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0|回复: 0

[知识] 一部吃货的二战历史:战争的滋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0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吃货的二战历史:战争的滋味

2019-05-30  魏阳  大家
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在某大学任教。


导读

食品,将世界秩序划分成两个时代。二战之前食物匮乏的时代,和二战之后,由美国主导的食物充足的阶段。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人们可能会想到各种“主义”: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等等。似乎,战争来自于人们脑中邪恶的观念,观念又导致了侵略的政策。然而,英国历史学家丽兹·柯林汉姆告诉我们——二战,起源于吃不饱的肚皮。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常常为体重而苦恼。这让人很难想象,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是因为卡路里不足而引起。柯林汉姆著作《战争的滋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食物的战争》探讨了食物对于二战的影响。她的着眼点,是由食物短缺,造成的各国不同的粮食政策。

5.jpeg

柯林汉姆发现,战前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基于英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失灵。市场失灵,造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物资短缺。德国和日本,无法在国内得到充足的食物来源。为了能在食物供给上独立自主,这些国家要么参与英国主导的贸易,要么进行领土扩张。

二战前的德国,粮食供给已比一战结束时好了许多,但谷类、食糖、土豆和肉类等关键生产部门依然无法完全自给。而希特勒政府又不愿意用有限的外汇去购买粮食。据计算,为了满足全国人口每天的卡路里需求,需要额外的800万公顷土地。另外,如果要将小规模的农地合并成更有效率的大农场,也需要新的土地安置德国的农民。

纳粹德国解决问题的战略,是发动战争控制东欧广大的产粮区——特别是乌克兰肥沃的黑土地。根据耶鲁大学历史学家提姆·施耐德的研究《血地:希特拉与斯大林之间的欧洲》:德国的计划是活活饿死上千万东欧的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然后让德国人殖民到这些土地上,永远解决第三帝国的供粮问题。这种政策体现在1941到1943年的列宁格勒围城战役中,德军的目标是通过围困饿死全城的俄国人口。德国对占领区普遍实行严格的食品配给,降低当地人口的卡路里摄入,并大量掠夺食品等战略物资。

6.jpg
列宁格勒保卫战

纳粹扩张政策的背后,是辘辘的饥肠。

但是,战争并没有解决问题。1939年入侵波兰以后,德国不得不开始口粮配给。1940年后,由于英国对大陆的封锁,食品短缺更加严重。军工,采矿等产业尤其严重。许多年轻人因为羡慕军队充足的伙食而入伍。1941年以后,德国民众的食品摄入量反而比战前下降了约20%。

日本的扩张同样也是由饥饿驱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了庞大的移民计划,发动上百万日本农民迁往中国东北,期望可以解决本国的农业危机。在二战中,日军的后勤补给出了名的糟糕。“以战养战”,是食品匮乏中的无奈之举。每一场战役中,凶恶的日军士兵都希望从敌人那里得到食物。

然而,因争夺食品而爆发的战争,最终以食品短缺告终。整个二战期间,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而死的日军人数,甚至超过了战死者。日本扩张的结果,和德国一样,不仅带来了本国的饥饿,而且“输出了饥饿”。1941年,日本的农业尚能保证人均336克的大米供应;而1945年,这一数字降到了234克。战争后期,被美军困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更是沦落到抓食各种野生动物、甚至人吃人的地步。

7.jpeg
瓜岛战役中被击溃的饥饿日军

德国和日本通过战争获得粮食自足的计划,完全失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战争本身搅乱了农业劳作和丰收,破坏了市场的原则。比如,日本对于东南亚的入侵,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贸易体系,导致了当地两百万人饿死。对中国的侵略,同样导致了超过千万人在饥荒中死亡。

英国的情况则好得多。虽然国内领土狭小,只有牛奶的供给可以自足;但是,由于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进口足够的粮食和肉类。这让战前的英国享受了自由贸易的好处。战争爆发后,英国开始限制国内家畜和酒类的产量,将土地用来种植谷物和蔬菜,使用农机提高农产量,鼓励妇女驾驶拖拉机耕地,甚至让战俘进行农业生产。目的只有一个,让粮食自给自足。

虽然来自欧陆和殖民地的奢侈品消失了,但是英国人享受了战时欧洲最好的伙食。每人每周可以买到4盎司熏肉,4盎司黄油,3盎司人造黄油,1盎司奶酪,12盎司砂糖,15盎司的鲜肉或冻肉,2品脱的牛奶,以及2盎司的茶叶。英国人还享用了美国租借法案带来的巨大援助。来自美国的蛋粉,冻肉,熏肉和各种罐头,来自阿根廷的玉米,来自冰岛的腌制品,让英国人从容度过战时岁月。

当隆美尔攻下英国占领的埃及城市托布鲁克时,德军发现英军的仓库里堆满了面粉,烟草,香烟,果酱和咸牛肉罐头和瓶装啤酒。相比之下,德军只有寒酸黑面包和沙丁鱼罐头。

英国人物资充足的代价,是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当地的饥荒。由于东南亚被日本占领,英国失去了缅甸的产粮区,于是向孟加拉征集粮食。这造成了数百万人因为饥荒而死亡。食品分配的后面,是英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苏联也同样面临着食物短缺。和德日一样,战前苏联的战略目标,也是摆脱由英国控制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食品供给的“自力更生”。但是,由于地理原因,苏联无法进行对外扩张,转而对内整合农业模式——进行对内“殖民“。国家主导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苏德冲突进行战备。这项紧迫的任务,让苏联残酷压榨国内农业。这种压榨让国家控制了农业,却没有提高农业生产率,结果是数百万人在大饥荒中饿死。饥荒造成的国力虚弱,迫使斯大林允许一定程度的土地私有化,和食物分配的市场调节。最终,是来自美国的食物援助,让苏维埃的士兵能够有力气与德军血战,挽救了苏联。

8.jpeg

书中也提到了中国。作者认为国民政府在战争中有一个误解。蒋介石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中国的农业状况会比工业国家更有弹性一些,因为工业国家的工业更容易受到战争摧残。事实证明,蒋的想法是错误的。国民政府在丧失了大量国土之后,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不得不增加赋税和对农民的掠夺。抓壮丁更减少了农业人口,当灾害来临时,脆弱的中国粮食供给面临崩溃。在1944年,国民政府有超过550万军队,吃掉了一半到三分之二政府征集的食物,可每个士兵每日的口粮只有750克大米。食品短缺造成了国军普遍的营养不良与作战能力低下。和共产党在解放区的政策一样,蒋介石在国统区号召军队自己耕种粮食,自给自足,但是收效甚微。最终,食品和物资短缺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击垮了蒋介石政府。

对于美国来说,二战是食品工业的辉煌时代。美国国内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丝毫没有受到战争破坏,反而得到无数海外订单,这大大的提高了美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准。世界的灾难,成就了美国农业的繁荣。二战也是美国农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时期,杀虫剂,化肥,杂交品种的广泛引进,极大的推动了农产量。美国成了整个同盟国世界的粮仓,为几乎所有盟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食品。美国的食品产量如此巨大,以至于战争结束后,对其他国家的食品援助久久没有结束。

科林汉姆认为,二战时的食品短缺经历,让欧洲国家开始反思自由市场经济的不足。这产生了通过计划手段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政策——这被称作社会民主主义。而美国因为战时农业的繁荣,反而增强了对市场经济的巨大信心。这让美国在战后对于国家调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策,不感兴趣。

罗斯福总统宣称,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四大自由。这其中,免于食物的匮乏,可能是对于参战国人民来说,最为真切实在的福利。美国巨大的农业产能,通过其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为本国和盟国的军队和民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食品资源,保障了同盟国的胜利。

9.jpg
来自美国的食品援助

美军的伙食,无疑是二战各国中最为豪华的。从米饭、面包、通心粉、燕麦片、果酱、糖浆、酸菜、番茄酱,到各种肉罐头和蔬菜罐头,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在后方和军舰上,士兵们的菜单还包括烤牛排加洋葱汁,法式烤土豆,冰激凌,现磨咖啡和苹果派。美国联邦食品与营养委员会为美军士兵定下的热量摄入标准,是每天4300到4785卡路里。这远超过德国士兵摄入量50%,也是日本士兵摄入量的两倍多。二战的胜负,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二战,也是美国食品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各种可以大量生产的工业食品,开始大显身手。美国制造的午餐肉——一种用多种肉料混合而成的罐装食品,成为了战场上的食品霸主。巧克力成了盟军士兵中最抢手的零食。甚至连缴获了盟军物资的德军,也回味无穷。工业化的快餐食品,易于运输储存,无需加热,口味尚可,而且提供足够热量。战争后期,无论是波罗的海上的苏军,还是亚热带丛林中的中国远征军,都有充足的卡路里摄入,体能与士气远远超过对手。

10.jpeg
帮助盟军打赢二战的美国spam午餐肉罐头

美国在二战中大量制造的工业化食品,改变了世界人民的口味和饮食习惯。书中提到,美军解放荷兰之后,当地民众从商店中买到了廉价的美军物资,包括蛋粉,午餐肉,各种肉类罐头,还有“加一点水就可以做成早餐的煎蛋“,这让荷兰人们惊叹不已。在战后千疮百孔的欧洲,美国的食品援助,布满了当地的餐桌,养育了一代欧洲吃货。

二战的胜利,是美国主导的盟军,食品工业的胜利。

强大的食品工业产能,让美国在二战之后,成为取代英国的超级强国。

食品,将世界秩序划分成两个时代。二战之前食物匮乏的时代,和二战之后,由美国主导的食物充足的阶段。战后西方世界的繁荣,来源于更充足的卡路里和蛋白质,更多的农地,和更有效的农业技术。这让科林汉姆感叹,如果美国的农业革新(绿色革命)能够发生在战前的世界,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许本来可以避免。

《战争的滋味》提供了从物质的角度,理解二战的新颖视角。由于训练和资料的缘故,作者对于中国战场的讨论,仅仅是蜻蜓点水;但是全书的全球视角,和广泛综合的能力,受到了美国学界的好评。

在一个全民减肥的年代,人们很难记得,饥饿,曾经催生了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虽然二战已经远去,但是人类对于食物和水资源的争夺,却远远没有结束。正如一首歌曲中唱到的,“吃饱了饭的人民”,会不会永远被上苍保佑,远离因饥饿和困乏而爆发的冲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2:07 AM , Processed in 0.0758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