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军事] 《出鞘》2019-10-09:登高望极千里眼:中国如何借鉴俄罗斯经验发展导弹预警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9 04: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高望极千里眼:中国如何借鉴俄罗斯经验发展导弹预警系统
新浪军事  2019年10月09日


1.png
据卫星通讯社4日消息,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讨论俱乐部会上发言时表示,俄罗斯正在协助中国建造导弹预警系统,这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因为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这种系统。同样在当天俄罗斯国防部也表示,两座新的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站将于2022年在俄罗斯的北极地区启用。目前中国正在发展弹道导弹拦截能力,俄罗斯的导弹预警技术有何借鉴,本期《出鞘》就来谈谈。



2.png
俄罗斯现有导弹预警探测网络由空间预警系统、陆基战略预警雷达网和跟踪制导雷达网组成,承担核心任务的主要是以光学侦察卫星和电子侦察卫星等组成的空间预警系统,以及以地平线外(超视距)雷达和地平线上探测雷达等组成的陆基预警系统,主要目的在于监视美国本土东部、大西洋北部和欧洲的弹道导弹发射情况,并对袭击莫斯科核心区的弹道导弹目标进行全方位预警探测。



3.png
在空基预警系统方面,俄罗斯的导弹预警卫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统一太空系统”,从苏联时代开始建设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卫星已经全部退役。“统一太空系统”由10颗卫星组成,首颗“苔原”卫星(宇宙2510)已于2015年发射升空。该系统采用多波段工作方式,能对来袭导弹的助推段、中段和末段进行持续跟踪,可极大减轻导弹袭击预警雷达和反导拦截系统目标指示雷达的任务。



4.png
与美国大多喜欢将导弹预警卫星部署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不同的是,俄罗斯的预警卫星大部分被部署在“苔原轨道”和“闪电轨道”等高椭圆轨道上。这种轨道使得卫星能够在运行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内,专注于监控北半球,尤其是从北美地区、北极到俄罗斯中、北部区域的广大范围。此外这种轨道发射难度也低于地球静止轨道,对于缺乏低纬度发射场的俄罗斯来说,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性。



5.png
不过虽然卫星能够更早地对来袭导弹进行预警,但就性能来说,还是只有高精度的地面雷达才能判别出导弹国别、袭击规模、飞行弹道和最终落点等,甚至还可以在数秒之内,就判别出这是一次意外的导弹发射,还是筹谋已久的密集进攻。因此,地面导弹袭击预警雷达一直是整个导弹预警网络的核心所在,苏联也在冷战结束前就建立起了一个环绕整个国家的陆基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网。



6.png
在冷战结束前,苏联已在俄罗斯的伯朝拉、摩尔曼斯克、伊尔库茨克建立了弹道导弹和太空目标远程雷达探测网,而在乌克兰的穆卡切沃、塞瓦斯托波尔则部署了“第涅伯河”远程雷达,此外在阿塞拜疆、拉脱维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地也分别部署有远程雷达,将整个国家易受导弹袭击的方向都纳入了监视之下。不过其后的苏联解体,却导致俄罗斯在这道环形雷达网中只剩下了3部雷达。



7.png
经过了在新世纪的不断补漏,俄罗斯目前已经重新建立起了一道包含地平线外(超视距)雷达和地平线上探测雷达的环形雷达网。其中超视距雷达主要是“集装箱”,该雷达借助电离层能反射信号的原理,最大探测距离达3000公里,最大探测高度则有100公里,主要用于探测波兰和德国方向的来袭导弹。此外由于探测范围达240度,该雷达还能探测土耳其和芬兰等方向的来袭导弹。



8.png
“集装箱”雷达最早在2013年建于位于莫斯科东南的莫尔多瓦共和国,在此之前其实俄罗斯一直都没有将超视距雷达用于导弹袭击预警。这主要在于超视距雷达预测的弹着点误差偏大,探测高度不超出电离层,而且探测时间过长。但随着近年来各国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武器以及隐形武器技术的加速扩散,俄罗斯又重新开始重视起这种能同时探测空气动力目标和弹道目标、隐形目标和小型目标的雷达来,并且已经计划将“集装箱”雷达部署到远东地区来。



9.png
上面我们提到俄罗斯从冷战后直到2013年都没有启用过超视距雷达,这期间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沃罗涅日”这类地平线上探测雷达上。俄罗斯现有的此类雷达包括第二代“第聂伯”、第三代“达里亚尔”和第四代“沃罗涅日”,其中“沃罗涅日”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00公里,最大探测高度则达4000公里,能同时跟踪500批目标,相比前两代,尤其强化了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



10.png
目前俄罗斯共部署有9座地平线上探测雷达(境内7座、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各1座),其在部署上主要是以莫斯科为中心,侧重防御从欧洲方向(5座雷达)和北极方向(2座雷达)来袭的导弹。此外在莫斯科地区,俄罗斯还加配以“顿河-2N”雷达作为内环防御圈,与“沃罗涅日”形成双层预警网。再加上更外围的“集装箱”雷达,莫斯科地区已经形成有效的3层预警雷达网。



11.png
除了莫斯科地区以外,随着近年来远东地区各国隐形战机的大面积列装,以及弹道导弹技术的扩散,俄罗斯目前也正在计划将这道保卫莫斯科的预警雷达网,向东部和南部两个战略方向扩展。俄罗斯一方面加快在远东地区建设“集装箱”雷达,另一方面也在加快升级这两个方向上的“沃罗涅日”雷达。据悉“沃罗涅日”雷达的最新部署地,就包括阿尔泰边疆区、阿穆尔州和伊尔库茨克州。



12.png
在空间预警系统和陆基预警系统之上,俄罗斯也建立了相应的反导指挥体制。一般在敌国导弹发射后,位于谢尔普霍夫-15村的导弹袭击预警卫星指挥中心和雷达指挥中心,将首先接收来自各探测设备的信息,然后将目标信息汇总给位于莫斯科近郊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的导弹袭击预警指挥中心,该中心经过比对来袭目标后,最终将拦截指令和信息下发给A-135/A-235拦截系统进行拦截。



13.png
上面我们提到,俄罗斯和美国在导弹袭击预警卫星所采用的轨道上有各自偏好,其实在陆基雷达体制方面俄美两国也存在不同。与俄罗斯仍将超视距雷达作为陆基预警网最外围一环不同的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发展的AN/FPS-118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500公里,是美国应对敌方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最有效的早期预警雷达)之后,就再也没有发展过用于导弹袭击预警的超视距雷达,现今的陆基预警网也主要是以进行地平线上探测的“铺路爪”雷达及其改进型号所组成。



14.png
从2016年开始,中俄两国多次在俄罗斯国防部空天防御兵中央研究所实验中心,就反导作战集群抗击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打击举行联合演习。中心前身是苏联反导武器系统研究所,主要从事空天防御技术和新型反导武器的研究,一般不允许外国人进入。演习为中俄双方提供了接触对方秘密资料和数据,以及相关军用通信设备的机会,这也充分反映了中俄在反导技术方面的合作深度。



15.png
该演习从侧面印证了,俄罗斯或许的确正在协助中国建造导弹预警系统,而俄罗斯的帮助也确实对中国发展导弹袭击预警技术有不少益处。因为导弹袭击预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监视卫星和地面雷达间的无缝衔接,还对指挥体制和指挥人员素养有着极大的要求,例如中国就可以通过合作从俄罗斯学习到,如何发展高效的超视距雷达,并将其与地平线上雷达科学搭配,如何构建相应的计算机模型,以及如何建立反应迅速的反导指挥体制等。



16.png
当然在学习俄罗斯的经验之外,我们也要看到两国对导弹袭击预警所要达成的目标的不同。俄罗斯因为核心区主要位于莫斯科周边,所以其导弹袭击预警体系实质上还是一个围绕着莫斯科地区建立的区域级反导系统,而中国一方面首都地区被严重暴露在日韩等国之前,另一方面华东华南等工业重镇和人口稠密区也极易受到某地区和某些国家的导弹袭击,因此我国在建立区域级反导系统之余,也要尽早建立美国那样的国家级反导系统,而这方面俄罗斯是毫无经验可取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不断摸索。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04:27 PM , Processed in 0.0374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