动一场接一场,知识分子们,干部群众们总是要接受劳动锻炼的,我们父母那一辈人经常过来参加劳动、收获。


中央党校1969年整体下放河南西华干校期间,这里依然有人看管,没有荒废。90年代,中央党校重新改造西公所,原有建筑逐步拆除,建成一个仿古式宾馆院落,起名“绿杨宾舍”,沿袭了朗贝勒家“绿杨别墅”的名称。“绿杨宾舍”原有古建筑483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建起了总面积为5100平方米的宾馆式二层楼建筑群。虽然地处大有庄纷乱的城中村环境里面,却是自有幽静与威严,仿古建筑之间有着苏式彩画的遊廊连接,建筑精美,错落有致,布置合理,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内敛静美的含蓄魅力。


绿杨宾舍


曾经满满信仰的小村庄


2008年6月在大有庄10号院人家翻建房子,挖到了一尊无头佛像。由于此地即是极乐寺原址,百姓立即报告文物当局。6月14日,海淀区文物部门组织挖掘佛像出土。这是一尊带基座的佛像,整体大约一米高,除了没有头部,其他部位保存相当完好,连佛像身上红色的袈裟、绿色基座上的彩绘都清晰可见,整尊佛像是由上等的汉白玉整块雕成。


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对大有庄极乐寺是这样记载的:“极乐寺为家庙,坐落在北郊大有庄10号,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先系私建,后系募建。不动产土地1亩。房17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供佛焚修,庙内法物有石木铜泥瓷质佛像11尊,石泥神像19尊,礼器12件,法器8件,另有槐树2棵,枣树8棵,小松树2棵。”


上面是民国官方进行的统计。民间有说法是极乐寺原称罔极寺,始建于明代,后来荒废,以至于在乾隆五十七年刊印的《日下旧闻考》里没有这个寺庙的记录。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坐北朝南,民国十一年(1922)又修。此院有山门1间,前、后殿各3间带廊,正殿3间,东西配殿各3间,东西耳房各1间,寺中还立有石碑1统。前殿内明间有关帝泥像1尊,正殿内明间砖座上有如来佛像1尊,观音站像1尊,均是石雕,另有瓷观音带花座1尊。这里泥塑、石雕、瓷观音被称为寺中的“三绝”。


据大有庄老人回忆,直到1949年时,极乐寺还居住着带发修行的尼姑,而尼姑一直生活在这里。文革期间,尼姑被揪到蜈蚣街与观音寺街的十字路口批斗,被视为牛鬼蛇神,尼姑表情平静,随便大家批斗。她活过了文革,活到90年代,以九旬以上高龄往生西去。


蜈蚣街学生公寓


这尊出土的无头汉白玉佛像,符合上述记载,是如来或者观音。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把寺院砸的稀烂,所有佛像被毁,木像泥像容易捣毁,红卫兵就是一群头脑愚昧无知,行径野蛮的奇葩熊孩子,谁把他们教育成这样,至今无人负责招领。他们对付汉白玉感觉比较费劲就把脑袋敲碎,身子就地掩埋了。这尊发掘出的佛像,身形纤细,估摸加上头部也只有一米身高,所以推测为那尊民国统计中记录的“观音站像”。


极乐寺现仅存前殿,殿顶已改造,其他建筑多次翻建,现为民居。前殿檐下仍有旧时彩绘,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仍可看出当年是精品之作。1896年的那次重建全部仰仗的是圆明园工匠捐资,并出工料。修寺碑是目前唯一的存有圆明园工匠活动的碑记。极乐寺石刻,根据记录,镶嵌在极乐寺内大殿,前廊两侧墙上共2块,长90厘米,宽40厘米青色沉积岩。现在是民居很难进入查看。据说,有一块障碍难除,无法捶拓,内容不详,只有一通刻石被拓印保存,其内容为:


高开亭助银一百两,雷子助银一百两,聚顺木场助银一百两,天德木场助银五十两,广恩木场助银三十两,天利木场助银三十两,同和木场助银二十两,畢锦堂助银十两,柬善福助银四百零五两。共用木匠,工料银三百十八两七分,瓦作工料银三百七十二两四钱三分一厘,油作工料银百二十两整。开光使费银三十四两四钱七分九厘,以上通共用银八百四十五两有零。光绪丙申年六月毂旦立。


极乐寺碑帖


上面镌刻的有人名的,还有以商号名义出现,这些商号代表的都是当年修建圆明园的能工巧匠,是他们集资修寺的见证。我很感动这些工匠们的善举,曾有人提议如果将来大有庄拆迁后,可以在此地,为当年修建圆明园、颐和园的能工巧匠建立博物馆,记述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才华,展示我国传统的建筑工艺,记录这些“三山五园”文化遗产的亲手缔造者——民间的能工巧匠。


极乐寺目前是作为“海淀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在政府登记在册的,传说有标牌挂在东墙靠北部,但经我实地考察看不出任何保护痕迹。目前的情况看,此10号院已面目全非,根本不是完整院落,各家住户只为自己留下1米左右过道,空地全部起楼,唯一幸存的老槐树挤在墙根,只有向上才能伸展出它时间构建出的庞大树冠。在2017年秋天,当地政府审查此院,被列为消防隐患极其严重的整改院落。


我还是惊叹于小小村庄竟有从明朝起建的寺院,流转接承,从一间私庙,变成募建,成为村子里百姓精神安放的地方。不要小觑这些民间寺院的价值,它们是普通百姓对生老病死,人间欢乐与死亡解释的最好的安抚场所,它是普通百姓人间生活所需要的精神寄居地。这个存在过几百年的小庙,小小院落,暖暖和风,梵音美妙,透着一个清贫朴素的村庄社会的庄重与尊严。


1910—1920年代怡和公司拍摄的大有庄,住家分散


这样一个小村庄,除了有400年历史的极乐寺,还有娘娘庙、观音庵、关帝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丰富齐全。


《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郊坰十四》有“达官村西南里许为大有庄,庄前为御道,道北有观音庵、关帝庙。(五城寺院册)臣等谨按:大有庄观音庵,铁炉一,明嘉靖四十年造。铁磬一,万历十九年造。关帝庙铁钟一,成化二年造”的记载。


而民国时期的统计是:关帝庙及娘娘庙坐落西北大有庄村三十四号,建于乾隆年,三村公建。不动产土地六亩七分,房屋十六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殿房供佛,余房公用。庙内法物有偶像十六尊,钟两口,磬三口,另有石碑两座,旗杆一根。


两相对比,民国时期,观音庵已不见记录,但关帝庙与娘娘庙用一个门牌号,两者应为并行且挨着,符合《日下旧闻考》记录御道北为观音庵与关帝庙的记录。是不是娘娘庙从观音庵转变而来,尚存疑问。


娘娘庙、关帝庙在大有庄的西南部,官道北侧,一东一西,相距不远,就是今天中央党校正门的东南侧,我小的时候印象中这里的老房子是大有庄敬老院,因为寺院的前面即是发源于玉泉山诸泉的小河,向东而去。河岸即是官道——今天称“颐香路”,就是颐和园北墙外的道路,地势开阔阳光充足,记得常常见到老人们把双手揣在袖口里,在房前晒太阳。今天这条小河已经以管道暗埋地下,上面即是拓宽的道路。


慈禧时期,每逢阴历四月,关帝庙一带有大有庄村民募捐而建的“上香粥棚”,为往来行脚的香客或者赶路的外乡人奉上一碗热粥,也反映出村民古道热肠的些许小善之举。这条路也是每年朝拜妙峰山娘娘庙的各路文武香会的必经之路。


据说,香会队伍应皇室要求,回程路上在关帝庙前粥棚空场地进行“回香表演”,不外乎高跷花会锣鼓秧歌,是那个时代的民间嘉年华。这时候慈禧会升座颐和园后山上的“眺远斋”(此建筑今天仍在),当后山有旗帜升起,大有庄的村长就开始下令已到达的香会开始表演。慈禧老年喜欢热闹,观看这每年一度民间表演令她欢喜。


1910—1920年代英国怡和公司拍摄的大有庄


直至1905年颐和园院墙加高1米遮挡了视线,这项例行娱乐活动得以告终。今天我站在眺远斋的石台上是看不到大有庄的,要站到走廊围栏上,大有庄便展现眼前。当年的老佛爷就是在这个位置观赏民间花会的。在风雨飘摇的大清末年,慈禧或许曾经被这短暂的民间喜乐感染过,陶醉过。民生维艰,但中国民间百姓顽强乐观的生命态度,就是要以锣鼓喧天花红柳绿尽情表达着。


听老人们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有西山以外的,甚至是口外的老乡,秋冬之际跋涉百里甚至数百里,赶着羊群经过此路,千辛万苦将羊送到北京城里出售。有时赶路赶不及就在这条官路旁边,颐和园北墙下蜷缩着过夜休息,真可谓风餐露宿,民生不易。很可惜,颐和园路边的寺庙已不复存在,他们无处躲避风寒,喝碗热粥。


两座庙也算看着风物景象,世态炎凉。都有明朝遗物,乾隆年官方给与记载,说明有相当的历史了。在那个相当贫瘠民生艰难的时代,小小村庄却也充溢信仰,物质没有多少精神活动场所却不匮乏。寺庙在大道之旁,自然成为民间精神信仰的守护者,不禁让人油然而生一些人间温暖与友爱。


【新书预告】


陆波女士在腾讯·大家专栏合集新近出版,欢迎关注:


《北京的隐秘角落》


精装·31幅插图·325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甲骨文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定价:58.00元


ISBN:978-7-5201-0931-4


内容简介: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陆波用自己的目光去追寻定慧寺、宜芸馆、蓝靛厂、保福寺、樱桃沟等“角落”的历史足迹,考察那里的文物遗存,讲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们的故事,试图将大时代与小事件勾连起来。


《北京的隐秘角落》封面


(本文原标题慈禧当年坐在眺远斋看民间花会的村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6:14 AM , Processed in 0.1124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