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影乐之声] 李安的执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9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安的执念

2019-10-18  周黎明  大家
周黎明,文化评论人,以影评著称,以中西文化解读见长,著有中英文著作20余种。


导读

两千年前的剧本依然穿透人心,但一百年前的影像技术只有古董价值。





《双子杀手》是李安导演电影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借用该片的一句中文广告语:“李安的一小步,电影的一大步”。它可能标志着一条崭新道路的开启,也可能证明此路不通。

对于李安来说,有没有继续向前闯的机会,很可能取决于这部影片的市场表现。“一小步”太过云淡风轻,他处处展示的谦逊和真诚,掩饰了背后的坚定决心以及隐藏更深的一份脆弱。

1.jpg

谈《双子杀手》,离不开整个电影科技的趋势,即enhanced format。中文没有约定俗成的对应词,直译是“加强格式”,也有说“高格式”,简言之,跟传统的影院放映相比,银幕更加大(如Imax)、画面更加清晰(超过24帧)、维度更多(如3D),数据量自然也更大(4K)

这种趋势不是现在开始的,也不是最近十年的事儿,早在上世纪50年代,当宽银幕格式发明不久,立体电影、气味电影等尝试便相继出现。即便在尚未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部3D电影也在1962年就问世了,就是陈佩斯的爸爸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3D真正登堂入室,是2010年的《阿凡达》。

2.jpg
打开电影3D时代的《阿凡达》

《阿凡达》让大家以为3D从此取代2D,如同彩色片取代黑白片。当然,2D像黑白片那样依然会存在,但仅限于少量艺术探索或怀旧价值的作品。

将近十年过去了,3D真正为影片艺术加分的(而不仅仅是增加票价),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除了《阿凡达》,只有《地心引力》和《少年派》这两部做到了。即便把标准放低一点,能算是加分的影片也是少数。

3.jpg
《地心引力》
4.jpg
李安作品《少年派》

再回顾一下李安跟所谓“加强格式”的共舞,也是“三部曲”。《少年派》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为他带来了第二座最佳导演的奥斯卡小金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美国惨败,在中国却口碑爆棚,票房也过得去,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1.7亿人民币已经拿得出手了;《双子杀手》在北美基本上成了弃儿,没有一家影院采用120帧(因需要昂贵的设备升级),票房也无望冲进一亿的门槛。但,海外票房大约是北美的两倍。

中国对于3D等“加强格式”的接受度,要远大于北美。如同在手机和高铁领域,中国的底子薄弱反而促成了弯道超车。

对于本片,中国市场的表现便是决定沉浮的关键

《双子杀手》是一部类型片,科幻+惊险+动作,理论上讲,市场要比《比利·林恩》更大,而且,中国能放映120帧(及60帧)的影厅要比三年前多了许多倍。

也就是说,更多普通观众能参与决定这次探索的成败,而且,关于这条路是否走得通,观众有条件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光是听信专家的摇旗呐喊。

*形式与内容

120帧+4K+3D,效果肯定远远优于传统的放映格式,这是不言而喻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各种科普贴,获得详解。

问题是,影院升级是需要成本的,而这笔投资是否值得,完全取决于观众的认可程度。如果只有少数技术派愿意为此买单,这项技术推进就无法全面展开。

而普通观众是否愿意买单,则取决于观影体验,往往是直觉。

纵观影史上那些技术创新,比如从默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窄银幕到宽银幕,观众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立即拥抱新技术、新格式,很短时间里便使得旧格式边缘化。但是,对于3D的接受度始终不温不火,而对于120帧的态度更是不甚明朗。

口头支持很容易,重要的是手头支持——等到多花钱买一张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考验。

暂且不细分,而把120帧+4K+3D打包分析,看“加强格式”什么时候更吸引观众。

《少年派》头尾两大段是写实的,就像普通的剧情片,中间的海上部分则具有似真似幻的效果,也能产生多种有趣的解读。我相信,大多数观众会同意,“加强格式”对于表现海上部分是大大加分的,而反观头尾,是不是3D似乎无关紧要。(抱歉,我没有做科学调查,是根据网上评论得到的印象,也许跟你的观感刚好相反。)

5.jpg
《少年派》

我曾请教李安,他承认3D更宜表现虚幻,但他并没有说包括3D的“加强格式”不适宜表现现实。

那是因为,李安导演有一个堪称惊世骇俗、但鲜少被报道的观点:“加强格式”最适合表现的,不仅是追杀等动作戏,而是人脸。

他反复强调,《双子杀手》里两个威尔·史密斯,尤其是年轻版小克,脸部极其“通透”。在他看来,如此通透的脸,能让你窥见人物的灵魂。

6.jpg
《双子杀手》

而这,跟“加强格式”擅长表现虚幻的特点,是矛盾的。《比利·林恩》那阵,就有观众反映,人物清晰到几乎不真实。

我自己也注意过: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跟旁边的乘客相距非常近,近到了细部特写的程度,但你不会产生“通透”的感觉,更不会有不真实的恍惚。而《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里的人物,犹如高度清晰的全息影像。看得越清楚,你越是感到不可触摸。

所以,我并不认同“沉浸感”的说法。

李安曾说:观看这种电影应该像观赏中国山水古画,“住”到画中慢慢品味。(想必哪吒特别能感同身受。)

7.jpg

但,中国画的一大特色是写意,大量的留白,大大刺激观赏者的想象力。“加强格式”反其道而行之,不留下什么想象的空间。不过,脸部表情跟山水倒是存在某种相似之处,都是可以凝视的对象。

如果通透的脸能展示灵魂,那么,最适合“加强格式”的电影就是艺术片。

偏偏艺术片的市场要大大小于类型片。为了投资回本,用120帧+4K+3D拍摄追杀戏,就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8.jpg
《双子杀手》

李安导演挑选了一个明显配不上自己才华的剧本,仿佛潜意识中不想观众被故事带跑,而是让观众把焦点驻足停留在科技带来的视觉体验上,记住那张脸、那些单个画面。

这种做法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可,则是另外一码事。

诚然,故事并非一无是处,科幻外表下,包藏着一些值得玩味的命题,比如人的复制、克隆人对本体价值的冲击、父子关系、提供基因和抚养究竟哪种更能决定父亲的资格,等等。但均停留于表层,没有深入展开。这是类型片的局限。

* 电影的未来

李安坦承,整个好莱坞,只有他一个人在拍120帧的电影。他从中看到了电影的未来。那么,别人是不想看、没看到,还是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未来,但不好意思跟他说?

9.jpg

是同行皆醉他独醒,还是众人清醒,他却被这项科技给陶醉了?

这个问题,只有时间可以回答。

电影是科技的产物。我们认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包括每秒24帧,都是当年科技局限所致。假如电影一开始就能达到120帧,到今天肯定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了。

把这个假设改一下,设想120年后的电影,会是什么样子?

除了更高的清晰度,还有其他创新,比如把嗅觉和味觉复制出来,把动感做出来,甚至让观众成为剧情一部分。

所有这些,其实都不是未来,局部早已成为现实。游戏的互动、AR/VR的沉浸感、主题乐园的4D/5D电影,已经不新鲜。

关键是,当这些功能附加到传统的电影(即两小时左右的故事片)时,人们发现,这些新玩意并没有给电影带来实质的增值,有时只是噱头,有时甚至成为干扰

那是因为,电影的形式(媒介)来源于科技,而电影的内容来源于更为古老的戏剧,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科技手段能让你目瞪口呆,惊讶不已,但打动情感、触及灵魂的,则是内容,是内容所包含的人性探讨和艺术精妙。

即便在那些划时代的电影里,科技手段也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两千年前的剧本依然穿透人心,但一百年前的影像技术只有古董价值。

10.jpg
李安经典作品《喜宴》

李安最擅长的,是对人际关系的探幽,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互动。他对包括120帧在内的新科技的执念,也许是先行者看到了人文表达的新天地,但也有一种可能是像乔治·卢卡斯那样被技术带偏了,从而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搞反了,把内容看成展示科技进步的一个借口。

倒不是说,擅长艺术表达,就不能玩新科技。科技永远在拓宽艺术表达的领域,而一旦成熟,就会悄悄躲到幕后,把舞台中央留给更为隽永的人性展示。

不过眼下,这项技术仍处于抢戏阶段,如同宽银幕刚出现时拍摄的各种异国风光片,就是为了展现银幕尺寸的优势。若想知道这种创新是否令人激动,是否代表了未来大趋势,需要观众亲自体验。

好在中国观众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也就更有发言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6:05 AM , Processed in 0.1534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