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回复: 0

[教育漫谈] 学礼仪,还有最佳年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0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礼仪,还有最佳年龄?

 戴晓雪 财富中文网 2018-10-20

106AC672-71BA-4553-AAC6-D79B93103471.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你是不是有教养、是不是像绅士,人家从你的礼仪风范中是很容易做出判断的。因此,培养好的礼仪习惯应该从孩提时候就抓起。 



这些年我的服务对象都是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可最近,我被他们及他们的太太“逼迫”专门上了一堂“儿童礼仪”课。于是我想,读者们或许有兴趣了解我都讲了些什么。


前不久我看到一名小钢琴手在国外的舞台上表演,她大约6岁左右,钢琴已经弹出了专业高难度,席间掌声迭起,听众叹为观止。曲终,主持人请孩子坐到台前,问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不料孩子在不弹琴时的言行举止让人大跌眼镜:只见她坐在凳子上探头探脑,双脚前蹬后踢,眼睛东张西望,基本不与主持者对视交流。渐渐地,听众的掌声越来越稀,主持人充满期待的眼神也越来越黯淡。一个成功小天才的精彩演出到底缺了点什么?


现在的小孩在这方面确实有一些问题,到了国外尤为明显。近些年来,出国留学日趋低龄化,小留学生去国外,开始多多少少都有过被“歧视”的经历。我们的孩子不习惯把礼貌用语“谢谢”、“请”、“对不起”常挂在嘴边,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会嘲讽、挖苦,也不会轻声说话,这些在别的孩子看来是严重缺乏教养的表现,最初并不愿意主动接近他们。


早年间,我儿子在八岁半时就随我们留学去了美国。有一天,我儿子放学后受罚,留在学校里写检查。原因是儿子见同学不理他,就拔出拳头打了同学一下,心想我骚扰骚扰你,你总该理我了吧?可是人家不和他对打,望着他,离他远远的,这下更让他没招了。别的孩子为什么打不还手?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家长和学校告知,要自我克制好情绪,要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后来我儿子的一些坏毛病慢慢改掉了,也可以说是被“孤独”逼的。我问了周围一些孩子的家长,他们说一般孩子出国后都会有三年的适应期。因此孩子出国前需要储备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举手投足间透出良好的修养以及懂得与人相处的正确方式。


一次我在杭州火车站等出租车,那天炎热难当,而队伍延绵几百米,人群移动如蚁,因为常有“后来者居上”。一个多小时后,我总算快排到了头,突然后面又挤过来一群人,两个大妈带着不是孙子就是外孙女等一帮人堂而皇之地插队。我客气地跟家长说,还是要回到原处排队的,要培养孩子从小懂得先来后到的规则。


不料两个大妈对我瞪起眼睛,转身大声吆喝孩子“快走快走,不要睬她!”拽着孩子往前冲。当着孩子的面,我不好意思再教育大人,队伍里的人大多也敢怒不敢言。这时一位威猛勇士站出来,说了声“站住!”用粗壮的手臂挡住了这群人前行的去路。


最近我去了北欧,发现那里的几个国家都挺安静的,大人孩子说话声音都很低,甚至连狗狗都不叫。我在当地做客,问那里的居民,为什么这里的狗都不叫,是不会叫吗?有人告诉我,他们把狗从小当孩子训练,告诉狗狗不能随便乱叫,要安静,除非有人闯进我家或有攻击行为。难怪我看到路上遛狗的很多,见到生人也不叫。


听说一次有一只狗咬了人,人和狗都去了警察局,警察开口先问:“你是否有什么过激行为惹怒了狗?”这话听起来有些荒唐。确实在那边的人看来,狗是不会轻易伤人的,也是不会任意给公共空间带来噪音的,这真让我更新了一回眼界。


我走访了芬兰的一个家庭,与男女主人一起吃午饭,女主人乌尔丽卡摆上了拿手的烤三文鱼、自制面包和色拉等。席间无意中聊起他们曾经接待过来自于中国的外国语学校的初中生,孩子们在参观了主人的生活环境后,围着桌子刚坐下,每人立刻迫不及待地掏出手机,开始做起了“低头族”,吃一口,看一下手机,互相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交流,也不与主人说话,直到午餐结束。乌尔丽卡说,我想以后如果还有孩子来,是否要叫他们先交出手机再吃饭呢?她说这些孩子的英文很好,受到了很好的知识教育,可惜不会跟人打交道。


有意思的是,几天后,在我与另外一位接待了多年中国成功人士的芬兰旅馆老板佩卡聊起此事时,他笑着说:“哈哈,我已经对这样孩子的父母采取行动了。”佩卡喜欢带着客人去他的林子、湖边徒步或者钓鱼,每次发现这些客人都只顾看手机或者用微信聊天。“这也太辱没这里的好山好水了。”他说,所以他强势地要求每个人先关手机,再出发。


最近有人问起我西方礼仪课程信息,为了解确切信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在英国的网站上,儿童礼仪课程的信息远远胜过成人课程。一个以英王室为代表的礼仪之邦,似乎把孩子的礼仪教育看得很重。据说在19世纪中叶,英国意外出现了一本专讲礼仪的书《却士公爵的家书》,说的是公爵在外有一个私生子,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够顺利地进入英国上流社会。因为私生子不在身边长大,他生怕儿子长大了不“上流”,于是偷偷地给儿子写了无数封信,把英国上流社会的整套礼仪规则细细道来,让心爱的儿子得到真传。后来,宝贝儿子把老头子辛辛苦苦写的家书出版公布于众,让本来秘而不宣的贵族礼仪不胫而走。


其实是否是“私生子”是不会写在脸上的,但你是不是有教养、是不是像绅士,人家从你的礼仪风范中是很容易做出判断的。事实上,中国早有《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等,更说明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培养好的礼仪习惯应该从孩提时候就抓起。




作者:戴晓雪(戴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多年,是演讲和商务礼仪领域的专家,现为专门为企业高管服务的演讲与礼仪教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2:55 PM , Processed in 0.0976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