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6|回复: 1

[哲史艺丛]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1天1本书 海外版No.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1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8-3-4 03:03 AM 编辑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2018-02-10 墨客与风 1天1本书

“1天1本书-海外版”栏目旨在推荐和分享尚未在国内出版的好书,了解全球图书动态,拓宽阅读视野,用知识照亮远方。


  这是我们海外版分享的第1本书:《秋》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愈加脆弱。每个人都渴望灵魂伴侣,希望有一份友情可以维系一辈子,然而随着成长我们却越来越难以对别人敞开心扉,即使有幸遇见过一二知己,工作、生活的忙碌和疲惫也常常使我们腾不出精力来联系彼此,时间久了,距离远了,关系就变淡了。于是,孤独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高质量的友情成了难得的奢侈品。

 

然而,艺术总是高于生活,文学作品总能恰到好处地填补我们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空白。今天推荐的这本书《秋》(Autumn),便描绘了喧嚣时代里一位32岁的年轻女子伊丽莎白和她童年时的邻居,百岁老人丹尼尔·格拉克之间一段持续一生的友情。

 

小说是作者构思了20年的“四季系列”第一本,出版于2016年10月,据英国脱欧公投结束还不到四个月,因此也被称为第一本“后脱欧小说”。这本书不仅入围了2017年布克奖的短名单,还还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7年度十大好书之一;作者阿莉·史密斯(Ali Smith)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此前已在中国出版三部作品,曾获过惠特布莱德奖、百利女性小说奖、金匠奖和科斯塔小说奖等诸多奖项,被誉为“英国文坛新星”,有读者甚至认为她可能是英国当代最出色的小说家。


 

正如标题《秋》定下的基调,小说的开头便充满致郁气息:“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循环往复。这就是事物的规律:他们总是分崩离析,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这存在于它们的天性。”作者显然戏仿了狄更斯《双城记》那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然而她远比狄更斯更加残酷。


故事的第一个画面渗透着一种浓浓的绝望:一位老人看见自己的尸体被冲到海岸上,他赤身裸体,衣服被海浪撕烂了,嘴里含着沙子。他看到自己苍老的身体,心想,如果他提前知道这一切,他一定要在二十五岁之前死去。

 

幸运的是,整个场景不过是老人丹尼尔在昏睡中产生的幻觉。那是2016年夏天英国脱欧公投之后,丹尼尔的生命已接近终结,住在一家疗养院,大多数时候都处于意识模糊状态。一位年轻的女子经常来探望他,坐在他床边的椅子上为他读书、讲新闻。这位年轻的女子便是伊丽莎白。护士以为她是他的孙女,实际上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是忘年之交。丹尼尔没有家人,于是她成了他人生尽头唯一的陪伴者。

                                                

在为丹尼尔读书的过程中,伊丽莎白回忆起他们过去相处的种种。两人第一次见面在1993年,那时伊丽莎白还不到十岁。丹尼尔喜欢收藏艺术品,这一爱好深深吸引了年幼的伊丽莎白。尽管伊丽莎白的母亲反对两人来往,她还是常常和这位有趣的邻居呆在一起,两个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丹尼尔对阅读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阅读不仅仅指读书,还包含对世界的感知。他使伊丽莎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她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

 

“你平时都读些什么?即使在不读书的时候,也要保持阅读的习惯,”他说。“我们还能以什么方式来阅读世界呢?这个问题一定要多想想。”

 

两个人还常在一块玩游戏:伊丽莎白闭上眼睛,由格拉克向她描述一张图片,她跟着他描述的细节,任由想象驰骋。一些灵感中闪现的画面直到许多年后依然清晰地存在于她的脑海之中,构成了她艺术启蒙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伊丽莎白后来成为了伦敦大学的一名艺术史讲师。

 

丹尼尔曾向伊丽莎白介绍他喜欢的艺术家宝琳·波蒂(Pauline Boty)的作品。波蒂是英国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运动(British Pop Art Movement)的发起人,以风格大胆、反叛著称,其画作展现了对女性身份和特质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然而,波蒂年仅28岁就去世了,她的作品已被世人遗忘了三四十年。在工作中,伊丽莎白常常给学生讲起这位才华横溢的女画家,致力于让她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中。



尽管相差69岁,年龄上的鸿沟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精神上的交流。丹尼尔不仅是伊丽莎白的知己好友,更成为了她的人生导师;她亦对此心怀感恩,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他家人般的支持与安慰。

 

只是,温情并不能掩盖小说本身散发的秋意。作为一部“后脱欧小说”,作者生动地记录了英国脱欧公投后民众的反应:

 

“在整个国家,既有悲惨又有喜悦。在整个国家,发生的一切四处抽打着,像就风暴中电缆塔上折断的电线在树、屋顶和马路的上空四处抽打着一般。在整个国家,人们觉得那是错的。在整个国家,人们觉得那是对的。在整个国家,人们觉得他们满盘皆输。在整个国家,人们觉得他们稳操胜券。”

 


这段描写看似充满矛盾,其实正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脱欧后国内的真实状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切似乎都处在未知和变化当中,也正因如此,这份恒久不变的友情显得格外珍贵,也启迪我们,不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喧闹,我们依然可以保持清醒,用尽全力抓住身边最重要的人和事。


正像丹尼尔对伊丽莎白所说的:“我们一定要心存希望,相信那些爱我们和对我们有所了解的人最后一定会知道我们真实的样子。到最后,许多别的事情都无足轻重了。



附录:纽约时报2017年度十大好书

1. 阿莉·史密斯《秋》

2. 穆辛·哈米德 《出走西方》

3. 李敏金 《弹球盘》

4. 娜奥米·奥尔德曼《力量》

5. 杰丝明·沃德 《唱歌,尸魔,唱歌》

6. 理查德·O·普鲁姆 《美的进化》

7. 罗恩·切尔瑙 《格兰特》

8. 小詹姆斯·福尔曼 《把自己关起来》

9. 卡罗琳·弗雷泽 《草原之火》

10. 帕特丽夏·洛克伍德 《神父老爸》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3: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6A23D93-257D-4C75-815B-1FB3B899F21D.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5:53 AM , Processed in 0.0806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