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0

[哲史艺丛] V•S•奈保尔: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1天1本书 No.1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2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V•S•奈保尔: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七七 1天1本书  2018-08-13




2天前,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逝世,享年85岁。

 

在长达5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奈保尔创作了30余部文学作品,其中以小说与游记居多。

 


1962年,他因《米格尔街》获得毛姆奖;此后,奈保尔又凭借《自由国度》获得布克奖;61岁那年,他获得英国大卫•科恩文学奖;200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奈保尔获诺奖时的照片


他的作品《毕斯华斯先生的房子》《大河湾》被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而他的“印度三部曲”——《幽暗的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前后共耗时26年写著,影响巨大。

 

作为一名定居英国的印度裔作家,奈保尔的边缘身份迫使他努力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以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社会为题材的作品。

 

同时,出生与成长环境的差异,也使奈保尔在题材选择上融两种类型为一体。一方面,奈保尔的创作深入第三世界的广阔疆土;另一方面,他把手伸回旧日帝国的腹地,讽刺大英帝国的没落。

 

 

1932年,奈保尔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

 

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层,其中,婆罗门是最高等级。这一等级里的人,在社会中多担任教师、学者、牧师等职务,在印度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正因如此,奈保尔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奈保尔的父亲在报社工作,曾自己创作短篇小说,偏好英国文学。奈保尔小时候,父亲常常会读一些英国著名作家的作品给儿子听,例如莎士比亚的《尤利西斯·凯撒》、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这也使年幼的奈保尔对文学萌发了兴趣。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紧邻委内瑞拉外海。整个国土由两个大岛——特立尼达岛与多巴哥岛,以及另外21个较小的岛屿组成。而奈保尔的出生地特立尼达,又是两个岛屿中较大的一个,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最西南部。

 

1498年被哥伦布发现,特立尼达岛就长期被西班牙占有,直至1797年转入英国手中。因此除去为数不多的原住民,这里从16世纪开始就被来自欧亚各国的移民占领,他们按照种族、语言被加以详细的划分。

 

特立尼达对于奈保尔来说,就像无根的土地,漂泊的故乡。对于这座本就空心的城市,奈保尔从未有过太多依恋。

 

18岁那年,奈保尔拿到了英国牛津大学的奖学金,因此他只身赶赴英国,在牛津大学修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奈保尔没有选择返乡,而是留在了伦敦,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曾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BBC“西印度之声”栏目的广播员,也曾为《新政治家》杂志写过书评。

 

 

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他的第一句话是:感谢那些陪伴我的妓女们。他也曾对《纽约客》表示:自己的早期婚姻,和一个男妓没什么两样。

 

奈保尔的第一任妻子帕特,同样毕业于牛津院校,是血统纯正的英国人。由于种族与宗教差异,双方父母互不理解,也不看好这门婚事。但二人仍然义无反顾地热恋并成婚了。

 

婚后不久,奈保尔拒绝与自己的妻子发生性关系,他认为,性欲可耻,不应与真爱挂钩。但他没有禁欲,他以自己创作需要生活经历与体验为由,经常出门嫖妓,并与英裔阿根廷女子玛格丽特保持情人关系24年之久。

 

奈保尔与妻子帕特


在这24年间,他的妻子帕特早期当教师赚取生活费养家,后来又鼓励奈保尔创作文学作品,并默默充当奈保尔的助手、编辑,直至自己死亡的那天。可以说,没有帕特,奈保尔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同时,玛格丽特为奈保尔三次怀孕,三次堕胎,奈保尔却连医药费都不肯出,并且殴打情人。1996年帕特死后,奈保尔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一名巴基斯坦的新闻记者,抛弃了与自己相处24年的情人。

 

奈保尔与情人玛格丽特


可见,即便在文学界身居高位,生活中的奈保尔,品行很难称为高尚。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复杂人性的一隅,他耿直、奔放、自由、勇于讽刺,对第三世界人民的生活有独特的体验;但同时,他现实、自大,对于自己的妻子和情人缺乏基本的尊重。

 

 

《世间之路》首次出版于2014年,由9个看似无关联的故事组成。其中包括自传、游记、历史记录、虚构故事四种类型的作品。有时同一篇之内会杂糅几种类型的叙事,例如在自传中穿插游记与历史背景,营造出一种丰盈轻快的语境。

 

特立尼达虽然是无根之土,但它依然承载着奈保尔从出生到刚刚成年时的回忆。《世间之路》的第二篇文章名为《历史》,实际上,这本书所写就的,正是奈保尔的故土特立尼达甚至整个中南美洲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小说的叙事采用一种带有跳跃性,一章写“我”的经历,下一章则跳出现实,以小说手法虚构叙事,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进故事展开。

 

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些历史人物,例如哥伦布、米兰达等等。但更多的是小人物,例如老文书贝尔伯努瓦,汇报各种事物的布莱尔,律师伊万德……

 

由于文本结构编排的零碎,以及游记的叙事需要,整本书的文字间始终弥漫着一种驳杂漂浮之感。你很难从书中挑选出一个人物,指着ta说,这就是主人公;或者提炼出某个事件,说这就是这本书想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可以说,每一个小人物,都是书中的主角。有时候短短几行文字对人物形象的描摹,都能刻画出小人物不同的命运。他们普通、谐谑,有的命运悲惨,有的又较为幸运。但不论哪一种形象,我们从这些人的身上感受到的始终是一种无悲无喜的状态。

 

有一个来自圣詹姆斯的黑人男孩儿,“我”与他在大街上相识。男孩儿读完小学就辍学了,有时二人发生交谈,“我”能想到男孩儿和母亲住在圣詹姆斯区一座摇摇欲坠旧窝棚里的情形。

 

但男孩长大后,当“我”看到他通红冷淡、却又坚定的双眼,才知道,这样平凡落魄的小人物,也有伟大的梦想与一颗勃勃雄心。

 


作者在创作时,努力把自己置身事外,以一种冷静理智的观察者形象出现。无论是虚构故事还是纪实,他从不过分暴露情感,而是带有一种淡淡的讽刺与揶揄的语调推进线索,即便夹杂了回忆,语气依然平淡。

 

小人物悲惨的命运,配上整体轻松的笔触,让人产生一种恍惚感。即便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也可以兴高采烈地活着。

 

同时,整本书零碎的描写,形成一种独特的文风。这是一种“无根”的状态,就像特立尼达本身,早已丧失自己原生的文明。

 

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毫无联系。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世间之路》是一本历史之书,也是一本预言之书。

 

在现代化文明的进程下,国家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不断加强,这些无根漂浮的国度,它们的文明,在未来是否有复生的希望?

 

正如本书开头引用的丁尼生的《悼念集》所述:

 

我们的记忆渐渐模糊,

一年年远离这一带山岭。

 

直到从野外、从花园这里,

送来的是一种新的联想;

而岁月流逝,这里的风光

陌生人的孩子将会熟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7:37 PM , Processed in 0.08121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