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回复: 0

[哲史艺丛] 我比你们都丧,但我有颜有才华|1天1本书 No.9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5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比你们都丧,但我有颜有才华

 野野 1天1本书  昨天


有个奇怪的现象是,日本作家热衷于自杀。


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太宰治与三岛由纪夫,20世纪日本文学黄金时代的四位大作家,无一不是选择了赴死。


如果说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与太宰治走的是“文学路线自杀”,那么在“自杀小分队”中,三岛由纪夫是格格不入的那个。


骑马、练跆拳道、击剑,样样不落。是个看似十分刚烈的人。


自杀的方式也轰动一时:表演切腹。



太宰治就不行。太宰治可是和恋人双双投湖还被捞回来的人啊。


三岛由纪夫身上有种分裂的质地——感伤颓美的文学风格与他狂热的激进思想,竟然并行不悖。


或者说,三岛之所以是三岛,就是因为他身上有比别人更汹涌、更直接的欲望出口。

 

1941年,日本。


一个16岁的少年写了人生第一个中篇小说,兴奋地跑去找他的国文老师清水文雄寻求笔名。


小说名字叫《鲜花盛开的森林》。


“不可以用我的名字吗?”这个叫平冈公威的少年疑惑地问。


三岛由纪夫少年时


“作为一个中学生,在《文艺文化》这样的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文章,最好不要用真实姓名。”清水文雄说。


于是,“三岛由纪夫”诞生了。从此日本文坛多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家。


三岛由纪夫出生在东京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是日本农林省水产局长,自己则毕业于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法学部,入职大藏省银行局。


用浮躁的现代眼光来看,就是“官二代+人赢”的组合,开挂的啊。


没想到,才当了一年公务员,他就辞职不干了,理由是弃政从文。


算起来,16岁出道的三岛由纪夫,在其短暂的45年生命里,将29年的时间都献给了他的文学事业。


他的成绩斐然,小说、剧本、散文均有涉猎,获奖无数,不仅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在西方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美国学界甚至将他称为“日本的海明威”。


野心勃勃的三岛由纪夫,同时还是个记者、编剧与导演。


2007年,三岛由纪夫自编自导自演的《忧国》(1966)公布于世


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一个时刻保持着生命激情的作家,会和“懦弱”的太宰治一样选择自杀啊?


虽然两人在行动上表现出了力的差异,但他们都是差不多属性的人——三岛由纪夫是为了践行自己的美学而死的。


他深受“物哀”的浸润,是内心格外敏感之人。


从三岛由纪夫现有的文学作品序列来看,《潮骚》《爱的饥渴》《假面自白》《金阁寺》《丰饶之海》是他的成熟之作,里面充盈着“我”对于无力改变现状的精神虚空感,及对于“美”的病态享用。


我最喜欢《潮骚》与《金阁寺》。在《潮骚》中,三岛由纪夫难得地提供了一个“小清新”的圆满结局。这也太不icon了吧!我想,反而能让人用一种相对抽离的视角,去拿捏他的态度。


《潮骚》剧照


至于《金阁寺》,走投无路的“美”,常常让我震撼。既然世间的言语表达不出金阁寺的瑰丽与神圣,那么它的存在,真的是太痛苦了。


可以说,这个序列,是三岛由纪夫本人的内心巅峰。


那么更早呢?三岛由纪夫是否在一开始就已经这么丧了?


是的。


《上锁的房间》《魔群的通过》这两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17岁至31岁的数篇短篇精选。其中《魔群的通过》中的13篇,大多让人眼前一亮,感叹“别人家的17岁”,已经开始思考欲望、死亡与丧失这些严肃的话题了。

 

 

英国著名记者亨利·斯各特· 斯托克斯曾说,三岛由纪夫的创作,是在无休止地演练属于自己的死亡仪式。


在他早期的小说《志贺寺上人之恋》中,遁入空门许久的高僧依然难逃红尘的劫,泪水涟涟地吻到了御息的身体后,用圆寂结束自己的一生。


《魔群的通过》里的短篇小说莫不如此,大约讲的是主动或被动赴死的决心。


用“怪异”“迷幻”“惊悚”形容它们,都很贴切。这个异常早熟的天才少年,用颓美清丽的文字纾解着内心的扭曲与痛苦。


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心之所向是死亡、黑夜和鲜血”。


放到人物身上,一个个就有了倦怠的面容。



《水面之月》写于1942年,彼时三岛17岁。全文由第一口吻的书信体组成,构思巧妙,情绪幽微,峰回路转,缓缓道来平安时代男女相爱的那些事。


情节大致就是,“我”爱你,但我也爱上了别人,拜访你之后,“我”一度苦恼,只好削发为僧,最后就染病死了。


我们还在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时,少年“我”对他的恋人说,想必你看到了一片庄严的虚空之界吧。


《相根工艺》中的男人,嚷着要和艺妓鹿子结婚,没有钱与爱的信心,鹿子自然不愿意。回到东京,男人就服毒自杀了。


《牵牛花》写的是妹妹。死于战后的妹妹,幼小的妹妹,常常在“我”的梦中回来。


……


三岛的青春时代便充满了这些颓废的忍耐与情欲。


《星期天》最有意思,讲的是一对普通办公室恋人被动赴死的故事。两人是办公室毫不起眼的角落的员工,拿着同样的薪水,工作兢兢业业,沉默寡言。


他们之间有个秘密,那就是独特的“星期天生活”。


工作日已经够不自由了,难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一定不能坏了心情!


男人和女人会严格“预定”星期天的颜色,有美丽的绿色、蓝色、黄褐色和黑色。绿色代表山林或田野,蓝色是海水,黄褐色是棒球,黑色是,电影。


《潮骚》剧照


每到约好的星期天,两人见面游玩,却也因太顺利的、能被自己安排的幸福而不安。


男人与女人想,真的有可以调整未来的能力吗?


男人与女人想,这样的星期天,真希望能永远持续下去啊。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临时列车驶入车站。原本站在黄线外的两人,被身后的力量推到了最前面。


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手挽手的恋人,掉入了列车呼啸而过的轨道上,留下了两颗整齐的人头。


“星期天”死了,支配命运的侥幸也死了。


作者可真是一个丧到没救的人。


对了,他还是个中二少年,借着笔下人物的口,懒懒地发出“我即便被杀,也有着啥事都不干的权利”的感叹,并不留情面地调侃了“厌世的作家”——


“不被承认的作家都是厌世家,被承认的作家,则把信奉厌世作为长寿的秘诀。特别称得上厌世的作家一个也没有。”


乍看会被惊到:20岁少年,竟然看透了“作家的秘密”。



在那一代日本文学家中,三岛由纪夫是作品被翻译到海外最多的人,数量上超过了川端康成。他本人对诺奖也是充满期待的。


结果1967年,瑞典那边传来消息:日本作家获奖了,是川端康成。


没过多久,三岛由纪夫就完成了那个著名的自杀行为,也意味着,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获奖的机会。


三岛由纪夫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因为不得奖而郁郁寡欢,我觉得不全面。浸润在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深深影响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三岛也是其中一位。


莫言曾说过,“评价三岛只能从文学的方法,任何非文学的方法都会误解三岛。”


避开纷纷扰扰的自杀猜测,至少在这本早期的短篇小说集中,我看到了三岛美学成年前的模样——他是多么享受零零散散的赴死欲望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1:26 PM , Processed in 0.12814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