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0

为什么白酒很难走出国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9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白酒很难走出国门?

原创: 有趣有料的  市界  2019-03-10


BB5A912A-9CAD-406B-A079-E4EE439FD79C.jpeg
面对国际化,中国白酒做了太多努力,越努力越小众,闻者心酸。投入了太多精力和金钱的酒企们,都在赌一个遥远的未来。


文 ✎ 李白白
编辑 ✎ 王思远 成静卫

2019年1月18日,拿到1200万美元赞助,澳网给泸州老窖挂了“1573球场”的牌子,安排了“1573比赛日”。墨尔本公园内,可以端起“1573大满贯”中式鸡尾酒,看书法、折扇及舞狮表演。
泸州老窖是第一个拿下顶级网球赛事的中国白酒企业,但事实证明,白酒酒精度够了,知名度还差得远。
有老外疑惑地问,1573是啥?
对国外网球迷来说,1573还是太陌生,有些人也搞不清,为什么一个白酒企业,要万里迢迢地跑到南半球赞助一场体育赛事。有泸州老窖经销商反应,这场声势浩大的赞助活动不仅收到老外的质疑,对于国内的销售同样效果不佳。
不止1573,茅台贵为全球市值第一,但是其90%的营收都是国内贡献。同样是烈酒, 法国白兰地、英国威士忌能畅销全球,中国白酒为什么只能在国内流行?
01
茅台盯上非洲大地
除了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等白酒企业,近两年也都在谋求国际化,做着一样的出国梦。为了打开海外市场,都在一掷千金。可惜,投入不小,水花不大。
中国白酒在国际上鲜有声音。
2012年以前,所谓的国际化更像是一场“秀”:在国外做好的传播,把酒卖给中国同胞。有经销商回忆,那时候的酒太好卖了,不用出门找客户。所谓“坐商”的说法就是这样来的。
2012年,国家限制三公消费,中国高端白酒迎来了断崖式的下降,连累整个白酒行业的一段低迷。无论是价格还是销售量,面临业绩压力,酒企大佬们把目光放到了海外市场。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中国酒企费尽心思,剑南春等企业在时代广场重金买下大屏幕、五粮液赞助英国爱乐乐团、泸州老窖把钱洒在了澳网的赛场上。
▵ 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

2018年11月1日,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与韩国菲德利斯集团旗下菲德利斯餐饮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五粮液集团将向韩国出口包括“普五”、“本色原酒”在内的多款产品,总数超过120万瓶,价值接近10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国白酒出口史上最大的一单。
2017年年末,茅台举行了“香遇非洲——文化茅台走进一带一路”非洲系列推介活动,先后走进南非、纳米比亚和莫桑比克三国。
据媒体报道,2015年以前,茅台在非洲仅有两家经销商,分别位于南非和纳米比亚。两年后,茅台在非洲已经有了8家经销商,覆盖的国家包括南非、纳米比亚、莫桑比克、多哥、毛里求斯,销售额为1154.74万美元,占贵州茅台酒海外市场销售额的3.65%。
与此同时,中国游客非洲抢购茅台的小道消息却不胫而走。
美国与非洲存在一个名为AGOA(非洲增长和机遇法案)的贸易协定,欧盟与非洲则有EBA(除武器外一切都可以)的贸易协定。此外,非洲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共同体,可以实现零关税流通。可以说非洲出口欧美市场基本可实现无关税、无配额限制、无贸易壁垒。
选择非洲作为国际化布局的重要地区,茅台的这一举动,令人遐想。
品牌传播上,中国酒企显得格外团结,“撒钱”成为所有品牌的共同信念。赞助国外活动一掷千金不说,还慢慢演化成了中国酒企的固定节目。
▵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奏响“美国三部曲”、唱响“欧洲好声音”之后,提出在国外建厂等方式,以“本土化”接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化发展规则,初步定名“汾特佳”。
近期,泸州老窖赞助澳网公开赛应该是白酒圈里的大事了,随手撒下1200万美元,却遭到了业内质疑。无论是市场还是品牌,中国酒企在海外如此撒钱到底意义何在?
中国白酒国际化有些年头了,如果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算进去已经一百多年了,白酒国际化未见端倪,葡萄酒本土化做的倒是风生水起。
02
海外市场让人心酸
撒钱的意义在于未来或许会赚钱。目前看,这一招效果有限。我们可以看一下,经过多年海外市场培育,各大酒厂交出了怎样答卷?
2018年,汾酒集团实现酒类销售110.64亿元,同比增长35.69%;实现酒类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幅在59%以上。汾酒集团也公布了海外收入水平,即2018年完成酒类出口675万美元(约为0.454亿元),同比增长57%左右。尽管增长两位数,但带来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

而背靠帝亚吉欧这棵大树,占尽了渠道、资本优势的水井坊,2018年前三季度出口额约为1838万元,反倒下降了28%。
面对国际化,中国白酒做了太多努力,越努力越小众,闻者心酸。投入了太多精力和金钱的酒企们,都在赌一个遥远的未来。
近几年,中国酒企迷上了鸡尾酒,试图通过鸡尾酒打开国际化的大门。对此,天津酒肉之徒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儒林则认为,在伦敦这样遍布酒吧的地方,鸡尾酒仍是很小众的东西,以此推广白酒是否有好的效果也很难说。
选择以调制的方式作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第一步主要源自于口感,白酒具有很多氧化的风格,魏儒林告诉市界,白酒使用天然酵母,风味富于变化,这对于外国消费者而言,不仅很罕见,也不是流行趋势。
另外一招是海外品鉴会。
中国白酒,即使是低度白酒,仍与外国人饮用的烈酒差异巨大。相比于酱香白酒,清香型的汾酒或许更受“外国人”欢迎,市界曾带着口感较为甜美的玫瑰汾酒到国外接受外国人的检验,除俄罗斯人外,德国、法国人对白酒的接受程度着实有限。
03
美国厨房当做料酒
白酒的国际化难,投入与产出比低,其中最致命的问题有三个:标准、文化和定位。
从标准的角度而言,白酒中不少物质很难说的清楚,西方人却更加较真,要求每一样物质都标得清清楚楚。这也就使得白酒很难突破法律的界限进入市场。早有网友爆料,中国白酒是以厨房用酒的名义进入美国市场的。
美国50个州中,22个州的酒精饮料由政府专卖,不同的州府之间也都有着不同的标准。这种市场环境把酒水市场切割成了多个细碎又独立的市场,为白酒出口加大了难度。
尽管中国白酒人已经意识到了标准的问题,对标国际标准,但这个问题迟迟未能解决,青青稞酒和汾酒提出了以“本地化”打开国际市场的方式,其中青青稞酒已经在美国设立基地,美国团队在美国有着十分优越的资源,但随后却鲜少有相关信息。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文化。中国白酒不应该仅仅被当做商品来看待,白酒的文化属性相当充分,是古代文人墨客稍有的饮料,因此白酒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但如今中国白酒的故事在海外还没有讲好,又在口感上摇摆不定,一方面有专家认为要保留中国白酒的特色,让西方人慢慢接受,另一方面则有专家支持白酒改良,适应西方消费者的偏好。但最重要的还在于文化差异。
酒是文化的载体,饮用方式、饮用场景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如果文化普及更好,或许可以推进中国白酒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中国白酒地位不必多说,茅台、五粮液、水井坊等等,每一个知名白酒品牌的背后都书写着几代人的奋斗史,也因此铸就了一个个高端品牌。
魏儒林说,对高端的理解,国内和国外差异很大,很多白酒走的高端路线,但在欧洲市场对于白酒的定位仍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饮品,很多人并不愿意付出高价购买。相比于白酒的竞争对手,威士忌等价格并不高,但是出口白酒的价格相对处于中高端的价位段。实际在贸易过程中,低端的清香型白酒较为受市场欢迎。
04
白酒还应该做梦么?
虽然收获有限,但是白酒国际化还是很多企业的梦想,而且这个梦做了100多年。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怒摔酒坛”的故事被一直讲到了今天。可见茅台对一个国际奖项有多么在乎。
这段小小的插曲还引发了茅台和汾酒一场“大战”。
博览会上一摔确实让茅台有了更好的美誉度。但是,根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监督兼筹备事务局局长、代表团团长陈琪1917年编撰出版的《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纪实》一书,“贵州公署”送展的“酒”获得银奖,而不是金奖。

2003年,茅台酒瓶背标上标示“茅台酒文化悠久,是中华文化酒的典型代表,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多次获得国际金奖,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 。
2010年,茅台已隐隐有了超越“中国白酒大王”五粮液的势头,此时的茅台已经是中国最赚钱的白酒了。同年6月,山西汾酒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汾酒唯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
汾酒掌门人李秋喜在会上公开指出:“四川、贵州等地很多知名企业此前都称自己的酒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完全是虚假宣传。”
▵ 汾酒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秋喜

已故的中国酒界泰斗周恒刚同样不站队茅台,在《知味斋杂记•汾酒拾零》指出:“每闻某厂曾得巴拿马赛会奖牌,然而吾得以亲睹者,唯汾酒耳。”
2015年,距离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过去整整一百年了,谁家才是大金奖却还没有定数,当年3月,《长江商报》披露,1954年,茅台酒瓶背标文字介绍称“解放前曾在巴拿马赛会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1984年,其背标称“一九一五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奖章、奖状”。直到2003年的背标上,才出现“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说辞。
这个消息极具杀伤力。2015年3月19日和20日,茅台股票迎来了震荡,近80亿市值顷刻烟消云散。
茅台与汾酒这场战役,打了多年,差点忘了白酒国际化需要一同努力,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宋书玉呼吁,中国白酒应抱团远洋。

白酒分析专家蔡学飞告诉市界,由于中国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白酒国际化首先可以助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其次白酒国际化对于做大做强国内知名酒企,实现其世界品牌具有积极意义,譬如茅台、五粮液、洋河;再次是白酒国际化对于中国竞争日益激烈的白酒市场,是部分酒企避开国内的过度竞争,实现弯道超车,突围的销售意义。
此外,白酒国际化的成功还将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推动白酒年轻化的进程。海归后的白酒或许将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待见,这或许可以成为白酒年轻化的重要突破口。可以说白酒的年轻化和国际化是一波操作,相辅相成。
说到底,中国白酒人的梦想就是年轻人和外国人共同举杯,庆祝新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10:34 AM , Processed in 0.0715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