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054期:曾奔赴汶川的记者:有人差点掉下悬崖 有人变了性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5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8.05.11
曾奔赴汶川的记者:有人差点掉下悬崖 有人变了性格


3054.png
《中国人的一天》寻访多位当时奔赴汶川的记者,发现他们不仅仅亲自参与了报道,还被那场灾难改变了人生轨迹。



1.jpg
这张照片是摄影记者王炬亮于2008年5月16日拍下的北川中学,名为《乱石孤旗》。每每看到这张照片,王炬亮总会想起十年前亲历其境时的感受——“至悲无声”。《中国人的一天》寻访多位当时奔赴汶川的记者,发现他们不仅仅亲自参与了报道,还被那场灾难改变了人生轨迹。(编辑/徐松《中国人的一天》第3054期)



2.jpg
摄影记者骆永红:2008年5月15日,我带队沿着岷江进映秀镇,路途的时候,道路已经坍塌,上面是绝壁下面是岷江,一位摄影记者在通过的时候,脚下一歪,眼看着要掉向悬崖的时候,他抓住了一根钢筋。钢筋是松动的,他只能紧抓不放,幸好在抽到一半的时候钢筋卡死,人没摔下。



3.jpg
摄影记者陈庆港:被埋在废墟下的人,许多还活着,可以听见他们的求救声,你甚至可以和他说话,但你救不了他。那个时候,我放下了相机,通过一根细管,给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喂水,心里只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当时和我一起行动的摄影师王一拍下了这张照片。



4.jpg
摄影记者浦峰:这是我跟着搜救部队上山搜救失事直升机时留下的照片。那天,一架军用直升机失事,飞机位置没有确定,部队都是跟着一些线索分头爬上没有路的山头。幸好半途线索改变,停止继续前进,要不然我真不知如何跟上部队。



5.jpg
摄影记者王炬亮:那天,从都江堰徒步进映秀的路上, 我累得瘫坐在地上,旁边都是滚落的石头。与我同行的文字记者于松帮我拍下了这张照片。仍然记得刚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心情——路边裸露半截的扭曲肢体、搜救人员不顾余震的危险全力抢救生还者、警戒线外的哭喊声以及清晨飘着的小雨,让人不由自主地颤栗着。



6.jpg
摄影记者骆永红:一位参与直升机伤员护送的护士,边下飞机边拨电话,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四个,哥哥,四个啊。”这是她第一次参与护送工作,也是参与护送后第一次与亲人通话。原来,这次地震造成了她家四位亲人遇难。哭完,她把手机还给同事,转身走上飞机,投入到下一趟救援中。那一刻,旁边的人都泪如雨下。



7.jpg
摄影记者陈庆港:2008年5月14日那天,一位披着棉被的老人从北川县城走了出来,与我擦肩而过。此时的北川,已是一座废墟之城。老人正前往灾民临时安置点,他一路上都在伤心地哭泣。



8.jpg
摄影记者傅拥军:5月16日上午,在进入北川的路上,我遇到这位背着一台大彩电的男人,他靠在一块挡在路中间的碎石头上歇息。我停下,向他打听前面的情况,然后往前行进时。他突然起身,大声提醒我:“要小心点啊,谢谢你了!”



9.jpg
摄影记者谭曦:地震当天,我在成都妇幼保健院拍到了这个瞬间:一位丈夫亲吻即将生产的妻子,医生围成圈在街头接生新生儿……由于通讯全无,我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场大灾难。后来又遇见几名灾区的产妇,可能由于地震惊吓,本来奶水充足的她们全部回了奶,怀里的孩子饿得嗷嗷叫。几位大姐看我是记者,纷纷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希望我能帮她们找到几袋奶粉。我联系了很多人,结果都没能帮到她们,直到今天,我仍觉得很遗憾。面对急需帮助的人却帮不上忙,那感觉太难受了。



10.jpg
摄影记者倪黎祥:映秀镇旁边山上的临时安置点,一名背着孩子的妇女怔怔看着夷为平地的小镇。那个雕塑一般的背影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失去家园却无从逃离的复杂感受,我在两年后(老家拆迁)才稍有体会。



11.jpg
摄影记者陈庆港:废墟像山一样望不到头,而道路还没打通,救援设备进不来。一名救援人员只能徒手施救,他们很无奈,也很痛苦。



12.jpg
摄影记者傅拥军:捡到了一张寻人启示,上面写着“儿急寻母”,字迹和影像已经被雨水模糊了,但我看到了生命和真情。十年了,这张照片一直放在我的办公室。



13.jpg
摄影记者倪黎祥:在漩口中学遗址旁,我从废墟里捡了一张食堂饭票。可能珍藏得太好了,如今已找不到。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它会自动现身吧。这张饭票是我到过震区的明证,会开启关于2008年夏天的很多回忆。



14.jpg
摄影记者张晓理:地震后,我发现自己不愿意居住在钢筋水泥结构的高层,也养成了汽车低于半箱油就要加满的习惯,以便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当时在震区采访时佩戴的消防头盔和迷彩服,被我保存了下来。



15.jpg
摄影记者胡国庆:每次去重大灾难,我都要带块现场的石头回来。因此,家里摆放了很多石头,上面都标记着采访日期。随便找出一块,都能回忆起当年的经历。石头是大自然产物,而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里。敬畏大自然,明白生命之珍贵,才能珍惜当下。



16.jpg
摄影记者郭铁流:从震区回到日常生活里,我的个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特别固执了,愿意从更多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我自己完全没有想到的。而照片中我穿着的那件衣服,一直保存着。



17.jpg
摄影记者吴章杰:地震三周年后,新学期开课,我带着自己和网友共同捐赠给北川县漩坪乡小学贫困学生的3万元现金,第五次赶往地震灾区。图为校方开的一张收据和受捐助名单。那时我想,等以后有了孩子,要告诉她长大后要努力成为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人。尽管,那时我还没有结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11:40 PM , Processed in 0.0353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