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5|回复: 0

[百家杂谈] 学点知识 | 为什么国人在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总是羞于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8 04: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点知识 | 为什么国人在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总是羞于求助?

谢斌 知乎日报 2019-01-18
F38FE134-7F6C-4D79-8ED5-E65A2D9ED585.jpeg

题图:《心灵捕手》


为什么国人在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总是羞于求助?


知友:谢斌(100+赞同,收录于知乎圆桌)

  

如果有道测试题摆在面前:当你遭遇心理困扰时,是否会去向外部求助?相信许多人会和我一样,选择「是」。


但如果问题换成:在过去 1 年(或者 3 个月),在你遭遇心理困扰时,一共求助过几次?或者进一步要求「请举例说明」,恐怕我们就有点茫然了。


由此可见,大众多有求助的意愿,但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求助行动,或者采取了「非专业」的求助行为而不自知:比如微信聊天或在网络上讨论、与朋友去 K 歌醉酒、沉迷游戏等。


对于为何求助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实际行动这个问题,专家们可以给出许多的答案,如社会环境与文化因素、资源可及与经济因素、主观预期与耻感因素等,国内外也都有大量的研究报道。


其实在当今中国社会,最根本的还是两个原因: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归因(或者个人判断)和外部助人者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也倡导「内省」,但它往往侧重于道德层面,而在心理行为问题、精神障碍等带有「病耻」的层面,则通常是避之唯恐不及。


即便已意识到自身存在这类问题,国人大多也喜欢归因于身体虚弱、思想波动、环境不佳等较少耻感的因素。


因而寻求的也就是躯体疾病检查、思政工作、变换环境、甚至迷信巫术等处理途径。不到用尽各种措施最后万不得已,一般不会想到从心理健康角度求助。


心理健康相关科学知识的不够普及,更使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长期以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是针对「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患者的诊治而设计的。


专业心理咨询、学校心理辅导等「心理健康服务」是 2000 年以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由于缺乏规范标准和有效监管,服务质量良莠不齐。营利性服务的逐利驱动使其便利与可及性较差,公益性提供的服务又专业化不足。这些都使大众在求助前就望而生畏,即便去寻求过服务,不良或无效的体验也令人打退堂鼓。


某些非专业的帮助,比如亲朋好友的劝导、领导同事的支持等,虽然具备良好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同样由于提供帮助的这些人在我国普遍短缺心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其有效性更是严重不足。


打破国人「羞于求助」的壁垒,根本策略是要解决求助者的认识和助人者的能力这两大问题。


一是政府要重视。政府重视了才会有更广泛的宣传动员和知识普及,才会有更多资源投入,才会有评价和监管,才会获得大众的信任。


二是全社会心理健康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


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减少归因偏差、增强求助意愿,同时大量具有较高心理健康素养的求助者也会倒逼服务的普及,推动服务提供者强化能力、提升质量,最终使求助能让人真正达到纾解心理困扰的目的,进而形成积极主动求助的社会氛围,供需双方真正实现良性互动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6:12 AM , Processed in 0.0331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