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0

[中华瑰宝] 洛阳青铜器的花样年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0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阳青铜器的花样年华 

2018-04-10 小文来了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研制的高峰。当时,国家强大,疆域辽阔,文化和物质文明发达,广大奴隶工匠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器的冶制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瑰宝。以洛阳为中心的商周青铜器,以大量的精美青铜礼器、武器与工具为载体,通过成熟的金文与甲骨文,借助于精湛的器形和高超铸造工艺,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淋漓尽致地释放着中国青铜器的花样年华。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洛阳就曾发现了相当数量的传世商代青铜器,其中带有铭文的成组青铜器就有伐父癸器、天豕父丁器、我器、遽从器等四组,我器中的我方鼎有铭文6行42字,是洛阳出土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器物。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在偃师塔庄、西二城门、伊川高山坡头寨、西工五女冢等5座商墓中出土有精美商代青铜器,而且还在商都西亳偃师商城内发现了商代的铸铜遗址。和夏代相比,商代青铜器在种类上除了鼎、斝、盉、爵、觚、铃、戈、镞、凿、刀外,还新增了鬲、甗、簋、尊、罍、卣、觯、矛、铲、钁等十余种。在形制上,铜斝、铜爵的口沿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菌状的柱,铜鼎均由锥足变为柱足,其中以立耳敛口深腹足鼎最为流行。此外又出现了分裆鼎、扁足鼎和方形鼎。铜爵均为长流、尖尾、圆腹、圜底、两菌状或伞状柱半环形鋬,三棱锥形足。纹饰也逐渐变得复杂,同时受甲骨文的影响,开始出现铭文。


到周代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人们个性张扬,崇尚浪漫情怀。洛阳周代青铜器作为这一时代风貌的“物化”反映,器形由厚重变得轻灵,造型由威严变得奇巧,手法由浓厚的神秘色彩而趋向写实,装饰纹样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更接近于生活。同时,多样化的区域文化在这里聚合与汇融,造就了中原汇聚千流、吸纳百川、熔天下文化于一炉的河洛文化气质,这对后代青铜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洛阳先后发掘出土两周时期墓葬千余座,所出各种青铜器数量总计数千余件。其中,有些青铜器的特质,至今仍未被一些专家学者研究透彻。1957年,洛阳孟津县的邙山南坡上出土一件“齐侯盂”的大型青铜器(图1),重达75公斤,是迄今在洛阳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东周青铜器。器内铸有铭文5行26字,属国家一级文物。从铭文中可看出,周灵王继位后,曾向齐侯求婚,这件器物就是齐国国君给自己女儿的嫁妆。盂在古代用做饭器,即饭碗。但谁也不可能用这么大的饭碗吃饭,于是,有专家认为是盛水的容器,也有人认为是贵族们用来做镜子饰面用的。



图1:1957年洛阳中州大渠出土的齐侯盂



图2: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的伯懋父簋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较为发达,具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大大增加。以西周为例,在洛阳西周500多件的青铜礼器中,有铭文的达200余件。这些青铜器的铸造,规模较大,普遍使用大中型熔铜炉,器形精美大方。如洛阳西周时期的饕餮纹方鼎、矢令方座簋、作宝彝方座簋、王妊簋、伯懋父簋(图2)、沈子簋盖、召伯虎盨(图3)、矢令方彝、宝尊、宝卣、叔牝方彝(图4)、叔牝方尊、荣子方彝等最为贵重,不仅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东郊马坡出土的矢令方彝,器内铸有铭文187字,为西周成周的历史地位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其中,还有十余件铜器(如伯懋父簋、蔡叔戈、叔侯父戈等)的铭文,都是用毛笔墨书上去的,这在全国其他地区的西周铜器中是很少见的。



图3:1993年洛阳东郊出土的召伯虎盨



图4:1960年洛阳小李村出土的叔牝方彝


最早的洛阳城,是在武王灭商之后,由武王的弟弟周公营造的。1963年从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图5),反映了当时的周公营洛情况。这件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底长19.8厘米、底宽20.2厘米的铜器,圆口外侈,体呈方体状,通体饰精美的夔形蕉叶纹和兽面纹。器内底有12行122字的铭文。从其铭文中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遗志,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这件造型浑厚、工艺精美、铭文加之较高的青铜器,今藏于宝鸡市博物馆。


紧邻洛阳的偃师,其名称也是在那个时候得来的。1976年出土的那件我国最早的西周青铜——利簋,上面的铭文就记录有“武王伐纣”之事。据悉,周武王灭掉商朝后,回师镐京,途径今天的偃师时,突然发出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热爱,于是决定偃师息戎——从此停止征战,放马于华阳,收战车于府库,表示不再打仗,这就是偃师地名的由来。



图5:记载周公营洛的青铜器何尊



图6:洛阳出土的青铜弄器三轮鸠车


到了东周的战国时期,由于礼乐制度的逐步衰落,传统的青铜礼乐器逐渐减少,但青铜制作的生活用器开始增多,反映贵族宴飨奢侈生活的钟鼎之器数量很大,带钩和铜镜成为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最引人注目的物品。同时青铜“弄(玩)器”也开始出现,如“子作弄鸟”、“三轮鸠车”等(图6)。这一时期由于诸侯国在政治上的林立,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青铜器,使得青铜器上铭文的字体显得丰富多彩,出现了瘦体、肥体、蝌蚪文字体、鸟虫书等多种字体。直到秦汉时期,具有中央集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彻底瓦解,铁制品的广泛使用,青铜器开始走向没落。(新浪博客 永远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11:32 PM , Processed in 0.0821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