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回复: 0

[哲史艺丛] 让博物馆内嵌于日常生活,这样的理想实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2 07: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博物馆内嵌于日常生活,这样的理想实现了

2018-10-22  杨早  大家



导读

借助科技+文化的手段,可以打破那堵高高的红墻,让古代、文物、历史,这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物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我说,这就是全部的意义。





博物馆是舶来品。应当说,中国的精英阶层对博物馆的理解一开始就很先进。1918年2月,《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刊发《博物馆之历史》一文,不但系统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博物馆产生演进历程,还重点指出1870年代博物馆的转型:旧式博物馆是 “收藏陈列珍奇”,而新式博物馆则以“一般人民之教育娱乐为主眼”。文章最后引用了1889年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古德的名言“博物馆者,非古董品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这正符合现代博物馆的经典定义: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不过,20世纪的长期实践中,中国社会对博物馆的普遍认知还是“收藏陈列珍奇”。陈平原《大英博物馆日记》一书中提到,许多旅英的中国人看到大英博物馆展出1985年从中国收购的冥钞,纷纷发出讥笑声,认为如此不值钱的东西怎能登大雅之堂——这实际上是走进了博物馆认知的误区。加上国内博物馆长期“藏重于展”,似乎没点级别或钞票,都不配看那些奇珍异宝,这种认知伴随《鉴宝》之类节目的走红,可以说带歪了好几代人对博物馆的想象。

故宫展出的《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展出的《千里江山图》局部

这也就不难理解公众提到博物馆必称故宫或国博,一听说《清明上河图》或《千里江山图》就趋之如鹜。《千里江山图》最近一次展出,我去了,太多人宁愿排三小时队去看一眼这幅“国宝”,也不肯惠顾近在咫尺的赵孟頫书画展。每每五一或十一假日,经过天安门广场,看见安检排队一直到东单,总忍不住想:他们这么辛苦,能看到什么呢?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依照“活思想之育种场”的指导思想,博物馆应当是“内嵌于日常生活”的,它不能是一生只有数次的奢侈享受,而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甜点咖啡。你光看一次《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有什么用呢?没有中国美术史和文物史的背景认知,没有世界艺术史的资源辅助,顶多也就是打了一次卡,多了几句谈资。

当然,让博物馆内嵌于日常生活,不是理想可以解决的。你想想1928年王国维大师赴颐和园昆明湖自沉,还要向同事借门票钱,就可以想见一般人是多么难去亲近古物了!

好在,自从2008年《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下发,中国完成了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十年之后,“去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一件寻常事。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4873家,其中免费开放的共4246家,87.1%的中国博物馆是免费的。

博物馆展厅一景博物馆展厅一景

博物馆免费开放,问题解决了吗?没有,中国人太多了。

就以故宫博物院为例,2002年,故宫的观众第一次突破700万,当时全世界观众最多的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800万。到2012年,故宫的观众达到了1500万,世界上只有一座博物馆,每年要接待超过一千万的观众,就是故宫。去年,卢浮宫接待830万观众,排第二,故宫博物院是1670万观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宫博物馆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淡季开放免费日实行分流等等,也起到了相当作用,十年来,故宫博物院还投入了大量资源,提升自己的品质:开放更多区域,修复大量文物(也贡献几部火爆的纪录片),增设游客座位,合理规划路线……等等。故宫每日游客没有再超过8万人。

但即使如此,“博物馆内嵌于日常生活”的目标还是有点遥远。解决了“去”的问题,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解决“懂”的问题,第三步是解决“亲”的问题。

博物馆要亲民,认知历史要亲身,体验文化要亲肤,全靠“亲”这个字哪。

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打破了一堵高高的红墻,接下来呢?

是科技登场的时候啦。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旨在以技术手段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建立新的交流方式。数字年代,博物馆当成为文化之桥上的“超链接”。

10月22日,故宫博物院与腾讯在故宫举办了一个作品分享会。作品都来自双方联合主办的Next idea音乐创新大赛,主题是“古画会唱歌”,由青年音乐创意人根据故宫传世古画创作。大赛的主题曲,是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由方文山和张亚东共同创造,易烊千玺演唱的《丹青千里》。

老北京说话:“房新画不古,必是内务府。”故宫当然是房旧画古,但你介意把那些个老祖宗留下的玩艺儿,用现代音符重新演绎,再用最新款手机唱出来吗?反正我觉得挺好。

古诗可以改编成画作,画作可以谱成音乐,这样的跨界艺术相通,让人能从自己最有感觉的触点出发,更深更自如地理解作品本身。

一切的好东西,旧的新的,都别藏着掖着,拿出来玩,随便玩儿,好东西玩不坏。

故宫,腾讯,这两个“大土豆”联手已经三年了,不仅授权IP、搭建平台,把年轻人的创意聚起来;用腾讯擅长的社交、游戏、动漫、音乐等一系列数字文化的业态来,对故宫文化进行新的时代演绎,还成立了一个“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把前沿的技术和方向探索融入进去。

这三年来,他们把故宫的古画创作成数字专辑,把故宫的国宝唇彩用于手机P图,让年轻人用故宫元素创作表情包,用动漫回顾故宫的文物保护之路,用游戏还原故宫景观和宫廷服饰,最新推出的功能游戏《故宫:小小宫匠》更是让你在手机上动手亲自“造”宫殿,从中学古建知识,体验文化之美……即使排了三个小时队也只能隔着玻璃看个模糊的《千里江山图》,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拉到眼前,想怎么看怎么看——跟敦煌莫高窟一样,看真迹是为了获得亲灸的满足感,如果要说清楚通透,什么比得上在家一挥手,想看就看,想看多久多真,都随你意呐?

说到文化“破壁”,简直是互联网科技天生的基因。举一个属于我专业的例子:网络文学。现在公认网络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998年3月22日发在某BBS上的一篇小说,标题叫《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对于当时的内地网民来,这真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此之前,一般人有什么可能,在第一时间读到台湾一位水利学博士写的小说?

在那之前,写小说似乎是一件很专业的事,在那之后,写小说是一件谁都可以做的事,只要你肯写,只要有人读。

即时通讯与网络游戏,同样是破壁的经典案例。当一个人可以随时与万里之外的亲友或陌生人聊天、传文件,TA对世界的想象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此,博物馆要想“内嵌于日常生活”,物理性的开放与变革有时而尽,在所有的努力的终点,科技开始接棒。

追根溯源,别管有多少差别,文化也好,科技也罢,终极目标都是说滥了的“以人为本”。

1949年北平解放后,汪曾祺应聘到设于故宫的历史博物馆当办事员,晚上就住在午门,他回忆说:

四外无声,异常安静。我有时走出房门,站在午门前的石头坪场上,仰看满天星斗,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就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就是这样的感觉。盛大,伟岸,高阔,但与个人没有关系。

后来,汪曾祺在1983年写过一段话,解释他为什么要观察、关注那些不起眼的人众:

我只是想了解了解他。我对所有的人都有兴趣,包括站在时代的前列的人和这个汉俑一样的卖蚯蚓的人。这样的人在北京还不少。他们的成分大概可以说是城市贫民。糊火柴盒的、捡破烂的、捞鱼虫的、晒槐米的……我对他们都有兴趣,都想了解。我要了解他们吃什么和想什么。用你们的话说,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以人为本,就是关心所有人“吃什么和想什么”。开放一个博物馆,与培养一种新的杂交水稻,意义并无不同:让人吃得更营养,想得更丰富。

科技+文化,腾讯+故宫,有啥好处,自然有许多高屋建瓴的结论。要让我来说,就可笑了。我只讲一点感想。前几天我们阅读邻居做读书会,有90后朋友讲“年轻人的中年心态”,何以故?我以为是平面化的信息社会,人太容易望见生命的终点,太难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有时看得太清楚并不一定是好事,高清4K的大屏幕,很多偶像明星都难掩瑕疵不是吗?“距离产生美”也是一条公理。

所以大家都在想怎么“突围”。如果允许我妄言一句,“突围”不就是“破壁”吗?佛家讲的“知见障”,你们佛系青年不知道吗?突破一切的障碍,要的是超越性的眼光与体验——不一定要每个人去攀峰登顶,而是要让没法攀上绝顶的人,也能看一览众山的风光。世间有大美存焉,这是多少打拼,心机,憋屈,沮丧都无法替代与摧毁的。

腾讯曾经在世界人文大会上提出过“泛娱乐生态的文化责任”,按我理解,从技术上说,一是古已有之的“寓教于乐”,一是孔子说的“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虽然“娱乐至死”是悬在我们心上的一道警鞭,但是冷嘲热讽从来不解决问题,我们身处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就从这个地方起跳吧,阿多诺说得好:“正因为绝望,才给了我们希望。

暑期在东京待了一段,遍览各种博物馆。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所有博物馆,都有一大部分的空间与设置,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不管是公共性的如东京国立博物馆,国家科学博物馆,新闻历史博物馆,还是行业性的如警察博物馆,水道博物馆,足球博物馆,邮票博物馆,钱币博物馆,地铁博物馆,消防博物馆……家家都是小朋友们欢声笑语,各种体验项目轮番上阵,比如我就亲手造了两张纸,也体验了浮世绘是如何四色印制的;更有无数的盖章寻宝集齐等玩法。看小朋友们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猜测在他们未来的心灵,这些消防水道,地铁造币,都会成为生活常识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身体记忆的一部分吧。

这不是仅仅是寓教于乐,而且是以“乐”入心,知识与文化的习得变成容易而亲近。

我一直被追问“为什么读历史”的问题,我也一直在回答:

“没有历史这个维度,你永远不知道你在时代长河的哪一个点上。不懂历史,跟失明,失聪,失觉,没什么区别。人无法放妥自己。”

而今天,我想加上一句:

“但读历史,不是只读史书,就像戴上眼镜不是只用来看远方,眼镜会帮你走向远方,等到远方成了现场,世界才能成为你的。”

借助科技+文化的手段,可以打破那堵高高的红墻,让古代、文物、历史,这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物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我说,这就是全部的意义。


a.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03:40 PM , Processed in 0.045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