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8|回复: 7

[史地人物] 张艾嘉:三十岁的你,可曾想过三十年后的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9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艾嘉:三十岁的你,可曾想过三十年后的你 

 2018-04-13 度公子 一日一度


光阴的故事 


张艾嘉说:“我才不过64,跑起来,路仍长。”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


 ——度公子




01


1953年出生的张艾嘉,在成长初期,她并没有意识到1954年去世的父亲,在她的生命里有着怎样的情感缺失与伏脉千里的存在。


59岁的张艾嘉在拍摄《观音山》时与59岁的方励相遇相识。


观音山


两人一见如故,特别聊得来,拍摄间隙他们常一起吃饭聊天。有一次聊到父辈,张艾嘉偶然说了句“我父亲曾在重庆读书”,方励也说:“我父亲当年也曾在重庆读书”。


两人又谈及自己的年龄,发现竟出生在同一年,父辈的岁数也相当,两个父亲抗战时期又都在重庆南开高中念书,后来又都投考了空军。


方励想,二老不会互相认识吧?


《观音山》杀青后,方励利用一小时的空当回家探望父母。一脚跨进大门就问父亲:“你认识张文庄吗?”


89岁的老人意识清晰,顺口就答:“他是我在重庆南开高中的同班同学啊,后来去当了空军飞行员,54年就坠机去世了啊。”


老人回忆说:“1949年10月,张文庄由重庆驾机飞来成都,两人见了最后一面,开着吉普车在成都逛了一整天。”他甚至还记得那天吃的一道菜,贵妃鸡。


生逢动荡不安的时代,一转身,一抬头,往往就是一生。再次听闻,便已故人如参商。


半年后,张艾嘉在成都演出舞台剧时,专程登门拜访了方励的父亲。


老人在见到张艾嘉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你长得太像你父亲张文庄了”。



回想起六十多年前的同窗生活,感慨万千,禁不住泪流满面。


老人向张艾嘉讲述起了她父亲的故事:“他爱唱洋歌,爱跳舞,特别调皮,特别帅。那个时候南开高中还很传统封建,女生宿舍不许我们男生进去,你爸爸总偷着去,他胆子最大!《桑塔露琪亚》这首洋歌就是他当年教我的。”


两个多小时的见面中,张艾嘉从老人口中听到自己父亲青少年时代的许多故事,半个多世纪烟云已经散尽了。


从方励父亲口中得知的父亲形象,多像张艾嘉本人啊。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儿时的张艾嘉跟祖父祖母长大,那是家风极为正统严肃的大家族。


张艾嘉坦言:我们以前吃饭不准说话,假如你笑,啪一下就过来了,不是一巴掌,是拿皮鞭打。对尊敬长辈,做功课,所有的礼节,都非常严格。


直到11岁去了美国,她飞扬的青春,开始了。


工作狂的特质也开始显山露水,自己当小保姆挣学杂,同时做多份兼职赚钱,溜一只狗一小时能赚一美元,她就同时溜四只狗。


1967年,正逢嬉皮士的“爱之夏”,那是美国最热闹的年代,各种运动风起云涌。


张艾嘉玩疯了,参与年轻人真的可以改变世界的活动,穿着女同学都不敢穿的超短裙,和外国人交朋友,谈恋爱,光着大脚丫子去马路上散步,头带花环去中央公园唱歌,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这些和自由有关的东西以各种方式给予她养分。


她说:“不可一日无恋爱。”


多么嚣张的一句话,就如同当年张爱玲说的那句“出名要趁早”。 


因为在美国玩得太疯,太爱谈恋爱,1969年,张艾嘉的妈妈只能把她召回台湾,送进寄宿学校读书。


回到了台湾,张艾嘉的叛逆更甚,经常手上戴10个戒指,把头发削得比男生还短,穿着超短裙和木屐,大摇大摆地走在西门町。


常常有老师向妈妈抱怨:“张艾嘉的裙子太短了,男生们的心思都不在课本上了。”


这还不够,没过多久,张艾嘉就像母亲提出:“不读书了,要进入演艺圈发展。”


家人一开始非常反对,但禁不住张艾嘉的坚定执着,她明白自己要什么。


17岁开始在演艺圈打拚,19岁与嘉禾签约,那个时候成龙还没有加入嘉禾,住的房间是那可是李小龙的旧舍。然而不到一年,她就与嘉禾解约了,因为嘉禾不允许恋爱,也因为把重点放在动作片上的嘉禾和自己并不合适。


张艾嘉深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一代导演的浸润。


和胡金铨导演外出拍戏时,在韩国待了一年,最开始的三四个月,没有拍她一个镜头,24岁的张艾嘉开始在酒店里绝望地大哭。


后来她就学“乖”了,到现场去学,明白过来导演就是要让她有耐心,为什么要急急躁躁,三个月就要拍好一部戏?那个时候常常有人9 天、10 天就拍一部戏,这样让人变得没有耐性,也不能保证片子的质量。


在和徐克合作《最佳拍档》时,一个打耳光的镜头,导演拍了50多次,并在那样的不断重复中,找到“节奏感”。


1976年《碧云天》招募演员,女配角理性优雅、偶尔颓废却不失风采的个性,一下吸引了张艾嘉,于是她毛遂自荐,并因此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阿郎的故事


之后她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两届金马影后,两次金像影后,她与林青霞搭档的《金玉良缘红楼梦》,将林黛玉演得入木三分,和周润发主演的《阿郎的故事》,亦是一代经典,曾让多少人看得泪流满面。


那真是港台两地群星闪烁,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上世纪80年代,社会从戒严时期松绑,民歌运动风起云涌,台湾的“新电影”和香港的“新浪潮”运动迸发出了蓬勃生机。


作家韩松落描述:“他们在灯下激动交谈,四处奔走开民歌演唱会。‘金韵奖’民歌大赛里永远有新人涌现,四季都像是春天,每个时辰都有一面战鼓在心里敲出‘非如此不可’。青春的洪流给每一天镀了金,即便剥离磨损,也显得金粉淋漓。”



那时,张艾嘉已经是众多文艺女青年中的前辈了,她是台湾七零年代民歌潮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罗大佑尚是刚刚出名的创作人,杨德昌是新导演,李宗盛白天帮父亲送瓦斯,晚上去唱歌。


黄霑戏称张艾嘉是台湾的“众人教母”——由她发掘的罗大佑、李宗盛、杨德昌、侯孝贤各个都是艺坛的“教父”。


1983年,张艾嘉任“新艺城”台湾分公司总监,她主张拍摄“台湾本土性文艺片”,启用了当时的中青导演。侯孝贤,杨德昌也是那一批人。


在她的筹划下“新艺城”出品了许多在台湾广受欢迎的影片,包括柯一正的《带剑的小孩》,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1984年,因力挺台湾文艺片的方针不受采纳,她辞职了。


张艾嘉说起那个时候:“很忙很充实,有参加不完的派对,因为没有狗仔队,所以我在尽情地谈恋爱。早期的事情很单纯,那时我的心中就只有朋友和创作。当时我住在一家coffee shop,叫香颂室,天天人来人往,我们在里面打游戏机,吃东西,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做我的电视剧,拍《十一个女人》。那时候的事如果拍出来,大约可以写八十个故事吧!”



那时他们这些导演几乎每天都在一起,互相帮助,拍《十一个女人》时,经常是张艾嘉剪片子时,他们就坐在后面。他们剪片子时,张艾嘉就坐在后面。


那可真是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的时代,是相信理想与情怀的时代,是处处洋溢着追寻光芒的时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罗大佑作曲作词的《童年》,最开始其实是张艾嘉唱的。


李宗盛的《爱的代价》,最开始也是为张艾嘉写的。



1997年,那个“折磨”张艾嘉三四个月的导演胡金铨在手术中离世;2007年,告诉她往“向内心走”的杨德昌也走了。


有的人永远留在那个时代,有的人还要踽踽独行。


黄金时代过去了,2007年李宗盛来北京开演唱会,在人民大会堂,李宗盛和罗大佑唱起了《爱的箴言》,歌曲到了一半,李宗盛在间奏时说话,话音未落,张艾嘉款款走上舞台。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一首《爱的箴言》让三个人第一次同时站在一个舞台上。


现场立刻沸腾了,掌声、尖叫声充满全场,观众们一起见证李、罗、张这三位将台湾乐坛带入高峰的传奇人物同台的时刻。


彼时,他们依旧笑容灿如夏花,不会想到十年后,当李宗盛再次唱起《爱的代价》却已几度沧海。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一次演唱会上,李宗盛将《爱的代价》作为压轴歌,舞台上的他抱着一把吉他,将人生的苦与挣扎娓娓道来,期间数次哽咽。



原本坐在嘉宾席上的张艾嘉,冲到舞台上揽着他的肩,与他合唱完这首歌。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林奕华评论张艾嘉:年轻时,她像一朵花;现在的她像一棵树,让很多人在树阴下乘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5


众人形容张艾嘉:她是那种一眼望过去,就可以让你的每一个毛孔都感动的人。


在上海音乐节,64岁的张艾嘉和47岁的刘若英唱起了《光阴的故事》《成全》《这样爱你对不对》等歌曲。



台上的她简简单单,白衬衫牛仔裤,就像来见见老友一样随意洒脱。唱歌的时候无比投入,玩儿起来的时候比刘若英还疯,真是如同林燕妮所说:“这女子啊,没有一天是服气的!”


歌到深情处,奶茶几度哽咽的看着张艾嘉。


喜欢奶茶的人都知道,刘若英出演《少女小渔》一鸣惊人,从此片约不断,并在国内外影展上频频获奖。而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张艾嘉。


少女小渔


拿着别人写好的剧本去演并不是张艾嘉的风格,她把目光投向了导演。


“我希望我每天醒来,都认得最真的自己”,她决定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镜头自己的角度,去诠释这个世界。


一开始见到刘若英,张艾嘉眼睛一亮: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的奶茶神清气爽,一口标准的国语,而她的气质又和“小渔”那样神似。


当时李安的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帮张艾嘉修改的剧本完全没有小渔的形象描写。


为此,张艾嘉与之讨论应让小渔的形象丰满立体凸显出性格。


但詹姆斯竟说:“根本不明白,这个女人除了每天去工厂,然后回来等她的男人上床之外,她还能做什么”。


张艾嘉觉得他侮辱了小渔:“那你觉得她一个非法移民的女孩子除了去工厂和回来等男朋友,她还可以干什么”。


商谈无果,张艾嘉为了小鱼的角色被詹姆斯大骂。


最终张艾嘉决定自己写小渔的角色,每天晚上回家打开一盏灯,在黑夜里默思小渔,用小渔的心境去写作,她明白在非法移民的大环境面前,小渔的无助与希冀。


刘若英呈现的小渔成为经典角色,写出小渔的张艾嘉更有着对角色深刻的领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6


从《少女小渔》《20 30 40》《心动》《念念》,到《相爱相亲》,张艾嘉作为导演,她的电影总能扣住你的心。


谈及《相爱相亲》,她说:“故事的开始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当有一天彼此接触和交流、终于说出了心里话的时候,就可以放下了,不必去争什么,因为真正爱的东西在心里。”



《相爱相亲》后,张艾嘉做了一个杯子,当杯中蜡烛燃尽之时显字,“陌上花开,不忍不开,等蝴蝶归来


纵然爱或许是独角戏,可是真心无悔。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将以死来句读。


朋友说她在片场工作的样子美到发光,她的电影都很细腻柔软,娓娓道来的语气,平淡中阐释出生命的困惑、挣扎与和解。


她导演的多是文艺片,一导40余年。即使是谈文艺片色变的今天,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她说自己拍的是“关起门后的女人”,她要还原女人最真的样子。



她的一生像我们特别喜欢的“小燕子”,有着小燕子的横冲直撞、生动朝气、真诚灵动、自带招人喜欢的特质,又比小燕子多一份知性、干练、豁达与从容。


作为歌手,她的《童年》《爱的代价》唱红了一个时代,也唱哭了一代人。


她是香港、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先行者,是李翰祥、侯孝贤、李安、徐克等导演喜欢的演员;她是罗大佑口中的“小妹”,是李宗盛、梁咏琪心中的“张姐”,是刘若英、李心洁的“恩师”,也是美国《时代》杂志曾以3页篇幅推介的人物。


在林青霞、林凤娇双林并立的时代,她凭着自己的独立与创作,从演员到导演、编剧、制片,开辟了一条与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道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7


虽失之于绿,却得之于金黄。


张艾嘉说她拍每一部电影都会流泪,正如凯鲁亚克 《在路上》所写: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她说“心里有很多感情,又无法讲出来,害怕别人说自己神经病。”


当转头去做慈善的时候,将自己的心与情感更为广阔地表达,从1993年开始定期去非洲做慈善活动。



第一次去了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当时正是战乱时期,带给了她极度的震撼,没法想象有这样一个世界,饥饿、疾病、死亡、战争就在身边。


小孩的身上、食物上都停满了苍蝇,生存环境令人作呕,生命的残忍与荒凉削骨毕现。


那段时间她在现场不停地告诉当地非洲女性,要节育要吃避孕药,不要生那么多孩子。


但这是很可笑的,她用自己的思维、眼光思考问题,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国家儿童死亡率非常高,一个家庭8个孩子,经过战乱、疾病最后可能就剩下1个。


后来,她慢慢学会怎么援助他们自立,帮助他们得到教育、工作的机会。2012年,她再次回到埃塞俄比亚时欣喜地看到,山里的一些妇女已经不需要帮助了,她们已经可以自立。


从非洲的难民中,张艾嘉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天真,这些年她就去了许多非洲、东南亚国家。


在难民营里,她想都不想就伸手抱起肚脐里长着虫子、患有皮肤病的街童。


事实上反而是他们滋养了她,在糟糕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渴望求知,每一个人都在学习如何面对困难。


<张艾嘉在《朗读者》>


“即使面对的都是最悲哀的事,也永远带着笑容。”


这也是她在《朗读者》上选择《走出非洲》的原因,她与非洲有着一岁一枯荣的情感联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9: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8


喜欢张艾嘉,是因为她身上闪烁着真与诚的光彩,动人心弦。


对她来讲,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在生长,年轻开始就很喜欢自由自在在外面晃荡,吃饭也好,到哪里也好。如今,她在香港也可以自己轧地铁去买菜,人们认出她来会像朋友一样:“今天你怎么会有空出来买菜?”


她豪爽不矫情,喝酒时从不推脱,只要大家开心就好。


她没有被任何一种模式固化,随时选择重新出发,向生命的真与诚再走一步。


母亲为她的书提笔题名《轻描淡写》,在人们争相讨论二十岁的彼此是怎样之时,母亲轻描淡写地说“二十岁时我已是寡妇了”。时代的伤痛无人可避免,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经历了战乱、逃离、家破人亡。


如同张艾嘉那死于空难的父亲,在时代风云中空留夭折的青春和未遂的抱负。



那是台湾人不断迁徙的年代,他们出走,他们回归,香港人1997年后亦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陆紧随其后,生而漂泊,充斥着不确定性的生命,云谁之思?


大雁南归,鱼群回溯,人却更容易散落天涯。


可从中走过,便学会了用爱与温暖融化时代刚硬的刺。每一个年代必有它的磨炼,我们学习与变化共存,与自己和解,与他人相处。


生命中的荣耀与失落,张艾嘉都经历过,然后明白了,人生何有高低。


张艾嘉的人生像一颗茂密生长的树,年轮愈多,愈有味道,风雨只是为她剪裁出更有轮廓的样貌,向上向下都在蓬勃生长,尽沐四月阳光的芬芳。


如今,64岁的张艾嘉轻施粉黛、声音轻柔,尽显岁月历练后的美丽与智慧。她与岁月谈心,轻描淡写出传奇的一生。



她说:“无论哪个年龄段,最好的时刻永远是此时此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END-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7:19 AM , Processed in 0.18575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