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哲史艺丛] 2017年那些好看的漫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那些好看的漫画 

2018-01-19 白关 新经典

随着新日历挂上了墙,眨眼就已经翻过去了十几页。2017年这个文件夹迅速闭合,缓缓的沉入了岁月深海中。按照惯例,总要对过去的一年做个总结。2017年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峰峦叠嶂发生了很多事,出了自己第一本书,打了一个旷日持久的官司,去了新地方,获得一些没有过的体验,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当然也有不少想做的事没做成。路路的种菜技能突飞猛进,还参加了合唱班,重新拿起了钢琴,前段时间在华德福学校完成了一场精彩的合唱演出…...总之要说起我们去年挂门上的对联“浇水施肥种菜地,吃饭睡觉刷手机”的愿望,到是完全实现了,最后一项有可能还超额完成。今年总指挥据说要提高要求。我估计应该不是换一个更快的手机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刚出漫画书的缘故,今年突然又看了很多漫画,而且大多数都是2017年新出版的。所以就产生一个错觉,2017年对于国内的漫画出版来说,如果不是一个转折期,至少也是一次高潮了。所以打算分享一下这一年看过的好漫画,来做为2017年的总结。



1《门先生》



清凉柔软的封面



主角是一位连衣服都懒得给画的男人



这个长长的序很古朴



为什么说2017年是一次漫画出版高潮呢?就比如这本《门先生》。放在过去,这类漫画,你只能在一些很小众的渠道看到,公开出单行本,至少我是没见过。要说起来,这个话题就很大了,漫画在我们国内的被误解和沉浮,相信是所有文化形式中最曲折的一个。一直到现在,也是书籍出版类别里,审查最严格的一类。加上受众群体相对少,一直没出现过去人们期望的,类似日本或者美国那种商业化成熟模式。现在看来,或许也是好事,没有被规划的土地,野蛮生长,总是会有一些奇葩出世。王烁就是其中一大枚。应该自从注册豆瓣网,我就开始关注他。王烁的网名是anusman,我都不敢读出音儿。至于是什么意思?就更不知道了。总之这个名字和他的画,实在是太有特点,坐拥众多粉丝。但是同时因为他的画风太过野.粗粝.爱咋咋滴那种劲头,估计更多的人看了会摇头,说出曾经我一个朋友看毕加索时说的那句话“我小时候画的就这样”。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看,其实还挺有道理,关键的一点是,毕加索七八十岁,还能回到小时候的状态。而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做大人做的五迷三道。早就不记得简单是怎么回事了吧!能保持孩子的好奇和创造力,这是多少创作者梦寐以求的境界。可惜能达到的,凤毛麟角。第一次看王烁的画,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一方面觉得,哇!这真是,信马由缰的好畅快。同时也感到忧伤。有人做到了自己向往的那种忧伤。anusman这个ID,更新频繁。但是从来不怎么发和漫画无关的东西,后来看了一些访谈,得知他在大学教书。所以一直以为这应该是个千锤百炼的老先生。后来见过一次愕然对号。居然是个卷发帅哥。年龄比我小很多。更忧伤了。


《门先生》我是在一个下午,窝在沙发里看完的。很多个小故事串成。有一些以前也在网上看过。这时候捧手里,翻来翻去。发现他的漫画其实更适合印成书看。如果网页或者手机浏览。有一个固定顺序。很依赖每一个画面的逻辑和细节。而王烁漫画的逻辑是整体的,有时候反复看,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看书就很方便来回对照。甚至打乱了他本来的叙述顺序,反而能更好理解。这本书也看出来他和平时网上发作品的不同,收起了一些放荡不羁。亲和了不少。应该是对第一次正式出版尽力完善的结果。后来在一篇编辑手记里得知,他居然为了整体更统一,统统把过去那些画又重新画了一遍。这么吓人的做法,最好成为传说吧!


一本漫画的好坏,当然和画技优劣关系不是很大。以前也看过一些莫名其妙很“大师”的“漫画”。其实就是几张单幅作品放一起而已。漫画之所以是漫画,和诗歌之所以是诗歌一样,文字分几个段落一定不是其本质。漫画说到底,还是要叙事。漫画家是在画面衔接处,展现着自己内心的人。王烁画着无厘头的小故事,用漫不经心的笔法,好像和你说不用太认真,也就那么回事,看着看着就发现每一件事都和自己有关,看完一本书,你已经把门先生当朋友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漫画特有的魅力,但是缺一件东西肯定是不行,那就是真诚。我始终觉得这是比才华更要紧的一件事。



2《我希望自己足够渺小》




熟悉原创漫画的人一定知道拾穗人吧



估计也就80后之前的作者

才会喜欢邮票盖戳这种元素




曾经的独立漫画付出水面,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何况《门先生》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本身就很珍贵。所以这本书,就放在第一个推荐。第二个推荐的,还是一本正式出版的原创独立漫画。无独有偶,其实是和《门先生》同一家出版公司出版的。所以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叫“青马”的出版公司。


青马(天津)文化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青马文化事业出版有限公司、台湾皇冠出版集团和北京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图书出版策划机构,以介绍港台地区的重要华语作家和作品为主,致力打造华文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出版平台。

目前拥有张爱玲、琼瑶、三毛、张小娴、侯文咏等华语文学重量级作家所有作品的独家简体版权,以及张曼娟、杨照、郝誉翔等华语文学名家重要作品的独家中文简体版权。

2010年11月29日,承办纪念张爱玲九十冥诞的“2011北京张爱玲纪念研讨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为国内首次举办的张爱玲研讨会;2011年6月26日,承办“永远的三毛”三毛逝世二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推出新版的三毛全集,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册。


百度了这家公司的介绍。好像不是很有名。不过一看它坐拥的版权,三毛,张爱玲,琼瑶…… 这些人,不客气的说,都是摇钱树啊!所以我估计这是一家不差钱的公司。而且一直都是出文学书的,水准和品味也没得说。不知道怎么突然就瞄准了漫画书。而且一出手就笼络了两位国内重量级创作者。对这些我是不太了解,只是看现象,不知道是真的出这些漫画能赚钱了?还是不差钱大公司玩儿一票高冷。说回来《我希望自己足够渺小》这本书,按说作者谢鹏(拾穗人),1993年就开始发表作品,虽然他的路线和风格,和同一时期的姚非拉,聂俊,猪乐桃他们南辕北辙。但是也绝对是元老级别的漫画家了。作品和影响力都不小,可就是没正式出版过自己的单行本漫画。《北京卡通》这类比较综合的漫画杂志倒闭以后,大家只有在网上认识他们。谢鹏是某个时期很刺激我的一位作者。他的画风强烈。简单直接。我只能用“朋克”这个词来形容,其实也不知道准确不,就是有那种感觉。愤愤不平的,看见丑恶就要声嘶力竭喊出来。以至于你不知道他喊的内容时,只看见一张扭曲的脸。


他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抗争。经常看见一个小人物,不是被一群野兽包围,就是被暗器击中,要么就是被什么困住,不得而出。最后的结局也令人绝望。把漫画能表现不可名状的深刻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有时候觉得他应该是一手举哑铃一手画画。有一些格,像是一哑铃砸出来的,狠。同时也迸射出一颗热切的心。正如他自己在后记里写的,这本书从开始画,到最后真的出版,过去了12年。这期间可以让多少花凋落,多少个诺言飘散,最后总有一些人,久久待在荒山中,举起手中斧子,往拦路的石头砍去。


《我希望自己足够渺小》,装帧和纸都很硬。完全和从里到外都软软的《门先生》不同。就像两件乐器,你一看外形,就知道将要发出什么声音,所以从这点来看,书做的很用心。也是对两位作者了解和精准的阐述。因为硬核,谢鹏的很多画都比较“敏感”,所以能出书,真的非常意外。这本书扔出去能把敌人头砸破,估计也是谢鹏愿意看到的吧。



3《遗产》




画风扎实又漂亮



欧漫就是严谨,每一个格子都画很满



书里还有一出艳遇戏

进行的也是行云流水恰到好处




如果拍成动画也一定很棒



另一个今年漫画书异常繁荣的错觉,是引进版突然增多造成的。其中“后浪”这个出版公司,2017年一下子出了非常多经典的欧漫,我也是去书店才知道,原来引进了这么多漫画,说起来,欧洲漫画很早就在国内引进了,还是小儿书时代,我就特别喜欢看《丁丁历险记》。后来好像就很难再看到优秀的欧漫,一直到这几年,才又陆陆续续有一些引进版面世,其中2017可谓是空前的多。北京的库布里克书店专门有一个区域,摆放着这两年新出版的欧美漫画。这本《遗产》是我在不能开封前提下,凭着对封面和装帧的好感买下的。拿回来一直没时间看。最近才在睡前,躺床上用三个晚上看完。


说欧漫其实是我们这里一个简略的习惯。好像除了日漫和美漫,剩下的就只有欧洲人画漫画了。这本《遗产》,其实是一位以色列作者画的。这应该也是我续《我在伊朗长大》看过的第二本中东国家的漫画。看起来却完全不一样,这本书画的比《我在伊朗长大》可是华美多了。应该都是用电脑和手写板画成。虽说是中东作者,但是整体的感觉还是挺欧漫的,画风相对写实,分格传统,没有过分的夸张。一切有条不紊。而且故事也发生在欧洲。一对生活在以色列的祖孙二人,奶奶是波兰犹太人后裔,为了一处战后家族遗产,带着自己年轻漂亮的孙女回到祖居波兰…...看完了只有一个感觉,非常像一部优秀电影。整个剧情都是细节和对话推进,没有半点多余。这一本不算厚的书,只差音乐响起了。其中主角和穿插人物,各个都很鲜活。这也是一部漫画成为经典的要素,会讲故事。在大故事发展中,通过一些小事,就把各种人物写活了。还能做到轻松幽默,欧漫还有一个很厉害的素质,就是严谨。所以漫画里出现的各种场景应该都是取材真实地点,看完一本书,也对波兰首都华沙有了一些了解。而这种了解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主角老太太去餐厅点了一盘奶酪饺子,顺口说了一句“不放果酱”,服务员嘴上说,“您可真会点,脑子里却说,奶酪饺子的关键就是果酱”。饺子端上来了,还真和我们的饺子长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奶酪馅的,放果酱又怎么吃呢?这一点漫画估计是不能满足我了。只能期待以后万一能去波兰,至少知道了该点啥吃。


上个月某天,微博有人私信我,发给了我一个2017年的豆瓣读书榜单,其中漫画类 的第一名,就是这本《遗产》。




4《童年》




封面和封底展开是一张很大的画



纸质和印刷也是我买到的最好的桑贝了



窈窕淑女

画的太好了



桑贝的漫画特别耐看

常看常新

大多数都让人忍俊不禁

小时候谁不是最喜欢玩儿挖沟游戏

但是能想到这么干的

这本书收录了一些桑贝不曾发表过的作品

这张我就是第一次见



本书最后附了一张桑贝近照

算起来今年他都86岁了


年末去了一趟台湾,和朋友聊起漫画,也不知怎么就说到桑贝,我说我最喜欢桑贝了。那位朋友说,那你有没有看过《童年》?啊?是不是《小淘气尼古拉》?不是,是最新出版的。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后来去台北诚品书店的主要任务,就是找这本《童年》。后来书架上还真没找到。最后是问了两家书店,才在第二家由店员去库房里取出来一本。可见这本书即使是在台湾,也不算流行。书拿出来我一看,乐坏了,大开本,还不是精装。我和路路都不喜欢那种硬皮精装版的书,厚厚的拿起来翻动很不方便,更多这样的书垫桌子最好用。桑贝的书我买过不少,基本上都是小开本的。这是第一次买到大开本桑贝的书,看起来很过瘾。这本书实际是桑贝精选集之类。其中一半内容是一位叫马克的人,以问答方式对桑贝进行的长篇访谈,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绕童年这个主题展开的,所以也可以算得上是带点传记性质的对话。


没想到桑贝渡过的童年,可以用悲惨两字来形容,他是一个私生子,出生在法国波尔多,就是出产葡萄酒闻名的那个波尔多,养父爱喝酒,可不,不喝白不喝。据说如果有一天没喝醉,小桑贝都跟过节似的。家庭关系经常处于暴力状态,殃及池鱼被揍是家常便饭,经常因为没有钱来交学校的各种费用而生窘迫,还因为一次和女生的约会,骑自行车赶了四十五公里,结果发现该女神被一辆十一匹马力的雪铁龙接走了,多像电影里的情节。桑贝先生居然能记住这么多细节,可见当时打击有多大,种种无情的现实,最终让他养成了爱撒谎,到处逞强的个性,,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法国作家让.热内写的《小偷日记》。里面描绘的那种没有正常家庭环境的童年往事。后来桑贝因为实在调皮捣蛋,被中学开除,(很多这种经历都被他画成漫画,但是呈现出来确是另外一种嘲弄似的段子)为了早点脱离让他痛不欲生的原生家庭,就去参军去了。和我中学时那些被劝退或者早早辍学后进入部队的男生是多么像啊,只是他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就了他,最初只是为了哄自己开心,才画起了幽默画。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到如今已经是一位誉满全球的漫画大师,也是相当的励志。


访谈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马克问他“那么,您是如何找到风格的”。桑贝回答说,“那是伴随着岁月而来的。”



5《我与村上春树.书,还有画笔》





也是台湾版



安西水丸和他的自画像

神似



这本书里收录了很多他画的春树



村上春树和安西水丸




这么拗口的书名,也是不多见。这本书是路路去香港工作时,跑书店里看到买的。主要是她很喜欢这个叫“安西水丸”的画家。之前还买过一本他的随笔集,《常常旅行》。因为是村上春树御用的几位插画师之一,这位安西水丸也算在我们国内很有名气。可惜2014年的时候,就因为脑溢血去世了。他的画风潇洒随意的和他的头型一样。我们这里关于安西水丸的书,非常之少,不过从这本书里可以看见,其实他在日本还是挺活跃的,出版过很多作品。而且还出版过小说.随笔,和两本翻译的书。办过几十次画展,也算是能折腾。除去和村上的故事,基本上全面介绍了作为插画家的安西水丸创作道路。最后一个章节是其他人对他的回忆,其中有两个他生前老友的对话,说起安西水丸晚年生活,经常会喝多了,在路边睡着。好像日本人喝醉,最出格的也就睡马路吧?


所以这是一本了解安西水丸这个人目前最全的读本,还有很多精彩插画。



6《我的朋友达.芬奇》





看封面以为内容不会多好



这样一张图非常方便把握和了解名字都很长的

外国的人传记

漫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很多地方还是用的照片



这还是一个系列书



最近似乎出了不少关于艺术的普及读物,什么《疯狂美术史》之类的。也看过一些。都比较平庸,最后偶然发现“杉全美帆子”这个作者。这本书是我在长沙谢子龙艺术馆书店买的,当时看见封面画的好像很幼稚,不过书名是关于达芬奇,就拿起来翻了一下,发现排版还不错,看着挺舒服,就买了。也是躺床上看完,才知道自己犯了以貌取人的错。画法虽然简陋了点,但是内容很扎实。称得上深入浅出。明显能感觉作者在背后备足了功课,也是我目前看到的关于艺术普及读物,最好范例。轻松诙谐又史料翔实,还穿插着很多好玩的元素。反正这种漫画书,是真的适合现在这种时代,每天拿起来翻几页,很快就能看完一个伟大人物的传记。特别适合青少年看。



7《散步去》




他的漫画是日漫里比较少见

又细腻又私人的作品



这本居然还有一篇全彩的故事



没露几面的女主角

还挺漂亮的


谷口治郎,是我最近一两年比较关注的作者。也是因为国内引进他的书比较多的缘故。说起来,日本漫画是很难在国内出版的。好像原因很复杂。总之自从盗版逐渐少见,爱看漫画的,要么就买港台版,要么就网上看。不过如今这趋势,纸质书都大受冲击,更别说本来就萎靡的漫画书了。和另一面网络上广受欢迎的各种漫画平台相比,两极分化很严重,记得我小时候看阿拉蕾,看完就往桌子上一扔。然后我爸午睡的时候也好奇拿起来看两眼,看的呵呵呵笑。这是书籍有趣的地方。当然新事物永远都是残酷的。电子书更方便快捷,想看啥点几下就能看。而且因为手机阅读的习惯,终于诞生了“条漫”这种新的漫画形式,也是很有趣。但是相对于传统漫画,我觉得还是看书更好,毕竟那是专门为了这种阅读形式创作的,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


可能是因为岁数大了,以前那种少男少女热血恋爱打怪升级的故事再也没办法勾走的我时间。几乎就很少再看漫画。最近才托引进版的福,接触了不少欧漫,同时也发现,日本漫画还是很厉害,几乎什么类型的漫画家都有。谷口治郎就正好适合我们这类被漫画喂养大的中年大叔口味。也大概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看出一些滋味,换作年轻时,看一个不怎么帅的男人在普通的大街上走来走去半天没什么坏蛋出现,有什么劲?


散步这个题材,好像很多作家写过,前两年,左马出版的第一本个人漫画集的名字就叫《散步》。他还说这真的是一个好题材。一般来说,散步通常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在行走中观察和思考。谷口治郎这本书把那种很平凡的状态描绘的细致入微。于无声处听惊雷,日复一日生活过,终于知道眼前的就是传奇。



8《中国的街市》




实际上是两本书一套



完全是因为对安野光雅的偏爱,推荐一下这本书。有点小贵,还是我不喜欢的精装本。内容到比较难得,是安野光雅为了创作《旅之绘本》这套经典绘本,来中国时的采风记录。收录了以前没发表过的很多写生画作。每一幅画旁加一小段文字还挺有意思,记录了当时的情景,那是八十年代的中国,估计他画的很多地方,如今都面目全非了。经历过这种变迁的人,回头来看他的这些画作,应该会很有感触,其中他写到,“乍见之下,只感到所有的一切都有些落后,但细细想来,三十年前的日本也是这番模样,如今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比西欧更像西欧,已经站到了机械文明的最高峰,可失去的东西也不少”。看到这里,一句老话飘出“风水轮流转”啊!



9《酝酿之道-当漫画遇到葡萄酒》





感觉像是彩色漫画转成的黑白



作为主角之一

作者画的自己



在吉贝尔家说起漫画家的创作



这里也很羡慕

法国有那么多漫画节



一个普通读者对莫比乌斯的评价

感觉不错


这本书是借来的,我们的好邻居彭晓说作者在书里提起他另外一部漫画叫《露露的旅行》,觉得挺有意思,借给我看。这是一本比较特别的漫画,全书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纪实性的讲述。但是作者本人也出现在画面里。就像另一个自己在一旁观察和别人互动。仿佛一部纪录片。形式到也没什么新奇。画风中规中矩那种。看着看着,就会感受到欧漫和其他漫画的一个很大区别。平静。他们就是有条件用这种沉甸甸需要大量时间投入的方式,去讲述一个看起来没什么“买点”的话题。一大厚本书,270多页画面,只是说了作者和一个酒农一年时间的相处。


作者这种创作行为放在我们这里,到是有一个很精准的词,叫“体验生活”。不过他的体验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和酒农一起种葡萄酿酒的同时,也带酒农来了解他,一个漫画家的生活。这就是这本书新颖有趣又真实的地方。说是酒农,其实通过故事发展,就知道这不是一般的酒农,应该在法国酿酒界比较有名的主,所以这其实是两个领域的两位高手互相跨界交流的过程。作者一直跟着酒农用落后和笨拙的办法种葡萄,酒农不相信所谓机械化。而是对神秘的直觉有着偏执信任,在种植方面奉行的是一种叫“生物动力法”的原则。这一点到和我家总指挥很像。而作者呢,则是让从来没看过漫画的酒农像完成作业一样,照着一个书单看漫画。酒农看完了,必须发表看法,这个没什么感觉,那个画的还凑合。我喜欢吉贝尔的书。不过有一个疑问…...这时候作者就说,那你不如直接问他。然后就带着酒农去吉贝尔家了。啧啧…...简直羡慕嫉妒恨。这时候看见另一位我也看过其作品的漫画家在一部漫画里作为一个角色出现,还是挺惊喜的。和吉贝尔见面这里,提到了《阿兰的战争》,就是我前年看过最好的漫画了。吉贝尔和酒农说,他创作《阿兰的战争》用了16年,接下来还要创作《阿兰的童年》,也许还要10年,谁知道呢。看到这里,我抬起头,看了一眼书架上,今年刚买到的《阿兰的童年》。



有一些画的真像丰子恺




最后说两嘴《阿兰的童年》,这书其实是16年出版的。我看吉贝尔的画,有时候恍惚就像看到丰子恺。在《酝酿之道》这本书里,吉贝尔说有可能要用十年创作《阿兰的童年》,实际从时间上看,他可能用了一两年就把它画完了。更讨巧的手法帮了大忙,比如他先画一张大画,然后把这张画再切割开,能讲好几页。我看都是和“条漫”学坏了。不过即便如此,这本书还是得了什么漫画大奖。毕竟真功夫这东西,还是经得起消费的。


今年出版的漫画还很多,相信还有更好看的。只不过自己今年看过值得推荐的,也就这几本。看来明年也得学学酒农,给自己开个书单。



最后以王烁在《门先生》书里的后记为结尾。希望2017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来年能看到更多更好的漫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9:45 PM , Processed in 0.03392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