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回复: 0

[百家杂谈]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自己骗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3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自己骗自己”?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2018-12-14

6F668A5B-5943-40A0-B102-FBC110353B83.jpeg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时候人会“自己骗自己”?


人生一切问题,知识给你答案。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能给你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忆错觉》

作者:[英] 朱莉亚·肖

译者:李辛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社



1. 我们通常以为“自己骗自己”是一个情绪问题,也就是“明明知道实际情况,但不愿意面对”。这种相对好办,只要调整心态,勇敢面对现实就好。还有一种情况,就很麻烦,是我们的记忆本身出了错,自己还没意识到。为啥记忆会出错?简单来说,是大脑的生理机制造成的。


2. 感官盲区让记忆不准确。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本身存在局限,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捕捉信息,有时还会受到温度、光线、声音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魔术就是让人体验到感官错觉的很好例子。你想,记忆在收集信息这一步就已经产生了差错,最后生成的记忆当然也不会准确。


3. 注意力有限让记忆不全面注意力负责筛选信息,当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信息上时,会同时抑制其他信息输入大脑。举个例子,专心工作的你很可能听不到旁边孩子的哭泣。你想,如果被忽略的信息很重要,记忆当然就不会准确。提醒对方他忽略了什么,能帮助他走出注意力的误区。


4. 记忆的储存方式容易产生错配记忆是依靠“联想”这个功能存储在大脑中的。当你想起一件事,和这件事有关的记忆就会同时被唤醒。如果一些记忆之间的连接力太强,“联想”就会带着人走向记忆错误。比如,说到“护士”,我们大概率会认为是“女性”,但当一个男护士出现时,大脑会有点“脑筋急转弯”的感觉。


5. 大脑分不清记忆的来源。大脑容易记住信息的内容,但很容易忘记信息的来源。别人的经历、媒体上的故事,甚至自己的想象,都会成为虚假记忆的“素材”。比如,很多人会记得自己出生时大哭的场景,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把父母告诉他们的记忆,误以为是自己的记忆。这个过程是正常的脑部活动,不需要意识参与,所以很难发觉。


6. 回忆会让记忆失真。你可能很吃惊,回忆就是复习啊,为什么还会让记忆失真呢?这是因为,回忆无法完全提取出“原件”,不足的地方,大脑会自动补充。时间久了记忆就“面目全非”了。打个比方,你给别人复述刚看完的电影。一开始讲很激动,但重复讲得越多,可能感觉越无聊,很多激动人心的情节,在不知不觉中就丢失或改变了。


7. 记忆在“转换格式”时会丢失内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试验者观看一段抢劫案视频。第一组人看完后,用文字描述犯人长相,第二组不做描述。你猜哪组人能更准确地认出犯人?答案是第二组。数据表明,第一组的准确率只有27%,第二组高达67%。原因就是,记忆在“人脸记忆”转化成了“文字记忆”时损失了内容。


8. 除了大脑自己的问题外,外部环境也会让记忆出错。比如,通过引导对方想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并且不断重复,就有可能让人相信确有其事。广告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通过重复广告词、夸赞产品功效,就会让人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


9. 记忆可以相互“传染”。研究发现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让亲历者单独描述经历,他们说出来的事实是不同角度、不同种类的。但如果让他们坐在一起说,记忆就会互相叠加,最终每个人的版本都会差不多,而且无法回到初始状态。


10. 说到这,你就知道了:①记忆都是不可靠的。即使有人信心满满地说出很多细节,他说的事也未必是真的。②重要的事情要及时记录,最大限度地减少记忆出错。

 

让我们对《记忆错觉》的作者茱莉亚·肖,译者李辛,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大脑一系列的生理机制,让人的记忆从一开始就不靠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6:06 AM , Processed in 0.0423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