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8|回复: 0

宗萨钦哲仁波切阐释一下超度的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9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于【宗萨蒋扬钦哲粉丝】

问:仁波切可否详细阐释一下超度的过程?当亲友往生时,如果他是佛教徒,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其临终事宜?如果他不是佛教徒,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WeChat Image_20190110084555.jpg


宗萨钦哲仁波切:

这取决于他们是什么类型的人。即使他们是佛教徒,有的人也只是自称佛教徒,或者生在佛教家庭,或者是理性上的佛教徒,但从未修行。但如果一个人是佛教徒并且有一点儿修行,则会带来很大不同。此外,有些人不是佛教徒,但如果他们非常平静,天性慈悲,为人慷慨,对自己的生活有满足感,那么或许死亡不会那么令他们惊恐。

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之所以惧怕死亡,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其不确定性。这是一个我们今生今世从未去过的地方。虽然很多人都已经死去,但他们从不曾回来告诉我们死亡是怎样的。

因此,死亡是一片我们一点儿也不熟悉的领土,与我们现在所在之处完全不同。我们现在所拥有的——通信地址、微信号、电子邮箱、银行账号、电话号码、公民身份,所有的参照物、所有的方向——这一切都将停止存在。你带不走任何能够提醒妳自己是谁的东西。

有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轮回转世,或者死亡之后发生的事情,那样的话,当然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如果你坚信人的死亡就像火的熄灭、水的蒸发,那么我的答案就毫无用处。但是如果你确实认为身体和心识原则上是不同的东西,当身体和心识分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亡”,我们的身体被埋葬、火化或者被鸟吃掉,但心识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它离开了自己的终生伴侣——也就是身体——而延续着。

直到现在,心识从不知道离开了身体怎样运转。如果你是一个禅修者,或许你知道,但是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看着某个物体的那一刻,虽然是心在看,但我们用的是眼睛。鼻子、皮肤以及所有的感官都是一样的——我们总把这个物理的身体用作一个解释器。实际上那种解释已经变得更加粗重,我们不仅依赖身体这个解释器,甚至还有更加复杂的解释器,比如教育、政治体系、价值观、杂志等等,所有这些解释器在死亡的时候都会停止。

死亡之时,心识突然变得如此赤裸,对于很多还没有和自己的心识打过交道的人来讲,这可能是个相当出乎意料的问题。

试想假如你从未单独去过伊斯坦布尔,然后又把所有东西都丢了——包括护照、通讯录等,也不记得任何一个亲戚朋友的电话。你一分钱也没有,也不会说当地的语言。事实上对当地人来讲,你看上去有点怪异,这在你心里制造了一种恐慌,然后你的行为也开始表现得怪异。伊斯坦布尔的人开始认为你是疯子,他们要抓住你,把你关进某种像监狱一样的限制性区域。

如果是在伊斯坦布尔,至少还有参考点——你是人,他们也是人。但是当死亡来临,当身体和心识分离,甚至“人类”这个概念与参考点也会慢慢地或者突然间消失。完全没有任何参考点对普通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但是对于瑜伽士与修行者来说,这是他们一直想要努力达成的,这是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

总之要看即将往生的是什么类型的人,如果这个人已经有了佛法修持的良好基础,那么妳所需要做的只是接近这位濒临死亡的人,提醒他他的修行,例如见地。

我有过一段难以置信的经历,当嘎杰德珠仁波切即将圆寂时,他祈请顶果钦哲仁波切去看望他。他们二人都是我的上师。那时我是顶果钦哲仁波切的侍者。在德珠仁波切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我见证了顶果钦哲仁波切与德珠仁波切之间就究竟见地的一场随意的对话,我们喝了茶,就是这样了。我们离开了德珠仁波切,仅仅几个小时后我们就接到电话,德珠仁波切刚刚圆寂了。

即使你现在准备得不是很好,但有一点儿佛教知识也是有帮助的。特别是金刚乘,有一些经典,例如《中阴得度》(Bardo Todhol),事实上它涵括了中阴阶段的所有体验,以及应该如何应对的全部内容。这部经典也叫做《西藏度亡经》。

对于没有修行的普通人,如果他们对佛法有亲近感,对佛陀有某种崇拜或信心,我们可以给他们念诵诸佛菩萨的圣号,比如观音菩萨的名号。

如果这个人完全不是佛教徒,事实上或许甚至反对佛教,那么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让他安静下来,然后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念诵祈祷文。我这样说是因为没有理由让他受到更多的刺激。

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比如可以在一位濒临死亡或者甚至已经死亡的人身边放上咒轮和坛城。这些心咒有很强的力量。

如果你碰巧知道仪轨,或者即使你不知道,有其他人比如僧侣知道,那么可以念诵经文并把食物烧掉,特别是在用餐时间,比如午饭、晚饭和早饭的时候,怀着慈悲心念诵观音心咒(嗡嘛呢巴美吽),同时把食物的味道回向给濒死者,特别是在死亡过程快要开始的时候。

据信中阴身在中阴阶段会徘徊四十九天,但这是一个非常概括的说法。它可能像一刹那那么短,也可能是几天、四十九年,或者几大阿僧祇劫那么长。如果活着的亲友们可以行善,例如供灯、供香、供花,读一些净土的佛经,比如《佛说阿弥陀经》,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9 04:25 AM , Processed in 0.0587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