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2|回复: 0

[体育健身] 科比最大的缺点,决定了他永远都无法超越乔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比为什么超越不了乔丹?在哪些方面还有所不足?

题主的问题是:

科比为什么超越不了乔丹?在哪些方面还有所不足?

鉴于乔丹和科比如今都已经退役,所以我不讨论科比在哪些方面还有所不足——这显得题主这个说法有点问题,好像搞得科比克服了不足之后就还存在着可能性可以超越了乔丹似的,我不打无畏的口水仗;所以从我的理解下来看,题主这两问其实问的是同一个方向,就是科比在哪些方面有所不足导致他超越不了乔丹

在我看来,科比超越不了乔丹最大、也最致命的不足是科比在不同的生涯阶段,他的追求(即某个生涯阶段的终极目标)是不同的;而连起来看待的话,他的这些追求是存在着矛盾性的——就因为这些矛盾性,导致他在追求上一度迷失了自我,使得自己从根本上超越不了乔丹。

按照科比在每个生涯阶段的追求,他的生涯可以这么划分(顺便我也写出各项追求的结果):

成为湖人外线核心——1996 年~1999 年:2000 年湖人夺冠实现。

超越奥尼尔成为湖人大当家——0001 赛季常规赛~2004 年季后赛:2004 年休赛季因湖人交易奥尼尔而被动实现。

带出一支与奥尼尔担任大当家时不同的湖人,抹杀奥尼尔在湖人的影响力——0405 赛季~0708 赛季:2008 年取得常规赛 MVP 实现。

赶超乔丹→超越乔丹(虽然在很早以前科比就有过类似说法,但也仅限于遥不可及的梦;从 0506 赛季打出乔丹在常规赛都没取得过的单场 81 分,让当时的霉体们吹了起来,使得科比也开始自认为超越乔丹是有实现的可能的):0506 赛季常规赛~2010 年西决被小牛横扫之前:2010 年被小牛横扫导致再次试图三连冠破碎是第一次,1213 赛季常规赛遭遇跟腱断裂导致生涯出现断崖式下滑让他从心理上彻底打消了超越乔丹的梦想。


然而科比其实通过在巅峰期期间错过做一件事,从而让他从根本上就已经没有机会超越乔丹——对,一丁点都不可能了。

要彻底地让看到这篇回答的人理解科比究竟错过做了什么事,首先要彻底地理解乔丹做了什么事——我以篮球技术为切入点,并且只以其中的运球技术为例进行阐述。

其实写这些,是我在贴吧上看到一位当代球迷这么发问:

别觉得这位当代球迷是个井底之蛙。事实上据我在论坛、QQ 群里这些年对当代球迷的接触和讨论,这么想的当代球迷并不少。

他的 GIF 就是网上随处可见的 1997 年总决赛 G1 乔丹的绝杀整个回合过程。

我是这么回复的,说来也可以当做科普文了(基本上是全内容摘录。仅仅加一点点看起来更具备阅读性的加粗,以及把贴吧上贴出来不动的图重新贴一遍,删除并注明了一些容易引发歧义的句子)。

lz 不是要老一点的球迷解答嘛?
我大概可以满足 lz 的需求。
顺便我希望我的回帖也能严谨地从侧面告诉 16 楼的哥们@维托柯里昂 ,为什么乔丹的运球相比顶级控卫(比如你提到的两位)也是丝毫不差、各有千秋。

乔丹的运球与他其余的技术动作(比如投篮出手动作)一样,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在以适应自己的身体临场状态变化为优先而不断改变中的
不懂上面这段话的人就这么想:公牛时期的乔丹在进攻端单挑无敌多久了?整整十多年罕逢敌手啊。那么除了乔丹有超一流的运动能力作为后盾支撑,如果他的技术动作不与时俱进,被单兵防的吃瘪是迟早的事——别说无敌十多年了,无敌两三年顶天了。
所以嘛,其实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乔丹的技术动作——比如运球动作,只有全面到其中我们能挑出来一些,能到里程碑的程度,并且以适应自己的身体临场状态变化为优先而不断改变中,才可能做到进攻端单挑无敌十多年。
我现在的回帖就是把这些运球动作试图挑出来,告诉大家,乔丹的运球有哪些称得上里程碑意义——这原话不是我凭空吹出来的,人家乔丹的运球在他的时代连整个美帝街球界都臣服——注意,我的用词是臣服!(美帝街球界人称【打篮球的黑耶稣】——耶稣在西方世界什么地位需要我来顺便科普一下嘛?用【臣服】完全没毛病,油管上的街球视频只要多看点——不用看得多,多看点恐怕都会知道乔丹有这个外号)

1984~1987,乔丹的身体天赋最瘦,他打球的平均速率最快。于是他的运球是从纯粹的技术角度反而是【最容易被对手破解】的一段生涯时期——为啥?因为乔丹过你单兵防守人往往不需要秀什么花式运球就完成了,【就像一阵风吹过】——这段形容也不是我凭空我说的,吧里翻翻乔丹新秀季的纪念视频里有的,貌似是卡莱尔(对,就是现在的小牛主帅、教练协会主席光头卡莱尔。在他打球的时候,在 NCAA 时他就与乔丹有交手,进入 NBA 成为凯尔特人一员时因为同为后卫而又防过乔丹,对于帮主他也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人了)讲的。
比如新秀季打马刺。
面对高壮型对手,乔丹以突破(空切)为主、颜射为辅
左手垫一步、运一步后袭篮(传统 SG 打法):

面对迈克 - 米切尔(马刺三当家),左手运一下亮给对手看(目的是引诱对手赌博式抢断失去身位),伺机转身的同时换右手运球,再接一个垫步用来接后仰滞空跳投(传统 SF 打法):
面对速度快但矮的对手(比如马刺二当家约翰尼 - 摩尔,现在他的球衣同冰人格文一道挂在马刺主场;比如罗恩 - 布鲁尔,罗尼 - 布鲁尔的父亲),乔丹以各种颜射为主、辅以跑切、垫步。
面对布鲁尔,切出接球→投篮假动作,右手运一下连并步跳投(传统 SF 打法):

面对布鲁尔,crossover 交右手连并步后仰(新式锋卫摇摆人打法,乔丹开创):

面对摩尔,跑切→接球(注意接球侧——不利于防守人直接切球,和接球位置——卡在摩尔不让他顺利绕出来的位置,以后别问我乔丹无球为什么牛的一批,从细节处找原因)→跳投(传统 SG 打法):

84~87 的这段时期是乔丹 NBA 最初的一段时期,不说一入行就成为究极体(比如魔术师,一入行新秀季就打进总决赛,荣获 FMVP),至少一入行就成为完全体——个人进攻团队进攻的技术已经很全面,把锋卫摇摆人的个人进攻技术吃全(左右手均衡的跳投、抛投、扣篮、上篮、造杀伤,面筐背筐技术都有,该会的传球技术也都会)
他自己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不精通,但该会的都会。但其他球队不是这么看的——比如左突右投的倾向性,比如右手惯用手的突出性,都是在这一时期就有的,并延续到了乔丹的下一个生涯阶段。

这一时期最能突出乔丹全面的进攻技术,参见 1986 年季后赛首轮:
乔丹右路 double crossover 晃伯德的重心(不擅长跑跳的伯德以重心稳出名),伺机等伯德的重心被晃得七荤八素时急停跳投,球进。

左手运球菜???
===============
1987~1991,技术的第一次整合,里程碑的反向垫步
这段生涯时期,乔丹做了一些影响自己生涯的决定。其他方面的决定不谈,在运球技术上,乔丹第一次化繁为简,第一次整合了自己的运球技术,把花式运球的程度降到了他当时可以降到的最低。只有一项他反而增加了使用频率——反向垫步。
乔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认为自己会的进攻技术太多了,为了配合力量的系统锤炼,摒弃一味的飘逸流,那么与这部分密切相关的技术自然也有必要降低使用频率——用更通俗易懂(金庸)的话来说,无锋方能使出重剑、不工方能成就大巧。
所以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例如赛季场均 37.1 分这种神迹在乔丹身上再度发生,为啥?
归根究底地说,球队开始出现其他靠谱的持球手了(权当是摆事实讲道理地吹一波我皮——请各位看客们自动忽略这段括号里的内容),逐渐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乔丹发觉自己没有必要再那么执着于随时随地持球得分了,该出手时就出手就可以逐渐做到游刃有余——之后的公牛王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两个三连冠,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
啥叫反向垫步?
比如 N 扣兰比尔的其中一次
——底线无球跑动穿插,反跑接球连反向垫步,隔扣兰比尔:

这招活用开那就厉害了。
比如打老鹰,策动挡拆后反向垫步(一开始是左手运球,转身垫步过程中改右手运球),突破迈克 - 麦基,走底线 1VS3 过桥拉杆:

还是打老鹰,多年之后的 98 年,乔丹身穿公牛 23 号的最后一季。
乔丹背身接球→转身看似要用反向垫步突破甩开,但其实这是为了迷惑对手的包夹方向,结果在 1VS2 的不利情况下轻松后仰跳投得分:

反向垫步这招,所以也可以说,是他对篮球运动中的运球技术具有里程碑贡献的第一种
——乔丹面筐用过,背筐也用过;
乔丹无球跑动用过,持球进攻也用过;
乔丹拉开单打用过,策动挡拆也用过,另外,他还能做到在靠疑似背筐持球的情况下策动挡拆,反其道而行之——突然改用正向垫步起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时期最能突出乔丹全面的进攻技术,参见公牛 86 年以后历年对阵老鹰的常规赛:
其中最经典的是我上面贴过唯一一张现在的贴吧还让动的那张所在的那场比赛。

后辈们也有运用反向垫步,足可见这招之经典。
列一下我能够一下子就想得起来的运用过这招的后辈球员名单:
韦德、科比、安东尼、詹姆斯、麦蒂……
===============
1991~1995,技术的第二次整合,融会贯通
在乔丹这一时期的生涯阶段里,乔丹的运动能力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但反过来说,身体的下滑反而更能体现技术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上。简单地按我们的老古话来解释就是,只有水落才能石出:
在之前的生涯阶段,乔丹的运动能力超出整个 NBA 一大截,相应地,他的运球技术有多好往往并不容易显现——乔丹要承担一支球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比分出现僵持时的出手,要承担关键球的出手,把很多能靠战术打出来的 easy ball 出手交给队友们,如此一来,他常常需要面对读秒进攻的情况下,接近中圈位置持球进攻很频繁——既然要突破对方的阵型,他明明靠第一步就能过人,凭什么还要在此之前多用一次胯下 / 多用一次背运之类的花式运球?
说的不好听一些,乔丹他又不是打街球,多用花式运球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增加低级失误的可能——不实在啊。

除了乔丹的运动能力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之外,另一个客观事实是,对手们也不傻,他们要面对的是历史最强外线进攻机器——再怎么说,37.1 分都是 NBA 历史外线单赛季场均第一高分。虽然在此之后乔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再没有达到过这样的单赛季场均高分,但是,乔丹这样的威胁却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真实存在——他是分分钟可能刷新对手所在球馆历史得分记录的人,从最基本的求胜欲角度出发,对手即使换做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都永远不会希望自己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吧?
那么何况是职业篮球世界中可能平均求胜欲最强的 NBA 球员们呢,换句话说,他们怎么地也都有立场去阻止乔丹再创单赛季场均得分的高峰吧。
以上我的道理讲完了,接着,摆事实。
于是他们在和乔丹交手的次数逐渐增多后,其中聪明之人就进行总结,尝试挖掘他的出手倾向、出手选择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君不见活塞的乔丹法则珠玉在前,阻止了公牛三年的季后赛之旅继续前进,堪称公牛克星,那么,之后在公牛王朝期间执行类似策略的球队难道凭空消失了嘛?
【活塞能成功,为什么我不行】,91~93 的尼克斯就是此中典型——期间公牛每年都能在对阵尼克斯的系列赛的最后晋级,但那也只是作为系列赛的结果而已,系列赛的过程中是不是每年都像 1991 年那般顺利?
答案很明显,并非如此。92 和 93 的系列赛某种程度上,公牛的晋级难度可能更胜过当季之后的系列赛,甚至包括总决赛在内。
按照惯例,我们来看在这样的极高强度下乔丹的运球表现。

91 年首轮 G3,上面有吧友提到过的隔扣尤因(乔丹多次表示这是他心目中自己的最佳扣篮):

完整过程如下:
在球场左翼背身持球→转面筐,运球之前随即被包夹(尼克斯的过度防守向来是做得既迅速又到位,一看就是行家,连乔丹这样擅长运球破包夹的大神往往也会被整的很难受),不慌不忙三威胁(传球威胁)一突破包夹
→压腿走底线
→再次遭遇包夹,hesitation(持球半转身过人)再次破包夹过掉
→面对尤因,瞬间就起身(注意隔扣前的弹跳高度)完成隔扣。
其中的亮点:
1.运球前的持球时做三威胁,第一次破包夹。
2.走底线后做 hesitation,第二次破包夹。
3.面对尤因,不躲开正面刚,选择小打大(首先在当时,与现在迥异的是,小打大是吃亏的,当时在规则上并不鼓励,规则对打球风气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在比例上,乔丹面对尤因不躲开正面刚的次数并不多,全盛期的尤因虽然人高但是机动性不错,在防守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傻不愣登的镇守篮下护筐,多数情况是乔丹以绕开巧打为主——事实上不止他这样的后卫以绕开巧打为主,就是连威尔金斯这样的锋线在面对大 C 的时候也以绕开巧打为主)。
4.从第五张动图看得出来乔丹跳的有多高、在空中的对抗性有多强——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小打大隔扣,纵观季后赛历史也并不多见。

顺便我来给 lz 看看,纽约人的过度防守水平之高不是我只看一场两场十多场就简单吹出来的:

这球裁判吹乔丹进攻犯规我是看多少遍都看不明白(看乔丹弹出去的方向,根本和他撞到篮下补防人的方向不同)。

这球放到现在我敢打包票吹乔丹两个罚球;当时是嘛事没有,继续抢篮板。

这球放慢镜头,虽然差之毫厘,但是事实是乔丹背后的老里弗斯打手在先,乔丹压尤因出手在后——不过吹乔丹进攻犯规我也能理解,不明显的误判 NBA 每场都有,更别说是季后赛了。

后卫快(比如斯塔克斯、杰拉德 - 威尔金斯)没什么,常见的很;
锋线的大肉|棒们也有很多速度快的,比如杀人王麦克丹尼尔、在当时体重与奥尼尔无异却更灵活的安东尼 - 梅森,甚至与乔丹私交甚笃的好兄弟奥克利,他们既壮实如牛、起包夹的速度还跟得上乔丹、皮彭;
再加上全盛期的尤因,如同我上面所讲的,在防守端他并不是傻不愣登地杵着篮下(当时没有防守三秒),而是像现在的安东尼 - 戴维斯那样哪儿漏哪儿补,从两侧底线到两侧短角区再到中路罚球线上下都是他的防守惯常活动范围——也就是说,乔丹无论在哪儿背打,背后往往都会飞来尤因的巨灵掌。

长此以往,乔丹季后赛的得分都手起刀落,论落后之后的快速抢分能力我是再也没看到过哪个球员那么突出过:

动作好看嘛?
在争分夺秒的时候往往顾不得那么多,因此并不是每一球都好看、都有分析 MJ 运球技术如何的价值。
===================
在看过对阵尼克斯的季后赛中对运球技术融会贯通的运用其中我精挑细选的一些动图之后,乔丹在这一生涯阶段也有一种里程碑式的运球动作开始相对频繁地出现(比使用频率,估计与前一阶段中反向垫步的概率是比不过)了,虽然他不是首创,但他做这一运球动作就是被广泛认为是经典。
发展到后三连期间,在美帝篮球界甚至一度到了——想到这个运球动作就想到 Michael Jordan,想到 Michael Jordan 就想到这个运球动作——的地步,足见这就是乔丹对篮球运动中的运球技术发扬光大的第二大贡献——in and out(国内称作【内外运球】)。
它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单手运球的频率、落点(来回拉球)的同时,通过结合身躯以及双脚的灵活移动制造或真或假的晃动,达到过人的目的,简称有 in&out 和 I&O。因为改变单手运球的频率、落点拆解后分成 in(身躯内运球)和 out(身躯外运球)两步,于是连起来就称作 in and out。

in&out 和反向垫步一样,也是很考验球员运球基本功的动作,而且由于它对使用者的运动能力的要求更低,于是显得更加实用。
我们先看一个乔丹运用 in&out 时常会被搬出来的教科书式案例,来自后三连冠期间公牛客场对阵爵士时发生的:

看清楚乔丹在 GIF 里怎么运用 in&out 了嘛?
下载到本地放大还看不清楚?没关系,这球有特写慢镜头:

在乔丹对 in&out 的大力推广下,一如反向垫步,同样也有很多后辈球员们深谙此道:
比如前几年 NBA 最火的 PG 保罗和德隆;
比如近几年 NBA 最火的 PG 库里和厄文。

lz 只要百度简单搜一下【运球技术 in and out】,这几位的视频、图片一抓一大把,至于现在是否失效,这就看 lz 的 RP 了。
至于街球界,lz 可能会搜到教授——如果问他,他的 in&out 是在哪位前辈的影响下学会的,我敢打包票,他绝对会提及一个人的名字——这就是 lz 在本帖里试图贬低运球水平的迈克尔 - 乔丹。

*in&out 网上很多自霉体都会和 crossover 比较,然而我稍微翻了翻,失败的是,他们往往自己也搞不清楚应该怎么去区分,这会产生误导。
我来说一下怎么区分——从定义上区分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正确理解什么是 crossover,什么是 in&out。
crossover 的实质一如它的译名:胯下运球。它和背后运球一样,本身是不包含过人的要素在内的——包含过人的 crossover 是其中的改良,比如蒂姆 - 哈达威发扬光大的 double crossover,比如艾弗森发扬光大的 killer crossover。
in&out 的实质是单手晃动过人,它就和 crossover、背运不同,本身就包含过人的要素在内——但是请注意:in and out 过人归过人,就像我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显示的,有说过进攻终结手段一定是突破嘛?球员过人的实质是为了订住单兵防守人的身位以得到充裕的出手空间,因此,进攻终结手段当然也可以是投篮。

回到我上面举的这个例子。乔丹在运用 in&out 的过程中,先后诱导两名防守人做出他要投篮和他要突破的倾向,于是拉塞尔被乔丹晃得判断错了他运用 in&out 之后会怎么终结(期间乔丹刻意地顿一下,为的是诱导拉塞尔判断他会停球来个跳投),再之后又诱导大个子锋线他要突破,于是没跑出来补防后亚当 - 基夫又判断错了。
——不过这球我看得出来,乔丹在启动之前可能就判断出了场上双方大概的站位以及可能会怎么移动,于是决定好了怎么做:
皮彭从篮下拉开到右底角,克里斯 - 莫里斯在对位防守——这人和自己所在的左侧肯定联系不起来;
科尔在弧顶接应,斯托克顿在对位防守的同时注意力有一部分放在自己身上——但他不可能包夹自己,因为他如果要包夹早就放开科尔来了;
温宁顿在右侧肘区牵制马龙,可是他的射程没那么远,马龙是有可能放开他而镇守篮下的——马龙怎么移动要注意;
公牛另一名大个子锋线(认不出来)在右侧篮下站着,对位他的是亚当 - 基夫——他怎么做是另一个注意点。

从结果证实,乔丹想对了他当初能想到的全部(晃拉塞尔他应该是想好了的,但是怎么终结应该是即兴的,卡尔 - 马龙和亚当 - 基夫谁会来补防自己他应该不会去猜,他能确定的是,总有一个会在拉塞尔被晃之后补防自己)。

* 与 crossover 的发展很相似的是,in&out 到了当代也发展出改良。比如 lz 头像这位,把 in&out 和 crossover 这两个在国内有些自霉体误导得不知道怎么区分的运球技术发展成连招,发扬光大,取名 in&out crossover,单手晃动过人后还能跟胯下,为的是进一步把防守人晃得七荤八素,根本没法有效干扰到他投篮。
===================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乔丹的运球代表作也是层出不穷——作为看过乔丹不少比赛的乔迷,我能体会到乔丹运球的变化:从 80 年代步入 90 年代,他的运球越发地从追求快如闪电、让对手往往在瞬间都判断不清他在过掉自己之前做了些什么就被过,变成了追求动作的每一步都做到让连动态视力普遍不如球员的裁判都能分辨、但每一步都力求稳准狠。
比如 92 年总决赛 G1 的横向背运过人连跳投,动作做得相当写意潇洒:

这球入选过官方评选的乔丹某个十佳球(如图所示),在 G1 直播的时候也被 NBC 做过特写慢镜头,总决赛结束后还可在公牛纪录片里看到——足可见这球的经典。

lz 如果回顾当季总决赛会发现,即使抛开那些特写的慢镜头,细看乔丹的动作还是会觉得比起他 80 年代的慢得多了。
什么叫做动作的每一步都力求稳准狠?
同样是当季总决赛,乔丹背打德雷克斯勒的这个后来被重放过很多遍的镜头:

一度是本吧知名签名档,很多人都用:

连起来看,内行人恐怕都可能会觉得这动作做得帅的一批;
但是分解开之后,即使我们这些外行人,都会发现乔丹从跑位中的选位、落位、要位,到要球,再到接球、再卡身位、连续晃肩(使得德雷克斯勒无法判断出哪次是真)、往底线翻身跳投——这就是追求动作做得稳准狠:卡得和晃得德雷克斯勒不知道哪次才是真的投出去,以至于没法第一时间有效干扰到自己的出手——敢说巅峰德雷克斯勒防守渣嘛?当时追身盖帽一流的他连乔丹的快攻上篮都帽过,至少凭他的身体天赋,注定了他的动态视力不可能慢得到哪里去。
这些细节只能从比赛中里找,GIF 不会记录到乔丹的整个跑位→选位→要位→要球过程。
===================
1995~2003,技术的第三次整合,从心所欲
到了前三连冠完成之后,乔丹第一次退役,那时候他自认为在篮球上已经感受不到竞争和挑战带来的趣味了。
9495 赛季,更准确的说法是 1995 年 3 月,乔丹第一次复出。虽然当时他对霉体自信地表示,自己在确认自己的身体恢复到百分百的状态后才正式复出,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部分的否定不是我说的,是乔丹自己后来承认的——参见乔丹自传《我的天下》。从当季季后赛中也看得出来事实正如乔丹自己所言)。以我的观感来评价,好胜如狂的乔丹大概自己多半也觉得自己在常规赛还打的不够多。

残酷的事实来了:季后赛之旅开始,首轮打黄蜂,4 场公牛大比分 3;1 晋级,虽然劳苦功高,场均出战 41.5 分钟场均砍下 32.3 分,总命中率 49.5%,但是系列赛一共失误 17 次,场均多过 4 次,最多一场 G3 失误 6 次;
半决赛打魔术,6 场公牛 2:4 钓鱼,也同样是劳苦功高,场均出战 42.3 分钟场均砍下 31.0 分,总命中率 47.7%,而且也看得出来做过调整,一共失误 24 次,场均 4 次,最少一次 G5 甚至出现挂零,但是 G1 失误 8 次,G6 失误 6 次,关键失误直接导致公牛输球
——身体是不是百分百状态,季后赛才见真章。
这个短暂的赛季乔丹留下的经典,恐怕只有如同惯例一般修理尼克斯后卫线爆砍单场 55 分(我看着乔丹的那些后仰那些颜射那些翻身跳投,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正常身体状态下乔丹跳投应有的后仰幅度,反倒是有些像是正常身体状态下科比跳投应有的后仰幅度)和如下图这样的隔扣奥尼尔,完成隔扣全部四大中锋的壮举了:

所以相应地,在这个短暂的赛季中,乔丹的身体结合技术的能力并没有达到他以往应有的水准——换一句更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技术和身体的适配程度与他以往做到的程度相比,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
于是乔丹又花了一个休赛季的时间去做调整。一是全面地恢复力量的系统训练,二是再一次地调整进攻技术(自然也包括运球技术)和终结手段的使用频率,通过做到这两点完成技术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整合——该会的、该精通的技术,乔丹早在五六年前已经初步融会贯通了,现在他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的新高度——这个高度有多么高处不胜寒,我说是乔丹接下来一辈子都取之不尽恐怕都不为过
——要不然为什么到了 10 年代,他的身体已经早就不适应单赛季的 NBA 正赛强度,却还时不时传出来他在平时训练中,花时间找山猫 / 黄蜂的现役球员单挑,还能打爆——身体巅峰不再之后,他哪来的资本给他们开小灶?
只能说明他的技术动作就算是放到现在放到当代,还是丝毫不过时的。

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这句话在篮球世界里,搁在其他任何人【比如什么科比什么詹姆斯什么杜兰特什么库里,让他们退役十多年后找现役球员单挑,还能打爆】我甚至可以都不信,但搁在迈克尔 - 杰弗里 - 乔丹身上,我就算是这辈子都没本事亲眼见过他本人,我还是放一百二十条心地信。

这一阶段里的运球动作,我自家电脑里随便翻,都是经典。
比如来自 lz 这张图的后一季常规赛,同样是公牛对阵爵士,乔丹直接换手持球杀到篮下,禁区内垫步后直接跃起,隔扣奥斯特塔格:

这是他 34 岁时做到的。

再找一些奇才的吧。
有一句话还请 lz 记住,这会让你在看球打球时受用无穷:
球员的身体越是下滑,越能体现他的技术功底到底如何。

crossover,收球,连续假动作晃掉马刺二将(先是传球假动作晃得鲍文以为他要传给弧顶队友,就远离自己;再是投篮假动作晃得大卫 - 罗宾逊不敢跳起只敢用手稍微干扰,又用一次投篮假动作晃得归位后的鲍文不敢放回手臂)→后仰跳投命中:

球员生涯最后一次造访麦迪逊花园,in&out 突破斯普雷维尔后颜射迈克尔 - 多利亚克:

左手运球,半转身假动作后连背转身突破邦奇 - 威尔斯(也有人说是肯扬 - 马丁,不过这不是重点),拉杆:

第三次复出后恐怕是重放次数最多的镜头——面对拉方索 - 埃利斯,一个 crossover 晃倒,easy ball:

关键球单打皮尔斯,变向切入 + 借跳步突到禁区,投篮假动作晃起再反向转身后眼得手:

===================
说了这么多,现在 lz 是不是对【为什么唯独乔丹能做到,从武器库里随便拿出来一样,用它个一个赛季,就能做到单挑无敌】这一点有了一些体会了吧?
因为乔丹从武器库里随便拿出来一样不是死板地用,不是试图一招鲜吃遍天;
而是灵活运用,随机应变。
搞得到了生涯中后期,同时代的对手们纷纷被他打服了,觉得他变幻莫测——照例,这也不是我的原话,是德雷克斯勒在输掉 1992 年总决赛后对霉体说的(原话:你们觉得乔丹的技术变化只有 200 种?不,他有 2000 种)。
很多时候,别说对手了,连他自己说不定也估不清自己会怎么用招——我喜欢用金老的话总结:无招胜有招。

以上就是我回复那个吧友的全部内容。

对比地看待就很明显了,我上面想说的就是:在任何生涯阶段,科比都没有如乔丹这般做出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

这是他的影响力达不到当初乔丹曾经做到的其中一点原因——对,别看我只是举了其中一点,然而一个后辈无法超越一个前辈,有这么明显、这么富于篮球意义的一点,难道不够嘛?

仅仅谈运球技术,在不同的生涯阶段,乔丹拿得出反向垫步,拿得出 in&out,就连他很少展现的 crossover 其实也是做到了一代大师级(微笑刺客托马斯在 TNT 的节目上有间接承认过乔丹的 crossover 不下于他自己)。

别和我说什么技术发展到科比打球的时代已经没什么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了。

不妨看看他的后辈库里现在做的:将背后运球过人发扬光大;用自己具备注册商标的投篮方式,带起整个 1 motion shot 的兴盛……

这也就是为什么库里距离退役还有好些年,却已经被一些霉体认为已经足够排的进 most skilled players of all time 的榜单 top10 了——而仅仅计算 PG 之中的 most skilled players of all time,库里目前就已经够格仅次于魔术师了。

我虽然会有自己的一套排名,但毫无疑问的是,库里确实已经位列前十了。


所以科比超越不了乔丹最根本的不足是:他在生涯哪一个阶段都在学习别人的技术(在卡哇伊 - 莱纳德出现之前,毫无疑问,科比就是他所处的时代里学习能力最强的球员),没有明确留存自己的技术,更惶论用自己技术的影响力能比肩乔丹——甚至到了退役季,他还是在学习别人——从习惯已久的 2 motion shot 试图掰成生疏的 1 motion shot,最终放弃,失败,重新回归 2 motion shot。这也是为什么科比的退役季反而出现了大量的三不沾。

别说是自己技术的影响力比肩不了乔丹,这一点上,魔鸟做得都比他好——魔术师的 no look pass 在成为经典的同时也让这项技术发扬光大,比如比他稍晚的道格 - 里弗斯(嗯没错,就是一度化身成梗的快船主帅),就曾经把这项技术练得走火入魔(威尔金斯曾经因为里弗斯 no look pass 的失误导致输球,赛后在更衣室里追着他打)。

再举一个当代球迷都认识的,詹姆斯,五黄的炮弹跨长传都见识过吧,你们可知湖人招牌的 SHOW TIME 进攻是怎么打起来的嘛?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魔术师,他强行推转换的能力别说在当时了,历史上就数他最强,无出其右(毕竟这么典型的又高、技术又好、耐操度还顶级的 PG,除了他还有谁),炮弹跨长传在电视转播时代玩的最 6 的就是魔术师。

伯德的无球进攻受到大量后辈的学习,比如最出名的要数雷 - 阿伦,除了他,其实后来很多的无球进攻高手如克里斯 - 穆林、雷吉 - 米勒等,在不同的生涯阶段都学习过伯德的无球进攻。

可是科比呢?你们会说,哦谁谁谁是科比接班人,谁谁谁的翻身跳投和科比如出一辙,你看你看这张对比图,科比和 XXX 多像啊。但有谁听说过科比的哪一项他自己的技术有着我上面列举的神魔鸟这些技术的影响力的,请务必在评论区里大大的 diss 我。

题主真正想问的:科比在哪些方面有所不足导致他超越不了乔丹。恕我没那么有空,我没法做到穷举论证,也没法做到说全。

毕竟科比已经退役,退役的球员是已经得到定论的。我是觉得,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这篇回答我说了科比超越不了乔丹最根本的不足,我觉得已经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12:55 PM , Processed in 0.0299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