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9|回复: 0

[驰骋职场] 我只带一台笔记本上路,全职工作和环球旅行两不耽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22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只带一台笔记本上路,全职工作和环球旅行两不耽误

 安狄 大家  今天

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香港一家日报做财经编辑。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拼命读各种个人理财书籍,天天都在琢磨价值投资、股债比例、每月定投、指数基金、林奇的教导、巴菲特的信……


各位资本主义先知教导说:只要财富自由了,你就可以不工作、每天旅行、“做你自己”了。


而想要财富自由,就要每天拼命工作、努力增值自己、勤加储蓄、理性投资。


长期来说,股市平均每年会增长7%。依靠“复利”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概念,你就会积累到足够的资产,产生“被动收入”——这样下来,总有一天,你不用工作也可以支付日常开支。你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曾经,我也以为这会是自己的人生剧本。


2015年,我去了一个初创的媒体公司。正好WordPress的创始人Matt Mullenweg在香港城市大学有个开源软件创业的讲座。我也是WordPress的用户,就跑去听了听。


Matt这个人比较神奇。他读书的时候,觉得当时的文章发布工具都不好用,就和朋友一起,在另一个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做了个新的:也就是WordPress。


WordPress后来火了,Matt就开了个公司。


他讲到公司治理经验时说,现在大家都是脑力工作,互联网通信协作又这么方便,回到公司也是对着电脑。所以你人在哪里办公,根本不重要,为什么要被工作锁在一个城市?每天花两个小时挤地铁上下班呢?



所以,他们公司就完全不要求坐班,整个公司的沟通合作完全在互联网上。(他们原本有个办公室在旧金山,结果根本没什么人去,后来干脆关了。)


我听了这套理论觉得新奇,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当时我的职位是“数据记者”,要探索新闻报道与编程的交叉领域。为了熟悉技术,入职后没多久,我去报了个前端入门讲座。


公司处在创业早期,技术团队招聘非常不顺利,做数据新闻又急需开发支持。我就想,反正缺人写代码,要不我自己来试试吧。于是开始兼任起程序员,自己写新闻报道所需要的代码。


没过多久,有个在上海创业的朋友,听说我在写代码,鼓励我去申请全职。面试三轮,或是祖坟冒青烟,居然拿到了offer!考虑之下,想着说不定换个跑道也好,我干脆彻底离开了新闻业,转行去上海写代码。


新公司挺好,可惜很快感到自己跟上海八字不合。


也不知道接下来想去哪,上网搜索时偶然发现了Nomad List:这是个城市的列表,每个城市按物价、环境、指南等对“Nomad”的友善程度排序。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的概念。


所谓数字游民,首先是游民,就是不定居的人。其次,由于有了数字技术(比如互联网),游民有稳定连续的事业和收入(区别于攒够了钱就一直旅游的人)。


Matt Mullenweg的“数字游民”背包


又读到Tim Ferris的《每周工作四小时》。这本书有个观点:“选择权”本身就是有价的:


为了“财富自由”,天天做自己毫无兴趣的事情;


为了买房子背上二十年才还得起的贷款;


为了退休后的“被动收入”,眼下二十年不可一日失业。


等于是卖了人生控制权换钱,这买卖很难不亏——而且对我的“财富自由”信仰又是一次冲击。


于是决定离开上海,不确定要做什么,也不确定要去哪里。仗着自己存了几年的“退休金”,又有了个能谋生的手艺,就这样上路了。


这一走,到现在为止转眼两年。我也彻底变成了一个“数字游民”。


贫贱不能移,但可以“游”


老实说,头三个月根本没想钱的事情。


当时财富自由信仰崩溃,放飞自我,在南洋转了一圈。接着是澳洲台湾锡兰,哪里有朋友就去哪,蹭吃蹭住,遇到喜欢的城市就多住几天,很是自在。


后来旧习发作,看了下余额流水,意识到这个状态不可持久。幸好,一些朋友有做网页或者数据分析的需求,编程项目的时薪还可以,而我又不买东西(因为要轻装上路),平均一个月接一个项目,就足够打平支出了。


又过了几个月,觉得“自由职业”自由是非常自由,不过总是在执行别人的思路,为人做嫁,成就感不高。于是加入了现在的公司,负责产品开发——我的判断会影响最终产品,公司又是全远程的,收入也稳定,算是达成了比较稳定的平衡。


这两年里,我住过超过一个月的,有6个城市(香港、深圳、昆明、旧金山、纽约、波士顿)。短期住过的城镇大概有30个:短则两三天,长则两三个星期。


在费城的住所


Nomad List上经久不衰的话题,是“游民”应该带什么包。按流派说,大致分三种:无包流、一包流、二包流。


“无包流”就是不带包——左兜放护照,右兜银行卡,手上拿个平板电脑用来办公,就可以上路了。缺什么就地买,带不下就送人。这是仙人,我学不来。


一开始我是带两个包的:背个28升的背包,外带一个衣服包。走着走着也开始扔东西,现在我就只带一个22升的背包了。


全副行李就这么多


昨天数了一下,我现在拥有的物件,行李加穿戴,一共66件。


着装是最占空间的。上装只有三短两长一外套;就这三层,可以应付15度到30度的温度区间——最热的天穿短袖,凉一点穿长袖,再凉一点短袖套长袖,再凉一点短袖套外套,再凉一点长袖套外套,再凉一点短袖套长袖套外套,再凉一点就没办法了。外套防水,兼作雨衣。


电子设备是吃饭家伙,都买预算范围之内最好的。


虽说苹果在老乔仙逝、Jony Ive之流掌权后,已经背弃我们这些用苹果设备挣饭吃的工作者了,可是现阶段对软件工程师来说,要兼顾硬件品控和软件生态,还是苹果的机器最合适。


日常工作设备


我的工作主力是15寸的MacBook,配12吋iPad作副显示器,iPad还可以拿来画草图、看书做笔记。两台iPhone 5S,一台主力一台备用。手机卡办了个全球漫游共享流量套餐,到了新地方实在找不到网,至少可以共享热点,不会误了工作。


时常有朋友问,你去过这么多地方,最喜欢哪里?


喜欢的地方不少。比如波士顿(具体来说是剑桥):MIT和哈佛所在地。感觉市民都很爱学习,地铁上挺多人看书的,而且是美国革命圣地之一,历史氛围特别浓郁。


我住在波士顿时的日常大概是这样:


睡在剑桥一间小间独栋的Airbnb里,屋主在哈佛读教育学。早上六七点起床,逗逗屋主的金毛大狗,然后运动、早餐,之后走路去MIT的Hayden Library工作。


波士顿屋主的金毛大狗


MIT校园开放,Hayden也允许游客使用。喜欢那里宽敞、安静、人少、插座充裕,而且Wi-Fi奇快:常用网站全部毫秒开,用Netflix测速,发现下行速度有210Mbps——这还只是公开免费的网络。


中午饿了就出去吃个Burrito(墨西哥卷饼),下午回来接着工作。


有时候在Hayden腻了,会去剑桥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中午饭则在旁边哈佛门口的一排午餐车里选一家。晚上有时候会去参加波士顿本地的技术活动,如果没什么事就回家看书。周末就在市里转转、逛逛博物馆、攀攀岩之类的。


波士顿图书馆也非常适合工作


在波士顿住真是挺愉快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的地方,我想应该是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个经济一般、基建也一般的国家,但时常能给我一种“我是本地人”的错觉。


在槟城时,我第一次去楼下鸡饭店,老板娘直接用粤语问我“先生几位?”


而在吉隆坡,老有马来人用马来语跟我问路,我用英语说我不会说马来语,他们还一脸疑惑。


这些都是我在香港从来没有过的待遇——我前后在香港也断断续续有十年了,至今上街买东西,店员还时不时会跟我说普通话。而跟香港朋友聊事情时,也总有人会下意识地问我:“上海/广州/深圳/大陆怎么看这个事呀?”


所以在世界的另一些角落,能被理所当然地当成本地人,还挺幸福的。


拿回人生的选择权


当初离开上海时,我焦虑感很重。而这两年最大的收获,是心安了。


创业首都旧金山也好,世界中心曼哈顿也罢,都已经是生活过的地方了。以前跟朋友聊天,特别羡慕走南闯北的朋友讲述异域见闻,现在自己变成了那个讲见闻的人。


黑客大会“DEF CON 2017”,参会者在研究如何入侵美国的投票机


和技术人聊“DEF CON”黑客大会各种匪夷所思的技术、旧金山咖啡馆里火热的创业氛围;想去南洋玩的朋友做旅行计划来求建议,路线我能信手拈来;想移民的朋友问温哥华、多伦多、悉尼、墨尔本究竟哪里好,我也都能提供一手体验。


不再有“没见过世界”的焦虑,也早已不再憧憬“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为这两年一直都说走就走,新鲜感亦所剩无几。


其实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要从新学习一遍生活。比方说,吃饭怎么吃——是进门点餐,还是坐下再点?是点完给钱,还是吃完给钱?老板会怎么问“打包还是在这吃”?应该怎么回答?要给小费吗?是定额的还是看服务质量?


所以去到新城市,有时候第一餐宁愿吃麦当劳,那种工业化带来的“哪里都一样”的方便无与伦比。


解决完吃饭问题,还要解决出行问题(坐公车也是学问),然后要寻觅工作的地方,侦查附近的众创空间、图书馆、咖啡店——开门几点,网速如何。


我在深圳时去的众创空间,在南山,一个座位每月一千出头


这套在新城市安顿自己的操作,一次两次还挺好玩,做多了,其实也有点无聊。


但个人自由于我,就像海洛因,享受过了,是很难放得下的。


我也做好心理准备要用财富自由换个人自由了——就算这辈子工作到死也退不了休、攒不够“被动收入”也无妨——只要我能掌握人生的选择权,做的事对自己有意义,就是值得的。


不过做了“游民”之后,工作选项不再限于一时一地,每天工作节奏由自己安排,又省下了上下班交通时间,工作产出其实提高不少。


纯粹看月收入,游民时期的增速倒是大大快于定居时期。若以住在香港的支出为基准,房租还有节省。


住旧金山时,在这个共创空间工作


我非常钟爱游民的生活方式,甚至考虑过“永久化”游民生活的方案:


申个十年的美帝旅游签,再申个十年的加拿大旅游签,两张签证各可以逗留六个月。那么每年春夏两季住加拿大、秋冬两季住美帝,收入靠远程工作,十年换一次护照签证,这不就等于移民成功了吗?


逗留完全合法(只要不直接受僱于美加公司);蓝天白云、信息机会应享尽享;不用坐移民监,还不用缴北美严苛的个人收入税,岂不美哉?


一直一个人,是可行的。游牧的难点,在于家庭


情侣、配偶倒是好说。大家节奏多少有差异,对某个地方的喜好会有不同,但协调、妥协都是不难的。路上也见过不少成对出现的游民,比例或许不比单身的游民低。


可是想要边走边养育小孩,麻烦就多了。


小孩子适应经常搬家不难(人类定居的历史本来就不长),可是今年在此地交了朋友,明年就要分开,这可不好受。


经常移动的小孩,也很难融入各国的强制教育体系,那教育就必须由父母来主导,这当然还是可能的,但对父母的精力分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游民社区里,全家一起游牧也有不少实践。但对我来说,成年人浪就浪了,可带着小孩一起浪,多少还是心虚的。


中国人学不来洋人:西方发达国家房价低,也有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的传统,浪不下去了就全家搬回去,也没什么。可中国的游民家庭一旦想回国定居——回去房子住不起,孩子又没学校要——可就死路一条了。


此外,照顾父母长辈的责任,我们这代独生子女也必须独力承担。


“移民”还有给父母办签证、全家一起移民的办法可想,“游民”带着父母到处走则是全然不现实的。



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文化现状,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基本不可能以“游牧”为常态(下一辈人或许是可能的)。


所幸,“游牧”和“定居”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个连续光谱——固然,长期、纯粹的游牧不现实,但我相信,混合定居与游牧、维持弹性的生活状态、在现实的条件下最大化人生选择权,仍然是可以做到的。


而这也是我目前的努力方向。


你该怎么摆脱朝九晚五?


想做“游民”,其实只需要一个条件:现金流。具体来说,是与你的地理位置无关的现金流。


要实现这一点,路径至少有三条。


第一条路,自己创业做老板。这条路风险最大,但潜在收获也最大。


Nomad List的创始人Pieter Levels自己也是个“游民”,光靠经营Nomad List社区,月入就3万(美金)了。他还做了个游民工作公告版,月入也有2万。其实Pieter学的是市场营销,编程也是现学现用,一个人策划、产品、开发、运营全包。


主流的科技创业方法论,强调要做“独角兽”:要垄断市场、要改变世界。这没有五年、十年的全心投入是做不到的。


不过如果你不打算改变世界,只想改变自己的收入结构和生活状态,可以去看看“Indie Hackers”这个网站,它专门收集小型技术创业和营收情况。


不少“一人创业公司”一开始都只想解决创始人自己的痛点,后来发现与自己需求相似的人还不少,就误打误撞地开始创业,慢慢营收上来了,才转成全职。


住明尼阿波利斯时候,屋主家有只猫,老喜欢来我房间思考猫生


第二条路,自由职业,靠手艺接项目赚钱。这条路自由度最大(甚至大于自己做老板)。


但如果想走自由职业的路,首先要有个能远程挣钱的手艺——如果没有的话就学一个。


其次是要能接到项目。这里有个鸡生蛋的问题:过往项目多的人更容易接到项目。如果之前没做过,那就现在开始培养积累,做点小项目,价钱低点也没关系,重点是积累自己的作品集、建立口碑。


自由职业灵活度大,可以渐进转移——坐班的正职先继续做,业余时间慢慢接项目、培养客户、锻炼技能,然后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副业上。等副业的产出足够支付日常开支了,把坐班的工作辞了,这就脱离了地理位置的约束。



第三条路,做远程全职工作,这也是我现在在走的路:日常时间安排相对固定、收入稳定、职业发展路径也比较明确。


过去,远程工作的主力是程序员,其次是设计师。现在其他工种也慢慢多起来了,比如文案、营销、运营甚至管理(我还听说过远程工作的律师)。


这几年,互联网基础建设越来越好,远程工作的概念也愈发普及。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已经全体远程了,这种公司的职位就更加多样。


虽然远程工作目前在中文圈还比较少,但在英语圈其实很常见。24%的美国人已经在部分或者完全远程工作,最死板的美国联邦政府,都有3%的僱员远程工作。


公司所有人“规定时间出现在规定地点”的协作模式,是工业时代工厂对工人的要求,已经远远无法适应信息时代脑力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了。


互联网把人从办公室和地铁里解放出来,开始瓦解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强加在人身上的定居、坐班生活方式。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普及。我深信,分布式的全球协作模式,会逐渐成为主流。


“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上研究哲学”的共产主义生活,也许还不会那么快到来。但“三个月柏林、三个月清迈、三个月旧金山”的数字游民生活,已经在小范围内实现了。


如果你也热爱个人自由多于财富自由,祝愿你也能脱离办公室的约束,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在罗马、花莲或是锡瓦塔内霍的咖啡店相遇,那时,我想听到属于你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3 02:34 AM , Processed in 0.0544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