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0

[哲史艺丛] 屋顶的故事——从“茅茨草堂”到“紫禁之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0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屋顶的故事——从“茅茨草堂”到“紫禁之巅”

2018-11-20  十一贝子  大家


导读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屋顶形式是建筑等级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上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布满屋瓦的曲面好像是长着鳞片的大鱼,随时可能变化为鹏,向天空飞去。

3.jpg
鳞次栉比的四川民居屋顶

南北屋顶的差异

金庸小说《碧血剑》第十三回描写主人公袁承志远赴关外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意图刺杀满清皇帝皇太极,于夜间遣入皇宫,尾随三名官员和四名太监来到一座大殿前,“见殿外匾额写着‘崇政殿’三字,旁边有行弯弯曲曲的满文。……袁承志展开轻功,已抢到墙边,使出‘壁虎游墙功’沿墙而上,顷刻间到了殿顶,伏在屋脊之上,倾听四下无声,自己踪迹未被发见,于是轻轻推开殿顶的几块琉璃瓦,从缝隙中凝目往下瞧去。只见满殿灯烛辉煌,那三名官员正跪在地下,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礼。”

3a.jpg
沈阳故宫崇政殿

崇政殿是沈阳故宫的正殿,至今保存完好。哪位朋友如果有幸登上此殿屋顶,尝试重复一下袁承志的手法,推开几块琉璃瓦,往下看看,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除了厚厚的泥层,什么也看不见。

3b.jpg
江南建筑铺瓦的屋顶

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江南潮湿多雨,为了保持通风透气,也为了维修方便,民居建筑的屋顶通常只铺两三层薄薄的瓦,或者在瓦的下面加铺一层望砖。掀开瓦和望砖,直接可以透过椽子之间的缝隙看到室内。

3c.jpg
沈阳故宫崇政殿屋顶内景

可是北方地区的情形完全不同,为了抵御苦寒的冬季,屋顶需要具备保温功能,瓦的下面必须做几十厘米厚的一层灰背,材料混合泥土、石灰、麻草,非常坚实,其工艺称作“苫(音山)背”,灰背下面还有一层封闭的望板,并无任何缝隙可寻。除非有透视眼,否则即便揭开瓦,也绝不可能看见殿内的情况——这段情节是金大侠所摆的一个小小的乌龙。

茅屋与草堂

原始人类最初住在山洞里,从尝试搭建简陋的房屋开始,屋顶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书称之为“宇”,全靠它遮风避雨。从考古遗址来推断,无论是南方的河姆渡还是北方的半坡,几千年前的住宅都采用坡屋顶的形式,顶上铺的都是干草。先秦时期的墨家称颂尧舜的圣德,说他们住的宫殿“茅茨不翦”,意思是茅草屋顶不加修剪,以此表达崇尚俭朴之意。其实那会儿瓦还没发明,茅草晒干后又轻巧又保温,而且容易加工,是最合适铺在屋顶上的材料,与奢俭无关。

3d.jpg
北方半坡遗址茅屋复原

春秋时期用泥土烧制而成的瓦正式出现,防水性能优越,样子也好看,逐渐成为屋顶的主流铺装材料。但直到20世纪后期,还有很多地方的农舍采用茅草屋顶,当然不是效法尧舜刻意求俭,而是贫困窘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云南哈尼族无论穷富,住宅都保持茅草覆顶的传统,充分发挥茅草良好的隔热功能和透气效果,住起来很舒服,外观看上去厚墩墩的,叫做“蘑菇房”,颇有童话色彩。

后世有一些文人的住宅采用类似的茅舍形式,号称“草堂”,往往也是受经济条件所限,例如东汉学者李育隐居杜陵讲学时所居的茅室,又如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避难成都时所住的浣花溪草堂。

33-compressed.jpg
后世重建的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因为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广为人知,现存者当然不是唐代原物,而是后世为了纪念杜甫而重建的祠堂,保留了茅屋的形象。

郭沫若先生曾经为杜甫草堂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赞杜甫是人民诗人。后来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又对杜甫大加批判,抓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这几句,说:“屋顶的茅草有三重,这是表明老屋的屋顶加盖过两次。一般来说,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的,有时比住瓦房来还要讲究。茅草被大风刮走了一部分,诗人在怨天恨人。使人吃惊的是他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他却忘记了农民比他穷困百倍。”这番妙文今天可以当笑话来看。

3f.jpg
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中的嵩山草堂
3g.jpg
《圆明园四十景图·北远山村》中的茅屋

很多文人更喜欢在园林中建造草堂,因为这样的建筑富有村野田园的韵味,能够体现澹泊悠远的情怀,著名者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卢鸿的嵩山草堂等。一些皇家苑囿和豪门权贵的园林为了标榜清逸的风尚,偶尔也会在园中仿建类似的草堂,例如唐朝的玉华宫和清朝的圆明园、避暑山庄,都点缀了一些草堂茅屋,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明珠的相府花园中同样建了一座茅斋,连《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设了一个稻香村,“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以示农家田舍之趣。

北宋文人王禹偁贬官黄州时自建一座小楼,以当地所产大竹剖片,代替瓦铺在屋顶上,夏日落雨叮当,宛如奏乐,可算别出心裁。有一些地方的民居用成片的树皮来做屋顶,效果类似茅草。日本宫殿、神庙等重要建筑经常用贵重的桧木皮覆顶,制作十分精细,算是一种特殊的营造手法。

3h.jpg
日本京都御所紫宸殿的桧木皮屋顶

瓦与兽件

“瓦”原本是陶器的总称,后来才成为屋顶构件的专名。中国古代制瓦的工艺很发达,能够烧出琉璃瓦、黑筒瓦、小青瓦等不同类型的屋瓦。只有皇家建筑和大型寺庙才能使用琉璃瓦,衙署和官员住宅可以用黑筒瓦,一般民宅主要用小青瓦。

3i.jpg
颐和园彩色琉璃瓦屋面

琉璃瓦的表面有一层釉质,防水性能最佳,而且颜色十分鲜亮。北京紫禁城大量使用黄色琉璃瓦,与红色的墙面相得益彰,尽显皇家威严。明代所建的北京智化寺的殿堂独树一帜,使用黑色琉璃瓦,成为一大特色。宋朝和元朝很流行五彩琉璃瓦,清代圆明园方壶胜境景区的楼阁、亭榭屋面也铺装类似的彩色琉璃瓦,以此表现光炫奇绝的神仙境界。一些王府正殿往往在在屋面中央的大部分地方都铺普通的黑瓦,只在周围铺一圈绿色琉璃瓦,这种方式称作“剪边”。

3j.jpg
汉代宫殿“长乐未央”瓦当

屋顶铺瓦有一套完整的工序。先铺一层板瓦做“底瓦”,通常上下依次叠压,排成一列,而且上面的每片瓦要盖住下面那片瓦的60%,因此有个口诀叫“压六露四”。铺完底瓦,再铺上面的盖瓦,从屋檐一直铺到屋脊。最下面屋檐位置的盖瓦和底瓦一般要附带一个圆形或弧形的垂直面来保护檐口不被雨水淋湿,称作“勾头”和“滴水”。汉朝时候把勾头叫做“瓦当”,长安宫殿遗址上挖出不少瓦当上刻着“长乐”、“未央”字样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非常精美。

3k.jpg
广州陈家祠堂屋脊

除了瓦之外,屋顶上还有凸起的屋脊,是装饰的重点所在。岭南地区尤其注重屋脊本身的雕饰,著名的广州陈家祠堂在长长的屋脊上用灰塑和陶塑的方式刻画了大量的人物、山水、鸟兽、花草,宛如热闹的连台本戏,令人目不暇接。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最怕失火,除了早期的屋顶曾经用铜鸟作点缀之外,后来主要用水生物造型来装饰。《汉纪》记载柏梁殿失火后重建,来自越地的巫师占卜说海里有一种尾如鸱鸟的神鱼能够激浪降雨,于是就开始在屋脊上模拟这种鱼的形象,称“鸱尾”,以求压制火灾。另外在屋顶的侧面曾经安装“悬鱼”和“惹草”,同样都是水里的东西。

3l.jpg
清代建筑鸱吻形象

“鸱尾”到了后世,演化为“鸱吻”,身份变成“龙生九子”之一,据说“性好观望”,因此高踞屋脊两端,东张西望。鸱吻还有一个兄弟叫“嘲风”,骑在倾斜的垂脊上,个人特质是“好险”。清朝官式建筑的鸱吻又叫“正吻”,形状比较规整,由卷尾、嘴头、背兽和背上的剑把几个部分组合而成,民间传说这是一条懒龙,会逃跑,张天师用宝剑把它压在屋脊上。住宅建筑大多不装鸱吻,两端有许多处理手法,有一种样式好像翘起来的小辫子,北方地区称之为“蝎子尾”。

古代建筑的屋角上常常站立许多小兽,关于它们的传说更多。北方官式建筑屋角最外侧一般是一个古人骑在一只形如母鸡的大鸟身上,俗称“仙人骑鸡”,其来历至少有五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大鸟搭救走投无路的齐泯王,二是姜太公骑着四不像,三是神仙骑凤,四是大禹骑神鸟治水,五是由麒麟送子变化而来。

3m.jpg
紫禁城太和殿屋角兽件装饰

屋角小兽的数量多寡由建筑等级决定。以最隆重的紫禁城太和殿为例,其屋角在“仙人骑鸡”之上依次排列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一种形似狮子、能喷射验货的怪兽,也是龙生九子之一)、押鱼(身带鱼鳞、后拖鱼尾的怪兽)、獬豸(羊的变体)、斗牛(虬龙的别称,阴雨天能散播云雾),都蹲在垂脊上,惟有最后一个形似猴子的小兽是站着的。此兽因为位居第十而得名“行十”,手按金刚杵,背生双翅,威风凛凛。

如翚斯飞

汉代建筑的屋顶还比较平直,显得质朴端庄。到了隋唐时期,建筑的屋顶曲率越来越明显,形成下凹的曲面。从剖面来看,屋面下的梁架部分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但这个三角形的两条斜边实际上并不是直线,而是由若干条折线组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对梁架上的檩条位置进行精确计算,一根一根固定好,然后铺上椽子,把这些檩条的顶端连接成折线,这个过程叫做“举折”。之后再加上望板、苫背、瓦片,或者直接铺瓦,最后形成平滑的曲线。这种弯曲的屋面向外悬挑出很长的一段距离,类似抛物线,可以把落在上面的雨水排得更快更远,而且有利于瓦片之间互相压实,本身看上去也更加美观。

3n.jpg
李乾朗先生绘古建筑屋顶结构示意图

从造型角度看,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富有魅力的一个部分,两边的弧线正如书法中的一撇一捺,那飘逸舒展的坡屋面被《诗经》形容为“如鸟斯革,如翚(音辉)斯飞”,意思是好像鸟儿张开翅膀,又似五彩锦鸡在空中飞翔。

3o.jpg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

中国古建筑最早出现的屋顶是两坡顶,屋面向侧面的山墙悬挑出去,后世称为“悬山”,唐宋又称“不厦两头造”。还有一种攒尖顶,平面必须是圆形或正多边形,中央位置有一个顶点,外形很像斗笠,后世的宝塔和亭子常用这种形式。商代已经出现四坡顶,样式是中央设一条正脊,四角各设一条垂脊,又叫“四注顶”、“五脊殿”。

到了东汉末叶,出现了一种新的屋顶造型,构造相对复杂,在四坡顶的侧面各加一个垂直的三角形山面,一共有九条屋脊,后世通称“歇山”,又称“九脊殿”、“厦两头造”。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画家曹不兴经常画这种屋顶,有些古书因此称之为“曹殿”。歇山顶最为漂亮,园林建筑用的最多。傣族的竹楼屋顶俗称“孔明帽”,其实是歇山的变体。

“硬山”是最晚出现的屋顶形式。这也是一种两坡顶,与悬山的区别在于屋面两侧到山墙为止,不再悬挑出去。明代之前,砖的使用有限,大多数建筑的山墙主要用土夯筑,为了减少雨水淋湿,侧面一定要有挑出的屋檐遮挡。明代砖的产量和质量都极大提高,山墙大多以砖砌筑,不再怕雨,于是硬山屋顶得以普及——现存明清建筑中硬山占据了很高比例。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屋顶形式是建筑等级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明清时期确定庑殿地位最高,歇山次之,悬山再次,硬山最低,攒尖相对灵活。除此之外,古建筑的屋顶还有许多变体造型。屋顶两坡交界处可以不设屋脊,而是处理成光滑的弧线,称为“卷棚”。西南地区有一种攒尖屋顶好像头盔一样鼓起,得名“盔顶”。园林中有一种扇面形的屋顶,比较别致。雨水较少的地区也用平屋顶,可以兼做平台,如果在平顶周围加一圈矮矮的檐子,就构成“盝顶”,紫禁城御花园中的钦安殿就是这种屋顶。

3p.jpg
紫禁城角楼

更复杂的屋顶由多个单体屋顶组合而成,在宋元古画中经常可以看到,飞檐四出,纵横交错,精妙绝伦。现存的故宫角楼屋顶以不同方向的多重歇山相互叠加穿插,相传有七十二条屋脊。山西万荣县的飞云楼每层都设有歇山屋顶,上下呼应,极为繁复。如果把几个屋顶前后并联在一起,叫做“勾连搭”,清朝非常流行。

3q.jpg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万法归一殿铜瓦屋顶

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都喜欢在屋顶上飞来飞去,还经常在上面打斗,尤其以古龙笔下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在紫禁之巅的那场决战最为激动人心。我们凡人平时看屋顶,都是从地面向上看,对侠客们高高在上的潇洒身姿十分景仰。其实屋顶上又陡又斜,无一处平整,宫殿的琉璃瓦尤其滑溜,站立尚且不易,翻腾跳跃就更难了。不过登上屋面之后,会发现那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天变得很近,自己变得特别渺小,而布满屋瓦的曲面好像是长着鳞片的大鱼,随时可能变化为鹏,向上空飞去,感觉特别神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2:39 AM , Processed in 0.0799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