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4

中国公司掐架简史 | YiMagazine专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0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公司掐架简史 | YiMagazine专栏

 戴老板 第一财经YiMagazine 2019-07-20

中国有一家公司遍历了所有不同阶段的商业冲突,而且每次都引发行业轰动媒体狂欢,它就是格力电器。在掐架这门学问上,董明珠似乎掌握核心技术。她从不无的放矢,每一次对外PK都暗含了格力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意图。


 作者 | 戴老板


2018年4月,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华为内部发了一个文件:跟中兴全面和解,专利纠纷搁置争议,禁止挖员工,禁止抢客户。


围观群众纷纷表示感动,有媒体甚至大呼“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殊不知对于这两个同城冤家来说,兄弟连心其利断金的温情实属特例,同室操戈相煎很急的场面才是常态。


两家公司都不会否认的是,华为和中兴的崛起史基本上就是两家公司的PK史。它们一路从龙岗打到南山,从深圳打到北京,从非洲打到欧洲……黑的、白的、灰的,方式五花八门,手段各显神通。


比如关于研发,两家公司经常出现核心员工互挖、离职拆走硬盘、老东家直接报警的恶性事情;关于营销,伪装成对方员工、截走对方客户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关于竞标,居然还出现过一家给客户演示产品,另一家在附近偷偷干扰信号的过分之举;甚至连打嘴炮,两家公司也是你来我往,华为内部称中兴为26,是“二流”的谐音。中兴则毫不示弱,把华为称作“28”,意思是你比26多一个2。


同在深圳的华为中兴这种“双寡头互搏”,在中国企业界并非孤例。同在青岛的海尔跟海信、同在长沙的三一和中联、同在呼市的伊利和蒙牛、同在广东的美的和格力,同在上虞的龙盛和闰土,类似大战已经上演过多次。


最大对手之间的相互攻击是商业竞争的正常表达,放在全球都一样,华为中兴们争斗的激烈程度,并没有比当年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玩得更大。


但细看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正面冲突,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大有不同。有些冲突看起来昏天黑地激烈无比,其实参战双方只是在活动筋骨做做样子;有些看起来温吞如水波澜不惊,其实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事关生死;有些看起来是某方占尽优势风头无两,其实命运已经听到丧钟的轰鸣,只是徒做垂死挣扎而已。


导致这些区别的,就是“行业发展阶段”这一核心要素。从投资的视角,行业发展阶段可以分成3个部分:快速成长期、行业洗牌期、竞争稳定期。


第一个阶段是行业的黄金发展期,通常会有成百上千家企业涌入,比如1980年代的啤酒,1990年代的家电,2000年代的地产等。这一时期行业处于蓝海阶段,大家伙都能赚钱,即使产生纠纷也不会大打出手,毕竟搞完这家还有好多家,不如闷声发大财;


第二个阶段是行业的洗牌淘汰期。按照历史规律,一旦行业增速出现下降,之前涌入的大量企业就会陷入困境。洗牌期的企业商战会非常惨烈,低价竞争、恶意举报、合谋做局等方式会层出不穷,90%的厂商会在冬天里死亡。这是公司冲突的高频期;


第三个阶段是行业格局的稳定期,通常已形成了几家龙头公司占据市场80%份额的稳定局面,谁也消灭不了谁。这时尽管行业增速有限(甚至陷入轻微衰退),但由于龙头公司掌握了定价权,其利润反而丰厚,此时的正面冲突大都带有警告性质,而非真刀真枪地搞肉体消灭。


中国有一家公司遍历了上述所有不同阶段的商业冲突,而且每次都引发行业轰动媒体狂欢,它就是格力电器。


在掐架这门学问上,董明珠似乎掌握核心技术。还没当老大时,她跟董事长朱江洪吵,对着领导拍桌子咆哮是家常便饭;格力被宝能举牌,她跟姚振华吵,一顶“中国制造破坏者”的帽子直接扣过去,此后更是派自己的好友刘姝威出马;她甚至因为进场没听到鼓掌而在股东大会上当场发飙,生气地喊道:“5年不分红,你们能把我怎样?”吓得一众股东大气不敢出。


当然,董明珠开炮最多的对象,还是空调产业链上的相关利益方:竞争对手、家电卖场、电商平台、潜在敌人等,并产生了众多经典战例。董明珠从不无的放矢,这些冲突无一例外都暗含了格力在不同时期的战略意图。


以下,我用格力参与的4个经典商战案例,来说明公司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战斗策略。


B1A9FF39-32E3-4C82-9C77-9F61211A8FAB.jpeg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交锋:2004年,董明珠vs.黄光裕


2004年2月,成都6家国美店在淡季搞促销时对所售格力空调大幅降价,1680元的1匹挂机被降为1000元,3650元的2匹柜机被降为2650元,并通过媒体广告大肆宣传。类似的降价在国美门店其实每天都在上演,但唯独这次,降价没有经过格力同意,一下子就把董明珠给激怒了。


董明珠做销售起家,非常重视跟格力风雨同舟的传统经销商,国美的降价无疑破坏了价格体系,她自然会强烈反对,并要求成都国美门店停止降价促销,向格力道歉。早就看董明珠不顺眼的黄光裕毫不示弱,直接将全国所有门店的格力空调全部下架。“格美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当时的国美如日中天,“连锁家电卖场”模式正红遍大江南北。凭借着对渠道的强大掌控力,国美对上游供货商强势挤压,坚持“厂家免费铺货,7天后再结算”,挤占供应商货款,连海尔、海信、TCL这种巨头都不得不低头。2004年的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上,黄光裕对着台下的家电企业代表放言:“你若拿我黄光裕平衡我的对手,我就有办法去平衡你的对手!”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


更大的背景在于,当时家电行业已经告别了1990年代突飞猛进的美好时光,行业已经明确进入到了洗牌期,众多初代家电厂商如泰州春兰、无锡迎燕、陕西宝花、顺德华宝等,很快都将慢慢消失。董明珠需要回答一个核心的问题:在行业洗牌期,如何打一场逆势翻盘战?


在其他公司都屈服时,董明珠选择了坚持核心模式不动摇。在她的指挥下,格力加强了以城市为中心、以地县为基础、以乡镇为依托的三级营销网络,在全国布局了超过1000家专卖店,并让利各地经销商,把他们绑在格力这条战船上。最终结果显示,2004年格力销量增长了30亿元,达到138亿元,其中80%是靠格力的专卖店销售出去的。


数字就是最好的裁判,到了2005年,格美大战胜负已分。


格力之所以能够胜利,主要是董明珠没有因为竞争而随波逐流。无独有偶的是,在“千团大战”中,美团王兴也没有选择跟随对手们在一线城市开展线下广告大战,而是果断地去抢占二三线市场,并等着在对手耗尽资金时给予致命一击,最终赢得这场烧钱无数的O2O大战。


坚持核心模式,加强企业内功,是这一阶段获胜的关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交锋:2014年,董明珠vs.方洪波


2014年9月26日,格力电器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敬告:“尊敬的家电同行,格力电器将发动20年来首次价格战,斥资百亿回馈全国消费者。国庆期间优惠力度空前。如因此触及到您的利益,我们深表歉意!”


这封令人匪夷所思的“宣战信”,针对的对象其实只有一个:美的集团。


空调行业此时已经进入到了行业稳固期,两家龙头公司格力和美的份额稳定,不分伯仲,甚至连接班的时间都一样:2012年,董明珠取代朱江洪成为格力的董事长,在同一年,方洪波也接过何享健的班,就任美的集团董事长。


在201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针对小米和美的即将宣布的战略合作,辛辣地点评道:“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你赔我200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引发媒体一片哗然。


对此,性格内敛的方洪波极少回击,总是展现出一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谦谦君子形象。他甚至还发了一条朋友圈,来表达自己对正面PK的态度:“奔驰公司祝贺宝马100岁生日,左下角德文的意思是: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其实感觉很无聊。向竞争者致敬,伟大企业应有之胸怀!”


董明珠并没有停止攻击。在2014年的这场价格战中,格力在河北、上海等地的内部吹风会上出现了“搏上一切打垮美的”这样火药味十浓的标语。


但最后的结果却让董明珠大失所望。价格战并没有打掉美的多少份额。美的集团2014年的销售增速为17%,略高于格力的16%。反倒是格力,压了大量的货到渠道经销商的库存里,导致2015年销售增速大幅下降28%,销售额跌了近400亿元,而美的在2015年仅下滑2%——可谓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2014年的这场价格战,董明珠彻底失败了,究其原因,在于没搞清行业稳固期的竞争策略:要文斗,不要武斗。


在行业竞争收缩到2到3家龙头公司的时候,每家公司都会有根据地,这时候很难通过纯粹的市场竞争手段来消灭对手,价格战通常都是徒劳无益的。例如华为和中兴相爱相杀20年,但在2012年之后,两家公司很少再有恶性价格竞争,只在专利等方面小打小闹,大部分时间都在联手赚钱。


同样,2019年6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伊利蒙牛冬奥会互撕”,也是属于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嘴炮式互撕。当年这两家在内蒙古奶源地打得你死我活的企业,现在已经是乳制品行业当之无愧的双寡头,股价和利润一直在创新高,放弃美好时光下场去真刀真枪地干,只是围观群众的臆测罢了。


董明珠后来也学精了,2014年之后再也没有玩过这种神风攻击,她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行业稳固期的策略就是多说少动,嘴炮为先,切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82AD121-E41B-4596-9754-0221C1E2D0EC.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次交锋:2019年,董明珠vs.奥克斯


2019年6月10日,刚刚赢了对雷军赌约的董明珠,又瞄上了新的对手:空调行业老三奥克斯。


格力当天在官网和微博上发了一封举报信,指责奥克斯空调虚假宣传,耗电量大,能效比和制冷消耗功率的检测均不合格。奥克斯随后回应表示你格力胡说八道,并祭出了民族主义大旗:“中美贸易战下,民族品牌应携手一致对外。格力直接向本土企业开战,于民族大义不顾,于国之大局不顾。”


此番言论遭到了网友的纷纷嘲讽,围观群众大都站在了董明珠这一边。不过看客们搞不懂的是,为何格力会对行业老三痛下杀手?甚至不惜用“实名举报”这种手段?要知道,格力指责奥克斯的“虚假宣传”,其实美的那个“一晚一度电”也有同等嫌疑,但董明珠只是对其嘴上讽刺两句,远没有像对奥克斯这样上纲上线。


核心原因在于:对于破坏行业稳固格局的搅局者,一定要痛下杀手,不能让其做大。


行业稳固阶段正是寡头们赚大钱的时刻,这时候突然杀出一个搅局者,会把“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给破坏掉,重新回到竞争的泥潭。龙头公司应该果断行动,将搅局者联合绞杀,毫不留情。


没做到这一点的行业和公司,下场通常都不好:比如摩拜和ofo以为能垄断市场,结果哈罗单车崛起了;国美和苏宁以为江山稳固,结果冒出来一个颠覆者京东。当然,围剿能否成功,取决于搅局者是否有新的商业模式、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比如国美和苏宁再怎么围剿京东也无法取得胜利,原因就在于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不同物种。


格力能否成功围剿奥克斯,关键是看奥克斯有没有超越格力的竞争优势。不过即使格力这次不成功,美的应该也会出手。对于行业双寡头来说,搅局者是共同的敌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次交锋:2013年~未来,董明珠vs.雷军


董明珠跟雷军的10亿元赌约诞生于2013年,最后的结果已经众所周知,但真实的情况是:董明珠表面上赢了,实际已经输了。


董明珠vs.雷军这场造就无数媒体流量的对赌,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销售模式的对决:一个依赖线下经销体系,一个依赖线上粉丝经济,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物种。事实上,格力2018年的收入的确超过小米300亿元左右,但这个差距会在一到两年内被填平,2019年极有可能是格力最后一次赢过小米。


不同时代、不同物种、不同模式之间的竞争,结果大都差不多:拥有高维商业模式的公司碾压低维公司,结局一边倒的惨烈。


比如1993年,被称为“八大舰队”的南京八大国有商场对苏宁发起“空调大战”,宣称将封杀任何敢给苏宁供货的厂家。彼时苏宁以“厂商合作”的独特“家电卖场”模式在家电市场刚站住脚。面对巨头围剿,苏宁以颠覆者的姿态选择全面应战,承诺消费者如果发现苏宁所售商品价格比在南京任何商场高,苏宁即全额收购并支付差价。最后结局是:苏宁在这场大战中实现销售额3亿元,同比增长182%,八大舰队惨败。


国美、苏宁依靠这一场场家电大战,令传统国有商场家电柜台模式全面落幕。当然,20年后,国美、苏宁“颠覆者”的身份,交给了以京东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商公司,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因此,董明珠和雷军的赌约,代表着企业竞争的最后一种场景:当你面对行业潜在的颠覆者,你应该怎么来反击?可选的答案并不多。一个证据就是:格力试图做手机,攻入小米的腹地,最后无疾而终;而小米试图搞空调,攻入格力腹地,销量惊人。


在小说《三体》的最后,高维生物向太阳系扔了一片二向箔,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


当然,也并非毫无出路。比如面对互联网电商的降维打击,苏宁果断转型,尽管道路坎坷,但2018年苏宁易购的GMV已经排在了行业第四,仅次于阿里巴巴、京东和拼多多,市值也维持在了千亿元规模。而没有转型成功的国美,目前市值只有100多亿元港币。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中国公司商业冲突的4种场景:


① 行业洗牌期。策略是坚持核心模式,加强内功;

② 行业稳固期。策略是文斗不要武斗,多喷少动;

③ 搅局者出现。策略是痛下杀手围剿,毫不留情;

④ 潜在颠覆期。策略是不要浪费口水,赶紧转型。


因此,像董小姐那样具备斗争的艺术只是表面功夫,掌握竞争的核心要素才是商业致胜的关键。只有既精通斗争技巧,又具备视野格局,企业才能达到至高境界:虽不愿打,但不怕打,必要时更是不得不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2:02 PM , Processed in 0.1388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