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3|回复: 0

[哲史艺丛] 说好的“覆瓿”、“补壁”,怎么又接受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好的“覆瓿”、“补壁”,怎么又接受不了?

2019-08-27  戴新伟  大家
戴新伟,诗人、媒体人。


导读

今天人的作品永远要承受这样的捶打与拷问,垃圾箱也是消磨之一种。





1.jpg
图注:近期有个热贴叫《白送人字画的下场》

中国文人的谦虚是出了名的。

比如著作出版,遍赠友好,大都会表达一个意思:拙著只堪覆瓿(fù bù)……意思是要您指教是不敢妄想了,只求在您家里有个盖罐子的活就满足了。

2.jpg

古代藏书家费尽心力,打造自己的书藏,而结局无一例外都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在没有公藏的时代,私人花了大量的钱财,不出一两代人,藏书便星散了,能坚持到四五代人的凤毛麟角,身前即散出的也大有人在,藏书家有如“挥泪对宫娥”。

虽然历代藏书家刻制了不少训诫警告式的藏书铭盖在藏书上,恐吓借书不还要遭天谴,恐吓后代“子孙不读何其愚”之类的,也起不了作用,崽卖爷田不心疼,该儿子卖的儿子卖,该孙子卖的孙子卖。

这些藏书家无不以历代名刻本、名家藏本、稿本抄本(因为稀少)为搜求目标,希望集齐“百宋”、“千元”、“百嘉”作为毕生愿景。同时代人的受赠书籍在藏书家那里的数量当系少数,而地位也远远不如现代人这么明显,至少当一个藏书家的藏品散出时,没有哪个赠书的作家跳脚表示生气、抗议。

生气、抗议这种事情,只有在现代作家身上发生。

自己的赠书被清理、流落旧书店或者地摊,便牢骚满腹,甚至还有买来再次赠送之举,并且写成文章。大概是受到这股自爱之风的影响,有的作家对签自己的书十分矜慎,生怕自己手里的宝贝不受人重视,很快就会流落到旧书摊去了。

这些都是现代作家珍惜羽毛的表现。不过,他们忘记了当自己的著作在旧书店(现在应该是旧书网络)出现时,已经是一种流通,带着签名、上款的旧书,也会比没有作家手迹的旧书更受藏书者的青睐;在价格透明化的今天,越是名人的签赠本,越有价值,价格也会越高

3.jpg

回头看看藏书历史,这是书籍流转的正常现象,比作者一定要受赠人宝藏其著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尤其是从长远来看。

当然,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一旦著作赠予了别人,处分权便在别人的手上,属于他的东西,是藏于家、转赠他人或者卖掉,他有权这么做,即使于情理上说不过去。要知道,人都有旦夕祸福,何况是书?自爱固然重要,但转为一种心结,却又何必——想想“只堪覆瓿”的初心,何妨一笑置之。

作为中国文人的一大分支——书法家——似乎也相当的谦虚,往往在题赠作品时都要写上“正腕”、“补壁”之类,把自己放的很低。但假如这件“补壁”的“法书”哪一天被受赠人清理了、连去旧书店地摊的规格都没有,直接扔在垃圾箱上,书法家还能淡定吗?最近那张垃圾箱上的“心物一如”匾额,以及被转发评论,加深了(决不是“刷新”)我的一些看法,比如——原来以为这种心结只有写书的人才有,没想到书写的人,也有。

本来,按照日常生活的逻辑,我们经过垃圾箱时,应该快点走过,假如我们不是环卫工人或者流浪汉。对待一张被扔掉的书法,同样应该如此。但它因为具有文化的特征,被如此处理,不免会引起人们善意的调笑,这是正常的。

但有的人却相当敏感地指出(可能用“代入”比较恰当),这就是“白拿”的作品之下场。言下之意,因为得到的人没有付出金钱,所以才会这样不珍惜。有人更进一步指出(此处是十足的“代入”了),我从来不送人书法和印作,言下之意,我的作品便不会被人扔进垃圾桶。

4.jpg

这些议论往往会让我们想起一些与书法有关的杂闻。

比如,假如有官员提及书法,必然有声音为之叫好,称书法受到了重视。说实话,我是看不出来“心物一如”这张书法是白送给人的,当然不排除有这可能。但即使是白送给人的,别人就不能扔么?还是那句话,假如赠送给了别人,那么处分权便是在别人手上。“白拿”这个词还透露一个信息,即书法是有价格的,在商品经济时代,这已经称为普遍的现象。假如这位原物主是花钱买的,他扔东西只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干卿何事?

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的市场化由来已久。早在元代人的笔记里,便记载了书法家赵孟頫对寺庙里的居士前倨后恭的掌故:等客人奉上润笔,便谈笑风生,大呼仆人泡茶,相谈甚欢。

从清代以来,书画家拟订润例成为常态,各种形式都有相应的价格,特别是报纸媒体兴起后,书画家润例更广而告之,成为大众熟知的事物。

近代艺术家如齐白石,明码实价地贴出润笔,坚决不“白送”,反而被称为艺林掌故,流传至今,而不给人以鄙吝的感觉。

艺术家也要吃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为公道。就以齐白石为例,诗人艾青就提到请老人画什么题材都给了润笔,还要拉出去请吃一顿才行;广东某画家写他到了齐白石家就给酬金,老人大喜,一边收钱一边夸你们广东人就是有钱,画当然也又快又好。

5.jpg
齐白石的润笔收据,现今也是收藏品

虽然在大众媒体上没有见到今人的润例,但实际上暗地里早已大行其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如此,书画家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要应酬,也要讲人情世故,你怎么能做到像齐白石那样铁面无私说一不二呢(齐白石也有送画的记载),他可以把大俗之事变作大雅,你自己掂量一下,跟他有多大的差距。

书画是雅事,朋友之间的酬应索取,称之为雅债,古往今来,正正经经的作品不受看重,反而是那些逸笔草草的应酬之作(特别是跟重要人物重要事件有联系),受到后世的追捧,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6.jpg

比如,张大千的书画作品固然是顶级的,像他写的那些宴客菜单,不也一样受到后人的重视么?难道大千真的也要随时落墨随时收钱?!

7.jpg
8.jpg
张大千手写菜单,也是能进拍卖场要高价的

有一种声音说,今天的书画家应该警醒,应酬作品就是这张字的下场。这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我们不能肯定那张书法是不是应酬作品,更不能保证非应酬作品就不会享受同样的待遇,但他至少说明,书画创作应该临事以敬,更进一步说,艺术创作没有止境,多少艺术家活到老学到老,衰年变法的例子往往更能说明艺术家创作求新的主观愿望。

书画家看重自己的作品,无可厚非,但除了自身艺术修养的不断进步,一张作品的价值,不仅仅靠画功,也不是在创作完成时即已完成。要受到后世承认,除了写得好画得好,书画家本身的名声、修为是一大关键,而当作品在流转的过程中,收藏者的眼光、地位,也是为作品增值的必要步骤:经过名家收藏的必然会受到后人的追捧。

最后,作品内容本身、收藏流转经过,受到不同时期批评研究风气的影响,为学术界所重视,进行鉴藏、考证,形诸文字,公诸于世,达到其价值的最大值(比如前述“雅债”,就会涉及到对两个人以上、甚至是一个文人书画家群体的观察)。

凡此种种均可以看出,书画家的创作是第一步的,伟大的作品,流传后世的作品,无不要与人发生关系,它的文化附加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今人作品比古人还贵,本来就不合情理,实际上真正的收藏家对此早有清醒的认识,真正受到市场关注瞩目的,也决不是现世人的作品,那些自矜自爱得过了头的书画家,作品只要上微拍试试就知道了。

明代藏书家的收藏标准,首取要有来历和著录的,其次是前贤而非时人的作品。对于藏书的命运,“惟听宇宙之所自为消磨,则经几百年而不消磨者,自有一段精彩,不可埋没者也。”这是对收藏事业宏观的结论,书画等艺术品无不如是。

今天人的作品永远要承受这样的捶打与拷问,垃圾箱也是消磨之一种,实在没有必要去发牢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6:26 AM , Processed in 0.11902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