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哲史艺丛]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1天1本书 No.14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江襄 1天1本书  2018-08-02


01

关于朴社


1923年的冬天,

几位学者坐在一起闲聊天,

聊着聊着,就开始吐槽出版社。

这些学者,像郑振铎、俞平伯、茅盾、胡愈之,

同时都是颇有名气的作家,

如同现代编辑和作者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一样,

他们也在吐槽出版社多么不人道。

几个人一合计,

决定让资本家哪凉快哪呆着去,

咱们自办一家出版社。


主意拿定,大家纷纷像打了鸡血,

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很快,

这家名叫“朴社”的小出版社,

就在上海吹锣打鼓地开张了。

 

朴社之名,来源于清代“朴学”,

即考据之学。

可见学者们对其赋予了厚望。

可惜出版社不是那么好经营的,

上海朴社很快解散,

后来辗转在北京重组,效益一般。

直到1937年停业,朴社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跟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世界书局等大佬更是没法比。


好在学者们虽不懂经营,却懂文学。

朴社成立十数年,出书几十余种,

几乎都是精品。

其中有两本奇书,正是因朴社出版而得以名扬天下:

一本是俞平伯点校本《浮生六记》。

另一本,就是《人间词话》。


 

02

大师王国维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而立之年创作的。

而立之年的王国维,

正经历着精神诉求和学术趣味的双重转变。

王国维是个很灵秀的人。

这个世界上,能用“天才”二字形容的人不多,

王国维算得上一个。


30岁之前,王国维的兴趣在于哲学。

自幼体弱的他生性忧郁,重情多思,

这让他很是迷恋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他以为,哲学是为他解答人生困惑的良药。

但哲学没能纾解他的沉郁。

“哲学上之说,大多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多灾多难的时代,与多病多痛的人生,哪一个都无法轻易解脱。

王国维转向文学,聊以自遣。



王国维写得一手好词,这在清末是很少见的。

他对自己的词也颇为自得,

认为南宋以后,

除一两人外,论词作无人能超越他。

王国维爱论“人间”“人生”,

因此他的词集就叫作《人间词》。

“说与江潮应不至,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


他的词有一种哲学观,

将自我放置于永恒不息的宇宙大化之中,

生命的漂泊感无处不在,

无解的人生悲剧是他的词作最常见的主题。


1906年,王国维的《人间词》刊行,

两年后他开始创作《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正是他作词之余对创作艺术的哲理性体悟,

不经意间便成就了一部惊艳的词学著作。

之后王国维还从事过戏曲研究,

同样颇有成果。

 

1911年辛亥革命,王国维东渡日本,

以清朝遗老自居,

从此埋首故纸堆,醉心于古文字、古器的研究,想要为自己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他对清朝有一种难言的眷念。



这种眷念,无关乎其他,只关乎情感,

就像他对宋词、对哲学、对美的眷念一样。

他是游离于这个时代的种种运动之外的,

偏又脱离不了时代的束缚。

正如他所欣赏的李后主一样,

他有一颗赤子之心,

但赤子之心是他身为学者文人的长处,却是他生在这个时代最大的短处。

这个时代太善变了,他所钟爱而钟情的一切,在这个时代都活不下去。

最后连他自己也活不下去。


人生无解,只好一赴昆明湖。

只将《人间词话》留给后人,

见证他一生无望却令人惊艳的求索。


 

03

“词以境界为上”

 

《人间词话》并不是清末唯一的词学论著。

有清一代,词学流派甚多。

清初朱彝尊开创浙西词派,

以“雅正”论词,崇尚清灵,师姜夔、张炎;

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

则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豪放雄浑,落拓不羁。

这一时期的词坛,

既有风气正盛的朱陈二派,

又有惊才绝艳、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

虽不复宋词盛景,尚有中兴之象。


词派发展到清末,渐成流弊。

以雅词为特色的浙西词派,

一路朝纤巧浮滑而去,醉心于对仗工整、词藻华美,

使词作失去了寄情言志的本意。

嘉庆年间兴起的常州词派,

试图纠正浙派的流弊,主张词应有寄托,以立意为本,

这又使词作失去了即兴之味和审美之趣。


《人间词话》正是在此时诞生,

一扫清末词坛迂腐之气,令人耳目一清。

 

凡对中华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国维的“人生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此为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此为第二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此为第三境。

这三重境界,正是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论词时,也赋予了词作以哲理性的人生体悟。



“境界”一词,原是王国维拿来评判词作之优劣的。

王国维偏爱五代北宋词,认为相比于南宋词来说,五代北宋词更有境界。

词以境界为上。

什么是境界呢?王国维这样说:


“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崇尚真是王国维的一贯态度。

以真去观物、观世、观己,

才能得真情感,才能有真境界。

词发展到南宋,已经有重格律而轻意境之嫌,

至清末则更是矫揉造作,所以难出好词。

五代北宋词不受形式技巧束缚,

故更能发自真心。


有个疑问是,作词的人,

虽然不乏矫揉造作之态,

但大多也有真情实感,

为何有些词是绝世佳作,有些却平淡无味呢?


即使是真情实感,还有表达的区别。

王国维用“隔”与“不隔”来形容这种区别。

真挚的情、景需要鲜明的表达才能生色。

鲜明即“不隔”,一情一景,栩栩如生,仿若近在眼前;

若情景如雾里看花,模糊晦涩,便失了境界。



如何才能做到“不隔”呢?

“语语都在目前”。

自然平实的词句更能让人产生意象感,

如果我们回忆那些词曲佳作,会发现其中很少有用词晦涩的。

一味追求用词新僻,失了真实的意象,最终也失了境界。

除此之外,便是作者个人的笔力所限了。


境界还有“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分。

“造境”,即创造意境,是虚构的艺术创作。

“写境”,则是对真实意象的艺术加工。

但两者其实很难区分,

因为艺术的真实往往是一种相对真实,而艺术的虚构也来源于对现实的映射,

虚虚实实,交织辉映。

大词人都玩得好一手虚实相生,

这才有——

“大江东去浪淘尽”,

“醉里挑灯看剑

“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我之境,即境中有我,以我观物,

所以万物与我共悲欢。

比如——

“泪眼问花花不语”,有我;

“可堪孤馆闭春寒”,有我;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有我。


无我之境,即物我一体,以物观物,

故我在万物中,万物皆在我。

陶渊明可以说是无我之境的第一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超脱世俗,心无杂念,

便是最为出尘的无我之境。

但陶渊明隐居半生,才修得这一份无我。

而人世多悲欢,

所以有我之境常见,无我之境难得。



所幸两者并无优劣之分,

有我或无我,

不过是别样的艺术手法。

王国维将来自席勒、康德、叔本华的哲学观,

融入到对古典诗词的阐释之中,

通融中西,自成一体。

而正因为有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真真假假,悲欢离合,

才成就了宋词的灵动、优美与风华绝代。

 

 

04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人间词话》诞生之时,词的时代其实已经过去了。

正如王国维活着的那些年,

那个古典中国的时代已经逐渐退场,

新的思潮与文化,

正轰轰烈烈地在这片大陆上孕育生根。


王国维在对待文化上有自己的坚持。

他乐于以西方的新思想来融入传统文化,

学贯中西,博采众长。

但他又反对白话文运动,

那些古典的文字、意象里有他始终坚持的真与美。



他是个通透的人,其实一直都明白,

任何一场文学盛宴,

总是要经历由盛转衰的过程。

一种文学体裁产生,

最初的创作者们大都发乎自然,一片纯真,

不拘泥于形式,文学创作只在表达本心。

当体裁发展成熟,有了更多的创作者,

被赋予更繁琐的规则、更权威的认证,

文学陷入功利主义的深渊,

失去活力,只有走向消亡的命运。


遗憾吗?

其实并不遗憾。

因为文学始终是灵动的,

一种文学的消亡,

也常常意味着另一种文学的兴盛。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人间词话》最动人的地方,

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浩渺深邃的文学发展观。


只是理智上的通透,总是与情感上的固执相纠缠,

所以王国维明知“大化流行,生生不已”,

却依然忍不住感叹——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重情多思的王国维终究选择随着那个时代去了。

那我们呢?

我们读着《人间词话》,

去理解他所坚持的美,

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风华绝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6:20 AM , Processed in 0.08809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